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洛姆異化理論視角下《無可慰藉》的異化主題研究

2020-11-16 06:57田靜馬瑜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異化

田靜 馬瑜

摘 要 :石黑一雄是英國日裔作家,《無可慰籍》是石黑一雄的第四部長篇小說。本文在弗洛姆的異化理論的視角下,分析《無可慰籍》的異化主題。文章分為異化現象、異化原因、異化結果三個部分,探討小說中人物的生存狀態,給予現實生活啟示。

關鍵詞:石黑一雄;《無可慰籍》;異化

《無可慰籍》是石黑一雄的第四本小說,與前三本小說不同,《無可慰籍》沒有明確的時間和地點,石黑一雄在訪談中談道由于他的族裔背景,讀者往往過分關注小說的背景而忽視小時候的抽象主題和情感,因此他設置了這樣一個不知名的背景以避免任何誤會(Shaffer and Wang, 111)。小說講述了主人公瑞德受邀來到某個城市進行鋼琴表演,城市里的人對于瑞德寄予很大的期望,希望瑞德的鋼琴表演能夠拯救這個城市的無可名狀的危機。最后瑞德不但沒能拯救城市的危機,反而發現自己人生的可悲。以往對《無可慰籍》的異化研究多從家庭和社會兩個角度來闡釋小說中的異化現象。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從不同角度分析異化現象,進一步深化分析異化原因和異化結果。

“異化”的英文為alienation, 這個單詞本身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分離行為或狀態(例如與上帝相分離,或遭受政治、家庭關系破裂),二是宣布放棄或轉移所有權(權利、房產、錢)(Simon Hailwood ,885)。黑格爾第一個從哲學上探討異化的含意,馬克思繼承發展了黑格爾的異化思想,提出了勞動異化。接著,“西方馬克思主義”繼續豐富了異化的內涵。弗洛姆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第二代代表“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側重從認知上去解釋異化,即“人不在感到他是自己的力量和豐富品質的主動擁有者,他感到自己是一個貧乏的‘物,依賴于自身之外的力量,他把他的生存力量投射到這些外在于他的力量上(弗洛姆,100)”。

一、《無可慰籍》中的異化現象

《無可慰籍》中的異化現象表現在人與自己關系的異化,人與他人關系的異化,以及消費異化。人與自己關系的異化是說人的自我意識不是源自他作為一個能愛、能思維的個體行動,而是源于他的社會-經濟功能,他的自我價值感總是依賴于自身之外的因素,受制于反復無常的市場判斷(弗洛姆,116)。根據弗洛姆的人本主義精神分析法,小說里的古德里安是賓館的老迎賓員,為了提高迎賓員這個職業在市民們眼中的地位,他堅持提箱子時時刻不把箱子放在地上,還在咖啡館表演另他不堪重負的提箱子舞蹈,以彰顯自己的力量。因為在古德里安眼中人的價值異化為商品的價值。商品的價值取決于顧客的贊賞,古德里安一味追求市民的稱贊而忽視了自己做的這些事本身沒有意義,并且還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傷害。箱子代表重負,這個重負是為了滿足市場意義上的成功而給自己帶來的重負,它壓迫了人的自發性和創造性,即人真正的自我。

人與他人關系異化?!稛o可慰籍》中主要表現了愛情的異化和友情的異化。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指出人有與他人相聯系的需求以擺脫孤獨孤立的牢籠(1941,)。只有愛能夠在保持自我完整時又與他人融為一體??墒钱惢娜伺c他人的關系是異化的機器人的關系,每個人都把他的安全建立在附和群體的基礎上,而在思想、感情和行為上沒有什么區別。盡管每個人都盡可能靠近他人,但仍感到十分孤獨,充滿深重的不安感、焦慮感和內疚感,這些感覺源于不可克服的分離。小說中呈現了三對異化的婚姻:羅莎-克里斯托弗,霍夫曼—克里斯汀,布羅茨基—柯斯林。這三對婚姻都沒有愛的真諦,羅莎—克里斯托弗的婚姻只是人格市場上的順利交易和組合;霍夫曼—克里斯汀的婚姻相敬如賓卻彼此疏離,因為霍夫曼對妻子隱藏了真正的自己;布羅茨基—科斯林的婚姻中,布羅茨基并沒有真正愛妻子,只是把他當作撫慰自己創傷的工具。異化的友誼主要表現在瑞德的大學同學帕克身上,帕克有很多朋友內心卻還是孤獨,因為他為了迎合朋友扮成朋友喜歡的樣子,沒有得到真正的友誼。

消費異化。弗洛姆認為消費行為應該是一種具體的人的行為,其中包含了我們的感覺、身體需要、審美感;也就是說我們使具體的、有感覺的、有感情的、有判斷力的人,消費行為應該是一種有意義、有人情味的、創造性的經驗(1995,111)。異化的消費行為主要是對于人為激發的幻想的滿足,一種與我們具體的、實在的自我相疏離的幻想行為。對待消費的異化態度不僅表現在我們對商品的獲得及消費中,還表現在我們對待閑暇的態度。異化的消費者是被動的消費者,他想“接納”所有可以得到的東西,得到盡量多的娛樂、文化,以及諸如此類的東西。在異化的享樂形式中,人自身之中什么也沒有發生;人消費了這個,人消費了那個,而自己則沒有什么變化,留下的只不過是一些對于所做過的事情的回憶而已實際上,他不能自由地享受他的閑暇。在《無可慰籍》中,表現異化的消費形式是一堵紀念墻,很多游客來到這堵墻前拍照,買明信片,然而沒人知道這堵墻的意義所在,包括本城市市民。而這堵失去意義的墻本身卻堵住了城市的路,使城市交通不便。這個墻象征著異化的消費形式,堵住了人的理性。而異化的享樂形式由電影院、音樂廳里打撲克的醉漢表現出來。他們被動地、麻木地消費文化娛樂方式,而不去主動思考他們這些娛樂形式的意義所在。所以他們感覺不到快樂。真正的快樂是從事創造性和自發性活動的時的伴隨產物。

二、《無可慰籍》中的異化原因

《無可慰籍》中體現的異化原因為無名權威的依附和市場取向型性格。弗洛姆在《健全的社會》中指出在二十世紀中期,權威的特點已經發生變化;它不再是公開的權威,而是無名的、不可見的、異化的權威。無名的權威藉以運轉的機制是“一致性”。我應當做別人都做的事,因此,我必須與人一致,沒有不同,不顯得“突出”;我必須隨時準備并且樂于按照社會模式的改變而改變。如果人受無名權威的支配,他便喪失自我感,我成了 “它”(指無名權威)的“一個分子”。在家庭中,無名權威表現為,父母以充分的情感方式表達對孩子的期待,由此取代了對孩子施以明顯要求的方式。弗洛姆在《為自己的人》中提出:“我們可以在每一種神經病的根源中發現孩子在反對非理性權威之斗爭遭到失敗而留下來的創傷。這些創傷形成了一種綜合征,這種綜合征最重要的特征是人的創造力和自發性的衰弱或癱瘓;自我衰弱,并未虛假的自我取而代之。(1947)” 在權威主義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會形成權威主義良心,即對權威服從和迎合,而忽略了自己的自發性和獨特性。瑞德、斯蒂芬都按照父母的期待而選擇了自己的事業,異化為父母開心的工具。他們擁有的是權威主義良心而不是人道主義良心,令父母失望會讓他們產生有罪感,他們還無法對家庭中的無名權威做出反抗。依附社會的無名權威表現在古德里安身上。弗洛姆指出,指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權威不是公開的權威,而是無名的、隱形的權威、異化的權威。利益、經濟需求、市場、常識、公眾意見都是人們所考慮的“社會必須品”,是“每個人”所做、所思、所感的對象。古德里安依附市場規則,自己異化為商品,目的是在市場上將自己賣一個好價錢。他的自我意識不是源自于他作為一個能愛、能思維的個體的行對,而是源自于他的社會—經濟功能。

弗洛姆在《為自己的人》中把市場取向性格描述為那些根植于人把自己當作一件商品,并把個人的價值當作交換價值的性格取向。市場取向的人失去了自己,不能夠愛自己,也不能夠愛他人,他們只能夠交換他們的“人格包裹”,并希望交易公平。而愛是一種能力,它包含著關心、責任、尊重和了解。在小說中的三對婚姻中,他們側重的是“交換”,還不是愛,因此他們并沒有在婚姻中體會到愛帶來的幸福,即在保持自身個性的情況下又與他人相融合,走出孤獨的牢籠。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指出,異化的人沒有真正的與他人相聯系。因此,他們心中是充滿不安全感、焦慮感和內疚感,這種感覺來自不可克服的分離。我們的文明提供了很多幫助人意識不到內心孤獨的姑息劑(palliatives),一是嚴格的官僚主義的機械化工作程序,它可以使人意識不到對超越和和諧統一的渴望。二是娛樂程序,即娛樂業提供的聲音和表演的被動消費。三是不斷購買新東西不久又用它們交換其他東西的滿足,以此來克服無意識中的絕望。人們的快樂在于消費的滿足,在于接受一切能夠被消費和被吞噬的東西,世界是一個供我們消費的龐大對象,是一個大蘋果,大瓶子,大乳房,我們是乳兒,是永遠期待著的人,卻又是永遠失望的人。在小說中,主要體現為消費和娛樂對人內心孤獨的姑息作用。電影院的人們看起來歡樂,他們在娛樂,在打撲克和聊天,而他們只是通過這些方式來逃避內心的孤獨。還有游客們買了城市紀念墻的明信片,與紀念墻合影,他們的生活看似因為消費而豐富了,然而沒人知道紀念墻的意義,他們只是在被動地執行消費流程。消費和娛樂只是對孤獨和焦慮的一時緩解,不能真正消除他們,還會使人更加麻木。

三、《無可慰籍》中的異化后果

異化的后果主要表現為生命的荒廢,愛的破滅和精神癱瘓。年邁的古德里安為了市民的稱贊透支身體,最終在表演迎賓員箱子舞蹈超出身體負荷而累死。古德里安終其一身都是為了得到更多人們的稱贊,但是卻什么也沒有得到,反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老布羅茨基曾經是一個指揮家,也是瑞德未來的化身,對于布羅茨基來說,音樂不過是他撫慰自己傷口的工具,最終他也因為傷口的疼痛而倒在了表演臺上。布羅茨基身體傷口的疼痛是瑞德心靈創傷的比喻,預示瑞德一生為童年心靈傷口所累。人物的悲慘結局是瑞德人道主義良心給瑞德的警示。而古德里安和布羅茨基都被自身以外的東西控制,沒有真正地發展自己。故事的末尾,鋼琴家瑞德發現自己一直忙碌于鋼琴巡演的真正原因,不是為了解救各個城市,不是為了追求音樂夢想,而是為了心中一直以來的愿望,討得父母喜愛。瑞德最后和妻兒索菲和鮑瑞斯分別在一個開在環形路線巴士上,這個環形路線列車象征著周而復始,意味著瑞德走不出的異化,也意味著瑞德將異化的人格帶給了自己的下一代?!吧幕膹U”是石黑一雄喜歡表達的主題,在《浮世繪畫家》和《長日留痕》中,都描寫了一個暮年的主人公用回憶的方式追憶自己的一生,發現自己以前錯誤的人生追求,以及如何荒廢了自己的生命,這反映了石黑一雄對生命價值的思考。在《無可慰籍》中,石黑一雄用更為荒誕的情節諷刺了異化的職業、情感追求導致的人生的荒廢。

愛的破滅會導致人無法與他人相聯系,走不出孤立的牢籠?!稛o可慰籍》中描寫了很多人物這樣的生存狀態:煢煢孑立、愴然行走于世間。弗洛姆在闡釋“愛”時提到,人們總覺得這是一個愛的對象的問題,不是才能的問題。然而“愛”是一種主動的能力?!稛o可慰籍》中,人對自己和對他人是一種異化的關系,他們不能真正做到愛自己和愛他人,是因為喪失了愛的能力而導致愛的破滅。

精神癱瘓主要表現在城市的市民身上。他們意識到自己的不幸福卻不敢做出改變?!八_特勒”紀念碑是人道主義良心的象征,但市民們卻害怕它,對它諱莫如深,寧愿維持現狀。因為他們害怕擺脫社會的無名權威,害怕自由和孤獨無靠的自己。所以他們最后什么也沒有改變,人們失去自己,精神癱瘓。在《無可慰籍》中,議員“帕德森”將這座城市比作一個人,這個人上了年紀,他在回首往事的時候想如果自己少一些懦弱,對愛和激情更加自信一些的話會怎樣,但是他已經定型了,不會再發生什么改變。這座城市有些根深蒂固的東西使市民們不敢改變,那就是“異化”。瑞德一來到這個城市就去看了場電影《2001太空漫游》,但是還沒有看到“拆除哈爾”情節,瑞德就走了。在這部電影中,哈爾是宇宙飛船上的人工智能,哈爾企圖把船上的宇航員都消滅掉,最后被飛船上僅剩下的一名宇航員拆除。電影中的“拆除哈爾”意味著人戰勝了物。而在這座的城市里,市民們不再是會愛,會創造的人,而是失去了自我感的異化的人,城市淪為一個冰冷、孤獨的城市。對于這座城市來說,“拆除哈爾”意味著走出異化,找回自己。瑞德沒有看到電影中的“拆除哈爾”情節,也沒有看到市民“拆除哈爾”,即走出異化。

四、研究結論

《無可慰籍》中城市陷入的危機就是異化的危機,這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對人的人格產生的不利影響。異化是一種不健康的精神狀態,因為人喪失了自我感,不再感覺自己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稛o可慰籍》中主要表現了人與自己關系的異化,與他人關系的異化,消費的異化。異化的結果就是導致生命的荒廢、愛的破滅,也就是說人喪失了作為另一個有自發性和創造性的人來體驗生命,最終導致精神癱瘓。因此,我們要警惕異化行為,弘揚人道主義良心。

參考文獻:

[1]Shaffer, Brian W., and Cynthia F. Wong. Conversations with Kazuo Ishiguro. Jackson: UP of Mississippi, 2008.

[2]Simon Hailwood Alienations and natures Environmental Politics Vol. 21, No. 6, November 2012, 882–900

[3]孫愷祥,譯.埃里?!じヂ迥?健全的社會[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

[4]劉福堂,譯.埃里?!じヂ迥?愛的藝術[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

[5]孫依依,譯.埃里?!じヂ迥?為自己的人[M].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社,1988.

[6]郭國良,李楊,譯.石黑一雄.無可慰籍[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9.

作者簡介:

田靜(1996-)女,漢族,河南省,在讀研究生,云南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從事流散文學研究。

猜你喜歡
異化
馬克思的異化觀及現代西方學者對它的拓展
拒絕異化的人性之光
農村聘禮的異化與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視角
商品交換中的所有權正義及其異化
網絡交往異化現象的哲學反思
從異化看馬克思對人類解放的設想
異化圖像的人文回歸
分裂、異化與虛無——解讀《上來透口氣》的主題思想
語音輸入法,會異化新聞文本嗎?
當前大眾文化審丑異化的批判性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