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整站姿 擴大音量
——黨報公眾號“蘇州圓桌”的運營實踐與思路

2020-11-17 05:04周奉超
中國記者 2020年8期
關鍵詞:圓桌黨報蘇州

□周奉超

公眾號已是很多媒體標配。通過這一入口,傳統紙媒快速完成了“標識轉換”和“形象擴容”。但轉型之后,內容供給是否跟得上?原先的紙媒報道能“變”來多大流量?迎合新語境,說什么、怎么說、如何“說得響”?成為必須考慮的問題。

創立于2014年5月的微信公眾號“蘇州圓桌”是《蘇州日報》運營的一個政經類公眾號,訂閱受眾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企業管理層、大學師生為主。從立足蘇州到輻射滬錫常城市群,“蘇州圓桌”的成長過程,也是黨報深入新媒體、提升話語權與輿論影響力引導力的一次生動實踐。

一、說什么:專一受眾定位,呈現內容獨有

一個定位政經觀察的公眾號的“說”,既不能是“即時播發、信息直報”,也決不能是版面文字的復制黏貼。

(一)生產優勢成就“獨有”講述

“蘇州圓桌”公眾號與《蘇州日報》采編一體,采訪資源互通共享。借助這一平臺,“蘇州圓桌”觀察員可以直達現場、甚至可以直抵信息的幕后。

2020年3月5日,蘇州召開全市作風建設大會。一年一度的例行會議因為疫情而變得不太一樣:防疫持續高強度工作的疲憊感,讓大會彌漫著觀望情緒。

但大會開場就亮出兩項通報:2019年度考評,蘇州列出了“第三等次”,工作落后的四家單位被當場點名;改革攻堅專項考核之一的“產業招商”,一等獎空缺。慣常安排在年初召開的作風建設大會,今年特意選在驚蟄日,還藏了一個小心思:全面復蘇抓緊行動,蘇州該醒醒了。這些通稿寫不進、自媒體拿不到的材料,最終成了一篇朋友圈熱文。

“蘇州圓桌”公眾號還練就了自身的“角度優勢”。2019年底,第一財經發布了一份“中國工業城市25強榜”,蘇州排名第三。老實說,這是一張給蘇州“漲面子”的排行榜。不過,多場市委常委會會議、專題調研會的旁聽經歷,讓圓桌觀察員下意識想到的是蘇州工業“面子”底下的局促:信息化和設計投入不足,開展服務型制造的企業還不多;制造業企業重規模輕質量、重制造輕服務的現象還不少?!?5強榜”對蘇州到底意味著什么?原創推文《轉型不是砍存量!這張榜單,看清拐點上的“蘇州制造”》,硬是將蘇州工業制造的“窘”給挖了出來。

(二)特色定位放大“獨有”效應

目前,“蘇州圓桌”公眾號訂閱用戶數為13570,其中,公務員是主力。固定用戶打開率穩定,公眾號原創推文的平均點擊量為6356次,單篇最高25592次。

“蘇州圓桌”的大多數訂閱戶本身就有獲取信息的便利,且對各類政策、發布渠道很熟悉,在這種情況下,圓桌采編主要從三方面進行對接:熱新聞找準切口,冷概念找到活例,既順著“客戶”的心思找話題,又掐準事件的難點、痛點,讓讀者有共鳴。

《機場還沒來,蘇州高鐵要先“飛”》就以蘇州機場遙遙無期的心理痛點為引子,打開了蘇州高鐵進擊國家樞紐的話匣子;《已經有人嘗到甜頭!實勘蘇州“產業熱力圖”含金量》,則通過一家企業“廠房升級”的故事,為蘇州產業供地算了一本明細賬……關注點,既有網紅熱點的梗,也有履職敬業的苦,更有行政創新的難?!巴破渌谩?,突出“口味化”,旨在形成“在看”的閱讀黏性。

二、怎么說:“入戲入味入心”,融入場景閱讀生“悅”

“蘇州圓桌”非常注重每一篇公眾號推文的文字表達,因為這既是閱讀生“悅”的基礎,也是互聯網語境下立身的必備技能,它還是移動傳播過程中,一種有序、有味、有勁的腔調。

(一)“劇本式”布局:突出場景化、強調帶入感

盡管公司的復工率、返崗率都達到了100%,羅肇銘還是有些著急。建于2003年的一期廠房,因為全是單層,產能遭遇卡口。在公司痛下決心,要將這1萬多平米“發家地”統統推倒重建的當口,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所有進度都慢了下來。

“圓桌推文”的開頭,以劇情開場,既讓人在見字之初就感到好奇,也是在建立一種閱讀的友好感。公眾號推文形成個性,考究的布局是第一步。在實際操作中,“蘇州圓桌”一直注重結構的安排,一方面融入場景,使原本大而虛的主題文章有移步換景的味道;另一方面,場景“串場”,場景既是閱讀的眼,又是整篇文章的線索,一通到底。如此安排,可以讓讀者面對動輒兩三千字的推文時,更有耐心,也更容易讀下去。

(二)沉浸式說話:長短句小段落,字字“帶響”

網絡化表達,勝在語言。

五湖四海的游客們到了蘇州,能買到些啥呢?絲巾、裝飾畫、扇面、手袋等,還有明信片。那么,游客們又想要啥呢?回答很簡單,要有紀念意義,要有蘇州特色,還有更“佛系”的答案:要有感覺的。

“蘇州圓桌”的推文大多是小段落、短句子,氣口不長、干凈利落,連篇讀來,脆脆生響,語言風格完全按照網絡特點安排。多數人是在手機上看公眾號推文,語句如果過長,一行讀不完,就會造成閱讀疲勞。使用長短句,盡量做到一行之內就能讀完換氣,就很舒服。分段亦是如此,如果一段文字密匝匝一片,本身就讓人望而生畏,移動端口閱讀更是如此。場景式布局,韻律化表達,為的是一種隨和的帶入感。觀察“入戲”,體驗“入味”,閱讀便能“入心”。

三、不只說:打通線上線下,內容互動“變現”

公眾號影響力起于流量,又不止于流量,牽引話題“從線上走入線下”,多元碰撞、分享思路,才能真正形成話題場并聚起公眾號傳播的強磁場。

目前,“蘇州圓桌”已形成“2端2平臺”的互動模式,其中蘇州圓桌思享匯、圓桌下午茶活動,突破原來單一的線上推送,突出“線下調研+互動分享”的概念,構建起互動傳播的聚合平臺,“蘇州圓桌”還先后與上觀、今日頭條、澎湃、群眾等38個媒體號建立了轉載合作機制。

(一)線上線下“延展”互動模式

“蘇州圓桌思享匯”是“蘇州圓桌”公眾號啟動的一檔線下活動。每月一個主題,以圓桌論壇的形式展開討論,主要關聯政企資源、產學研融合,與會者有企業家代表、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圓桌熱粉等。2019年1月29日,第一期“蘇州圓桌思享匯”在蘇州日報社的圓桌會議室落地“開席”,至今已成功舉辦了21期。

盡管與公眾號推文一脈相承,但“思享匯”的主題更注重“實操性”。即便是今年疫情期間,“圓桌思享匯”也在繼續。2月27日,因為“不聚集不扎堆”的防疫需要,“圓桌思享匯”首次“上線”,以“復工復產新仗怎么打”為題,嘗試了“云互動”。

(二)對話對策“增值”互動價值

在“圓桌思享匯”的基礎上,“蘇州圓桌”2019年底又新增了兩個互動平臺:“圓桌下午茶”和“圓桌夜話”。定位于政企懇談平臺,“圓桌下午茶”和“圓桌夜話”直接強調功能性、服務性。通過線下對話,傾聽企業心聲、搜集企業需求、了解企業情況,為政府提供真實案例、數據參考。蘇州的網信企業、生物醫藥企業、地區獨角獸企業先后登“臺”,一個直面發展的柔性對話、政企會商機制正在形成。

發展需要速度,也需要溫度。拓展“政企連心”的通道,便是這一“溫度”的體現。屏對屏、面對面,“蘇州圓桌”不僅完成了一次觀察角度的轉換,“劇場版”的觀點互動,更是傳統媒體的一次內容變現。在這個過程中,黨報與公眾號的傳播效能相互疊加、協同增強,對話與資政的功能則進一步拓展了互動的價值。

從紙面到網端、從線上到線下、從對話到對策,事實上,每一個黨報微信公眾號都在“調整站姿、擴大音量”,并不斷構建鮮明的“本我特征”:脫掉嚴肅面孔,運用多種傳播符號增強親和力,延伸紙媒公信力到微信平臺。隨著媒體融合走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黨報公眾號的“獨有性”價值將充分顯現。守正立場、發掘潛質、貼近群眾、求變求新——只有不斷地堅守住“特有”、做足“獨有”,黨報公眾號才能高效發聲、持續發聲、有力發聲,最終在一體化變革中樹立品牌、贏得主動。

猜你喜歡
圓桌黨報蘇州
“洋蘇州”與“新蘇州”演奏和弦
石道圓桌(一)
黨報專副刊怎樣撐起“半邊天”
圓桌討論紀要
圓桌討論紀要
圓桌討論紀要
辦好黨報內參的思考與探索
蘇州一光
黨報創新文娛報道的實踐與思考
蘇州十二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