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維灰階血流成像(B-Flow)技術在肝移植術后肝動脈檢測方面的應用價值*

2020-11-16 08:00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超聲科廣東深圳518000
罕少疾病雜志 2020年6期
關鍵詞:肝移植多普勒頻譜

1.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超聲科 (廣東 深圳 518000)

2.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肝臟外科 (廣東 深圳 518000)

趙寧波1 鄧 芬1 馮 程1 黃 琨1 張 瑜1 姜 楠2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2014年10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超聲科復查移植肝的患者99例,男性89例,女性10例,年齡8~80歲,平均年齡48歲,常規檢查肝動脈吻合口處、肝門區肝動脈、左肝動脈、右肝動脈,頻譜多普勒測量收縮期最大流速(PSV)、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血流阻力指數(RI)、加速時間(SAT),所有患者均進行了肝動脈CT血管成像(CTA),CTA與超聲檢查間隔均小于1月。

1.2 儀器與方法采用GE Logiq E8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器,選用凸陣探頭C-52,探頭頻率范圍3~5MHZ?;颊呖崭?h以上,腸道氣體干擾嚴重時,可飲清水500mL。利用胃做透聲窗繼續觀察,體位取仰臥位和左側臥位,充分暴露上腹部,首先常規進行移植肝進行形態大小、實質回聲以及肝周情況掃查,然后分別在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CDFI)、彩色能量圖顯像(CDPI)、二維灰階血流成像(B-Flow)三種模式下掃查相應肝動脈走行及位置,并且在三種模式下定位肝動脈位置,用頻譜多普勒顯像(PW)證實所顯示血管為肝動脈(能探測到動脈樣頻譜者為顯示成功,不能探測到動脈樣頻譜者為顯示失敗),存取相關圖像,對三種模式下肝動脈顯示率進行比較。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5.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以CTA肝動脈造影為參照,計算CDFI、CDPI、B-Flow三種模式對各級肝動脈的顯示率,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肝移植術后肝動脈正常組中B-flow技術對肝動脈吻合口和右肝動脈的顯示率均高于CDFI和CDPI,肝動脈異常組中B-flow技術對肝動脈吻合口、左肝動脈及右肝動脈的顯示率均高于CDFI和CDPI。部分被CDFI和CDPI誤診為肝動脈閉塞的患者,在B-Flow模式下可顯示細小肝動脈走行,并成功檢測到肝動脈頻譜,在CTA得到證實。三種模式下肝動脈顯示的成功率見表1,在本研究對象中,三種模式對肝動脈異常組的顯示率均低于肝動脈正常組。

3 討 論

肝移植手術是目前治療終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式[1],血管并發癥是肝移植術后最嚴重的并發癥,其中肝動脈并發癥發病率達5%~10%[2],且最為兇險,肝動脈并發癥包括肝動脈血栓形成(HAT)、肝動脈狹窄(HAS)、肝動脈假性動脈瘤(HAP)、脾動脈盜血綜合征(SASS),其中肝動脈狹窄和肝動脈血栓形成是導致移植肝失功甚至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肝動脈缺血可造成肝組織細胞缺血,并引發肝組織壞死、膽道缺血等嚴重并發癥。缺血時間越長,組織損傷越嚴重[4],因此早期發現并診斷肝動脈并發癥尤其重要,是影響肝移植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表1 三種模式下肝動脈顯示的成功率

CDFI已成為目前肝移植術后血管并發癥首選檢查方法[5],可直接顯示肝動脈的走行,并測量相關血流參數,但是其顯示成功率受多種因素影響。肝動脈血流速度較低,超聲儀器對血流的敏感性差,急性排斥反應及早期移植肝水腫導致肝動脈受壓變細等因素均可導致肝動脈血流信號顯示不清,呈現假陰性結果。伴行門靜脈流速過高導致彩色血流信號外溢,肝動脈閉塞后側支循環形成,又可形成假陽性結果。

CDPI是對血流信號的能量或強度成像,與CDFI成像原理不同,CDPI不受聲束入射角度和血流速度影響,更容易顯示低流量和低流速血流,對肝動脈血流信號顯示更敏感[6],但CDPI在顯示肝動脈的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抗運動干擾能力差,容易受心臟搏動及胃腸蠕動波的影響[7]。此外,CDPI對深部血管的探測能力也會受到限制[8]。

B-Flow是利用數字編碼超聲技術對血管和血流進行直接實時的觀察,不需要注射血管造影劑,以灰階方式進行顯像。其優勢是在二維模式下直接顯示血流信號,不會降低圖像的幀頻和分辨力,不會造成血流信號外溢的假象,不會因為角度依賴問題造成血流信號的缺失。Furuse等[9]用B-Flow技術觀察了25例患者肝臟右前支門靜脈和與其伴行的肝動脈,結果顯示36%的患者肝動脈和門靜脈血流信號可分別顯示,伴行的血管均可清晰顯示其血管壁。對肝移植術后肝動脈及其他血管顯示的敏感性,有其獨到的優越性。

在本研究對象中,肝移植術后肝動脈正常組中B-flow技術對肝動脈吻合口及右肝動脈的顯示率均高于CDFI和CDPI,肝動脈異常組中B-flow技術對肝動脈吻合口、左肝動脈及右肝動脈的顯示率均高于CDFI和CDPI。部分被CDFI和CDPI誤診為肝動脈閉塞的患者,在B-Flow模式下可顯示細小肝動脈走行,并成功檢測到肝動脈頻譜,后被CTA證實為肝動脈血管纖細,造成誤診的原因可能為:血流速度緩慢,無法探測低速血流;測量角度未能準確校準,因為肝動脈纖細,無法明確血管解剖及走行,不能將測量角度與血管走行較好匹配;CDFI及CDPI降低了圖像的幀頻和分辨力,肝動脈模糊不清。而B-Flow模式恰好解決了以上的不足。

肝動脈異常包括肝動脈狹窄、肝動脈閉塞及肝動脈內徑全程纖細,三種模式對此類病例顯示率均較低,可能原因包括肝動脈閉塞后肝動脈側枝形成,但肝動脈走行發生改變,肝動脈狹窄后肝內肝動脈血流信號微弱,流速減低,彩色多普勒顯示差,肝動脈纖細病例肝動脈內徑細小,血流信號不易顯示。肝動脈吻合口顯示率低,由于肝動脈吻合口受胃腸道氣體干擾,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均受干擾。

目前,B-flow技術已經集成到大部分超聲設備上,具有操作簡便,成像過程簡短,一鍵生成,無需推注造影劑,可重復多次檢測,可急診床邊操作,費用低廉等優勢,對肝移植術后肝動脈顯示率高,更重要的是對肝移植術后異常肝動脈的顯示率高于CDFI和CDPI。

猜你喜歡
肝移植多普勒頻譜
直接抗病毒藥物治療肝移植術后HCV感染復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電機在60Hz運行過程中的故障頻譜分析
多路徑效應對GPS多普勒測速的影響
加速康復外科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在肝移植術后早期的臨床應用
超微血流與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腎臟病腎血流灌注中的應用
讓活體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剖宮產術后瘢痕妊娠21例
FCC啟動 首次高頻段5G頻譜拍賣
動態頻譜共享簡述
《多普勒效應》的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