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芷江受降與南京簽字的關系—兼論抗戰勝利受降簽字地點兩次改變的原因

2020-11-18 16:10楊王慧
海外文摘·藝術 2020年9期
關鍵詞:何應欽芷江玉山

楊王慧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湖南芷江 419100)

1945 年8 月10 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各項規定,照會中、美、英、蘇四國請求投降。8 月15 日,中國政府行政院外交部正式接獲日本投降電文。日本投降后,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最初指定的投降地點為江西的玉山,然而兩天之后的8 月17 日晚,蔣介石電告岡村寧次受降地點改在了湖南芷江,并于次日再次電令岡村寧次對降使飛往芷江的細節進行規定。8月21 日,日本降使今井武夫一行來到芷江投降。在中國戰區受降典禮上,日方獻交了百萬侵華日軍兵力部署圖,這是日本無條件投降的重要標志。8 月22 日國民政府外交部再次對外發布消息:降書簽字將在南京舉行。短短一周,中國戰區受降簽字地點改變了兩次。這期間都發生了什么?筆者將從歷史檔案、民國報紙、受降親歷者的回憶文章去還原和解析。

1 受降地從玉山改為芷江

在接到日本正式投降電文當天,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致電南京日軍駐華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指示其所屬軍隊停止一切軍事行動,遵照六項投降原則,并令其派代表至玉山接受指示。此電文由中央廣播電臺及政治部軍用廣播電臺以中日兩國語言向全國廣播。此外還印成傳單,連同《告陷區同胞書》由航空委員會的8 架專機向各小城市和淪陷區散發。那么,國民政府為何最初會指定玉山為受降地呢?有利因素主要為兩個方面:(1)中日雙方聯絡人員曾有過玉山和談約定。1945 年初,為了達成日華和談的目的,今井武夫曾同國民政府第三戰區駐滬聯絡員張叔平取得聯系,約定8 月初在玉山會談。(2)玉山距南京和上海比較近,能夠快速達到軍事上控制京滬地區的目的。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第三戰區長官顧祝同即建議將陸軍總司令部推進至江西上饒地區,日軍代表至玉山投降后,由第三戰區官兵就近前往接收南京。此建議得到了冷欣的肯定,并且何應欽也表示同意,于是向蔣介石提出該建議。

8 月17 日岡村寧次給蔣介石復電,遵派代表今井武夫等三人乘飛機至杭州等候命令飛往玉山。而蔣介石于當晚收到復電后再電岡村寧次:玉山機場目前不能使用,改湖南芷江機場,何時起飛,另行通知。原來,當日身在重慶的蔣介石在盟軍參謀長、在華美軍總司令魏德邁的建議下,把受降地點改在了湖南芷江。重慶《時代精神》雜志社出版的《時代精神》1945 年第4、5、6 期合刊《芷江受降記》中寫到國民政府選擇芷江作為受降地點,具有雙層意義。(1)芷江為日軍喪師折眾進攻未逞之重鎮,是年春夏的湘西會戰為我方轉勝起點,芷江象征八年艱苦抗戰宣告勝利;(2)芷江為新生武力核心之一,廣大機場銀翼相接,極為壯觀,城郊新車奔馳,新裝備戰士荷槍站立,一派朝氣,日人見此,必凜于中國實力,而有所戒懼。[2]從歷史的角度說,芷江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芷江保衛戰的勝利集結了國民黨20 多萬優勢兵力,有利于受降安保工作的進行。中日最后一戰湘西會戰又名芷江保衛戰(日方稱之為芷江作戰或芷江攻略戰)。日方以坂西一良為總指揮,投入兵力8 萬多人。中方以何應欽為總指揮,投入兵力20 多萬。國民黨第二方面軍、第四方面軍、第10 集團軍等共9 個軍26 個師迎擊日軍。新六軍作為總預備隊由緬北空運到了芷江,陳納德率領的飛虎隊也參與了芷江保衛戰中的立體作戰。芷江保衛戰最終以中方的勝利而告終,此后日軍再也無力發動大規模的戰爭。(2)芷江基地有動搖日本皇室尊嚴的震懾作用。1944 年日本1 號作戰計劃掃清了中國戰場大部分的中美空軍基地,而日本本土卻仍然遭到襲擊。1945 年2 月25 日,砰然一聲巨響,中美空軍混合大隊轟炸機投下的炸彈,炸中了防衛嚴密的日本皇宮,引起世界各界一片混亂。炸彈雖然沒有造成多大的破壞但卻動搖了日本皇室的尊嚴[3]。東京大本營對此大為惱火,極力想找出這支空軍的基地并將它摧毀。1945 年春天,日本軍方鎖定目標——芷江空軍基地。全面抗戰爆發后,芷江機場經過兩次擴建成為遠東盟軍第二大軍用機場,是拱衛重慶以及西南腹地的要塞,同時也是戰略反攻的橋頭堡。(3)芷江有優于玉山收復首都南京的條件。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的這一周內,日本陸軍頭目仍不愿承認失敗,尚存一定的戰斗力。南京城則相繼發生了軍統特務周鎬事件、偽軍任援道打著蔣介石旗號準備接管南京事件。此外,陳毅、粟裕率領的新四軍也貼出告示準備進入南京城。駐扎在玉山周圍的第三戰區軍隊,在整個抗戰中戰績不佳且部隊處在浙贛閩邊區崇山峻嶺之中,交通閉塞,徒步行軍至南京時效上不占優勢。而芷江位于全國的中心地帶,空運部隊到北京、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當日即可達。最終蔣介石以玉山機場大雨過后不能使用為由決定將受降地點改在芷江,并由在緬北取得赫赫戰功,使日軍喪膽,有了“森林之虎”“華軍的利劍”之美譽的新六軍從芷江基地空運至南京實施接防。因而芷江得以取代玉山,成為承啟中華民族抵御外侮從戰爭勝利走向受降接收最重要的一環。

2 芷江——中國戰區受降典禮

芷江被指定為中國戰區的總受降地之后,蔣介石再次電令岡村寧次,對日本降使飛往芷江的細節進行規定:代表5 人為限,于21 日早晨乘飛機自漢口起飛,經常德上空到芷江,機翼需各系一條4 米長的紅布條以便識別。還規定了降使需攜帶投降區內日軍戰斗序列兵力位置表冊。電文對降使飛機飛行高度、與機場塔臺聯系的波長呼號,降落順序也進行了規定[4]。8 月18 日,中國政府在芷江成立了日本投降簽字典禮籌備處,由新六軍廖耀湘部負責。8 月20 日,中央通訊社昆明向外發出官方通電:“中國戰區日軍投降儀式將于二十一日在芷江舉行”。當晚何應欽帶著在重慶核定好的《降書》和《中字一號備忘錄》由重慶飛往芷江。

8 月21 日上午11 時15 分,日本降使今井武夫一行的飛機由盟軍飛機一前兩后押解到了芷江機場并順利降落。下飛機后今井武夫一行坐上了插有白旗的美式吉普車。下午3 點到5 點,中國戰區日本投降儀式在芷江七里橋中美空軍混合聯隊第五大隊的營房舉行。芷江受降一共辦理了三件事:一是日方向我方獻交了百萬侵華日軍在華的兵力部署圖,這是日本無條件投降的重要表示,為實施分區對日繳械提供了依據。二是中方將投降命令書“中字一號備忘錄”交給日方,今井武夫在認真閱看后,在受取證上簽字并蓋章。第三是確定了首都南京的收復時間為1945 年8 月26 日至30 日。

以日軍獻交兵力部署圖為標志,芷江受降從東方禮制上實現了對日受降實質工作。8 月22 日,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從昆明遷到芷江,并對外發布我方不待降書簽字即行接收,各線部隊迅速開赴各地收復失地。另一邊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全天召開軍事會議,研究部署受降工作。

21 ~22 日,何應欽從魏德邁處獲悉降書簽字改為南京后致電請示蔣介石。何應欽認為“惟在敵勢力之下,諸事進行必感困難,經研究結果,似以仍在芷江較為妥當?!盵1]得到的答復是簽字地點已決定改在南京。8 月22 日,重慶政府吳國楨次長在外國記者招待會上對外正式發布了降書簽字將在南京進行。由于此時降書簽字時機并未成熟,因而中國戰區日軍投降儀式分成了兩個階段進行。8 月21 日芷江受降和9 月9日南京簽字。在中國陸軍總部1946 年5 月出版的《中國戰區受降報告》中,中國戰區受降典禮的籌備經費分成了兩部分。一為芷江受降部分,籌備及接待花費共計16151290 元,陸總接管后花費2502730 元。二為南京簽字部分經費為2869541 元,南京前進指揮所花費1172628.8 元。芷江受降籌備以及典禮的費用為南京簽字的4 倍多足見規格之高與重視程度。

今井武夫在芷江的3 天52 小時中,中國陸軍總部兩次派相關人員對今井武夫進行問詢,其中很關鍵的一點便是在京滬地區的機場情況。8 月23 日,何應欽召見了今井武夫對他進行了九分半鐘的訓誡,并交給他中字2 至5 號備忘錄告訴他可以啟程返回南京。一同飛到南京的人員還包括了中方代表孫桐崗、陳昭凱等4 人。隨著陸軍總司令部的遷入,芷江成為全國受降工作的總指揮中心。中國陸軍總司令部遷入湖南芷江辦公期間,處理了幾乎所有對日受降工作細節,留待南京的只剩下不到20 分鐘的簽字儀式。

3 新六軍接防南京與“三九良辰”降書簽字

今井武夫和中方隨員走后的兩日,8 月25 日何應欽派駐芷江的空軍司令張廷孟飛往南京視察機場。8月27 日下午,冷欣率領南京前進指揮所官兵159 人及新六軍先遣部隊從芷江起飛降落到了南京光華門外大校場機場的跑道上。9 月4 日,國民政府在芷江成立了接收委員會。實行先軍事后行政、先中央后地方、先關內后關外的接收辦法。9 月5 日,新六軍開始正式從芷江空運至南京。9 月8 日新六軍廖耀湘部隊成功接管南京,當日何應欽乘坐美齡號專機從芷江飛赴南京,準備主持第二日的日本投降簽字典禮。

中國戰區降書簽字地點從湖南芷江改在南京,有三個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是8 月下旬,日本使節還在馬尼拉與盟國會商投降事宜,中國戰區降書簽字時機并未成熟。二是因為蔣介石念及南京為國民政府首都且抗戰期間大屠殺曾讓南京30 萬同胞罹難,需要一場神圣的儀式告慰在抗戰中傷亡軍民在天之靈。三是芷江受降獲得了在淪陷區設立十六個前進指揮所的權利,中方得以“合禮法”地迅速推進收復失地,使南京簽字具備條件。

中國戰區降書簽字儀式的時間確定也是一波三折。蔣介石最初估計的降書簽字時間約為9 月4 日到5 日。后由于天氣原因,日本向盟軍投降簽字時間由原定的8 月底推遲到了9 月2 號,因而中國戰區的簽字儀式曾一度定在了9 月6 日。后又由于9 月4 芷江天氣惡劣,新六軍從5 日才開始由芷江運往南京。最終南京簽字的時間落到了在9 月9 日上午9 時。由于種種偶然,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儀式舉行之時落在三個“九”字相遇的時刻,寓意著整個民族的“三九良辰”。

整個儀式20 分鐘即宣告完成,受降席位居上首,投降席位居下端。何應欽將日軍降書交付岡村寧次閱讀簽字,9 時6 分,何應欽用毛筆簽字畢。9 時8 分,何應欽將蔣中正第一號命令交參謀長轉送岡村寧次,岡村寧次再于受領證上簽字蓋章。最高統帥第一號令規定“在中華民國(東三省除外)臺灣與越南北緯十六度以北地區內之日本全部陸??哲娕c輔助部隊應向蔣委員長投降?!? 時15 分,中國戰區日本受降儀式完畢,日本代表退出會場。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在中華大地上橫行了14 年的日本侵略者不得不打出白旗來到芷江投降。在芷江進行的中國戰區受降典禮上,日本侵略者更是自甲午海戰以來首次坐在戰敗者的席位上聽候中國的命令。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在芷江依據日本兵力分布情況劃分了十六個分降區和101 處繳械點。南京簽字則是將中國陸軍總司令部處理日本投降的條款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在當時半壁河山處于淪陷狀態的中華大地,如果沒有芷江受降和從芷江空運前進指揮所官兵以及新六軍至南京接防,南京簽字儀式不會如此順利舉行。而如果只有芷江受降沒有南京簽字,對日受降又缺少了必要的法律性文書依據。因此中國戰區的整個受降工作經歷了芷江受降到南京簽字再到分區繳械三個階段。芷江受降是基礎、南京簽字是芷江受降的延續,分區繳械是落實。中國戰區受降地的兩次變化以及兩場儀式是特定歷史條件下中國戰區受降格局作用的結果。他們環環相扣、相互聯系、承前啟后,相互支撐才使得全部受降任務得以完成。然而在這場民族的受降盛典中,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將在抗戰敵后戰場中抗擊了60%日軍的中國共產黨排除在外,獨吞勝利果實。倉皇接收過程中的混亂局面也為日后國民政府走上徹底失敗埋下伏筆。

猜你喜歡
何應欽芷江玉山
芷江行
“板凳硬漢”溆浦木工胡玉山
芷江受降紀念坊
一張抗戰照片引發的歷史解釋
一次調研,成就芷江“和平文化城”
局長入錯行
何應欽與一九三七年川康整軍
蔣介石對何應欽親密背后的嫌隙
芷江緣何成為受降地
書院文化對劉顯世、王文華、何應欽等人物成長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