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唱中的語碼轉換現象及其成因分析

2020-11-16 06:57秦亞東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語碼轉換

摘 要:本文以《中國有嘻哈》中的說唱歌曲為例,分析了語碼轉換的形式特點和語碼轉換產生的原因。研究發現,說唱歌手使用語碼轉換的原因可以歸結為語言和社會兩方面,包括歌曲押韻的需要,術語缺乏對應表達,縮短與年輕聽眾間的距離,凸顯自己的個性及尋求社會認可。

關鍵詞:說唱;語碼轉換;原因

《中國有嘻哈》是愛奇藝在2017年推出的中國內地首檔嘻哈音樂選秀節目,旨在推廣華語嘻哈音樂,自開播以來,獲得了每集平均2億的播放量以及超高的討論熱度,但是在這種以中文為主導語言的背景下,說唱歌手中大多數的歌詞中都存在語碼轉換現象。語碼指人們用于交際的任何符號系統,可以是一種語言,也可以是一種方言、語體或語域[1]。說唱中的語碼轉換主要涉及兩種形式:中英及漢語方言與英文間的語碼轉換。

本文以酷狗音樂中《中國有嘻哈》專輯中1-12期節目里共121首歌曲為語料,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對說唱歌曲中的語碼轉換現象進行分析,并從語言和社會層面揭示說唱中語碼轉換現象產生的原因。

一、語碼轉換的特點

從語言結構角度看,歌詞語篇中的語碼轉換也大致可分為單詞性插入、詞組性插入、分句性插入、語篇性插入這四類。

1.單詞性插入。

在說唱中,相當一部分的語言變體都是通過單詞的形式插入分句中的。通常,以單詞形式插入的語言變體主要是說唱中的一些術語如“beat”(節奏)、“rapper”(說唱歌手)、“homie”(哥們或姐妹)以及一些語氣詞“yep”、“yeah”。

例2:做個 beat 來記錄我的勇氣/太多 rapper 風格過于統一(《頭文字T》-Tizzy T)

2.詞組性插入。

詞組性插入通常是為了引起聽眾注意或者是為了押韻,如在小白的《萬人迷》中“so call me 萬人迷”,通過英文吸引聽眾注意,而重點信息“萬人迷”使用中文。

例3:So call me 萬人迷 萬人迷/請叫我萬人迷 萬人迷/So call me 萬人迷 萬人迷(《萬人迷》-BrAnT.B小白)

3.分句性插入。

分句式的英文常出現在歌曲開頭部分或者出現在歌曲高潮部分,句子中的單詞簡單,朗朗上口,并且在歌曲中不斷重復,從而使聽眾在潛移默化中記住旋律和歌詞,不斷在腦海中循環高潮部分。

例4:被金錢蒙蔽的人/被欲望蒙蔽的人/I shot you down/Man I shot you down(《天堂來信》-黃旭)

例5:This real life/但我從來不覺得累/重點是想不起來昨天晚上/醉的是哪位/I don't care about anything(“Papillon”-王嘉爾、GAI)

4.語篇性插入。

語篇式的插入對說唱歌手英文水平的要求比較高,因此主要是有過海外生活經歷的說唱歌手在其歌曲中會大量使用,如艾福杰尼,歐陽靖等。而其他選手大多以單詞和詞組性插入為主。

例6:Start with the simple knock knock knock knock/I don't give a /After journey still rock on/從來不被打敗/太多人想看我出丑那么你就當面來(“After Journey”-艾福杰尼)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說唱歌曲中,說唱歌手并不會只使用一種形式進行語碼轉換,一首歌曲中可能同時存在單詞,詞組,分句及語篇式的插入。

二、語碼轉換產生的原因

說唱中的語碼轉換的原因主要可以從語言和社會兩個層面進行分析,這一部分重點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探究其成因。

1.語言層面。

(1)歌曲押韻需要。押韻是說唱歌詞中的精華部分,需要說唱歌手有較強的作詞能力。押韻不僅增加了作詞難度,也提升了韻律上的美感,押韻有多種類型,主要包括單押,雙押,三押,N押。最后一個字押韻,那就是“單押”,有兩個字押韻就是“雙押”,三個字就是“三押”。

比如在VAVA演唱的“Get It on the Floor”中“我的flow/我一枝獨秀/Dance on the floor/沒有煩惱/那么就和我盡情的show/有煩惱”,句末的單詞就是單押。

在Miko蜜妞演唱的《Myself》中“究竟是dirty還是得體”、“dirty”和“得體”是雙押。

(2)術語缺乏對應的表達。說唱起源于美國黑人,有其專門的術語,而術語的意義和單詞本身的概念意義也有所不同,在中文中難以找到對應的翻譯:

Flow原意指的是人或者事物在一個方面的流動,而在說唱中指的是咬字、發音、韻律和節拍之間的流暢,契合程度。

Punchline原意是笑話里面讓人發笑的地方,說唱里面就是指歌曲的高潮部分。

Freestyle原意指的是游泳、摔跤或滑雪比賽中自由式的,在說唱中指的是說唱歌手的即興創作,需要他們臨場發揮。

除此之外,說唱中還有一些新的詞匯, 如 “diss”是 disrespect (不尊重)或disparage (輕視)的縮寫,當說唱選手之間有了 “beef”(過節,矛盾),通常會通過寫詞、說唱的形式“diss”對方,中文常被翻譯成“互懟”,不過這并不是指雙方間的互相謾罵,而更是一種才能的比拼。

2.社會層面。

(1)尋求社會認可。從社會背景來看,一方面,在中國,說唱這種音樂形式還是比較小眾,處于地下的狀態,但是在節目中,許多說唱歌手都表達了想要讓說唱音樂被中國大眾所接受,說唱歌手能夠被主流認可的期許。而想要在中國發展,說唱就必須要使用中文,中文使說唱歌手與普通大眾之間取得了聯結和一致,揭示集團內成員間的同等關系。方言說唱更是強化了這一點。

另一方面,在世界這個大環境下,英文說唱仍占主導。嘻哈文化源于美國,其他國家的說唱歌手或多或少也會在音樂中加入英文,如在海選階段被淘汰的Al Rocco想用英文讓全世界知道中國嘻哈是什么。說唱音樂在中國并不是處于主流,而歐美的嘻哈文化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十分成熟。因此,如果嘻哈歌手想要獲得世界舞臺的認可,他們就要講英文。

(2)縮短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吨袊形愤@個節目的主要聽眾為年輕人,年齡在18歲—24歲的聽眾占比為55%。而這一階段的年輕人在中國的基礎教育中都已學習了英語,更容易理解說唱中插入的英文。說唱歌手利用英文的使用,與年輕人之間建立了“我們關系”,語碼轉換更加容易被他們接受,引起共鳴,從而與英語水平較低的中老年區別開來。

(3)凸顯說唱歌手的個性及聲望?!吨袊形分械倪x手大多都是90后,他們個性張揚,追求自由,嘻哈文化的精髓就是“keep real”,保持最真實的自我,不隨波逐流,所以說唱歌手也努力強調自己的swag(范,個人風格),突出自己的與眾不同,這也體現在語言上。大部分說唱歌手都有自己的英文昵稱,在介紹自己時都傾向于介紹自己的英文名字,如GAI,VAVA,Jony J,將自己包裝得更加特別,聽眾對于他們的中文名字可能并不熟悉。

三、結語

隨著《中國有嘻哈》的播出,中國迎來了“嘻哈元年”,說唱作為一種獨特的音樂形式也在年輕人當中流行開來,而說唱歌詞中普遍會夾雜一些英文,并且也有說唱歌手獨具特色,使用方言說唱。以《中國有嘻哈》中的說唱歌曲為例,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探究了說唱中的語碼轉換現象,認為說唱中的語碼轉換的原因可以歸結為語言和社會兩方面,說唱歌手使用英文是為了歌曲的押韻,方便表達,建立與年輕聽眾間的關系,凸顯自己的個性,能夠更好地融入國際舞臺,而使用中文是為了獲得社會認可,與聽眾尋求統一。

參考文獻:

[1]Wardhaugh, R.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M]. Third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8: 86.

作者簡介:

秦亞東(1996-),女,山東日照人,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話語分析。

猜你喜歡
語碼轉換
順應模式指導下的教師語碼轉換在詞匯教學中的功能分析
英語專業大學生課堂語碼轉換功能分析
淺論順應論視角下醫學院校雙語教學的語碼轉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