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農村中學生價值觀引領教育思考

2020-11-16 05:49張興偉
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 2020年10期
關鍵詞:農村中學生策略

張興偉

[摘要]此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彰顯了社會主義大家庭的和諧團結。全國人民緊密團結在一起共同抗疫的壯舉,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天下為公”“擔當作為”“敬業、奉獻”“誠信、守法”的愛國品質,為教師進行價值觀引領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師應結合全民抗疫的愛國衛生運動新熱潮,對農村中學生進行價值觀引領教育,以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價值觀引領教育;農村中學生;策略

[中圖分類號]GJ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20)30-0087-03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疫情之下的人們恐慌畏懼,但在1月22日國家下達“封城”令之后,全國人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共同抗擊疫情,最終有效控制住了疫情,穩定了局勢。突發疫情雖是災難,但卻讓我們看到了全國人民緊密團結在一起,共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幕幕動人的場景。習總書記早在2014年就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因此,疫情之下,如何深挖全民抗疫的教育素材,進一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了學校教育的重要課題。筆者作為一名農村教師,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的農村中學生價值觀引領教育做了以下思考:

一、培養“愛國、擔當”精神

中學生自我意識強烈,向往言論自由和行為自由,但又缺乏對真善美的鑒別能力,易受不良思潮的侵襲,滋長庸俗的個人主義。個人主義者往往缺乏社會公德心、責任心,以無知為美,缺乏家國情懷,常常大放厥詞中傷他人,侮辱國家。就疫情期間出現的部分中國留學生“辱華”事件來看,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應成為當前價值觀引領教育的核心。

1.培養“天下為公”的愛國精神

面對疫情,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赴國難,以守護家園安寧為己任。全國人民舍小家顧大家,自發地捐物捐款馳援武漢;海外華人華僑也積極捐款捐物,甚至有人買下外國企業無償給國內供應口罩。國家一聲令下,一個省對接湖北的一個市,進行對口支援。武漢需要什么,人民就支援什么。武漢需要醫院,于是“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等快速建成。為了抗擊疫情,人民以忘我的狀態投入“戰斗”,由此構成了一道道最美“逆行者”的風景線。全民抗疫所展現的中國力量、中國速度,讓世界折服。為什么中國共產黨有如此大的號召力和動員能力?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天下為公”思想所展現的力量。面對疫情,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口號——“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边@就是我們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在抗疫熱潮下,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感受全民抗疫所展現的中國力量,體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認識到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人民百姓才能獲得安全感和幸福感。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激發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情懷。其次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普通事件中看到民眾“為公”的“大義”,在平凡中見證偉大,從而加深學生對“天下為公”的認知,讓學生養成熱愛班集體、熱愛學校、關愛他人,并積極地為社會做貢獻的良好美德,逐步形成“天下為公”的愛國品質。

2.培養“勇于擔當作為”的愛國精神

愛國就要在危難時刻,為人民挺身而出。面對疫情,各行各業都涌現出了無數的“逆行者”。這些人中有醫務人員、軍人、基層干部、退役軍人、輔警、志愿者……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抗疫長城”,守護著人民的健康。他們中有的人甚至用生命書寫了什么叫勇于擔當作為。梁武東、李文亮、劉智明、彭銀華、夏思思、尹祖川、黃漢明、馬承武、鄭勇……他們是我們的時代英雄,是最可愛的人。通過學習英雄們的先進事跡,學生能更深入地領悟什么是勇于擔當,什么是忠誠和勇敢;能逐步形成勇敢忠誠、勇于擔當作為的思想意識;能用“勇于擔當作為”的理念指導自己的言行。教師要經常對班集體生活中涌現出的好人好事進行贊揚、肯定,以促進學生形成“勇于擔當作為”的好品質。

3.培養一顆“中國心”

追求美好生活、向往自由是人類不斷進步的動力,但是不能把“見利忘義、忘恩負義”作為獲取美好生活和自由的途徑。疫情期間,一些人把個人的利益凌駕于國家和人民利益之上,這敗壞了社會道德,更背棄了國家和民族大義。比如,極少數的黨員干部,無視上級通知精神以及工作紀律要求,在疫情防控值班期間參與聚餐;有些回國的留學生因被執行隔離政策,而大喊“侵犯人權”;許某馨公然“辱華”,毫無道德廉恥感,毫無民族信念;還有一些別有用心的政客,借題發揮,惡意抹黑中國。這一些問題的根源在于,人們家國情懷的淡薄或缺失。教師要引導學生討論、剖析這些疫情中的不良現象,從而讓學生認識到這些人的行為是道德缺失、良知泯滅的表現。家國情懷在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公民意識等方面有重要的價值。通過抨擊這些行為,學生能夠提升對于價值觀的判斷力,知道什么是是非曲直、什么是忠奸善惡、什么是漢奸賣國,知道做人的道德底線是什么、國家民族的利益是什么,從而始終繃緊國家意識這根弦。這對于增強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形為人人都擁有一顆“中國心”并謹言慎行的良好局面大有裨益。

中學生只有有了“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的家國情懷,才會把個人的命運與家國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才會有愛國、愛家、自覺擔當的行為。

二、培養“敬業、奉獻”精神

改革開放促進了社會財富的快速積累,使百姓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催生了許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變化發展會影響到人們的思想觀念。青少年的意志薄弱,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觀念的影響。當前,不少學生滋生了“金錢至上”的功利思想。這種功利思想會使學生一味地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并失去敬業、奉獻之心。很多學生片面地認為工作就是為了賺錢,擇業功利化傾向明顯。因此,教師要利用抗疫英雄的事跡,讓中學生充分認識到敬業的可貴,認識到知識的無價。

1.學習英雄的“敬業、奉獻”精神

此次抗擊疫情的醫學專家有鐘南山、李蘭娟、王辰、陳薇、仝小林、喬杰、黃璐琦……他們有的是臨危受命抗擊過“非典”的“國土”,有的是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的“執牛耳者”,有的是曾研制重組埃博拉疫苗的女少將,有的是中醫治療領域的頂級科學家……他們在國家最需要、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急赴武漢,不求功名,不怕犧牲,不辭勞苦,只為做一個“好醫生”。他們用精湛的醫術拯救生命、呵護生命。他們的良好醫德深深感動了每一個中國人民。他們秉持著“敬業、奉獻”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把無數條鮮活的生命從死神手中奪回,挽回了無數家庭的幸福,并使中國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他們臨危不懼、忠于職守、敬業奉獻的壯舉使中國人民終身難忘。通過鮮活的英雄事跡,讓學生認識到愛崗、敬業、奉獻的重要性,讓學生認識到工作的日的不在于獲得報酬,而在于給社會和國家做貢獻。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踴躍參加班集體活動以及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培養學生樂于助人、樂于奉獻的意識,讓“敬業、奉獻”精神在學生心靈深處生根發芽。

2.認識知識的價值,激發學習熱情

抗疫勝利離不開英雄們的愛崗、敬業、奉獻,更離不開科學知識的支撐。擁有淵博的知識是擁有精湛醫術的基礎。教師要讓學生懂得知識的力量是讓人能夠充滿希望地走向光明和幸福的力量,要讓學生摒棄“金錢至上”思想、享樂主義思想等不良思想,抓住青春大好時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以更好地報效祖國。

3.榜樣激勵,奮進學習

疫情期間涌現出了很多的奮進者,他們沒有因為疫情停下學習的腳步,沒有被疫情嚇到,他們是農村中學生的楷模,是國家、民族的希望。一則《專注——專注念書的你,是青春最好的樣子》展現了什么才是青春該有的樣子。一則《渴望——父親的守望是愛,也是對讀書改變命運的渴望》展現了父愛的深沉以及中學生不向命運低頭的意志。一則《守護——你只管專心讀書,剩下的交給媽媽》展現了母親的無畏、偉大,展現了中學生對學習的渴望。一則《夢想——病毒隔離校園,病毒隔離不了少年的夢想》展現了中國少年良好的精神風貌,展現了民族的希望。教師要用這一則則學習事例激勵學生自強不息,努力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三、培養“誠信、守法”的品質

當前,農村問題中學生越來越多。這些學生普遍有以下問題:早戀、性格叛逆、惹是生非、打架斗毆等。如何有效教育問題中學生已成為當前農村教育的一大難題。產生問題中學生的原因在于:①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或缺失,父母外出打工,無暇顧及、管教孩子;②不良信息的侵蝕,影響身心健康;③思想單純,辨別是非、識別真善美的能力弱;④法治觀念淡薄。教師應結合疫情期間國家強力打擊違法行為這一舉措,積極開展農村中學生道德法治教育。

1.培養“誠信、友善”的品質

誠信、友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和諧進步的潤滑劑。在疫情期間,質樸的農民騎著三輪車給武漢捐菜、普通的環衛老大爺捐錢、出租車小哥無私接送醫護人員……這些感人的“誠信、友善”行為,讓學生看到了人間真情無處不在。與此同時,疫情也是“照妖鏡”,照出了一些邪惡:有人趁機哄抬物價,大發國難財;有人暴力闖卡;有人在電梯里吐口水;有人偷盜電梯間的紙巾;有人暴力傷醫;有人不執行隔離政策,到處傳播病毒而成為“毒王”……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比分析這些現象,從而提升他們辨別是非、識別真善美的能力,使他們自覺杜絕失信、失德行為,把誠信、友善作為立身之本,成為誠信、友善的好公民。

2.培養“遵紀守法”的品質

當前,農村中學生法治意識淡薄的關鍵原因在于法制教育的缺失。社會上的一些人對“保護未成年人”的認識較為片面,這造成了青少年學生違法亂紀行為得不到有效遏制的局面。教師要結合疫情期間國家打擊不法侵害和違法犯罪行為的真實案例,積極開展中學生法治教育。教師可以收集一些涉疫情案的資料讓學生學習。如截至2月9日,山東省全省共處置涉疫情案事件950余起。在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北京警方依法嚴厲打擊各類涉疫情違法犯罪活動,已偵破涉疫情案件數起,打擊查處多位違法犯罪人員……通過學習這些資料,學生能夠意識到現在是法治社會,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以及遵紀守法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從而能夠提高法治意識,在學校和社會生活中自覺地和不法行為做斗爭,勇于抵制不法侵害,學會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自覺地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教師要引導中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樣他們才能夠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襲,抵制不良的網絡信息和物質誘惑,從而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農村中學生的家長忙于生計、日夜操勞,忽視了自己子女的價值觀教育。因此,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價值觀引領教育任重道遠,需要廣大農村教育工作者不斷地去探索、去實踐。

(責任編輯 農越華)

猜你喜歡
農村中學生策略
基于“選—練—評”一體化的二輪復習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見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農村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初探
網絡對農村中學生心理發展的策略研究
農村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農村中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成因與糾正
淺談農村中學生輟學的原因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