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園街區街道空間設計研究與實踐探索

2020-11-16 08:08饒斯杰
四川建筑 2020年5期
關鍵詞:指南街道公園

饒斯杰

(四川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58)

1 研究背景

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空間和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的需求也在發生著變化。在全球范圍內,城市街道空間設計的重心已從建設更寬闊的車行道路,向營造優質、人性化的公共場所轉移。

然而目前我們仍然面臨著不合理的街道空間帶來的諸多弊端,如交通堵塞、安全隱患、空氣污染、高能耗、路權不均、環境不親和等等。因此,我們亟待改善這些現狀,使街道容納更多元的交通方式,進行更公平的路權分配,減少對個人機動車的依賴,提升人性化體驗、場所感和環境品質,采用更安全、更可持續的優化方案。

2 國內外相關研究

美國國家城市交通官員協會(NACTO)(2)美國國家城市交通官員協會(NACTO)是一個由62個主要北美城市和10個交通機構組成的協會,提出了全球設計城市倡議協會(GDCI),目的是交流交通理念、見解和做法,并合作處理城市交通問題。主導編制的全球街道設計指南及若干專項設計指南[1][2],在全球范圍內均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和指導意義。美國國家城市交通官員協會(NACTO)的使命是通過改變街道來激勵安全、可持續和健康的城市轉變。建設城市使其成為人性化的場所,提供安全、可持續、方便和公平的交通選擇,以支持城市的強勁的經濟和充滿活力的生活質量。

2016年10月,上海通過《上海街道設計導則》的提出,對城市街道空間的設計進行了探索。街道空間從注重優惠政策向發展產業集群轉變,由加工型高新區向研發型高新區轉型,從粗放低效發展向綠色高效發展轉變,由單純的土地運營向綜合的“產業開發”和“氛圍培育”轉變,由功能單一的產業區向現代化綜合功能區轉型;推動了上海街道的“人性化”轉型。

通過對國內外城市出行統計大數據、居住人群特征及都市空間發展趨勢進行研判,總的來看未來街道空間發展的趨勢在于街道應變得更安全有序、更以人為本、更綠色智能。

3 街區設計理念轉變

街區的核心在于提供有價值的生活方式,面對傳統街道發展中的問題,為創新營造街區場景與交往空間,新時期相關從業者管理、規劃、設計街道空間應當緊跟新的發展需求,符合公園城市要求的生活、美學、人文、生態、經濟等多元價值標準。應注重以下發展理念的轉變。

在思路上,推動從“機動車主導”向“人本空間主導”轉變;在策略上,推動從“道路紅線管控”向“街道一體化管控”轉變;在設計上,推動從“道路工程設計”向“街區景觀營造”轉變;在實施上,推動從“注重通行效能”向“空間環境發展”轉變。

下面本文將以《成都高新區公園街區街道設計指南——設計標準做法》(以下簡稱《指南》)的編寫情況出發,對公園街區營建的實踐路徑進行說明。

4 實踐研究

這個《指南》到底是什么呢?可以說它是成都高新區在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背景下,對公園街區街道空間提供的綜合性設計策略和指引。是在現行的相關規范、導則等基礎上,進一步借鑒國內外相關創新經驗,結合高新區自身特色來編制的。因此《指南》對街道空間在城園相融,共融共享,綠色出行,文化特色等等多個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1 編寫意義

《指南》采用了較為通俗易懂的、圖文并茂的表達方式和編寫體例,最后將由成都市高新區和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聯合發布。我們希望《指南》,旨在通過創建清晰明了、便于使用的設計引導條目,指導街道空間項目從設計,到管理,再到建設、運營、使用的全生命周期,以推廣更高品質的設計和更高效的管理流程。從而能讓城市的管理者、街道的設計者、建設者、使用者(包括開發商和市民),都能看得懂、用得上;能從更廣闊的視角來認識街道、體驗街道,實現保障交通秩序、促進綠色出行、增強街區活力、提升文化品質的目標。

4.2 核心理念

《指南》對街區空間場景的控制引導上,順應公園街區的總體發展思路,轉變傳統街道開發理念,注重從車行主導向安全生活轉變,從工程設計向詩意美學轉變,從道路設計向場景營造轉變,從常規模式向生態永續轉變,從粗放管理向低碳經濟轉變。

4.3 目標策略提出

為改善成都高新區街道空間環境品質和交通安全,營造公園城市街道空間新標桿這一目標,《指南》順應公園城市的發展趨勢,提出公園街區發展的三大形象目標。

(1)打造現代、大氣的街道空間;展現國際化都市形象。

(2)打造美觀、活力的街道空間;突顯異質化多元特色。

(3)打造親切、舒適的街道空間;激發交往,氛圍宜人。

4.4 內容框架搭建

總的來說,《指南》的編寫體例類似于使用手冊,由七個章節和前言附錄組成(圖1),按照街道空間的各個組成部分,來進行編寫。主要內容包括對街道空間形態、鋪裝材料、照明、街道設施及家具、綠化、街道界面等方面的設計指引。

圖1 指南目錄結構

在實際使用中,類似菜單模式,使用者能從《指南》中有針對性的對某一個系統進行檢索(圖2),找到原則和細致到具體層面的做法。亦可通過多個系統的拼貼組合,來構成一條街道的全貌。下面將圍繞《指南》五大開發理念,對標準的內容進行介紹與說明。

圖2 檢索查詢模式

4.4.1 安全生活

《指南》倡導慢行優先,希望各種交通方式的參與者,都能安全地使用街道空間。在具體的細則上,提出以穩靜化(3)交通穩靜化理念最早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年荷蘭,倡導將街道空間回歸行人使用,實施道路分流規劃對街道實施物理限速、物理交通導向,來改善社區居住及出行的穩靜化環境。管控措施強化對公園街區的安全保障;其中包括凸起式人行橫道、凸起式交叉口、還包括路口收窄等措施。通過縮短人行過街長度、降低車速和界定交通可能出現沖突的區域等,來達到各向車流減速,降低事故概率的目的。安全暢行的街區,還體現在對“多模式化”街道空間的倡導。道路空間要滿足多元的使用需求,通過巴士半島、小切角交叉口、全相位人行橫道、渠化交叉口的設置,形成通行者各行其道的布局,提升道路的安全性與人性感受。

4.4.2 詩意美學

塑造街道空間高品質形象,統籌考慮街道空間的整體性與一體化,保證街景設計元素協調統一是詩意美學的核心要點。其中,一體化設計就是把道路紅線內的空間、路側綠地、建筑退距、建筑界面所構成的整個空間一體化,使街區空間視覺感受的一體化。此外還包括規劃、設計、建設、管理、運營的流程的一體化,空間建造與文化、消費場景營造的一體化。詩意美學理念下的另一個重要體現,就是慢行空間林蔭道的設計指南。旨在形成“一路一景”的林蔭大道系統。我們在細則中對林蔭道的布局、樹木的量化指標等提出了詳盡的控制標準。同時,在設計細則中,對材料、照明、街道設施及家具、界面等關于街景形態的內容均提出美觀、協調的設計打造細則。

4.4.3 人文宜居

營造人文宜居的公園街區,需注重促進街道空間中的交流互動、經濟增益,構建多元文化場景。首先是提出對部分街道提出分時管控的措施,日常時段保持常規街道功能;而在節慶時段,比如結合舉行的會議會展,或者其他的創意創業活動,通過臨時交通管制,成為臨時僅供人行的帶狀廣場,營造獨具特色的空間場景。其次,在空間尺度、布局、業態等要求允許的情況下,街道可以容納臨時商業外擺、社交區域、公共藝術展示區域、微綠地等多樣的功能模塊,有利于激發街區活力,塑造街區氛圍,還可以起到經濟提振的作用。

4.4.4 生態永續

宏觀層面上,構建起:公園街區、帶狀公園、綠色廊道、綠道系統等多維體系,充分發揮綠地和生態的矩陣聯動效應,形成綠色生態的,可持續的空間系統。在細節層面上,因循低影響開發與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鼓勵道路綠化空間設置雨水花園、生態草溝、可滯留雨水的生態種植帶,推薦材質時提供大量透水材料供選,以及適宜雨水收集的路緣石處理方式。

4.4.5 低碳經濟

最后要通過設計引導,達到耗能少、投資省、效果好的目標。在材料、設施及家具推薦中,采用適應性設計的前瞻性思路,考慮到項目整個生命周期的維護成本和運營收益,降低管理維護難度,減少更換。比如在道路形態和各個組成部分的選用上,我們做了根據不同情況的不同程度的推薦。此外,《指南》還需針對不同設施類型,按照集約集成的思路,對各類設施提供“多桿合一”、“多箱并集”的提升建議。

4.5 提升設計指南實例

最后《指南》以典型街道場景與通行斷面的提升為實例,為更大范圍街區空間提升提供設計管理指南。以下將從其中的兩個有代表性的街道空間場景的提升計劃進行說明。

4.5.1 天府二街吉泰路口

該路口作為城市主干道與支路的交叉口,車流量大且車速較快。目前天府二街行人過街距離較長;交叉口處車行流線較混亂,地面缺少標線提示和引導,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的。

根據現狀問題提出通過交叉口渠化,提升安全性和通行效率;安全島及渠化島增花添彩,進一步提升交叉口景觀形象。的改造措施。改造前后對比示意如圖3所示,具體改造手段如下。

圖3 天府二街吉泰路口提升指引

(1)設置渠化島,使車輛提前分流、減速,避免與行人的沖突,提升轉彎處安全性。

(2)根據規范要求,在主干路口設置行人過街安全島,確保行人過街安全。

(3)通過路面標線等方式規范交叉口處車行流線。

(4)最后,渠化島、安全島的設置,還可以成為街道增花添彩的亮點所在。

4.5.2 盛邦街鐵像寺水街段

盛邦街作為為城市支路,毗鄰鐵像寺文創商業街區,是區域級綠道的重要組成部分?,F狀車流量較大,車速較快,路邊占道停車現象突出。同時道路在鐵像寺水街段有較大的公共活動、文化展示等潛在需求。

根據現狀問題提出了結合節慶活動或主題活動進行分時管控,改造為臨時帶狀廣場的措施。改造前后對比示意如圖4所示,具體改造手段如下。

圖4 盛邦街鐵像寺水街段提升指引

(1)禁止機動車進入,維持綠道通行、步行通行。

(2)增加臨時售賣亭和外擺區,契合節日主題和氛圍。

(3)邀請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提升節日藝術氛圍,提升街道趣味性與藝術性。

(4)引入運營理念,提振小區域經濟,營造多元化場景。

4.6 實施機制

最后,《指南》通過強化多方協同,希望建立一種多方協調機制,加強規劃、交通、綠化等管理部門在規劃、工程設計環節的協調溝通,加強城市設計與交通設計的融合。街道的設計、管理和實施全流程均應鼓勵公眾參與,建立彈性實施制度,充分尊重社會需求,鼓勵街道分階段改造建設、分時段管理,以確保街道空間的多樣性。

5 結束語

《指南》總結全球最新街道設計與建設實踐經驗,與時俱進地適應城市發展的新趨勢,提升生活品質,完善交通系統,激發街區活力,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資源公平分配。我們期望,通過對《指南》的編制,為成都高新區、成都市,乃至更大區域范圍內的城市街道空間帶來全方位提升指引。

猜你喜歡
指南街道公園
我家門前的小公園
熱鬧的街道
在公園里玩
街道生活
指南數讀
風居住的街道
論碰撞的混搭指南
一見如故
街道等
就醫指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