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支深情而豪放的吹打樂曲

2020-11-16 07:00張靜華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深情

張靜華

摘要:文章從音樂生態和吹打樂文化兩個方面。對吹打樂《放驢》的審美進行論述。在音樂中,突出人們生活中使用驢,產生情感的真實寫照,驢的樸實形象已經滲透到民間群眾文化活動中。一是以驢制成道具創編地秧歌《跑驢》的舞姿。二是根據冀中民間音調地秧歌《跑驢》的音樂旋律。在吹打樂文化審美上,將地秧歌《跑驢》的旋律進行二度創作,以管子領奏小樂隊伴奏的音樂形式,將驢那種詼諧風趣的舞姿和火熱歡騰的群眾場景表現的栩栩如生。音樂生態和吹打樂文化兩方面共同構成河北民間吹打樂《放驢》一曲,流傳至今,久演不衰。

關鍵詞:深情;豪放;吹打樂;放驢

中圖分類號:J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7-0068-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7.044

一、引言

曲由情生,樂感動人。河北民間吹打樂曲《放驢》,是一支成功營造出驢在農家小院,參與人們生產、生活的真實寫照。人休息的同時、也要放驢出去活動,撒了歡兒的驢是那樣活潑、詼諧、豪放,人們臉上也洋溢著喜悅景象,使用音樂敘事的方式,將小院主人與驢歡樂活躍的心情表露出來,具有獨特的審美特征。

二、河北民間吹打樂曲《放驢》的群眾文化基礎

河北民間吹打樂主要流行于,河北中部保定、石家莊、廊坊及衡水等地區,尤以定縣子位村吹打樂和徐水縣遷民莊吹打樂《放驢》最為著名,吹打樂演奏風格活潑輕快、情緒熱烈,深受地方群眾喜愛。

河北民間吹打樂曲《放驢》,音樂敘事的“真”,是現實生活認知相關的“真實性”。驢雖是牲畜,但依據驢對家的貢獻,當屬小院當中的一員,小院主人對驢常年飼養和使用、驢與小院主人配合的相當默契。驢直接參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是小院一家人的好幫手。驢既能拉車、拖貨,也能春耕、秋收,常年勞作在田園牧野。驢還隨時充當小院主人的腳力,將農副產品運到市場、換回生活必須品,驢與小院主人之間建立起形影不離的現實關系。驢千百年的樸實勤勞,得到人們的認可,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音樂敘事的“善”與“美”至關小院主人之善和愿望之美,以小院主人期盼一年辛苦勞作,能取得五谷豐登,驢也是出了大力,保持著對驢深厚情感,要善待自己的好幫手。農閑之余要把驢放歸自然,加草加料飼養,梳毛打理,讓驢打滾撒歡兒,調養生息。這指向了倫理層面的“性本善”,是小院主人與驢之間感人至深、相互依戀的呈現。由此,樂曲《放驢》的敘事性,以生活真實為基礎,以內心感受為依托,由實生曲,曲由情生,使樂曲在更高的藝術層面上,產生道德詩意和美感的力量,調動聽眾的聽覺,使人們對驢樸實勤勞、耿直豪放品性的懷念。

三、河北民間吹打樂曲《放驢》的魅力

河北民間吹打樂曲《放驢》,管子領奏小樂隊伴奏,各種樂器都有不同的聲部,為了一首樂曲表現的某種樂聲,并使用恰到好處,構成悅耳動聽的樂音,它就具有了審美意義,甚至起到觸動人的習慣、趣向等,由此,引起人們的聯想,使人振奮,這就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放驢一曲不但在河北地區,乃至其他省市久演不衰,這就是吹打樂《放驢》的音樂魅力所在。

(一)曲目基調的確定

河北民間吹打樂曲《放驢》,依據河北民間非常流行的歌舞音樂、地秧歌“跑驢”的旋律,按照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的音程關系,點點滴滴地研究、揣摩,大膽而謹慎去粗取精,把舊程式加以改造,以適應吹打樂曲的新內容、加工整理而成。將人們對驢的情思,全部凝結成民間吹打樂曲《放驢》的音樂形象,它以明快、生動的語音,純樸的音調,流暢的旋律,簡練的結構,人們易聽懂,能接受,是一支深情而豪放、人們喜愛的吹打曲目。

(二)曲目基調的形式

這首載歌載舞,謳歌人們在廣闊的自然環境中,一年辛苦勞作,取得豐收果實,那種充滿獲得感和輕松、喜悅的心情,用吹打樂的形式托舉而出。樂曲具有抒情性與舞蹈性相結合的特點,其最主要的情緒為熱烈、歡快,樂曲基本速度,是行板開始,隨著樂曲的展開,板式速度轉入小快板、快板、急快。行板的豪放流暢、快板的火熱、反差變化較大,旋律自由,節奏舒展。第一段,由上下兩個對句構成,上句曲調在較高的音區上回旋,高亢、優美,節奏十分自由,下句則承前趨勢,它既是上句的延展,又是上句的回應,音域寬泛、情感熱情、奔放、暢達,每個句段都是上下對句的反復,具有河北吹歌風格的結構特點。第二段,各小段律動也非?;钴S,增添全曲豪放開闊的情緒。首句旋律優美、抒情、連貫、舒展。二句是首句有變化的重復,親切委婉,情緒上也是首句的延續、發展。三句以鮮明的跳躍式的節奏,同前兩句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加熱情歡快。四句再以八度上揚的曲調,情感奔放,展現出人們與驢相互協作、戰天斗地的豪放本色。這首吹打樂將人們對故土的熱愛,人們與驢之間感人至深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依戀的呈現,通過吹打樂那清新悅耳的旋律和富于農村鄉土地域的韻味,令人倍感親切。因此,吹打樂曲《放驢》,無論年終慶典還是喜慶活動都要盡情展現。

(三)吹與打的統一

河北民間吹打樂曲《放驢》,管子領奏,笙、嗩吶、竹笛,鼓和小镲伴奏。演奏使用的譜字是河北民間樂曲、楊元亨先生傳譜、胡志厚教授整理,樂曲演奏要達到返璞歸真的藝術效果。樂曲當中涉及管子演奏技巧非常豐富,有打音、墊音、指顫音、上滑音、下滑音、涮音、吐音、齒音、齒滑音、跨五音、花舌音,除手指技巧外,哨子含在嘴里深淺和口形的變化也決定著管子發音的高低和聲音變化。管子音色高亢明亮,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充分體現出人們對驢情思細微變化和內在的韻律,吹與打各種演奏技巧的使用也要為抒情服務。音樂旋律陳述要“穩準”,側重于對主題旋律的呈示。曲子第一句,是管子一聲長音呼喚,尤如趕驢的聲音,隨后笙、嗩吶、竹笛和打擊樂器全部跟進,形成管子與笙、嗩吶、竹笛和打擊樂器對話,一問一答的歡快音域情緒,并把小院主人與驢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展現出來,也把驢的豪放耿直的性格,通過吹與打的音樂形式表現出來。這就要演奏者從自身平時豐富的情感積累,提取類似豪放、耿直的情感與音樂情感融為一體,靠管子演奏技巧運用來展示,才能達到藝術化的情感真實,樂感表現程度也就越深,技巧運用越準確,音樂情感表現也就越鮮明,體現出“巧鬧”的音樂色彩。管子與笙、嗩吶、竹笛和鼓、小镲問答對句演奏,要問的鮮明自如、回答的要俏皮活潑、合的要天衣無縫,達到熱烈、火爆的高潮。全曲最后四小節,旋律變化跳躍幅度增強,速度同時加快,力度變化明顯增多,管子演奏的技巧多用滑音,滑音輕重力度的變化、音色棱角色彩鮮明,充分展現出吹與打特有的韻味。管子領奏在旋律上巧妙不斷加花變奏,將聽眾的情緒全部調動起來,但始終圍繞主音反復上下波動跳躍,一氣呵成,調式色彩濃郁,描繪出人們與驢熱烈歡快、風趣幽默的各種神態,借以表達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激動心情。

四、結語

河北民間吹打樂曲《放驢》,全曲演奏耿直、豪放、火熱如行云流水,短小樂句靈巧多變的連接,曲調十分抒情,皆備了“精氣神”三要素,是一曲勞動人民機智樸實、勇敢樂觀精神在藝術創造上的生動體現,這種土腔土調具有鮮明民間色彩美,更是一首濃郁鄉土氣息的優秀吹打樂作品。

參考文獻:

[1] 胡志厚.管子曲譜[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2] 靳世義.管子演奏藝術理論探微[D].北京:中國音樂學院,1992.

[3]喬建中,薛藝兵,汪申申,等.民間鼓吹樂研究[M].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深情
綠葉對根的深情
深情
聽!90后的他們,對祖國深情告白
深情俯瞰
深情
信 仰
深情的告白
深情筆尖下的西部驚嘆曲
深情的愛
我有深情拋未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