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演講中的人際功能分析

2020-11-16 06:57張晗嘯任再新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人際功能

張晗嘯 任再新

摘 要:政治演講不僅體現演講人的言語方式與技巧,而且具有獨特的語言分析意義。本文從人際功能出發,以特蕾莎·梅2019年5月24日辭職演講為語料,從語氣、情態、人稱代詞三個方面對其進行分析,旨在說明語言的選擇和人際功能的實現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在本篇演講詞中,演講者多使用陳述句語氣,中值和低值情態詞以及第一人稱代詞,以樹立自己的形象,贏得英國民眾的信任和尊重,達到自己的交際目的。

關鍵詞:政治演講;人際功能;特蕾莎·梅

政治演講是代表一定政治立場,維護特定團體的演說模式,其成功的關鍵在于演講者與聽眾之間的有效互動。而語言作為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在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探討演講者如何通過語言與聽眾建立有效的人際關系,本文將運用系統功能語法下的人際功能理論來分析特蕾莎·梅在2019年5月24日的辭職演講。通過閱讀文獻發現,人際功能已經被很多學者運用到政治演講的分析當中,例如余朝國(2012)分析競選演講和就職演講的情態意義,鐘麗君(2010)研究奧巴馬就職演講中的人際意義,鄭東升(2010)分析歷任美國總統的國會演講等,但是研究者對辭職演講的關注較少。因此,本文將從這個缺口做一些淺顯的討論,試圖說明語言選擇與人際功能實現之間的關系,讓讀者可以更好地體會語言在政治演講中的作用。

一、理論框架

韓禮德認為語言的三大元功能為概念功能,人際功能,語篇功能。人際功能是說話者通過語言表達自身地位、態度以及對事物的評價并與聽話者建立或維持人際關系的言語功能。其中包括語氣(mood)系統、情態(modality)系統和人稱代詞(personal pronoun)的使用等方面。

韓禮德(2000: 69)認為在交際過程中,交際角色主要分為:“給予”和“求取”。 交換物可以分為“物品和服務”和“信息”。人們在交際的過程中,交際關系不同,所產生的交際角色也不相同,大致分為:“提供”、“陳述”、“命令”和“提問”。它們在語氣功能的體現是:“陳述”由陳述語氣體現,“命令”通過祈使語氣體現,“提問”由疑問語氣體現,“提供”則沒有特定的語氣體現形式。

情態(modality)系統可以表達說話者的意愿和態度,包括情態化(modalisation)和意態化(modulation)。情態化是演講者對言語內容是否發生的判斷。意態化指的是說話人或聽話人對某一行為實施的意愿。情態的體現形式有許多種。在語篇中 ,情態化主要通過情態動詞和情態副詞,或二者結合來體現。而意態化主要通過情態動詞和謂詞來體現。由于情態詞是居于積極意義與否定意義之間,所以根據情態量值可以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

除此之外,人稱系統(personal pronoun)也能體現人際意義的功能。人稱代詞指其與指代的對象之間的關系。在語篇中,使用人稱代詞,一方面說話人可以描述自己、聽眾及其他人相互關系存在的現象;另一方面,說話人還能表明自己對他人的態度,有些代詞甚至可以表明親密度和權利。

二、特蕾莎·梅2019年辭職演講語篇中的語氣分析

交際角色在演講中尤為明顯。演講者既要“給予”聽眾演講信息,傳播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態度,又要“求取”聽眾的支持并使其付諸實踐。在演講中,由于要宣傳自己的思想,演講者多采用陳述語氣,表達對自己觀點的肯定;其次使用祈使句用來呼吁聽眾;很少使用疑問句,因為疑問句表示不確定性,會削弱演講效果。

在特蕾莎·梅的演講中,共有53句話,全部都是陳述句,沒有祈使句和疑問句。由此可以看出,在這篇演講中,用來提供信息的陳述句起主要作用,這與演講的目的密切相關。在整篇演講中,通過選用合適的語氣類型,特蕾莎·梅向聽眾宣布自己政治生命的終結并表示從做首相的第一天起就明確了自己的職責——尊重英國公民的公投結果,落實脫歐。她還詳細闡述了自己在脫歐過程中所做的努力及成績。為了保障人民,維護團結,盡管困難重重,但她盡力了。同時,她也抒發了未能完成脫歐的遺憾之情及對下屆首相完成使命的期許。

三、特蕾莎·梅2019年辭職演講語篇中的情態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此次演講共使用21個情態動詞。特蕾莎·梅使用了大量的中值和低值情態動詞,占比都為42.85%,而高值情態動詞占比只有14.3%。在所有的情態動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can,數量達到8次;其次是will,次數為7次。

低值情態詞雖降低演講內容的確定性,但可以使演講人承擔較少的責任。演講者使用低值情態詞看似削弱了話語力度,但實際保留了聽眾表達自我意見的空間,平衡了雙方關系,促使聽眾在權利稍弱甚至幾乎沒有權力體現的情況下接受演講者的提議。在整篇演講中,低值情態詞can表明特蕾莎·梅沒有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聽眾,她對她所說的內容持保留態度。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源于特蕾莎·梅就八種脫歐方案均未獲得議會通過,這也是她第三次遭到議會否決,英國脫歐局面不容樂觀。另一方面特蕾莎·梅號召大家堅信保守黨將會實現變革,完成脫歐,低值情態動詞can把是否堅定這一信念的決定權留給了聽眾,似乎并不是首相發出的提議而是聽眾自主的行為。

此外,在演講中,演講人會通過情態詞承擔相應的情態責任。過多使用高值情態詞一方面會讓聽眾認為演講者把演講內容強加于他們,另一方面也讓演講者承擔過高的情態責任。然而過多使用低值情態詞則既會使聽眾對演講信息的確定性保持懷疑,又會顯得演講者對演講信息不太自信。而使用中值情態詞則較好的化解了前兩者的尷尬。在這篇演講中,使用中值情態動詞will既表示對將來事件的推測,又表達計劃的意愿性。特蕾莎·梅使用中值情態詞向英國公民展示了她對下任首相的期許,并告誡下任首相從自己的失敗中總結教訓,彌補不足。同時她也相信下任首相將會繼續履行公投結果,帶領英國公民克服困難,共創美好未來,這也激發了聽眾的斗志,凝結了人心。

四、特蕾莎·梅2019年辭職演講語篇中的人稱分析

上表是本篇演講中主要人稱代詞的使用狀況。本次演講中,共使用92次人稱代詞,其中第一人稱代詞使用最多,共69次,占比75%;第三人稱代詞相對較少,占22.83%;第二人稱代詞最少,占2.17%。根據它們使用情況,本文對第一、 三人稱代詞中I、we/our和it的使用進行討論。

首先,整篇演講一共使用了26個I。因為第一人稱代詞強調的是個體,容易疏遠與聽眾的距離,所以一般而言,演講者很少使用。但這篇演講是特蕾莎·梅的辭職演說,文章多是從個人角度出發,一方面陳述任期的成績并抒發個人的遺憾之情;另一方面表達對議會決定的尊重,擁護英國國家的權威和對英國未來的期許,這看似與聽眾產生了距離,實則話語間產生了共鳴。

其次,第一人稱復數we/our的語義含義與第一人稱單數恰好相反。第一人稱復數體現了演講人真正為聽眾著想的立場,是一種把演講者和聽眾合二為一的表達方式。多使用第一人稱復數會增進演講人與聽眾的之間感情,具有很強的人際意義。然而,很多時候we/our是一種模糊的指代,并沒有包括聽眾,所以需要依據上下文才能明白所指。在這篇演講詞里, 特蕾莎·梅使用we /our均為14次,主要指代兩種含義。第一,指代英國政府,強調說話者的政治地位。作為首相,特蕾莎·梅是內閣的主要成員。她向公眾陳述自她上任以來,以她為首的英國政府所做出的成就。第一人稱代詞復數表明了政府的成就是政府共同努力的結果。這會增強公眾對保守黨的信心,有助于鞏固保守黨在英國民眾心中的權威。第二,指代英國全體民眾。特蕾莎·梅用第一人稱復數指代全體民眾,拉近與民眾間的距離,營造一種親密平等的氛圍,也易得到民眾的認同和尊重。

最后,第三人稱代詞在演講中指代除演講人和聽眾之外的第三方,其所代指的人或事物與聽眾關系較遠,甚至帶有消極色彩。在這篇演講詞中,it多指社會環境、無法脫歐的事實。第三人稱代詞在所有人稱代詞中與聽眾的關系最生疏。毫無疑問,特蕾莎·梅把所代指的事置于聽眾和自己之外,以建立與聽眾平等的關系,贏得聽眾的理解。

五、結語

本文以特蕾莎·梅2019年的辭職演講為語料,從語氣、情態、人稱代詞分析人際意義在該篇演講詞的體現。從中得出以下結論:

在語氣方面,特蕾莎·梅為了增進聽眾對自己的認同,使用大量的陳述語句陳述事實,表達肯定。在情態方面,演講詞多用中值或低值情態動詞體現演講人與聽眾立場一致。在人稱代詞方面,多選擇第一人稱代詞單數表達個人情感;使用第一人稱復數拉近與聽眾的距離,削弱權勢關系;運用第三人稱單數陳述事實,贏得聽眾理解??傮w來說,特蕾莎·梅成功地運用這些方法不僅樹立了自己的形象,表達了自己的遺憾以及對英國未來的期許,而且贏得英國民眾的信任和尊重。

通過上文的分析,筆者發現語氣、情態與人稱代詞在演講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會幫助演講人達到交際目的,。

參考文獻:

[1]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Amol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69-362.

[2]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李戰子.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李杰.情態的表達與意識情態的表現[J].外語學刊,2005(4):49-55.

[4]李元授,鄒昆山.演講學[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2003(29).

[5]李戰子.話語的人際意義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6]余朝國.英語就職演講和競選演講的情態對比探析[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2(4).

[7]鄭東升.政治語篇的人際功能——關于布什話語的個案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9).

[8]鐘麗君.奧巴馬就職演講的人際意義分析[J].外語學刊,2010(3).

作者簡介:

張晗嘯(1994—),女,河南焦作,漢,研究生,東華大學,201620,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猜你喜歡
人際功能
話劇《雷雨》的語氣研究
政治演講中的人際功能分析
論系統功能語法中的元功能思想
司法裁判文書的國外研究概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