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合醫學思維在風濕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研究

2020-11-11 10:44宋建玲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臨床帶教

宋建玲

【摘 要】目的:觀察整合醫學思維在風濕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康復風濕科病房輪轉的學生共50名,隨機將學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名,對照組采用傳統臨床教學方法,觀察組采用整合醫學帶教方法,觀察兩組學生經過不同帶教方式后的考核成績。結果:觀察組學生的基礎理論、病例分析和技能操作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整合醫學思維在風濕科臨床帶教中具有較好教學效果,可顯著提高學生對風濕科常見疾病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病例分析水平,熟練臨床技能操作,值得推廣。

【關鍵詞】整合醫學;風濕科;臨床帶教

【中圖分類號】R5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33--02

風濕病是一組累及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的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性肌炎、皮肌炎、干燥綜合征、硬皮病等。從廣義上將,凡有骨關節、肌肉疼痛的100多重疾病均為風濕病[1]。對于風濕科臨床帶教,其根本任務是加強學生對風濕科常見疾病的診療、操作水平,將學生臨床碎片化的知識通過學科配合、網絡工具、臨床指導等方式進行有效整合,即引入整合醫學思維進行帶教。整合醫學是新式的思維方式,通過患者整體入手,將其所患疾病與涉及的醫學知識點和臨床操作進行有效整合,根據環境和患者狀況,建立更適合患者治療方式及康復的醫學知識架構[2]。本研究以整合醫學思維為教學方式,對本科室學生進行臨床帶教,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康復風濕科病房輪轉的學生共50名,隨機將學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名,其中觀察組男16名,女9名,年齡20-25歲,平均(23.3±1.4)歲,對照組男12名,女13名,年齡20-25歲,平均(23.5±1.3)歲,兩組學生一般資料比較五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帶教老師選擇風濕科有3年以上臨床工作經驗及實踐教學經驗的講師進行教學,要求教師儀表規范、態度和藹、教學內容豐富、操作技能熟練。兩組學生的帶教教科書均選擇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內科學》及風濕病學教科書,以風濕科常見病痛風、強直性脊柱炎、高尿酸血癥、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等為主要授課內容。兩組學生帶教老師為統一教學團隊負責。對照組采用傳統臨床教學方法,即按照學校的??漆t生培養手冊進行。觀察組采用整合醫學帶教方法:(1)教師準備:制定教學目標,對教學難點、重點有所側重;查找視頻資料,整合醫學和網絡資料,充分運用網絡教育工具,豐富課程內容;選擇對應且愿意配合的患者,對患者整體進行分析,在查房時不但突出典型病例的病史詢問、查體,選擇典型發病特點、癥狀、陽性體征及標志性輔助檢查進行講解,同時應強調患者為一個整體,患對者其他的疾病應進行簡短講解,鼓勵學生對患者進行提問及查體。在此基礎上,應開展相應的疾病機制講解、現階段該疾病的診治前言以及專家共識、指南等,整合教學內容,將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礎和臨床交叉融合。(2)學生準備:在學生進入臨床后,提前預習講解內容,對本科室常見疾病有基本知識了解,對查房病例提前做好準備,熟悉查房患者的病種、發病特點、診斷要點及目前的治療和效果。(3)教學方法:先剖析當日講解的疾病,帶教老師進行疾病講解,帶領學生共同觀看網絡教學內容,此后要求每一個學生講出對該病的認識,由帶教教師做出評價講解,指出本病的診治要點和注意事項;熟悉當日查房病例的病史及各項檢查結果,掌握其診斷要點及用藥要求;查房時帶教教師規范性詢問病史、查體,詢問目前治療效果,應該如何調整用藥,此后對學生講解該病的診治要點和知識宣教,鼓勵學生對患者的疾病進行提問及查體等診療活動。

兩組學生授課結束后,均予風濕科自制的相同試卷進行考核,總分為100分,其中包括所講解的疾病基礎理論知識40分,虛擬臨床病例分析40分,以及臨床操作技能20分。閱卷打分由本科室兩名帶教老師按統一標準分別進行后取平均值作為最終成績。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學生考核成績比較,觀察組學生的基礎理論、病例分析和技能操作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3 討論

隨著醫學的發展,各學科劃分越來越精細,使治療更具針對性。但這種精細化的分科也對臨床和患者帶來諸多弊端,例如醫生缺少整體觀念,只懂??萍膊〉闹委?,對患者其他疾病缺乏關心,而患者對整體治療缺少滿意度。在以往的臨床教學中,主要以疾病本身為重點,以課本為主要教學工具,教學內容、方式枯燥,學生缺乏臨床思維,導致教學質量不高。整合醫學是將人作為整體進行思考,整合醫學中各個領域對疾病最先進的理論和診治,根據社會環境、心理調整治療方案,使治療更符合自然規律和人的健康的一種新的醫學體[3]。在整合醫學思維中進行教學,要求整合教學內容,貫穿疾病的發病機制和診斷治療,整合臨床帶教和網絡相關教學資料,整體剖析患者疾病,制定相應對策。整合醫學思維的教學模式可增強學生對疾病的認識,促進學生的臨床思維,提高操作水平。本研究顯示,通過整合醫學思維教學,學生對風濕科常見疾病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病例分析水平均得到顯著提高,臨床技能操作更加熟練。

綜上所述,整合醫學思維在臨床教學中可促進學生對風濕科相關疾病的認識,促進學生的臨床思維,獲得較好教學效果,值得普及和推廣。

參考文獻

龐學豐,吳燕紅,馬曉露,等.臨床實習期風濕病學教學的經驗和體會[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8,17(11):145-146.

吳玉章,方建群,李燕.整合醫學理念下醫學教育學科及管理發展的思考與實踐[J].醫學教育管理,2016,22(9):290-291.

樊代明.HIM,醫學發展新時代的必然方向[J].醫學爭鳴,2017,8(1):1-10.

猜你喜歡
臨床帶教
產科護理臨床帶教方法的探討
引入臨床路徑的腦外科護理教學實踐
PBL教學法在乳腺疾病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探討
臨床路徑教學在普外科臨床帶教中的效果觀察
引入海外師資在康復治療專業臨床實踐教學中的探索與思考
影響實習護生臨床帶教效果的問題分析及對策
臨床帶教對新畢業護生轉變角色的影響
婦產科護理的臨床帶教
新型綜合培養模式在新生兒科進修醫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
關于婦科醫學生臨床帶教的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