?

小兒佝僂病與貧血及營養不良之間的關系探析

2020-11-09 03:04陳小云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營養不良貧血

陳小云

【摘 要】目的:探析貧血及營養不良與小兒佝僂病之間的關系,為臨床研究提供依據。方法:為了更好的了解貧血及營養鼻梁與小兒佝僂病的相關性,本研究選取我院60例小兒佝僂病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選取時間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同時將分析結果與相關檢查結果,統一進行分析、整理,并詳細記錄相關數據,總結不同年齡階段的患兒,其佝僂病的發生率,與此同時,分析貧血及營養鼻梁與小兒佝僂病的相關性。結果:本次研究共有佝僂病患者60例,其中≤1歲的患者和1歲-4歲的患者分別有22例和38例,所占總人數的比例分別為36.67%(22/60)、63.33%(38/60),通過對所有患兒資料分析可知,患者兒中合并貧血及合并營養不良的分別有44例、36例,所占比例分別為(73.33%)、(60.0%)。結論:通過本次研究表明,小兒佝僂病、貧血、營養不良,三者之間有著密切聯系,需要臨床加強防治,并通過有效的診斷和治療,這對兒童疾病的防治有著積極作用。

【關鍵詞】小兒佝僂病;貧血;營養不良;關系探析

【中圖分類號】R323.58【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086-01

引言:在小兒營養不良的臨床病癥中,佝僂病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如果患者體內缺乏維生素D,或維生素D含量不足,就會發生代謝紊亂,其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磷代謝、鈣代謝紊亂。這種情況下,患兒的骨骼發育就會受到影響。這也是佝僂病的主要引發原因。該病在嬰幼兒群體中具有較高的發生率。有相關研究表明,隨著環境的變化,佝僂病的發生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诖?,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部分小兒佝僂病患者進行分析,對所有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此探析貧血及營養不良與小兒佝僂病之間的關系,具體報告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小兒佝僂病患兒中選取其中60例作為本次主要研究對象,并對所有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60例小兒佝僂病患兒中,男女患兒的比例為(32例:28例),患兒的年齡階段處于3個月-4歲之間,年齡的平均值為(1.56±0.45)歲。

1.2 方法

使用兒童體檢表對所有的患兒進行詳細的調查,將患兒的出生時間、喂養情況、發育情況作為調查的主要內容,同時檢查測量患兒的身高、體重以及胸圍和頭圍。對檢查和測量結果進行全面的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判斷患兒體內是否存在維生素D現象,同時評價患兒是否患有缺鈣型佝僂病[1]。另外,醫護人員要對患兒的喂養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可通過詢問家屬,統計患兒是接受人工喂養還是母乳喂養,并通過詢問了解患兒在進食階段有沒有厭食狀況和挑食現象,并了解年齡不足半年的患兒進行階段如何添加輔食。此外,醫護人員還要對患兒的疾病史進行詳細的了解,觀察其是否有慢性腹瀉病史或反復性呼吸道感染病史。除此之外,還要對患兒的血清鐵蛋白進行檢測和分析。此時,對患兒耳垂部血液樣本進行采集,通過血常規檢測和(BALP)骨堿性磷酸酶檢測等方法完成血液樣本的檢測,在血清鐵蛋白的分析過程中,使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

1.3 觀察指標

將“佝僂病防治方案”作為本次研究的參考依據,該方案是1986年由衛生部制定。以方案中的診斷標準為基礎,將患兒(BALP)骨堿性磷酸酶檢測超過300U/L的確診為佝僂病。(BALP)骨堿性磷酸酶檢測指標處于200U/L-250U/L的視為可以佝僂病群體,若嬰幼兒(BALP)骨堿性磷酸酶檢測指標低于200U/L,則說明檢測者無佝僂病情況。另外,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血常規檢查,根據檢查結果評價患兒是否具有評學癥狀,若患兒接受血常規檢查后,其(Hb)血紅蛋白水平低于110g/L則說明患兒有貧血癥狀。此外,對患兒的營養狀況進行評價,采用WHO綜合評價標準進行判斷。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包含的數據和資料均統一錄入計算機系統,并采用計算機中統計學軟件SPSS 23.0進行數據和資料的分析和處理。以百分比(%)描述計數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x±s)描述計量資料。

2 結果

2.1所有研究對象相關指標檢測情況

據表1所示:所有研究對象的血紅蛋白(g/L)、SF值(μg/L) 、MCV值(FL)、MCH值(Pg)的檢測情況分別為(81.31±18.12)、(44.16±9.37)、(39.38±12.37)、(23.45±3.28)。

2.2本研究中所有患兒的發病情況

本次研究共有佝僂病患者60例,其中≤1歲的患者和1歲-4歲的患者分別有22例和38例,所占總人數的比例分別為36.67%(22/60)、63.33%(38/60)。

2.3小兒佝僂病、營養不良、貧血相關性分析

通過對所有患兒資料分析可知,患者兒中合并貧血及合并營養不良的分別有44例、36例,所占比例分別為(73.33%)、(60.0%)。

3 討論

在兒科臨床醫學中,小兒佝僂病較為常見,其主要是小兒磷代謝受到維生素不足的影響,發生紊亂導致的骨骼發育不良癥狀所致。該情況不僅會導致患兒發生佝僂病,還會導致患兒生長發育受到影響。就佝僂病而言,其主要發生于嬰幼兒階段。據相關數據顯示,該病的發生率呈現出明顯上升趨勢。

臨床慢性疾病中包含小兒營養不良,其主要是患兒體內缺乏蛋白質和熱能所致,主要原因與患兒食物的攝取情況有關,如果食物利用率低那么就會導致患兒機體代謝需求得不到滿足,從而出現營養缺乏的情況,不僅會影響小兒的發育,還對對其抵抗力和免疫力造成影響[2]。另外,缺鐵型貧血是小兒常見的貧血癥狀,該病對患兒的發育有著直接影響。本研究表明,≤1歲的患者和1歲-4歲的患者分別有22例和38例,所占總人數的比例分別為36.67%(22/60)、63.33%(38/60),通過對所有患兒資料分析可知,患者兒中合并貧血及合并營養不良的分別有44例、36例,所占比例分別為(73.33%)、(60.0%)。

綜上,小兒佝僂病、貧血、營養不良,三者之間有著密切聯系,需要臨床加強防治,并通過有效的診斷和治療,這對兒童疾病的防治有著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黃佳琴.小兒佝僂病發病相關因素調查分析及臨床診療研究[J]. 中外醫學研究,2016,14(02):140-141.

[2]張國鑫.小兒佝僂病與營養不良關系的相關性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9):280+283.

猜你喜歡
營養不良貧血
血常規檢測結果對鑒別診斷缺鐵性貧血、地中海貧血價值觀察
你對貧血知多少
血虛≠貧血
中小學生貧血原因調查與分析
血虛≠貧血
消化道腫瘤化療患者的營養狀況及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
血液透析患者營養不良的循證護理干預效果研究
腹膜透析患者營養不良的發病原因及治療現狀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營養不良風險及影響因素
糖尿病腎病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能量的消耗狀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