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中越馬鈴薯通風庫貯藏標準指標比對

2020-11-18 14:37蘇布道馬東鑫
福建質量管理 2020年20期
關鍵詞:越南馬鈴薯通風

張 琦 蘇布道 馬東鑫

(“中外農產品及食品領域(馬鈴薯、牛羊肉、大米、葡萄酒)標準比對分析”項目組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一、引言

馬鈴薯,屬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于小麥、稻谷和玉米。馬鈴薯又名山藥蛋、洋芋、洋山芋、洋芋頭、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陽芋、地蛋、土豆等。與小麥、稻谷、玉米、高粱并稱為世界五大作物。馬鈴薯是保障中國糧食安全的重要糧食作物,也是農民脫貧增收的重要產業,馬鈴薯因其富含淀粉、維生素、糖、蛋白質等多種豐富的營養成分,熱量高于禾谷類作物,繼小麥、水稻、玉米在世界糧食生產中躍居第四位,成為世界重要的糧食安全作物。

中國是世界馬鈴薯總產最多的國家,馬鈴薯貿易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世界糧食安全,通過出口貿易的貿易效應越來越明顯。伴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內馬鈴薯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中國馬鈴薯貿易發展迅速。越南是一個典型的東南亞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僅存的幾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一。近年來,越南和中國在外貿上展開友好合作關系,不斷的向中國進口各種各樣的農產品。

標準是推動技術進步的標桿,更是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保證。因此,本文通過比對中國與越南馬鈴薯標準關鍵指標,為今后中越兩國馬鈴薯經濟技術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二、中國與越南馬鈴薯概況及進出口貿易情況

(一)中國馬鈴薯生產概況

馬鈴薯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見食物。自2015年起,我國農業農村部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與小麥、玉米、水稻相比,馬鈴薯全粉儲藏時間更長,在常溫下可貯存15年以上。中國是馬鈴薯生產大國,一直占據全球馬鈴薯種植面積的23~28,種植全國幾乎覆蓋全國省份,產量居于世界首位。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馬鈴薯產業在助力脫貧攻堅、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我國,由于國家的土地資源遼闊,所以溫度差異大,因此不同的地區,其種植時間就有所不同。在我國土豆種植,南方基本都在10月份到12月份,過完年的2月到3月份就可以有收成了;在東北、甘肅、青海等西北地區,在春季4月下旬到5月初種植,在秋季就可以收獲了。2010-2018年我國馬鈴薯播種面積見下圖1。2012年我國馬鈴薯播種面積為5030.8千公頃,是近年來種植面積最高的一年。由于馬鈴薯市場價格逐年下降,馬鈴薯種植效益降低,許多農戶不再種植生產,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不斷縮減。

圖1 2010-2018年中國馬鈴薯播種面積

2010-2018年我國馬鈴薯產量見下圖2。雖然播種面積減少了,但是我國馬鈴薯產量在2016-2018年持續增長,2016-2018年我國馬鈴薯產量分別為1698.57、1769.63、1798.37萬噸。

圖2 2010-2018年中國馬鈴薯產量

(二)中國馬鈴薯進出口貿易情況

2019年,由于世界主要馬鈴薯生產國產量普遍降低,世界主要產區馬鈴薯減產導致國際馬鈴薯市場供求關系偏緊,馬鈴薯價格上漲,刺激了我國馬鈴薯出口,抑制了進口。據海關統計數據,進口量、進口額分別為13.04萬噸、1.61億美元,分別比2018年大幅減少32.3% 和24.7%;貿易順差2.85億美元,比2018 年增加 2.1倍。從進口品種來看,制作或保藏的冷凍馬鈴薯是我國馬鈴薯主要進口品種,進口量、進口額分別為12.92萬噸、1.52 億美元,分別占我國馬鈴薯進口總量、進口總額的99.1%和94.5%。從馬鈴薯進口來源國看,也比較集中,主要為美國、土耳其、比利時、荷蘭、德國等。我國從上述 5 個國家的進口量、進口額分別占我國馬鈴薯進口總量、進口總額的95.8% 和 91.2%。

我國馬鈴薯出口市場相對集中,主要出口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蒙古國和菲律賓等地。從出口目的地來看,其中對馬來西亞出口最多,2017年出口數量為13,8531萬噸,出口金額為3,6756千美元;第二大出口國家為越南,2017年出口數量為12,2896萬噸,出口金額為11,1329千美元。

單位:萬噸

(三)越南馬鈴薯生產概況

馬鈴薯是越南主要農作物之一,越南因自身的氣候和地形具備種植馬鈴薯的優勢,越南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5℃,適合馬鈴薯生產。越南馬鈴薯的生產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冬春節:在越南北部地區,馬鈴薯在冬季種植(當年10-11月種植,翌年1-2月進行種薯繁育);在部分山區是春季種植繁育(當年2月上旬種植,5月上旬收獲)。得益于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越南農作物每年可種植三季,大多數采用水稻(7-10月)—馬鈴薯(11-翌年2月)—水稻(2-6月)的輪作方式。越南馬鈴薯生產主要集中在越南紅河三角洲、中部地區和北部中西區域。2010-2018年越南馬鈴薯收割面積及產量見下圖4圖5。從圖4可以看出,越南馬鈴薯在2010年收割面積最高,收割面積為29663公頃,在2013-2017年收割面積持續平穩,在2018年,收割面積上升為24673公頃;從圖5可以看出越南馬鈴薯產量在2010-2018年變化幅度是較為平穩,其平均產量為141078.8噸/公頃。

單位:公頃

單位:噸

(四)越南馬鈴薯進出口貿易情況

越南馬鈴薯主要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小部分出口到印度尼西亞。每年6月至9月從中國進口馬鈴薯。2010-2017年越南馬鈴薯進出口貿易數據見下表1。其中2017年越南馬鈴薯出口量為2268噸,出口金額為822萬美元,是幾年中出口量最多的一年;進口量最多的一年是2016年,進口數量為97716噸,進口金額為97239美元。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部表示,越南的工廠每年需要大約18萬噸馬鈴薯加工產品,但目前國內產量不足,僅僅占該需求量的40%,因此越南需要大量從國外進口馬鈴薯,主要進口目的國為中國,以補充國內馬鈴薯的需求空缺。

表1 2010-2017年越南馬鈴薯進出口貿易數據

三、中越馬鈴薯標準

(一)中國馬鈴薯標準

GB/T 25872-2010《馬鈴薯 通風庫貯藏指南》,該標準規定了種用、使用或加工用馬鈴薯在通風貯藏庫中的貯藏指南。此標準有中國商業聯合會提出并歸口,有中國商業聯合會商業標準中心、中國蔬菜流通協會、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起草。

(二)越南馬鈴薯標準

TCVN 9695:2013《馬鈴薯 人工通風庫貯藏指南》由TCVN/TC/F10蔬果及蔬果產品國家標準技術委員會編寫,質量測量總局審定,科學與技術部頒布。該標準規定了馬鈴薯預處理、貯存馬鈴薯、檢驗貯存馬鈴薯、貯存資料。

馬鈴薯貯存方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地方的氣候條件,現有的機械化水平和類型及馬鈴薯的最終用途。在許多國家,馬鈴薯經常成堆貯存,但越來越多的地區使用帶有人工通風的專業存儲方法,以保證馬鈴薯的不易變質。本文選取了中國GB/T 25872-2010《馬鈴薯 通風庫貯藏指南》與TCVN 9695:2013《馬鈴薯.人工通風庫貯藏指南》中馬鈴薯貯存方法、條件等關鍵指標比對,發現中越兩國在馬鈴薯通風貯藏標準方面的差異。

四、中越馬鈴薯標準(GB/T 25872-2010與TCVN9695:2013)關鍵指標比對

(一)中越馬鈴薯貯藏質量要求

通過表2可以看出:蚜蟲又稱蜜蟲、膩蟲等,多屬于同翅目蚜科,為刺吸式口器的害蟲,常群集于葉片、嫩莖、花蕾、頂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葉片皺縮、卷曲、畸形,嚴重時引起枝葉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蟲分泌的蜜露還會誘發煤污病、病毒病并招來螞蟻危害等。馬鈴薯枯萎病指的是起初地上部出現萎蔫,剖開病莖,薯塊維管束變褐,濕度大時,病部常產生白色至粉紅色菌絲。主要為害馬鈴薯部位為莖部。因此,兩種是不同的危害馬鈴薯的病菌。在馬鈴薯中含雜物的要求中,GB/T 25872-2010對于附著在馬鈴薯上的泥土、樹枝和其他雜質描述更加細致全面。

表2 中越馬鈴薯貯藏質量要求

(二)中越馬鈴薯貯存資料要求

表3 中越馬鈴薯貯存資料要求

從表4可以發現,GB/T 25872-2010中的c)指的是種類和用途,TCVN 9695:2013的(3)指的是馬鈴薯種苗及目的地;GB/T 25872-2010中的g)指的是品質注釋,TCVN 9695:2013的(7)指的是與質量相關的注意事項;兩者相比較,在貯存資料方面的規定GB/T 25872-2010和 TCVN 9695:2013是基本相同的。

五、對策與建議

(一)更新馬鈴薯通風庫貯藏標準

我國GB/T 25872-2010馬鈴薯通風庫貯藏標準于2011年發布實施,越南TCVN 9695:2013《馬鈴薯 人工通風庫貯藏指南》標準于2013年發布實施。以ISO為例,ISO標準每5年復審一次,平均標齡為4.92年。我國在《國家標準管理辦法》中規定國家標準實施5年,要進行復審,即國家標準有效期一般為5年。因此,我國與越南的馬鈴薯通風庫貯藏指南的標準需要及時更新。

(二)提升保障馬鈴薯質量

自2013年開始,市場在悄然發生變化,從只關注大薯到現在關注大小、注重顏色、薯型、品種、耐儲性、果肉顏色等等,市場對馬鈴薯品質要求越來越高了。未來的馬鈴薯產業必將走向質量時代。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在今后,應當學習國外先進標準,發現其最新動態,加強標準制修訂。面向市場,適應市場,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才能發展。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學習技術,保證更專業,探索為“質量服務”的最佳模式。

(三)發展馬鈴薯品種,建立多元化市場體系

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應及時調整馬鈴薯品種結構,擴大種植品種,加快馬鈴薯主食產品的研發,優化市場結構,形成多元化、多方位的出口體系,不斷推進馬鈴薯產業的出口貿易。

(四)依托國內資源稟賦,提高馬鈴薯國際競爭力

首先,我國要立足區域特色,因地制宜推進結構調整,充分利用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優越性,推進馬鈴薯實現高質量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改善馬鈴薯產業的有效性和穩定性;其次,不斷優化國內馬鈴薯產業生產結構的同時,密切關注國際馬鈴薯市場動態,積極引進或學習國際、國外馬鈴薯貿易國的先進經驗,不斷完善國內馬鈴薯的國際競爭力。

六、總結

馬鈴薯具有生產上的豐產性、生態上的適應性、經濟上的高效益、營養上的豐富價值,是重要的宜糧、宜菜、宜飼和宜做工業原料等具有多種用途的糧食和經濟作物。中國作為世界上生產馬鈴薯第一大國,貿易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世界糧食安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推動了中國和越南馬鈴薯貿易。因此,比對中越兩國馬鈴薯貯存方法,發現兩國標準的差異性,提出相關對策與建議,完善兩國馬鈴薯貯藏標準體系,為馬鈴薯的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歡
越南馬鈴薯通風
馬鈴薯有功勞
初夏馬鈴薯 田間管理抓哪些
一例育雛室通風不良造成雞苗慢性死亡的調查報告
讀圖
越南Vedana餐廳
春栽馬鈴薯種植技術
越南百里“銀灘”
定邊馬鈴薯
室內變電站通風散熱、降噪在工程中的應用
淺圓倉智能通風系統在冬季通風中的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