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金融發展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

2020-11-18 14:37黃思煜
福建質量管理 2020年20期
關鍵詞:存貸款產業結構浙江省

黃思煜

(云南民族大學 云南 昆明 650031)

一、引言

截止2018年,浙江省GDP達到56197億元,人均GDP達到9.86萬元。自1978年以來憑借政策及地理位置優勢,浙江省經濟迅速走到全國前端成為經濟大省。其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5574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302元。從產業結構看,產業重心逐步從第一產業轉向第二和第三產業。

金融在資源配置和經濟調控方面具有巨大作用,對經濟增長起推動作用。產業結構升級的本質是指資金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合理配置和流動,而金融發展提高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效率、改善產業之間比例和結構、減少信息交易成本,從而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產生量變和質變。隨著國內外金融環境日益復雜,經濟增幅緩慢,資源配置不合理,因此要堅持創新引領驅動發展,協調發展,高度重視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我們需要把握經濟發展新規范,深化供應方面結構改革和振興實體經濟,特別是把產業創新作為轉型升級主戰場。

二、文獻綜述

(一)國外研究綜述

巴杰特是第一個考察了金融在經濟中的作用的經濟學家。之后熊彼特認為金融活動主要通過資金流向影響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從而推進傳統產業結構升級優化。戈德史密斯梳理了金融結構演進過程,提出金融行業演化進程主要是其結構的調整優化過程。帕特里克認為金融發展能夠產生需求帶動和供給引導的效應。一些經濟學家,以史密斯等人為代表提出了內生金融發展理論研究,對金融發展影響經濟增長做了規范說明。Mayer發現大多企業發展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其內部資金來源主要是利潤計提,外部資金來源主要是銀行貸款。拉詹和津蓋爾斯研究了金融發展對于外部融資的影響。Binh等人運用多元回歸模型分析了多個國家數據后認為金融行業的發展程度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產業發展狀況和產業結構。萊文等人在實證上運用經濟計量模型以及分析案例的方法研究得出金融發展是促進產業增長的有效機制的結論。

(二)國內研究綜述

近年來,國內學者也開始探討金融發展與產業問題。劉世錦和陳峰的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基礎。肖大偉等人研究了產業結構調整與金融發展相互滲透和相互支持的條件,并指出金融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推動作用。陶愛萍、徐均超認為金融發展不僅對產業結構升級具有資金形成和引導等直接效應,還通過經濟增長和技術創新產生間接效應。

楊毅梳理了產業結構理論和金融發展理論,得出金融發展有效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結論。史諾平等人基于資金來源、運用和配置效率三個角度,實證證明了金融發展與我國第二和第三產業產值的變動存在長期相關關系。王春麗等人運用我國省域面板數據模型,證明了金融發展總量對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作用,而存貸款比率則不存在顯著作用。羅榮華等人實證分析得到金融發展效率和證券市場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影響并不顯著甚至還有滯后作用。王立國等人實證研究表明金融發展規模越大、金融結構越合理,對產業結構升級發揮的作用越顯著。

(三)金融影響產業結構升級的流程

一個國家的經濟不斷發展,不僅需要經濟總量增長,也要注重調整經濟結構。各產業部門間的變化與替代是經濟結構轉換的主要原因。金融部門通過發揮資金融通和資源有效配置作用,使資本在產業部門之間不斷流動和重新分配,提升了各產業部門的投資收益率,各產業勞動率和收入不斷提高。即通過改變資金的供給水平和配置結構,資源重新配置,提高產業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

三、浙江省金融發展和產業結構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東部地區經濟迅速發展,作為東部地區的重要省份之一,1978年浙江省GDP為123億元,2018年已達到56197億元。其金融業更是憑借其發展迅速、變化大、特色鮮明,對實體經濟的發展產了生深遠的影響。

(一)浙江金融發展現狀分析

我國的金融資產大部分集中于金融機構如銀行,證券和保險,其中主要以銀行為代表,根據以往國內外的文獻,大多采用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期末存貸款余額作為測量金融發展規模的指標,因此本文采用銀行、證券和保險存貸款之和來度量金融發展規模。采用的金融相關比率是這些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

1.金融業整體發展水平分析

根據《浙江統計年鑒》可以得知,浙江省內金融機構的存款余額在1978年是35.8億元,貸款余額為48.9億元,GDP僅為123億元,金融相關比率僅為0.68,說明存貸款總額低于省內生產總值。到2018年底,存款余額已經達到116512.7億元,貸款余額為105774.9億元,存貸款余額達到222287.6億元,GDP增加到56197.15億元,同時金融相關比率達到3.96,這說明存貸款總額大大超過省內生產總值。1993年以后金融相關率始終大于1,說明了浙江省的金融資產總量的增長速度一直高于省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2010年之后省內經濟發展趨緩,存款增長率、貸款增長率開始平緩,說明浙江的金融發展穩步前進。

金融業增加值占省內生產總值的份額反映出該省金融行業對于全省經濟發展的貢獻程度。同時可以看出全省實體經濟的產業構成和金融創造產業價值的能力。根據歷年《浙江統計年鑒》,全省金融行業的增加值一直保持增長趨勢,在2005年以前一直保持較低的增長速度,之后金融業增加值大幅度增長,直到2017年底,金融行業的增加值已經達到3533億元。從金融行業增加值所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可以發現千禧年之后,該比重逐年增加且發展勢頭相當迅猛,這說明浙江省金融行業不斷崛起并注重金融業的發展,整個行業發展勢頭較好。

2.浙江銀行業發展狀況

近年來浙江省銀行業規模不斷擴張。2010年到2018年金融機構個數和從業人數不斷增加,資產總額實現了翻倍增長。2018年銀行業從業人員共有247602人,銀行金融機構共有13226家,以小型農村金融機構和大型商業銀行為主,機構數量比上一年增加645家,具有法人資格的有198家,資產總額達到152444億元。大型商業銀行資產總額達到50824億元,占33.34%。無論從機構個數、從業人數還是資產總額看,大型商業銀行都占有絕對的優勢,說明其市場占有率比較高,綜合實力強。近年來,浙江大力發展金融體系,金融規模不斷擴大,隨著民營銀行在浙江省的試點和運行,金融機構體系正在不斷完善。

3.浙江證券業發展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體系大多以銀行為主,銀行信貸也是企業的主要資金來源。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金融體系并提倡多元化,股票市場發展迅速,證券業也得到了很大發展。隨著金融規模的擴大和政策的深入,企業開始紛紛采用直接融資方式融資,降低成本,形成良好市場競爭環境,還促進了非銀行類金融機構擴展。

根據《浙江統計年鑒》可以得知,截至2018年浙江省總部設在轄內證券公司有5家,基金公司3家,期貨公司12家,境內上市公司432家,居全國第二。證券市場的結構層次不斷豐富,中小板上市公司142家,創業板上市公司82家。

4.浙江保險業發展狀況

近年來,浙江保險業規模擴大,保險業務創新發展。根據《浙江統計年鑒》可以得知,截止2018年,浙江省共有總部設在轄內的保險公司8家,各類保險機構181家,省級分公司173家,其中:財產險公司68家,人身險公司69家,從業人員達到50萬人,保險公司資產總額達到5441.5億元。同年,省內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達到2273億元,各類賠款給付762億元。保險業積極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保險深度增加到4%,保險密度達到3962元/人。為適應產業結構升級的需要,浙江省保險業不斷加強創新能力,持續推出科技保險、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出口信用保險等新品種,完善保險體系以助力經濟增長。

(二)產業結構發展狀況分析

1.經濟總量水平

從經濟總量上看,浙江省人均GDP大幅增長,歷年都比全國人均GDP水平高,并有持續擴大形勢。浙江省人均GDP在2018年達到98643.4億元,位列全國前五,這意味浙江經濟發展處于全國前列并會進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

2.產業結構規模分析

改革開放到1990年這一階段浙江省產業結構按“二、一、三”排序。由于改革開放政策及浙江省地理優勢,浙江省生產力得到迅速發展。1990年到2000年這一階段是浙江省全面工業化時期,產業結構轉變為“二、三、一”。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確立及工業化和現代化推進,浙江省第一產業比重不斷下降。2000年到2013年這一階段浙江省三次產業仍呈現為“二、三、一”結構。2014年至今這一階段,是浙江省由“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的重要階段,產業結構實現了從“二、三、一”到“三、二、一”歷史性轉折。

四、浙江省金融發展與產業結構升級的實證分析

(一)變量選擇與數據來源

1.變量選擇

(1)被解釋變量——產業結構升級指標

本文根據克拉克法則,采用產業結構優化率衡量產業結構的升級,用第二、三產業產值之和占生產總值的比重來表示。即:

ISR=(第二產業產值+第三產業產值)/生產總值

(2)解釋變量

本文分別從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三個細分行業的發展狀況對浙江省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進行實證研究。

銀行業方面,采用金融機構的存貸款規模以及存貸比衡量銀行業對浙江省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

證券業方面,采用上市公司股票融資率和市值比率衡量證券業對浙江省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

保險業方面,采用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來度量保險業對浙江省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

(3)控制變量

根據以往學者研究經驗來看,一國或地區教育和外資水平的高低會對產業結構升級產生不同程度的作用。以外國直接投資衡量外資,以文化程度衡量教育,作為控制變量來減少模型的干擾。

2.數據來源

通過查閱《浙江統計年鑒》、《浙江金融年鑒》、《中國金融年鑒》歷年“各地經濟金融篇”并進行歸納整理。本文選取了2000年—2018年的數據,并根據數據計算出了所需的最終指標。

(二)模型構建

本文根據克拉克理論并綜合我國學者對產業升級研究,利用產業結構優化率為被解釋變量,分別以銀行業發展指標存貸款規模和存貸比、證券業發展指標股票融資率和市值比率及保險業發展指標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作為解釋變量,同時在模型中加入外資教育作為控制變量,分別建立三個回歸模型分析金融發展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

模型一:Y=α0+α1CGR+α2CDR+α3FDI+α4EDU+ε1i

模型二:Y=β0+β1SFR+β2MR+β3FDI+β4EDU+ε2i

模型三:Y=γ0+γ1DEPTH+γ2DENSITY+γ3FDI+γ4EDU+ε3i

其中α0、β0、γ0為截距項,α、β、γ為銀行、證券和保險相應變量的系數,ε為誤差項。

(三)實證結果及分析

1.銀行業的實證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模型整體的擬合效果較好。在兩個解釋變量中,存貸款規模系數為正,存貸款比率系數為負,說明存貸款率的提升會對產業結構優化形成一定的阻礙。浙江省銀行業經營和運作效率對產業結構升級未能產生顯著的影響。

表1 銀行業多元回歸模型

2.證券業的實證結果與分析

表2可得出模型的整體對被解釋變量的解釋效果較好。上市公司股票融資率每變動一個單位,產業結構優化率就下降0.064。也就是說,證券市場融資效率的提升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起反作用。

表2 證券業多元回歸模型

3.保險業的實證結果與分析

表3的回歸結果顯示了保險業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宏觀作用。模型擬合指標都較高,說明模型擬合效果好。保險深度的回歸系數為正,這意味著保險深度與產業結構升級正相關。保險密度的回歸系數為正數,保險密度對產業結構升級產業積極的影響。

表3 保險業多元回歸模型

4.實證結果綜合分析

根據三個模型結合現狀分析,銀行業金融機構為浙江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的信貸支持仍發揮核心作用。但在貸款規模增加中受益更多的是規模較大的大中型企業、傳統企業,而真正對產業結構升級起作用的新興產業仍存在融資難、資金短缺問題。從證券業看,近年來創業板和“新三板”推進也為中小規模的新興企業提供進入資金市場融通資金的機會。但主板和中小板嚴格進入門檻和審核標準限制了不健全的新興產業,造成了國有大中型企業經營效率低卻融資過度,新興企業成長性高、發展前景好卻無處融資的矛盾。而保險業起步晚,相對規模小,保險業在浙江普及程度和個人對保險參與度的不斷提升,從某種程度上有效分散了個人從事消費和投資活動的風險,減緩了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和升級過程中帶來的沖擊,同時保障了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多元化的資金需求。

五、研究結論和政策建議

(一)研究結論

從金融結構分析可以看出,信貸市場在資本配置中占據了較大優勢,而證券市場發展較緩慢,對浙江省經濟發展貢獻度較低。根據三次產業現狀分析,各產業產值均保持較快發展。第一產業增長速度逐漸放緩,第二產業增長速度基本維持不變,第三產業增長速度逐年增加。

從實證結構看,存貸款規模,市值比率,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都會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而存貸款率與證券市場融資效對產業結構升級作用并不顯著甚至形成阻礙。銀行業信貸支持仍占據主導地位,但近年來由于民間經濟和銀行間競爭,產生了一定沖擊;證券業發展緩慢,近年來“新三板”也提供了融資渠道,但同時也存在著大中型企業融資過度,新興企業融資不足的矛盾;保險業發展較晚規模較小,但近年來普及程度不斷提升,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個人投資的風險。

由此可見,我省的金融發展雖然總體形勢可觀,但是還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金融規模小,發展緩慢;金融結構不合理;金融效率有待提高。產業結構方面還存在著產業結構層次有差距、區域發展不協調、新興產業發展落后等問題。

(二)政策建議

首先,銀行信貸會是浙江省企業資金的重要來源,要引導資金流向有利于產業結構升級的行業,加強對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等產業的資金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改變經營模式轉變經營理念,采取差異化的發展戰略,積極開展金融創新,改善盈利結構,同時要構建合理的企業信用評級指標體系,重視企業的發展前景和潛在競爭力,做到信用評級制度與銀行業可持續發展以及產業結構升級相適應。

其次,浙江省還需不斷豐富證券市場結構層次,尤其是發揮創業板和“新三板”支持中小企業和新興企業上市融資的功能,重點支持符合國家產業調整政策的發展潛力大、研發創新能力高、產業帶動力強的企業到“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上市;提高資本市場的融資效率,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建立健全資本市場的轉板和退出機制;鼓勵中小企業發行集合債券和集合票據,適當推出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相適應的高收益債券和私募債券,為產業結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債券融資支持。

最后,在資金安全前提下,鼓勵保險資金以股權、債權和基金等方式長期投資于科創性企業、小微企業、戰略性新興企業等;促進科技保險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積極開發與科技創新相適應的保險產業與服務;持續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提高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

猜你喜歡
存貸款產業結構浙江省
《初心》
浙江省第一測繪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數學競賽
整車、動力電池產業結構將調整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數學競賽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的沖擊
產業結構變遷影響因素的統計考察
基于產業結構對接的人力資源培養實踐與思考——以湖南省為例
建筑業產業結構研究綜述
存貸款收益率編制要求與分析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