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情厚誼,或未來可期
——論吳然《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

2020-11-12 04:01徐霞
邊疆文學(文藝評論) 2020年2期

徐霞

在當代中國兒童文學的版圖中,“太陽鳥作家群”是無法忽視的存在。這群“太陽鳥”化作云南高原的精靈,“向中國的億萬孩子播撒著難于摹制、不可重復的神奇、豐富與美麗”。吳然是“太陽鳥作家群”的重要一員,數十年來這位和藹慈祥、童心滿滿的作家,以他溫暖的笑容和文字源源不斷地向這世界播撒著愛意與善意。白發盈頭但童心未泯的吳然始終對孩子們有著最純粹的愛,他深情的筆觸一直在為彩云之南的搖曳多姿而書寫?!短焓沟幕ǚ俊贰稜渴株柟狻贰恫刃侣贰贰秴侨唤浀涿牢摹返?0多部散文、兒童散文集的出版,讓我們看到吳然創作實績的同時也對他充滿期待,期待著“云南兒童文學提燈人”能夠為云南乃至中國當代兒童文學帶來新的驚喜。

等待,并沒有太久。

當獨龍江奔跑的脈搏和心跳,連同它流淌的故事和歌唱一起朝我們奔涌而來時,《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的真誠、蓬勃與明亮也隨之觸動了我們。這一次,古稀之年的吳然一改自己往日的寫作風格(常寫作短小精致之作),將整部作品的書寫焦點集中于藏在云南最深處的獨龍江,用兒童的視角和真誠的態度記錄下獨龍族的成長與進步。古老、神秘的獨龍族,它的拼搏與希望在作家動情的訴說中更為真切、動人。長篇紀實兒童文學《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是吳然兒童文學創作中一條“崛起的新山脈”,為我們探知獨龍江的生生不息和作家內蘊的創作深情提供了通道。

一、成長的主題

成長的主題,在《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中顯而易見。成長,首先是一個民族跨越式的發展。歷史上的獨龍族,偏居云南最邊遠的獨龍河谷,一年中有大半年的時間被大雪封閉在峽谷里,莽莽的高黎貢山和奔騰的獨龍江水看到了它的古老神秘,但也為它的閉塞貧瘠感到心疼。獨龍族被大山阻隔著,去到獨龍族所在地的路途是那樣的艱辛,得連續翻越常年積雪海拔四五千米的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跨越驚濤飛涌的瀾滄江和怒江,穿行被原始森林覆蓋的崎嶇山道,攀藤附葛、爬天梯、過溜索、翻越絕險。這個被史書稱為“太古之民”的民族,甚至連文字都沒有?!蔼汖埥?,從前獨龍人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不論大事小事,都是老輩人在火塘邊,在山林野地里,口頭傳授給下一代?!笨棠窘Y繩記事,是獨龍人唯一可以用來記錄生活的辦法。盡管這一辦法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都使用過,但唯有獨龍族用的時間太長太久!

藏在云南最深處的獨龍江,它的深、它的遠、它的難,讓一直對云南大地有著深情厚誼的吳然魂牽夢縈。當古稀之年作家再一次走進獨龍江,最先迎接他的,是那一江歡快的碧水,它蹦跳、奔騰的模樣是那樣熟悉、那樣可愛。久別重逢的快樂激蕩在吳然心頭,更讓他喜悅的是心心念念的巴坡小學已經煥然一新?!霸谡麄€河谷里只有草頂竹笆房的獨龍江鄉村寨,巴坡小學成了最美麗、最高貴的建筑?!薄懊刻煸绯?點鐘,一群獨龍族小學生,還有他們年輕的老師,也到了江邊來洗臉了?;ɑňG綠的衣服,新鮮的臉蛋,以及吵鬧聲、笑聲,都映在流淌的江水里?!睂τ讵汖埥?、獨龍族而言,建于1956年的巴坡小學實在意義特殊?!鞍推滦W”四個字,是獨龍族刻木結繩記事、目不識丁歷史的結束,更是獨龍族孩子赤著腳找野糧挖野菜的歷史的結束,朗朗的書聲從此將在獨龍江上空響起,祖國邊疆的土地上,獨龍族的夢想開始騰飛了?!栋推滦W》作為《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的開篇,驚喜地讓我們看到了獨龍族教育事業的成長。由《阿普芬和“文面女”奶奶》可看出獨龍族人觀念的改變,年輕的阿普芬不用再像自己的奶奶那般文面了?!丢汖埥行膶W?!坊钴S著聞名全國的“獨龍之子”高德榮的身影,可親可敬的“老縣長”哪,把自己最美好的年華都奉獻給了獨龍江,為著獨龍族人的追夢之路他無私地付出著。這份精神,深深感染了梅西子,這位年輕的獨龍江中心學校校長從此把“我的學校我的家”的觀念深深融進了自己內心深處?!都彝プ鳂I》是獨龍江小學生阿木支、木瓊花和龍雨飛的“家庭作業”,內里包容著獨龍族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逗痛蠼恪妨钊藙尤?,不僅是因為和麗和大姐為改變獨龍江艱難的辦學條件所做的努力,更因為世居在高山峽谷深處的獨龍族自己意識到了知識與人才的重要,“太古之民”的精神面貌改變了,他們開始積極的尋夢、造夢、追夢?!缎⌒糁牎纷屛覀兛吹搅恕帮w翔”的籃球正在獨龍江騰飛,在祖國邊疆騰飛。整部《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吳然用親切的文字呈現出了獨龍江和獨龍族翻天覆地的變化,難能可貴地書寫出一個民族在物質上跨越式發展的同時,精神層面也在快速蛻變、成長與嶄新。

當然,一個民族的成長不可能離開國家對它的關愛,所以獨龍族的成長也從一個側面傳達出國家的成長與強大。此外,對于習慣了寫作短小美文的吳然而言,《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又何嘗不是作家在創作上的一次

成長呢?古稀之年,腳還在獨龍江邊撿石頭時不慎砸傷了,吳然就是在這樣的身體條件下,“用找羊肚菌(云南特有的一種珍貴野山菌)”的精神在數量眾多的采訪素材中整理出“閃光點”,從零零碎碎的記錄中,從搖晃的車上胡亂記下的一句話或者一個符號的提示中,重新回想,重新回到現場、回到水聲喧嘩、爭相訴說的獨龍江,然后捧出傾注著心血與深情的“文筆真實、故事豐盈的紀實作品”,“描畫出了作者親眼見到、親身感受到的獨龍江孩子的成長畫卷,讓我們看到了新一代獨龍族人正在邁入現代文明進程、匯入中華民族實現偉大中國夢的追夢之路”(徐魯語)?!丢汖埢ㄩ_——我們的民族小學》毫無疑問是吳然兒童文學創作上的一次重要突破與超越,誠如吳然自己所言,“這部作品的寫作,對我或可以說是一種新的嘗試和挑戰,在我的整個創作生涯中,有著顯而易見的特別的意義”。

二、有“情”的寫作

2006年6月,吳然第一次到獨龍江。巴坡小學昏暗窄小的教室,老師和新奇地望著他的小學生,以及老縣長高德榮“整整五十年了,學校的破舊讓我害羞。我去江里打了些魚……”的嘆息讓他心生感動與感慨,回到昆明后他以《巴坡小學》為題寫下一篇散文,發表于2007年2月27日的《人民日報》“大地”副刊??赡軓哪且豢唐?,作家內心就埋下了一顆對獨龍江、獨龍族以及民族小學的深情的種子。將近十年的時間,這顆種子始終盤踞在吳然心中,它發芽、生長。寫作《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的過程,是心中這份深情厚誼盡情奔涌的過程,以至于“有時會為某個細節某個情景而感動,眼濕而看不清電腦顯示器上的文字”。

《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一部有“情”之作。

因為“獨龍江需要你”,年輕的梅西子帶著希望和眼淚來到了獨龍江,成為了中心學校的校長。多年來,她把自己全部的深情無私地給了學校、給了每個孩子。年幼的木瓊花,遺傳了阿媽娜朵的手巧能干,在織約多這件事上她似乎比誰都用心,因為她知道“約多是獨龍族古老的民間工藝,也是獨龍族傳統文化的一張名片,得有人傳承下去”?!耙P求凰”,讓外地來的老師在貢山、在獨龍江“落地生根”,這是和大姐的責任。正是帶著這份使命,她一路顛簸到省城昆明,獨自一人在人才市場一邊手忙腳亂地發材料一邊堅定地喊出:“怒江貢山需要你,獨龍江需要你?!鄙轿鞴媚锓鸷桶不招』锓搅x,因獨龍江而相識更因獨龍江而結緣,當獨龍牛角號與“婚禮進行曲”同時響起的時候,當大伙衷心為他們祝福與歡呼的時候,當奔騰不息的獨龍江唱圓了月亮的時候,兩人把愛的深情永遠留在了獨龍江?!蔼汖堉印备叩聵s,為修路、為扶貧、為教育、為尋找實現夢想的路,把獨龍江融進了自己的生命。出現在《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中的每一個人物,心中都有著滿滿的對獨龍江的情與愛,因為他們,那片偏遠閉塞的土地變得明亮、溫情而令人牽掛。

相較起來,吳然對獨龍江的感情顯得節制而委婉?!氨寂艿莫汖埥凰X,夜里照樣流著,波浪追趕著波浪,又唱又跳。清晨,白而藍的霧氣在江面上飄飛著,在給獨龍江洗臉呢?!薄丢汖埢ㄩ_——我們的民族小學》開篇,作家便用優美、靈動的文字給讀者帶來了調皮靈動、生生不息的獨龍江,這樣的獨龍江讓吳然眷戀不已。所以,當他寫到獨龍江畔的孩子甚至連什么是學校都不知道,童年記憶只有赤著腳、小臉沾滿泥巴、弓著身找野糧挖野菜的畫面時,心中充滿了隱痛。當他看到邊防哨所的國旗、馬庫小學的國旗,紅艷艷地倒映在江流里,孩子們跑跳著,他們的讀書聲、歌聲和笑聲飄蕩在江流里時,整個人都是欣慰愉快的。當校長把馬幫從貢山縣城駝來的散發著墨香的課本,像種子一樣莊重地發給小學生的時候,他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忽地擁上前去,齊刷刷地向國旗磕頭,向校長、老師磕頭的時候,古稀之年的吳然似乎再也無法抑制自己內心翻騰的感情……獨龍江過去的貧瘠落后有多令吳然惆悵心疼,如今它的面貌一新就有多令他欣喜快樂?!案兄x獨龍江!祝福我們的民族小學!”寫在《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后記》最后的兩行文字,簡潔、明了,卻飽含著作家無限的深情。實際上,為了寫好《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吳然可謂用情至深。作品中有關獨龍族的史料、風俗、童謠、民歌、神話、傳說以及民族服飾、節慶等的資料眾多,為確保它們的準確性,白發盈頭的作家不辭辛勞地多番翻閱、查尋史料,同時不忘尋求多位民族學、民俗學專家、學者的幫助與指導,這樣的辛勤付出沒有對獨龍江深沉的愛是不可能完成的。由于吳然對獨龍族、對民族小學充滿深情,他筆下的《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既輕盈自然(在這里我所謂的輕盈自然,是指作家在行文的過程中力避純粹的資料堆砌,遣詞用句柔美、清新、靈動的同時賦予作品童真童趣與綿長的意境)又厚重沉實(《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是吳然這位老作家跨越三十年的深情抒寫,記錄獨龍江物質發展的同時呈現了獨龍族人深層次的精神蛻變),為我們了解獨龍族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架起了一座沉甸甸的橋梁。能與這樣一位對自己有著無限深情的作家相遇,獨龍江,多幸福!

三、寫作倫理及其他

“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7年中國文藝原創精品出版工程’”,“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7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榮獲2018年度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自《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出版以來,它獨特的題材引起了業內的熱切關注,得到了高度地認可。榮譽背后,是對吳然及其《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的充分肯定。細讀作品不難發現,這是一部可以清晰窺見作家寫作倫理的作品。

《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側目云南大山深處的獨龍族尤其是民族小學的孩子們的生活與現狀、成長與夢想。事實上,不止獨龍江邊的巴坡小學,許許多多散布在祖國西南邊疆的民族小學,那些赤著腳唱著脆亮的歌、活潑跑跳著的孩子們,從來都是最為吳然牽掛的。多年來,作家一直在云南大地行走,把眼中所見心中所想都化作清新柔美的文字,滋潤紅土地的同時也希望能滋養孩子們單純清澈的心。數十年來,吳然始終把自己寫作的“根”牢牢扎在云南大地,他所有的作品幾乎都是以云南的高原大山、少數民族為題材的,“我是云南人,有著很深的云南情結。數十年來,我幾乎跑遍了云南,看到體會到云南民族民間文化的多樣與多彩,總覺得‘云南’這兩個字彌漫著不可言喻的浪漫與芬芳。而在邊遠的甚至是靠近國境線的小學里,聽到孩子們的讀書聲,你不能不感動。我常常在一種美麗的感動中為孩子們寫作,我意欲把這種感動中的美麗,寫進我的作品。云南多民族的文化浸潤和滋養了我,也浸潤和滋養了我給孩子們寫的作品?!睘楹⒆觽儗懽?,吳然一直在為此努力。多年來他一直在用自己簡練童趣、清新俏皮的文字書寫故土云南的豐富、迷人與美麗。因為吳然,云南被更多人(尤其是孩子)所認識、了解與喜愛,地處西南邊疆的紅土地因為作家充滿愛意與善意的描寫變得愈發活色生香、充滿詩意。

“講好云南故事”,這是吳然所堅持的。深埋于心的深厚的“云南情結”,讓作家的創作具有了濃郁的地域特色與民族風情?!丢汖埢ㄩ_——我們的民族小學》以獨龍文化和獨龍族為書寫對象,而古老神秘的“太古之民”其實是個“發揮”空間很大的題材,稍不留神就會對它高高在上或者充滿獵奇,但這樣的傲慢并沒有出現在吳然身上。讀罷整部《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我更多地看到作家“心平氣和的,敞開心扉,用一種孩童式的純真去詩意地描寫與敘述”。吳然抱持著尊重,真誠地親近、理解奔騰不息的獨龍江和棲居身旁的獨龍族,流灌在作品中的也不是莽荒和神秘之氣,《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是質樸的、真摯的。

不同于吳然以往的創作,《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一部紀實兒童文學。紀實,意味著需對現實有客觀的描寫。兒童文學如何體現真實?現實題材如何進入兒童文學?我以為這是吳然的《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給出的啟示。作家汪政在《兒童文學如何書寫現實題材》中指出,“現實題材理應成為兒童文學的創作目標,它不僅可以幫助兒童認識社會、關注現實,從小理解自己的責任和擔當,更可以讓他們理解身邊的生活,理解自己的親人。同時,尊重兒童的視角、兒童的心智、兒童生活與學習的疆域以及兒童式的故事方式與語言表達,也是兒童文學現實題材創作應該恪守的倫理與美學定律?!闭\如文中所言,現實題材對于兒童文學有著重要價值,它有利于兒童更好地認識社會與自我,幫助他們構建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要令現實題材圓融而不是生硬地進入兒童文學,就需要作家樹立“尊重”兒童的觀念,尊重兒童的視角、心智、思維方式及語言表達等等,這是觀念更是原則。只有把握這一原則,作家筆下關于“現實”的文字才能喚起兒童的閱讀興趣?!跋M嗟膬和膶W作家在這方面做出探索,為孩子們奉獻更多正發生在身邊的中國故事?!边@是汪政在文章最后做出的展望,也是我對當代兒童文學的期待。

【注釋】

①韋葦:《十年崛起的一條新山脈——云南兒童文學作家群巡禮》。

②吳然:《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晨光出版社2017年版,第5頁。

③吳然:《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晨光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頁。

④吳然:《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晨光出版社2017年版,第2頁。

⑤吳然、劉曉倩:《別樣的少數民族童年書寫 ——對話吳然》,載《 兒童文學選刊》2019年第8期。

⑥吳然:《讓兒童文學葆有孩童般的天真和稚氣》。

⑦吳然、劉曉倩:《別樣的少數民族童年書寫——對話吳然》,載《兒童文學選刊》2019年第8期。

⑧汪政:《兒童文學如何書寫現實題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