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亞歷山大技術的鋼琴演奏運動原理

2020-11-16 02:17李蕊
藝術大觀 2020年22期
關鍵詞:鋼琴演奏運動

李蕊

摘 要:亞歷山大技術起源于二十世紀上半葉,是一門綜合了人體工學、運動生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的課程體系。其教學宗旨是幫助學生科學的了解人體各部位功能特點,糾正因無意識錯誤習慣引起的肌肉損傷和心理壓力。目前,歐美多所音樂高校開設此課程,來幫助學生緩解在表演藝術中的身體肌肉損傷、技巧缺陷等。本文結合亞歷山大技術的理論特點詳細分析鋼琴演奏中的身體運動原理。

關鍵詞:亞歷山大技術;鋼琴演奏;運動

中圖分類號:J6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22-00-02

一、亞歷山大技術的起源與發展

亞歷山大技術(Alexander Technique)起源于二十世紀上半葉,是一門結合了人體工學、運動生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體系。它的創始人弗雷德里克·馬西亞斯·亞歷山大出生于1869年,是一名澳大利亞戲劇演員,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曾遭受非病理性聲線問題,在尋醫未果的情況下,他通過對自己日常生活的觀察、研究,調整了身體運用的不良習慣,成功的消除了病痛并恢復了嗓音能力。還建構了一套緩釋和消除肌體緊張、協調身心平衡的康復體系,引起了廣泛關注。[1]

1918年到1943年間,亞歷山大先后出版了四部專著,其中完整地記錄了他的自我治療過程和自我發現之旅,他將畢生精力投入到該技術研究和教育事業中。它的受益者眾多,包括著名的音樂家魯賓斯坦、梅紐因、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丁伯根、神經生理學家謝林頓和英國前財政大臣克里斯普等。其中美國哲學家、教育學者杜威在亞歷山大先生的幫助下治愈了頭痛、頸痛和視力模糊,并于1923年為亞歷山大的著作《個體的建設性意識控制》發表序言。

目前,英國、美國、法國、加拿大、澳洲等國家都成立了亞歷山大技術的專業交流協會和師資培訓機構,眾多音樂高校開設文憑課程,幫助學生在演奏中科學的運用身體,也使越來越多的學者投入到這個行業中。

二、亞歷山大技術的教學理念

(一)自我運用與中心控制

亞歷山大技術并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放松方式,或者某個身體姿勢狀態。它提倡的是人體的身心統一性,人類的任何行為都離不開大腦,身體,思想三個部分。在學習鋼琴演奏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這件“樂器”了解演奏中要用到的肌肉、關節各部分之間的協調性以及最佳運動狀態,建立正確的協調感。

中心控制是人體天生的控制能力,由頭、頸、后背三個部位的組成,用來保證整個身體的平衡與穩定。我們通過觀察蹣跚學步的幼兒發現,在他的四肢運用還不熟練的情況下,中心控制已經存在。

(二)本體感覺與抑制法

人類除了我們熟知的五感知覺,形、聲、聞、味、觸之外,還存在另外一種感覺——本體感覺,它是指肌、腱、關節等運動器官在不同狀態下產生的感覺。這是一種無意識的、不易被發現的肌肉感覺。例如在鋼琴演奏中,你不自覺提起的肩膀,就是錯誤的本體感覺的標志。[2]

在我們的生活習慣中,存在著很多由無意識本體感覺導致的錯誤身體運用。當這些動作習慣被帶入到鋼琴演奏之中就會導致音色,技術上的缺陷。這時亞歷山大技術提倡——抑制法,它要求大腦主動控制住,發出這個動作的指令,而并不是這個動作本身。改變錯誤動作的關鍵首先是大腦的及時干預。

(三)指令與行動

大腦和肌肉之間存在著一種固定的聯系,不會發生單純的精神行為或身體行為。例如在鋼琴演奏的視奏過程中,我們的大腦通過眼睛快速讀譜,了解曲子結構,樂句走向,并發出指令,控制手指完成正確的動作。這是一個建立,培養,重新定義“想”和“做”的過程。[3]

建立正確的身體運動習慣,培養正確的本體感覺,需要身心有意識的引導和配合。抑制錯誤的習慣動作,發出正確的指令,重復練習快速的,毫不猶豫的動作,以建立肌肉記憶。

三、鋼琴演奏運動原理

(一)坐姿

正確的坐姿要保持人體的中心控制,頭部、頸部、后背三個部分處于平衡狀態。脊椎成“S”形狀,鏈接頭骨和盆骨,是整個身體骨骼的中心;坐骨為上半身的支撐,髖部自然延伸,保證身體穩定性。同時注意下顎微收,延伸頸部肌肉,保持中心向上。肩胛帶才能自如伸展,使手臂輕松到達鍵盤的兩端。讓手臂的自然重量懸掛于肩關節。臀部坐在琴凳中心點與前端邊緣之間,并適當調整琴凳高度,使小臂彎曲與鍵盤同一高度。

這些是鋼琴演奏運動的前提。保證身體穩定性的同時,上半身,下半身都能夠自然運動又不丟失身體平衡。盆骨側傾或以尾骨支撐的坐姿都是錯誤的。(如圖一)

(二)手型

中心控制穩定平衡狀態下,手臂自然懸掛于肩關節,我們能得到一個放松的手形——手指自然彎曲的半圓形,將手部抬起放于鍵盤上,大拇指向下,手腕微微抬起,掌關節支撐,這是鋼琴演奏的基礎手型。(如圖二)

(三)手指運動原理

在鋼琴演奏中,手指是最重要的掌控者,自然彎曲的手形可以保證每個手指的指尖與鍵盤建立緊密的聯系。從手部結構上看,掌指關節由掌骨和指骨連接構成,是控制手指運動的重要關節。但是由于五個手指長短位置各不相同,控制手指的伸肌腱分化也并不完全。其中大拇指、食指、小拇指因為擁有獨立的伸指肌腱,在演奏運動中較為靈活。中指和無名指只是來自伸指總肌腱,所以很難獨立活動。因此,手腕的作用尤為重要,為了保證身體力量的傳送,手腕應跟隨1指至5指的彈奏自然轉動,并做出相應的高低起伏,保證手臂和彈奏中的手指要成為一條直線,幫助手指靈活運動的同時又能演奏出漂亮的音色。(如圖三)

四、結束語

亞歷山大技術提倡身心合一,自然放松,一切運動都要在自然平衡的狀態下進行。這樣的理念融入鋼琴演奏中,可以減少演奏者因不良演奏習慣造成的肌肉損傷,有效的提升演奏者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這是一個發現自我,重塑自我,提升自我的難得機會,也是亞歷山大技術的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丁東紅.基于身心和諧原理的音樂表演運動機能康復體系──“亞歷山大技術”初探[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1(03):56-58.

[2]夏云.“亞歷山大技術”及其在鋼琴表演教學中的運用[J].人民音樂,2014(05):82-85.

[3]西蒙.伯恩斯坦.鋼琴演奏運動原理[M].黃爍,編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歡
鋼琴演奏運動
視唱練耳在鋼琴演奏中的實踐應用探討
網絡技術對鋼琴演奏的影響
鋼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淺述情感與技巧在鋼琴演奏中的結合
培養鋼琴演奏中音樂表現力的途徑分析
不正經運動范
古代都做什么運動
瘋狂的運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