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亮的兩面

2020-11-16 06:57李冰清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8期

摘 要:古華的《芙蓉鎮》以胡玉音的人生遭際為主線,表現了六七十年代人民生活的變遷,塑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其中,“芙蓉姐子”胡玉音與“國營企業女經理”李國香之間的矛盾沖突作為整部作品的主線十分重要,古華為何要將胡玉音設定成一個以賣米豆腐發家致富的小生產者,以及為何要在“小生產者”與“國家干部”這兩種身份之間設置矛盾,都是十分值得探討的。本文試從胡玉音的“小生產者”身份、李胡兩人之間的沖突以及個體意識的覺醒這幾部分入手,分析《芙蓉鎮》的深層意義。

關鍵詞:小生產者;胡玉音;李國香;個體意識

主人公胡玉音“黑眉大眼,面如滿月,胸脯豐滿,體態動情”,開著一家米豆腐攤子,“待客熱情,性情柔順,手頭利落,不分生熟客人,不論穿著優劣,都是笑臉迎送”。以上對于胡玉音的描寫出現在整部作品的第一章“山鎮風俗畫”的第一節“一覽風物”里,很顯然,作者是把胡玉音當成芙蓉鎮的一處風景來寫的。

第一節“一覽風物”給讀者搭建起了一個和諧歡快、寧靜祥和的空間——芙蓉鎮,不僅給整部作品奠定了基調,也使讀者以為在這樣一個空間中不可能出現矛盾沖突。但一進入第二節“女經理”,這種基調就被強行中止了,與第一節中對胡玉音的描寫相比,李國香的出現本身就帶有一種危險信號,她“對鎮上的自由市場有著一種特殊的敏感”,“看看究竟有多少私營攤販在和自己的國營飲食店爭奪顧客,威脅國營食品市場”,“她象個舊時的鎮長太太似的,挺起那已經不十分發達了的胸脯”,她想“這些該死的男人!一個個就和饞貓一樣,總是圍著米豆腐攤子轉”。[1]

胡玉音與李國香這兩個女性角色都擁有十分強烈且明確的個人欲望,但又有著鮮明的差異。在胡玉音還沒有遭遇李國香的百般刁難之前,她對于美好生活的展望十分簡單明了,與丈夫黎桂桂“兩雙手做,兩張口吃”,勤勞致富,賺錢蓋新樓,生活中唯一的不如意來自沒有孩子。這種個人欲望是帶有強烈的個體性與小農意識的,幾乎呈現在中國幾千年歷史潮流中的每一代“小生產者”身上,它所強調的“自給自足”,是不被外界干擾的個人幸福,而與他們所處的歷史時期并沒有太大關系。與胡玉音專注于提高自身生活水平不同,李國香的個人欲望更符合恩格斯所說的“來自于所處的歷史潮流之中”。[2]李國香這一角色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她來自干部家庭,對政治與時事有種有別于其他女性的敏感,她對未來生活的展望離不開“權力”二字,并甘愿為此奉獻身體、名聲,毫不在意地犧牲其他人利益,也善于利用他人來成就自己。從這一點上來講,李國香對于個人欲望的追尋更需要他人、外界的互相滲透。

古華的巧妙之處在于塑造了李國香這樣一個“菲勒斯女人”來平衡兩性權重,既避免了使李胡之爭看起來只是“撒潑打滾”的無聊戲碼,也使其更加具有張力與深度。李國香的有趣之處在于,作為一個“政治弄潮兒”,她既有如同男性般的、對于權力的瘋狂欲望與兇狠果斷,又有身為女性的、善于利用身體語言的自覺,也正是由于綜合了這些兩性特征,才使得她能在芙蓉鎮橫行霸道,并做出將谷燕山送進醫院、收王秋赦做忠實走狗、用鐵絲穿過懷有身孕的胡玉音的乳房等一系列帶有“變態”意味的暴力行為。與之對比,“五爪辣”與胡玉音之間的暗斗就顯得十分“小兒科”,不論是胡玉音把一千五百塊“贓款”交給黎滿庚代為保管被她發現,還是強迫黎滿庚主動交出“贓款”與胡斷絕關系,亦或是后來主動向胡的兒子示好,都是極具女性思維特征的行為。因此,雖然古華寫的是胡玉音與李國香兩個女人之間的爭斗與矛盾,但其中又暗含著一個男性角色,并借此使整個故事更加厚重。

作為整部作品的主線,古華下了濃重筆墨去塑造胡玉音與李國香這兩個女性角色,雖然兩個人從出場就充滿矛盾沖突,但并非沒有任何相似點,她們強烈的個人欲望,與作為女性的茂盛生命力,正是古華對特定歷史時期女性個體意識覺醒的反映。

李、胡身份上的差別同樣引人注意,即作為“國家干部”的李國香,與作為“小生產者”的胡玉音。古華為何要選擇這兩種身份來完成自己對于歷史的批判、個體意識覺醒的反映?

要探討這個問題,就要對胡、李的“來龍去脈”進行分析。在十七年文學以及文革時期文學中,對于“國家干部”這一群體的塑造大多傾向于“梁生寶”樣的“理想主義”人物,他們作為干部,高度自律,甚至用壓抑個人欲望的方法來達成集體目標。但到了《芙蓉鎮》,“干部”不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大全”,他們也會像普通人一樣,陷入個人欲望的淵藪。在這部作品中,不只是李國香這樣始終站在“惡”陣營中的干部,就連谷燕山樣的好干部或黎滿庚樣的中間干部,都將個人欲望帶入了工作之中。其中,尤以李國香最為典型,她對胡玉音的批斗,對谷燕山的侮辱,以及利用兩性關系謀取權力、地位,以暴力行為打開芙蓉鎮大門,都是披著國家與集體利益外衣的、對個人欲望的瘋狂表達。李國香既是女性,又是掌握權力的國家干部,古華利用這兩種人物特性,塑造出了一個陰鷙瘋狂的反面形象,并借此對“國家干部”這一形象系列展開了問詢,提出了在集體利益與權力面前,“個體意識”該何去何從的問題。

與“國家干部”相對應,為何古華要將胡玉音安排為一個“小生產者”呢?作品中對她的身世交代得十分清楚,“她的母親早年間曾在一個大口岸上當過花容月貌的青樓女子,后來和一個小伙計私奔到這省邊地界的山鎮上來”,這樣兩個“外來戶”“開了一家頗受過往客商歡迎的夫妻客?!?。[ 3]由此可見,胡玉音的父母本非農民,胡家也沒有耕讀傳家的家訓,自小接受父母經商的耳濡目染,為她成為一個米豆腐攤主奠定了基礎。胡家擺脫了土地的限制,胡玉音也就得以更加自由地通過做生意的方式來滿足個人欲望。另一方面,在胡玉音的生活經歷中,“芙蓉鎮”也提供了一種自由的氛圍?!败饺劓傋湓谙?、粵、桂三省交界的峽谷平壩里,古來為商旅歇宿、豪杰聚義、兵家必爭的關隘要地”,“三面環水,是個狹長半島似的地形”,“從鎮里出發,往南過渡口,可下廣東;往西去,過石拱橋,是一條通向廣西的大路”。[4]顯然,芙蓉鎮位于交通要塞,四通八達的地理位置影響了它的人口結構與經濟發展,也使其民風相對開放、自由,無形中給胡玉音“個體意識”的覺醒提供了可能。

古華為何要賦予胡玉音這樣的人物背景呢?這與特定的歷史時期有關?!盾饺劓偂分杏兴膫€明確的時間點,即1963年、1964年、1969年、1979年,在每個節點,芙蓉鎮都迎來了相應轉折,古華也正是通過這些時間節點串聯起人物的命運起伏,以達到“透過小社會來寫大社會,來寫整個走動著的大的時代”的目的?!盾饺劓偂菲鸸P于1980年夏天,“三中全會的路線、方針,使我茅塞頓開,給了我一個認識論的高度,給了我重新認識、剖析自己所熟悉的湘南鄉鎮生活的勇氣和膽魄”。[5]1978年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全國上下開始重視經濟生產,明確提出了“公社各級經濟組織必須認真執行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原則,按照勞動的數量和質量計算報酬,克服平均主義;社員自留地、家庭副業和集市貿易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必要補充部分”[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報,1978年12月22日。]。在改革開放的統領下,國家與社會迎來了一個令人欣喜的“轉場”,在這個時空中,“小生產者”這樣帶有“個人”字眼的階級,究竟應處于社會主義秩序的何種位置值得探討,古華正是借胡玉音“米豆腐攤主”的身份,以及對她在整個文革時期命運起伏的描述,完成了對這一問題的質疑與回答。

胡玉音并非憑空而來,故事原型來自于古華在1978年聽到的一個寡婦的冤案[ “前后死了兩個丈夫,這女社員去一腦子的宿命思想,怪自己命大,命獨,克夫?!薄湃A:《芙蓉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第240頁。],時值全國上下進行“真理標準”大討論時期,該寡婦的故事作為當時當地的一個典型被介紹給古華,并于1980年夏天被穿插進一組人物中去,來表現那個特定時代的普通人命運軌跡的興衰。先后經歷了桂桂自殺、秦書田坐牢這兩件事的胡玉音,與該寡婦失去兩任丈夫的遭遇有很大相似之處,但經過改編,胡玉音不再像寡婦一樣認為自己“克夫”,而是在秦書田的鼓勵下,大膽地追求自己合理的生理需求與情感欲望。但古華并沒有從一開始就賦予胡玉音這樣勇敢的性情,從最初丟下丈夫一人逃跑避難、站在批斗大會臺上無地自容,到最后敢于與李國香、王秋赦對峙,并在宣判臺上驕傲地挺直腰身露出孕肚,這期間胡玉音經歷了十分艱苦的思想斗爭,但最終她的“個體意識”獲得了勝利,并迎來了大團圓結局,這正是古華對追求個人幸福與個體意識覺醒的鼓勵和肯定。

不論是作為“國家干部”的李國香對個人欲望的瘋狂表達,還是作為“小生產者”的胡玉音在重重險阻之后獲得大團圓結局,都是古華對她們身處的形象系列的勇敢突破,也是在新的歷史時期提出的這一群體或階級應處于社會主義秩序的何種位置的問題,具有重要意義與價值。

《芙蓉鎮》作為80年代初出版的一部作品,通過塑造一系列鮮活的人物,“寫他們在四個不同年代里的各自表演,悲歡離合”,[6]完成了反思、總結歷史教訓的任務。而在這些人物群像中,又以濃重的筆墨打造了兩個女性角色,即作為“小生產者”的胡玉音與作為“國家干部”的李國香,及她們之間的矛盾斗爭、對個人欲望的強烈追逐,古華利用這兩種身份在新的歷史時期中所處的特殊位置,開創性地提出了“個體意識”覺醒的問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古華.芙蓉鎮[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7月.

[2]趙恩國.馬克思“個人解放”思想的歷史與邏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8月.

[3]曠新年.新文學的鏡像[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

[4]劉再復、李澤厚.個人主義在中國的沉浮[J].華文文學,2010年,第4期:58-62頁.

[5]尼布朗.社會與主體性:關于中國情節劇的政治經濟學[J].世界電影,1998年,第4期:4-19頁.

[6]南帆.現代主義、現代性與個人主義[J].南方文壇,2009年,第4期:5-15頁.

作者簡介:

李冰清(1996—),女,漢族,山東濰坊人,學歷:碩士在讀(碩士),單位:上海大學文學院,研究方向:現當代文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