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分析醫護一體化培訓在急診科護士培訓中的應用

2020-11-11 10:44周彥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應急能力操作技能急診科

周彥

【摘 要】目的:探析急診科護士培訓采取醫護一體化模式的臨床效果。方法:擇選2017年08月到2019年12月間本科室22名護士實施研究,依據簡單分樣法對其實施分組,可將其分為對照組(n=11)和觀察組(n=11),對照組以常規化模式展開培訓;觀察組采取醫護一體化模式實施培訓,總結兩組考核成績及患者滿意度,且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應急能力、操作技能與理論知識評分相較于對照組具顯著提升優勢P<0.05;觀察組滿意度與對照組比較明顯提升P<0.05。結論:急診科護士培訓采取醫護一體化模式效果理想,可提升急診護士綜合素養,患者認可度高,值得臨床深入推崇。

【關鍵詞】急診科;護士培訓;醫護一體化模式;應急能力;操作技能

【中圖分類號】R5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33--02

急診醫學屬實踐性學科,是急危重患者診治的首要環節,基于此對護理人員各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備完整、科學的臨床護理知識及嫻熟技能,同時提倡醫護間擁有良好的協調能力。在具體工作中,常常有醫護人員配合不當,未能明確分工等事件發生,導致患者急救時間延誤,增加醫療糾紛。醫護一體化為近年來醫學發展的新型護理模式,旨在醫生、護士彼此信任、相互合作,基于雙方臨床經驗基礎上,采取有效溝通、交談,協同完成急救[1]。本科室對2017年08月到2019年12月間22名護士實施研究,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選2017年08月到2019年12月間本科室22名護士實施研究。納入標準:護士知情研究且主動參與;全程參與培訓。排除標準:中途因故退出研究。依據簡單分樣法對其實施分組,可將其分為對照組(n=11)和觀察組(n=11),對照組男女數量比例4:7;年齡最大、最小38歲、22歲,均齡(30.56±1.24)歲;受教育水平:5例大專、6例本科;觀察組男女數量比例6:5;年齡最大、最小40歲、23歲,均齡(31.76±2.34)歲;受教育水平:3例大專、8例本科。同期擇選急診科68例患者,男女比例38:30,均齡(45.76±10.58)歲。兩組相關性資料采取SPSS20.0軟件實施分析,如若P>0.05,則具比較性。

1.2 方法

常規化培訓模式:對護士及醫生實行獨立培訓及考核,其中護士經高年資護士實施培訓,每月一次,由科室操作組進行操作示教,且于月末考核;醫生經高年資醫生實施培訓,且于月末考核。

醫護一體化培訓:①急診理論知識。予護士就急診相關知識實施多次重溫復習,如基本概念、操作方法及常識等,有一定了解后再行針對性急診知識宣教。宣教內容包括急診傳染性病癥護理、急產臨床護理及各急危重疾病理論知識;進行急診科制度的熟練掌握,比如特殊情況反饋機制、綠色通道開放機制、急危重急救機制等;明確急診科各藥物名稱、用藥量、用藥頻率及相關須知事項;掌握急診患者病情特征及護理要點,如若患者并發多種病癥需予以處理解決。②急診操作技能。結合護士的具體狀況對急診護理文書實施規范化培訓管理;了解急診室急救儀器使用要點、養護方法及故障維修等;加強氣管切開、氣管插管及心肺復蘇等急診科常見診治方法的培訓。③醫護一體化培訓。每月中旬隨機抽取護士及醫生,比例為2:1,具體演練前先由醫生就急診科相關知識實施講授,而后采取模擬演練,演練結束后進行評定,找出不足與缺點,最后經護士長、科主任對知識行進一步拓展、提問及整合。

1.3 觀察指標

①考核成績。培訓后進行兩組應急能力、操作技能與理論知識評分的有效評價,以問卷形式實施調查,每項分值100分,分數越高越好[2]。

②患者滿意度。參考科室自制量表進行兩組滿意度評比,分為滿意、一般滿意與不滿意三項,采取百分制,分值范圍80~100分、60~80分、60分以下。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版本為SPSS20.0的統計軟件行數據分析,其中定性資料以百分比(%)說明,檢驗用X2,定量資料用()表示,行t檢驗,P<0.05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2.1 考核成績

結果顯示,觀察組應急能力、操作技能與理論知識評分相對于對照組而言具顯著提高優勢,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

2.2 患者滿意度

觀察組滿意度97.06%(66/68)相較于對照組86.76%(59/68)明顯提升P<0.05,具統計學差異(X2=4.847,P=0.028)

3 討論

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應急能力、操作技能與理論知識與對照組比較顯著提升P<0.05;觀察組滿意度相較于對照組具明顯提高優勢P<0.05,提示醫護一體化培訓效果理想[3]。分析原因:急診科多接收疾病復雜且病情變化迅速的患者,維持和諧的護患關系,于降低醫療糾紛、提升臨床療效方面具重大意義。通過構建醫護一體診治小組,經定期培訓,將理論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使書面知識直觀化,糾正了既往實踐、知識相對獨立的狀態,促進護士專業知識、操作水平及應急能力得以顯著提升,與醫生更好的配合,提升醫護工作協調性,進而提高急診效率及質量[4]。

綜上所述,急診科護士培訓采取醫護一體化模式效果理想,可提升急診護士綜合素養,患者認可度高,值得臨床深入推崇。

參考文獻

曹春梅,張麗琴.分層培訓對急診科護士考核成績的影響觀察[J].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2020,30(01):105-107.

施芹,陳珊瑚,陳二軍.情景模擬式醫護一體化教學在急診急救培訓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2):178+188.

蒙婷婷,陳捷,張艷春,等.醫護一體化培訓模式在泌尿??魄荤R手術配合中的應用[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8,040(003):72-74.

張文慶,趙麗莉.醫護一體化模式在急診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026(012):34-35.

猜你喜歡
應急能力操作技能急診科
急診科護士分層培訓的實踐與探索
分析急診科腦出血昏迷患者搶救治療的臨床效果
機械裝配中鉗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環境應急能力建設改進芻議
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
論中小學校園突發事件應急能力建設
化學實驗操作考試必備技能
陜南農村社區應對人為森林火災能力建設研究
中國石化突發事件應急能力綜合評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