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器樂藝人的社會心理探究

2020-11-16 07:00阿曼別克塔拉布別克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社會心理藝人

阿曼別克?塔拉布別克

摘要:傳統器樂是我國民族器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數量眾多且帶有厚重的傳統文化底蘊。隨著社會的發展,追尋傳統文化,回憶經典,傳唱經典也在逐漸興起,那么作為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傳統器樂,其傳播、傳承與發展也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探究傳統樂器藝人的社會心理是揭示傳統器樂傳播,傳承與發展規律的重要方式與途徑。本文旨在對傳統器樂藝人在從事樂器工作實踐過程中的從眾,社會需要,社會動機等心理現象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傳統器樂;藝人;社會心理

中圖分類號:J6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7-0147-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7.100

一、前言

隨著我國社會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在逐步加快,此時,人們的生活、工作、精神壓力也越來越大。正值當下,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網絡化產物也異軍突起,許多快節奏的新興產物也隨之出現,因此,人們便忽視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播、傳承與發展;然而,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至今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從某種意義上講,樂器是民族文化的鮮明標志,器樂是民族精神和性格的集中體現,在某種程度上,傳統器樂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其傳播、傳承與發展也必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對傳統藝人的社會心理進行探究也就非常有必要了。

二、新時代傳統器樂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想要了解傳統器樂藝人的社會心理,須首先了解其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根據所出現的問題去尋找出路。以嗩吶為例,在我國眾多的民族樂器中,嗩吶廣泛流傳,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嗩吶的發展時間比較長,發展歷史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并且民族代表性比較高,因風格迥異,形成了鮮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具有豐富的民族特色,以下便是以傳統樂器——嗩吶為例,探究傳統藝人的社會心理。

三、傳統器樂藝人的社會心理現象

(一)傳統器樂藝人的社會心理現象——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是指個人因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知識上表現出符合于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通常表現為,放棄自己的意見或違背自己的觀點使自己的言論、行為保持與群體一致的現象,即通常所說的“隨大流”。導致從眾現象產生的因素可能有:情境特征、群體特征、個人特征。

1.??? 從眾心理的產生因素——情境特征

情境特征作為影響個人遵從群體壓力程度的一個因素,至關重要。隨著網絡化的興起,許多新興產物也隨之出現,電視、電腦、手機等,快手、抖音等其他社交軟件已成為新時代人們的娛樂工具,人們不再喜愛傳統的樂器---嗩吶,而是更加青睞于新型產品。

2.??? 從眾心理的產生因素——群體特征

群體參數是影響一個人從眾行為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群體規模的大小也是迫使一個人從眾的一個重要因素。從以往時代來看,無論婚喪嫁娶,嗩吶常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民間樂器,是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并時常會用于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昔日里嗩吶時代的輝煌,如今已沒落,學習嗩吶的人數也越來越少,非遺繼承人也寥寥無幾,群體規模也便相對較小,因此,人們的從眾心理導致很少有人愿意去接觸和學習。

3.??? 從眾心理的產生因素——個人特征

個人特征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別差異與文化差異等三個方面,一般來說,盲目追從、自信心不足、性格較軟弱者較易從眾,很多人會因擔心自己能力不足,而盲目追從、隨大流。

(二)傳統器樂藝人的社會心理現象——社會需要

社會需要又稱社會需求,是人類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追求、喜好也在逐漸發生變化,之前在民間,一代代藝人都是靠手把手的口傳心授,將嗩吶這一“口技絕活”傳承了下來,在當下,人們更傾向于虛擬的網絡化,對于傳統文化,我們的上一代人是有感情的,但年輕人很多不知道,現在充斥在年輕一代周圍的是新興產物。嗩吶從起初的極被推崇,到后來的幾乎無人問津,社會對此的需要逐漸消失,傳統藝人希望它們是在變革,希望它們可以以一種新的面貌與時俱進。

(三)傳統器樂藝人的社會心理現象——社會動機

社會動機是指以人的社會文化需要為基礎,在社會生活環境中通過學習和經驗而產生的動機。它是直接推動個體活動達到一定目的的內部動力、內部刺激,是個人行為的直接原因。通俗來說,社會文化就是一個地區的社會風貌,因大多數人不再喜愛傳統樂器,因此以嗩吶為代表的傳統社會文化也在逐漸沒落。

四、結語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中華民族共同培育民族精神的源泉,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巨大動力,因此,傳播、傳承傳統文化是至關重要的,傳統樂器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播、傳承也是至關重要的。傳統器樂的產生與發展是人之所為,圍繞傳統藝人的社會心理進行闡述,可以進一步的了解藝人的真實想法,可以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指明方向。

參考文獻:

[1]傅利民.傳統器樂藝人的社會心理探究[J].中國音樂,2018,01.

[2]齊蘭霞.從眾心理的分析[EB/OL].道客巴巴,2019-3-11.

猜你喜歡
社會心理藝人
潘俊芳:指尖上的守藝人
老藝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藝人
“守藝人”孫曼亭: 慢漆坊里聲聲慢
網絡流行語“寶寶”的自稱功能探析
花燈藝人
評彈藝人的雅號與別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