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做好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方法

2020-11-16 07:00莊連萍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輔導工作群眾文化有效性

莊連萍

摘要:所謂群眾文化,是由群眾為主體自發形成的能夠滿足群眾自娛自樂需求的文化,是一種能夠極大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滿足精神文明發展需求的大眾化社會性文化。群眾文化的大力發展,可以有效提升群眾的幸福感,滿足群眾們的精神文化需要?;诖?,文章對做好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方法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7-0249-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7.170

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在生活之余逐漸開始重視精神文化的輔導工作,這種思想的萌生與發展給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打下了基礎。而文化館的建立不僅滿足了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同時,也起到了促進精神文明交流的作用,引導人們自發性的開展學習活動,對區域精神文化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群眾文化概述

群眾文化主要指的是群眾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斷的積淀以及集聚的一種具有娛樂性以及休閑性的精神活動,也是一種社會活動的表現。群眾文化涵蓋的內容比較豐富,涉及的領域也比較廣泛,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群眾文化也逐漸地演變為,通過政府主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的一種形式,滿足了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成為了一項具有公益性的文化事業。因此,這也使得群眾文化具備了社會功能,也展現了極大的文化價值。從群眾文化的現象來看,群眾參與文化活動并不是為了生存,而是獲得精神上的享受,使得身心能夠得到放松和娛樂,無論是在什么時期,什么地點,抑或什么民族,都需要不斷地豐富和建設群眾文化。此外,群眾文化本身還具有十分顯著的特性,如:民族性、獨特性等,這些特性都是群眾文化與其他文化相區別的主要表現。

二、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重要性

文化館的建立初衷是為社會民眾提供文化活動,以及精神文化輔導工作。立足于社會公眾,能充分地利用文化館所提供的輔導內容,充實工作之余的閑暇時光,滿足自身對文化的喜好,主動地參加到文化活動中,最終實現生活品質的提高。立足于社會與國家層面,文化館在開展輔導工作的活動中,為群眾提供了多樣化的文化,豐富了人們的業余生活,使社會關系更加的和諧,進而推動社會文化事業的積極發展。因此,創新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是保證國家發展、社會穩定的基礎。

三、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無意中忽視了群眾文化輔導基礎

在文化館的輔導活動中,管理層不能合理地把握工作重心,會在無意中忽視群眾文化輔導基礎,并把個人創作作為培養重點。實際上,文化館應該支持個人創作,但不要將所有的精力與時間都投入到個人創作中,絕不能因個人創作而忽視對群眾文化的輔導工作。在文化輔導的活動中,文化館領導干部要具備強烈的責任心,提高對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工作效率,加強與群眾之間的有效溝通,解決群眾在學習文化過程中的諸多問題,充分地發揮出服務群眾的作用。同時,合理分配群眾文化輔導與個人創作之間的關系,讓兩者得到同等幅度的提升。

(二)輔導質量有待提升

文化館在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活動中,輔導工作質量是影響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的重點選項。在文化輔導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會出現諸多的輔導工作質量問題。首先,較少的輔導課程與類型,文化館不僅要開展文化活動,同時還要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時間上的沖突導致文化輔導工作的開展受到了阻力。其次,課程開展方面較為局限,在輔導課程的開展前夕,輔導工作人員未能充分進行導入,進而造成了課程缺乏深度,無法調動群眾的學習熱情。在雙方面的共同作用下,給群眾輔導工作帶來了消極的影響,同時也會降低群眾對文化館的滿意度。因此,群眾輔導工作的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取決于輔導工作質量。

四、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創新群眾文化輔導方式

文化館要結合群眾文化活動需求開展多種方式的輔導,逐步拓展群眾文化輔導的內涵和外延,充分發揮出文化館的文化輔導作用。具體輔導方式如下:

其一,全方位輔導。文化館要對群眾文化開展全方位輔導,主動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中,系統指導群眾進行活動策劃、采風、創作、排練以及展演,增強群眾文化輔導的實效性,使群眾感受到文化館切切實實的輔導作用。

其二,駐點輔導。文化館可在群眾文化活動較為集中的區域或者文化活動較為典型的區域,采取派駐專業文化輔導員的形式開展輔導工作,將這部分區域作為文化館的重點輔導區域。

其三,巡訪輔導。文化館要重視鄉村群眾文化輔導,采用巡訪輔導的方式對鄉村文藝骨干進行指導,輔助鄉村文藝骨干組建地方特色文化隊伍,為地方特色文化隊伍提供培訓服務。

(二)展現區域文化特色,大力建設文化品牌

群眾是文化輔導的受眾群體,所以,加強對本區域內的傳統藝術的專業傳承輔導工作?,F階段,群眾文化的藝術形式相對單一,多數的內容都來自網絡空間與電視節目,忽視了區域內的風俗習慣,與群眾的日常生活缺少關聯性。生活是藝術的發源地,如果藝術形式脫離了日常生活,那么藝術將成為無本之源,缺乏活力與創新。因此,文化館服務人員要對當地文化進行深入的探究,發現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作品,并對藝術形式進行充分的歸納與總結,發現與區域內文化相接近的文化藝術,并以專業的角度進行創新與融合,展現出區域內的文化特色,促進文化品牌的建設活動。

(三)豐富群眾文化輔導活動

文化館要開展豐富多樣的群眾文化輔導活動,擴大輔導活動的輻射面,提高群眾對文化館工作的滿意度。文化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開設文化輔導班、舉辦藝術交流會、開展上門輔導活動、組織藝術展覽和歌詠比賽等,通過多種形式的輔導活動,與群眾文化組織加強聯系,建立起與群眾文化骨干人員的緊密聯系,使文化館輔導員成為各項基層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參與者和指導者。此外,文化館要重視鄉村文化建設,通過開展大型節日文藝匯演、送文化下鄉等活動,將文化宣傳滲透到農村基層,豐富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

(四)創新群眾文化的發展模式,提高群眾文化的服務水平

為了與群眾的需求結合起來,創新是當務之急。只有把創新與文化發展,進行有機的統一,才能夠打開文化發展的新局面,立足文化現狀,不斷地進行改革和研究,與群眾的內心需要緊密地融合起來,致力于文化的變革和調整,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運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促使人民群眾參與文化的范圍和領域,越來越廣闊,內心的激情得以高效的釋放,從而保證文化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提高。由于群眾文化不能受限于某種環境與方式,恰恰相反,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來拓展活動空間,讓群眾能夠通過文化活動來進行交流和溝通,吸引更多的群眾加入到文化建設中來。例如校園文化、商業文化、廣場文化等內容都可以加入新的元素,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

因此,基于群眾文化的工作理念,應該從模式上進行創新,例如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渠道發布信息,提升群眾文化活動在群眾中的影響力與知名度,促進形式的創新。群眾文化活動意味著參與群體的廣泛,對于現階段的活動開展也要考慮到其社交功能。特別是在新環境下,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滿足其不同的文化要求。

(五)堅持政策引導,彰顯思想高度

作為群文戰線的排頭兵和主戰場,各級文化館應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先進文化”為導向,以“初心使命”為己任,以“創新創造”為抓手,以服務人民大眾為目標,努力構建“文化惠民、藝術共享、文旅融合”大舞臺,從“創新、專業、精準”的角度出發,將文化與旅游有機融合,主動利用創新性的方式與思維,積極尋找文化與旅游傳播的契合點,努力解決各個環節中存在的問題,滿足群眾對文化及旅游的需求。

以南京市鼓樓區文化館為例,僅2019年1到10月份,就先后在區內的江邊路歡樂舞臺、石頭城公園、寶船遺址公園、下關大橋公園、鳳凰街道陽光廣場、盛世花園小區廣場、金輪新天地廣場、拉薩路小學、解放軍32238部隊以及六合區悅斯薈廣場、溧水區體育公園、玄武區3C廣場等熱門市民廣場或旅游景點舉行了50多場惠民文藝演出,數千演員登臺亮相,數萬民眾觀看欣賞,從而進一步宣傳了黨的政策,豐富了百姓生活,提升了幸福指數,帶動了景點人氣,真正做到了讓“旅游搭臺、文化唱戲”這一時代新寵闖出一片黃金天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偉大思想呈現一個嶄新高度。

(六)建設數字文化館

在互聯網時代下,文化館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建設數字文化館,對社會資源進行整合利用,構建起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群眾文化輔導服務模式。文化館可在數字文化館中整合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拓展數字館藏資源,實現數字文化資源在基層群眾中的共享。

數字文化館要向全體基層群眾提供線上預約、網絡視頻點播、在線藝術展覽、當地優質文化作品展覽、網絡課堂、網上培訓等線上輔導形式,同時還要向基層群眾提供互動體驗、美術互動、電子閱覽等線下輔導形式,提高文化館為群眾文化輔導的實時性,使群眾可以隨時隨地依靠網絡享受到文化館的輔導服務,不斷提高基層群眾對文化館文化服務的滿意度。

(七)創新群眾文化管理制度與工作方法

如果文化館不能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會造成人才的流失,給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帶來了重重阻力。因此,文化館要完善用人、選人機制,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壯大文化館的人才隊伍結構。在新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滲透到了各行各業,數字化技術表現得最為顯著,因此,文化館要跟隨時代的步伐,引入先進的媒體技術,充分發揮媒體技術的作用,進而提高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

總而言之,文化館加強制度管理,采取合理的工作方式,有助于群眾輔導工作的順利開展,讓文化館工作在創新中獲得新生。

五、結語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積淀的精神活動,能夠帶給群眾娛樂性,使得人們的心靈和精神得到慰藉,群眾文化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文化彰顯了極大的社會功能以及文化價值,推動了我國民族文化的大發展和大繁榮,能夠極大地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從社會功能來看,群眾文化能夠凝聚力量,促進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從文化價值來看,其能夠延長文化產業,并繼承和發揚我國的民族文化遺產。

因此,在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對其內涵,社會功能以及文化價值等各方面的內容,有充分的理解。

參考文獻:

[1]?? 林明星.淺議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及開展策略[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24):225-226.

[2]?? 馬國珍.群眾文化活動中如何發揮基層文化館的作用[J].民族音樂,2019(06):50-51.

[3]?? 韓冰鋒.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實踐策略[J].辦公室業務,2019(24):77+84.

[4]?? 王淑杰.當前群眾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路徑[J].才智,2019(33):228.

[5]?? 裴鈺.淺述群眾文化活動的作用及其組織開展方法[J].大眾文藝,2019(21):10-11.

猜你喜歡
輔導工作群眾文化有效性
對文化館做好群眾聲樂輔導工作的建議研究
新時期文化館在群文輔導工作中的價值作用探討
關于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淺論基層群眾文化緊跟時代步伐
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思考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