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體護理干預措施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對患者焦慮狀態的改善

2020-11-09 03:04張薇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改善呼吸衰竭

張薇

【摘 要】目的:研究整體護理干預措施運用在呼吸衰竭患者中對其焦慮狀態的改善。方法:以隨機數字表法將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接診的90例呼吸衰竭患者設置為對照組(45例,常規護理干預措施)、實驗組(45例,加用整體護理干預措施),對兩組的焦慮狀態評分、抑郁狀態評分進行對比。結果:組間護理前焦慮狀態評分、抑郁狀態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實驗組焦慮狀態評分(47.62±2.25)分、抑郁狀態評分(46.82±2.27)分低于對照組(58.74±2.75)分、(57.58±2.74)分,P<0.05。結論:在呼吸衰竭患者護理中采取整體護理干預措施,可改善患者焦慮狀態,值得推廣。

【關鍵詞】整體護理干預措施;呼吸衰竭;焦慮狀態;改善

【中圖分類號】R473.74【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229-01

呼吸衰竭屬于臨床綜合征,主要是由多種因素所致肺換氣、通氣功能受阻,患者難以進行正常氣體交換,導致缺氧,并引起代謝紊亂、生理功能紊亂,如肺組織病病變、胸廓病變、呼吸肌疾患、氣道阻塞性疾病、肺血管疾病等均可能引起呼吸衰竭?,F有臨床研究指出,除卻對癥治療外,對呼吸衰竭患者心理狀態進行有效護理干預,可調動機體免疫機制,增強療效?;诖?,本文就整體護理干預措施運用在呼吸衰竭患者中對其焦慮狀態的改善進行了下述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隨機數字表法將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接診的90例呼吸衰竭患者設置為對照組(45例)、實驗組(45例)。對照組:男20例,女25例,年齡46-79歲,平均年齡(62.8±6.7)歲;實驗組:男21例,女24例,年齡47-78歲,平均年齡(61.1±4.3)歲。納入標準:均在了解研究內容的基礎上自愿參與。排除標準:①心血管功能不穩定者;②膿毒血癥者;③嚴重營養不良者;④代謝紊亂者。組間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可對照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干預措施):(1)病情干預:嚴密監測患者意識、呼吸頻率、血壓等指標,尤其是需要通過觀察肌張力、對光反射、瞳孔大小、腱反射等,評價患者意識,若是患者昏迷,需及時告知醫生處理;維持電解質平衡;檢測體溫,且觀察皮膚顏色,評價有無水腫、淤血等;按時翻身,預防壓瘡;(2)飲食干預:叮囑患者注意攝入蛋白質,輔助家屬為患者進食。

實驗組(加用整體護理干預措施):(1)心理干預:患者病情嚴重,加之治療時間較長,往往自感病情危急,焦慮、恐懼、不安、害怕情緒突出,可降低治療依從性,需進行心理干預,如需與患者積極交流,了解其心理狀況,然而進行針對性、個體化疏導,若患者存在疑慮,耐心、細致的進行解答,并借助成功病例增強患者治療信心,改善依從性;(2)基礎干預:確保病房溫濕度適宜、空氣清新;指導患者進行適度鍛煉,提升免疫力;叮囑患者戒煙戒酒,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降低對病情的影響;(3)呼吸功能干預:為避免窒息、感染等加重病情,需按時為患者翻身、拍背,指導其有效咳嗽,及時排出痰液;若患者意識清醒,可在謹遵醫囑的前提下,經由霧化吸入方式促進排痰;當患者處于恢復期,可鼓勵其運動;(4)藥物干預:由于治療期間需使用大量呼吸興奮劑,所以必須嚴格控制靜脈滴注速度,確保呼吸道通暢。

1.3觀察指標

將焦慮狀態評分、抑郁狀態評分作為觀察指標。(1)焦慮狀態評分:評價時以焦慮自評量表(SAS)為依據[1],分數高則焦慮狀態嚴重;(2)抑郁狀態評分:評價時以抑郁自評量表(SDS)為依據,分數高則抑郁狀態嚴重。

1.4統計學方法

SPSS23.0統計學軟件為本次研究標準化處理觀察數據的工具,且焦慮狀態評分、抑郁狀態評分行t檢驗,以(-x±s)表示,當分析結果為P<0.05時,代表組間數據存在差異。

2 結果

組間護理前SAS評分、SD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實驗組SAS評分、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數據見表1)。

3 討論

呼吸衰竭屬于常見呼吸系統疾患,發病率較高,且具有易反復發作、病程綿長以及并發癥率高的特點[2],加之此病患者年齡普遍較高,免疫力、抵抗力下降,病死率居高不下,所以患者焦慮情緒嚴重,治療依從性不高。因此,有必要在實施臨床治療時輔以護理干預。

本次研究表明,給予呼吸衰竭患者整體護理干預措施,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焦慮狀態,主要表現在護理后實驗組SAS評分(47.62±2.25)分、SDS評分(46.82±2.27)分低于對照組(58.74±2.75)分、(57.58±2.74)分,P<0.05。常規護理缺乏明確護理目標,加之護患溝通較少,所以難以改善患者心理狀況;整體護理干預措施通過呼吸功能、藥物等多角度護理干預,可對病情轉歸產生積極影響,從而改善患者治療依從性,尤其是納入對患者心理狀態的正向、積極性干預,可以避免患者因負性應激而釋放大量應激激素,有助于恢復患者大腦皮層神經系統機能[3],可改善神經內分泌功能,使機體調動自身免疫機制,增強療效,因此,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尤其是心理干預,既能消除患者心理障礙,改善焦慮情緒,亦能達到治療目的。

綜上所述,由于整體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焦慮狀態,建議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劉佩.整體護理對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康復的影響[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9,10(16):87-88.

[2]亓蕾.整體護理干預措施對呼吸衰竭患者臨床效果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12):1935-1937.

[3]耿菊仙.整體護理干預在呼吸衰竭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32):73-75.

猜你喜歡
改善呼吸衰竭
序貫機械通氣治療重癥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綜合護理干預對重癥呼吸衰竭患者治療期間的護理觀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內科治療臨床效果
無創正壓通氣對胸外科術后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
俯臥位通氣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分析
綜合護理在新生兒呼吸衰竭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排水設計研究
淺談我國高校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基于IOWHA法的物流需求組合改善與預測模型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