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鞏固精準脫貧成效公共政策思考

2020-11-16 02:23李承晉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甘肅貧困村貧困戶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連片特困地區黨委和政府的工作重點要放在扶貧開發上,突出扶貧開發的重要性。甘肅實施的“1+17”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方案,制定了當前與未來扶貧工作任務書、作戰圖及時間表,要求扶貧工作做到六個精準,即對象精準,目標精準、內容精準、方式精準、考評精準、保障精準,為甘肅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政策支持。

甘肅位于我國的西北部,自然條件差,經濟發展薄弱,貧困問題突出。根據甘肅省制定的《關于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意見》,甘肅將在2020年實現與全國一道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1]該意見提出“1+17”的精準扶貧工作方案,制定當前與未來扶貧工作任務書、作戰圖及時間表,要求扶貧工作做到六個精準,即對象精準,目標精準、內容精準、方式精準、考評精準、保障精準。

對象精準,保障扶貧針對性

所謂的對象精準,就是根據甘肅省扶貧攻堅小組制定的扶貧對象降檔立卡工作方案,對省內符合貧困要求的人員進行建檔管理。首先是為貧困戶建檔。對貧困戶建檔的目的,就是確定省內貧困戶的人數,收集扶貧信息,為全國扶貧網絡系統建立提供信息支撐。貧困戶檔案建立的過程中,應圍繞貧困戶家庭情況、收入來源、收入水平進行分析,并根據此制定解決貧困戶貧困的手段,確定脫貧路線,解決實際問題。為了提高精準脫貧工作效果,對以往扶貧情況進行分析,了解以往扶貧整體狀況,將此作為完善扶貧工作計劃的依據。貧困戶檔案建立中,還應確定幫扶單位與干部,明確各個單位人員的責任與工作內容,以此保證扶貧的效果。其次,對貧困村建檔。貧困村建檔的目的,是提高脫貧的效率與速度。實際工作中,對村情、扶貧情況、發展需求、村級規劃、單位扶貧計劃等進行綜合的調查,了解貧困村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發展策略,實現脫貧。

目標精準,促使脫貧工作順利進行

甘肅“1+17”精準扶貧工作方案中,制定了明確的脫貧工作目標,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的內容:

第一,2015年-2017年為脫貧的第一個工作階段。這一階段的脫貧工作,要求貧困人數在2017年降到300萬人以內,貧困地區人民居民人均收入達到7000元,扶貧對象人均收入到達4000元以上。

第二,2018-2020年為第二個脫貧工作階段。要求扶貧人員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圍繞“一個核心”和“兩不愁、三保障”,實現“六大突破”的攻堅任務,開展脫貧工作,解決區域性貧困問題,促使全省貧困人員脫貧。[2]

甘肅省精準脫貧工作中,應加強對特困地區脫貧工作的跟進,根據內容精準的要求,進行扶貧工作,促使各個貧困區快速脫貧,與國家共同發展,早日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其中六盤山片區、秦巴山片區和藏區“三大片區”58個集中連片特困縣區是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統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區,通過脫貧手段的應用與落實,推動脫貧工作進行,促使甘肅省經濟發展。

內容精準,明確脫貧路徑

精準脫貧攻堅戰中,內容精準這一環節十分重要,是保證脫貧路徑,提高脫貧效率的重要手段。實施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的政策,需要對脫貧路徑進行全面分析,了解貧困戶實際需求與發展需求,確定脫貧內容,整合省內資源,集中管理,戰勝貧困。應加強對草禽畜、馬鈴薯、蔬菜、蘋果、中藥材等產業進行推廣,促使農業各方面產業經濟發展,提升農民的經濟收入。[3]

就目前科學技術發展情況來講,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甘肅省精準脫貧工作中,應加強對信息技術的運用,利用電商增加農產品的銷量,利用不同途徑實現脫貧,提升農業經濟。甘肅省成立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支持。

甘肅慶陽環縣環城鎮人劉亞勛,原本在外地承包建筑工程,通過新聞及其他途徑發現家鄉農產品銷路窄、利潤薄,為了幫助家鄉人民脫貧,他經過一系列努力,借助電商平臺,銷售環縣原生態小雜糧,不僅拓展了農產品銷售途徑,同時讓全國人民了解了甘肅特色農產品,為脫貧攻堅工作提供更多的途徑。

方式精準,提高扶貧工作質量

推進脫貧攻堅,應加強對扶貧工作的投入,對資金、資源等進行整合,為扶貧工作開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甘肅省扶貧工作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不足,很多農民群眾因為資金不足,無法進行產業發展,不能保證扶貧工作的效果。為此,政府及相關部門可以圍繞貧困村和貧困戶實際情況,加強各個方面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產業培育工作,為農戶發展提供基礎支持。

在扶貧工作中,應加強對融資擔保風險補償、小額信貸、農業保險等制度的研究,加大貸款貼息力度,為貧困戶貸款提供平臺,保證貧困戶在政府支持下提升經營效果。[4]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保證資金的支持,同時能夠激發貧困戶主動發展經濟的意識,為貧困戶和貧困村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務。政府部門可以將金融服務網點延伸到各個村、鎮,加強對相關政策與制度的宣傳,提升貧困人員的經濟發展意識,使其主動參與國家政策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

考核精準,提高管理水平

考核精準的建立,就是對貧困村、貧困戶識別、幫扶的成效,對扶貧工作的量化考核,目的是提高扶貧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促使扶貧政策的落實。

甘肅在實際扶貧工作中,應加強對考核精準的管理,對扶貧情況進行全面、系統地分析,借此了解幫扶人員的工作情況與整體狀態,并進行綜合型評價。應建立正向激勵制度,加強對扶貧成績突出領導干部的關注,并予以重任,使其感受到組織的關心與愛護,并主動投身扶貧工作中。此外,還應建立懲罰約束制度,對扶貧工作落實不到位,工作效果不理想的領導干部進行適當的處罰,使其意識到自身工作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以此提升參與工作的積極性。[5]

政府領導干部的專業素質與工作意識,對精準扶貧工作的影響非常大,他們不僅是扶貧的組織者,同時也是政策的實施者,若是工作態度不積極,參與工作熱情不高,那么會對精準扶貧的工作效果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在精準扶貧政策實施的過程中,應加強對參與扶貧工作人員的考核評價,制定獎懲措施,推動考核工作開展,提升整體工作質量。

保障精準,提高資源支持

人才是保證精準扶貧工作開展的前提,也是落實精準扶貧政策,提高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應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培養專業扶貧人才,加強對相關政策的分析,制定科學扶貧計劃,以此保證精準扶貧工作的效果。由于精準扶貧內容不同,對扶貧人才的需求也就不同。實際工作中,應加強對扶貧內容的分析,并據此組建各個領域的扶貧隊伍,為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提供人才支撐,以此鞏固扶貧工作效果。[6]此外,還應加強對貧困村、貧困鎮黨委書記、鄉鎮長、村長等干部隊伍的建設,選擇責任心強、實戰經驗豐富的干部作為帶頭者,為脫貧攻堅戰開展提供動力。

扶貧工作中,還應加強對扶貧人員的綜合分析,制定科學培訓、能力提升計劃,落實國家相關政策,調動農民群眾參與脫貧的熱情,為地方發展提供專業人員支持,促使國家精準扶貧工作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朱韻潔.基于精準扶貧的甘肅深度貧困地區人口地域結構優化策略[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35):16-17.

[2]汪曉鵬.甘肅利用皮革資源優勢 ?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實現精準扶貧脫貧[J].西部皮革,2019,41(15):20-21+25.

[3]張水泊.不忘初心牢記桑梓情深 ?登高望遠踐行社會責任——甘肅長征藥業集團在會寧縣精準脫貧和中藥材產業發展中再立新功[J].發展,2019(04):70-71.

[4]金樹棟,韓敏,劉輝.精準扶貧拔窮根 ?產業養殖促增收——平川區扶貧產業園十萬頭生豬養殖園區建設項目如期開工儀式[J].發展,2018(07):50-51.

[5]駱愛喜.創新保險扶貧模式 ?助力甘肅精準脫貧——甘肅省天水市精準脫貧“三戶一孤”人員大病救助保險實施情況研究[J].智庫時代,2018(25):49+53.

[6]中國行政管理學會聯合調研組.引入扶持龍頭產業 ?通過產業引導農民盡快脫貧——對甘肅慶陽精準扶貧的調查[J].中國行政管理,2017(08):6-8.

作者簡介

李承晉 西北師范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

猜你喜歡
甘肅貧困村貧困戶
甘肅:“三年行動”超進度
杜造海: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
致敬甘肅
Application of Classroom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呂梁臨縣光伏扶貧實現“三個全覆蓋”
第17站甘肅
寬帶網絡將覆蓋90%以上貧困村
脫貧攻堅拉響新警報
重視“非貧困戶”的滿意度
播州區委離退局開展春節走訪慰問掛幫貧困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