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改增”政策與企業稅收籌劃

2020-11-11 01:37齊欣悅
市場周刊·市場版 2020年8期
關鍵詞:營改增政策

摘 要::隨著我國重大稅收制度改革——“營改增”政策的全面落地,企業在生產經營的各項業務都應該根據新政策進行重新調整,健全會計核算系統,以達到完善稅收繳納體系并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的目的,同時,合理投資科研創新,從而獲取最大利潤空間。

關鍵詞:“營改增”政策;企業稅收;會計核算系統

一、 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逐漸深入,企業間競爭愈發激烈,為了縮小產業間稅收差異與減輕企業稅收負擔,國家提出利用稅制改革來創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以實現推動經濟發展的目的。

二、 “營改增”政策的實施歷程

2011年,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出臺了營業稅轉增值稅試點方案,并在上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啟動了營業稅轉增值稅試點項目。2016年5月1日以來,金融業、建筑業、房地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又被納入“營改增”范疇。到目前為止,“營改增”已經覆蓋整個國家和全行業。

三、 營業稅改革目的

稅制改革以來,作為兩大并行的流轉稅——營業稅與增值稅,存在一定程度的應稅科目交替而導致的重復征稅問題。從稅種角度而言,營業稅主要針對第三產業的無形資產與不動產銷售等對象進行征稅,增值稅主要以商品勞務及加工修繕等第二產業為征稅對象,由于征稅對象和稅率的不同,導致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之間產生稅負差異。為了更好地將稅收公平條例落到實處,完善稅收抵扣鏈,加速全產業的優化升級,“營改增”允許各企業享受稅收政策優惠與以一般納稅人身份注冊,同時彌補第三產業無法享受增值稅出口退稅而缺乏的國際競爭力。

四、 “營改增”以來的成效與影響

自從全面產業“營改增”,應稅項目不再交疊,產業之間的稅收差異漸平,更好地推動結構性經濟改革,加快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的融合,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由此可見,“營改增”于市場而言,是作為市場經濟調控的有效手段,符合市場運行規律和消費方向,鞏固稅收。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不同行業與地區產生的減稅效應有所不同。

(二)企業生產經營周期不是穩定平衡的。

(三)上游產業不是一般納稅人,無法開具具有法律效應的發票。

當企業人工與固定成本穩居高位時,在不同的納稅標準下,企業的經濟利益會出現差異。譬如交通運輸業反添負擔:①高速公路系統沒有納入增值稅范疇 ;②人工成本;③可抵扣的燃油費與修理費不足;④資產周轉率低。以上四點導致銷項無的放矢,成本的上升反映在服務定價上時,較高的需求價格彈性與較高的替代性會導致交通運輸企業的流動資產快速減少,最終危害到企業資本正常運作;不僅是征稅對象的改變引起了影響,更為關鍵的是行業稅率由3%直升至11%,成本測控顯示盈利能力呈現漏斗式收縮。

五、 企業稅收籌劃

按照2018年3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的措施,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的標準由50萬和80萬上調至500萬,實行先交后退的政策,實現退稅后資本聚攏,此時企業應充分利用政策優惠并結合銷售服務類型進行納稅人身份的合理調整。

(一)稅收優惠

企業需要核實并確定稅率下調的相關項目,綜合篩選與對比可行的稅務抵扣與支付措施,將發展中的籌劃方案確定。針對銷售收入在海外市場的增值稅優惠,企業可調整營銷業務結構,爭取零稅率業務。

(二)納稅主體

就小規模企業而言,能否拿到增值稅專用發票對于抵扣銷項是至關重要的。當小微企業外購人力成本比例不高或大型固定資產周轉率低時,無法拿到足夠的進項,若采用小規模納稅人的簡易計稅方法,應納稅計算結果與一般納稅人相同或更低,而且商品服務在不累加銷項的基礎上銷售,可以獲得低價銷售優勢和更大的利潤空間,增加企業競爭優勢。當上下游產業鏈均為一般納稅人時,所有銷項與進項相抵,增值稅最終轉嫁給消費者,不會給企業造成成本壓力,減稅效率最大。因此,小規模企業應當進行不同納稅方案的比對,以決定是否注冊為一般納稅人,用銷售額來循環支持企業的發展,優化企業收付周期。

(三)企業會計核算制度

當稅收籌劃不再止步于簡單計算,企業則需要更多地投入人力財力,健全會計核算系統。在會計電算化時代,沒有系統性的核算制度與各部門信息接口,且未將稅收籌劃提升至戰略層面合理避稅的情境下,企業競爭能力會有所降低。因此,企業在稅收籌劃方面可以更多地結合行業背景、相關稅收政策以及企業規模來制訂會計信息核算系統、預繳稅金,預防資金鏈斷裂。同時,為了避免稅收風險,需要多次評估稅收籌劃的覆蓋面是否觸及法律漏洞,及時檢查是否存在滯納金與罰款。

六、 結語

“營改增”對企業稅收籌劃及核算制度產生了重大影響;為了企業長遠持續的發展,企業需要合理地進行戰略調整,采取多種措施以保障生產經營活力。

參考文獻:

[1]陳林,交通運輸企業“營改增”后稅負為何不降反升[J],財會月刊,2014:5.

[2]李平.“營改增”政策下企業稅收籌劃的相關探討[J].財訊,2018(1):192-193.

[3]桑培東,張鈺璇.基于“營改增”的建筑企業稅收籌劃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14):15-16.

作者簡介:齊欣悅,貴州省貴陽人,浙江工商大學。

猜你喜歡
營改增政策
“三提高”“兩保障”: “雙減”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雙減”政策下的課堂教學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國出臺三孩政策
青島政策通平臺一期上線
股指沖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中國人口政策及數量變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