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學研合作的知識轉移模式研究
——五螺旋互動模式

2020-11-18 14:37鐘海歐
福建質量管理 2020年20期
關鍵詞:科研機構中介機構孤島

鐘海歐

(成都體育學院圖書館 四川 成都 610041)

引言

在知識經濟時代,產學研合作的過程就是合作各方知識整合、知識擴展和知識創造的過程,充斥著大量的知識轉移、知識轉化和知識共享行為[1]。知識轉移主要涉及到知識擁有者、知識傳遞者、知識、知識消費者這四個大的方面。由于知識擁有者與知識消費者本身的特質以及知識在轉移過程中的知識破損等等,勢必會造成產學研合作的信息溝通不暢,合作進展緩慢,造成“知識孤島”等現象。知識孤島是由信息孤島這個概念衍生而來。信息孤島指的是信息時代呈現出來的一種獨特的信息現象,它是指由于各系統、軟件、數據庫之間的格式差異、技術隔閡等造成數據共享性與交互率極端低下甚至無法連通的問題[2]。信息孤島嚴重阻礙了組織的信息交流活動和浪費了大量的組織資源[3]。知識孤島擴大了信息孤島的內涵,指的是作為知識的擁有者高校、科研機構與知識的消費者企業之間,由于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這三者社會分工不同,職能不同,擁有的知識內容側重不同以及知識本身的特性,所造成的信息溝通不暢,各自孤立,知識不能共享這種現象。為了打破這種知識孤島現象,本文突出了在產學研合作中起粘合、溝通、協調作用,作為知識傳遞者的中介機構的作用。已有的文獻著重從知識消費者、知識生產者和知識本身的特性來進行研究,本文通過引入中介機構,構建產學研五螺旋互動知識轉移模式,希望能夠對產學研合作有一定的參考。

一、中介機構在產學研合作知識轉移中的作用分析

(一)中介機構的含義

中介機構主要是指在產學研合作中為企業與高校、企業與政府、高校與政府等各方提供服務的各種中介組織。本文研究需要強調和說明的是,按照中介服務組織的本質特征,凡是為其他組織主要是為政府、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提供中介服務的組織均可以稱之為中介服務機構,即除了政府、企業、高?;蚩蒲袡C構之外的第四部門。隨著產學研合作層次的進一步提高,具備信息、經驗、資金、人才、政策、技術等優勢的各類中介在產學研合作中發揮橋梁與支撐的作用就至關重要。

(二)中介機構在產學研合作知識轉移中的作用

產學研合作是一種不同系統、不同行業、不同經濟主體之間發生的行為,因此相互之間的知識轉移是合作的必要條件。目前,產學研合作的僵局大多是因為企業、高校和研究院所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壁壘,嚴重阻礙了生態圈內部的交流與協作。中介機構憑借對產學研各方的需求以及人力的有限,做出最優的匹配,化解了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對于買方找不到賣方,賣方找不到合適的買方這種尷尬。

中介機構在產學研合作實踐中主要表現出來的作用有:

1.通過中介機構進行產學研實地對接活動,促進產學研合作成功率全面提升。通過中介機構進行產學研實地對接活動,促進產學研合作成功率全面提升。采用的主要形式有三種,一是請高校和科研院所到企業進行實地考察,調研,了解需求及其狀況;二是組織企業到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交流、訪問,三是就某個科研成果或者產業組織專題召開專題會,邀請意向機構參加。

2.通過中介機構沖破知識孤島,促進產學研合作順利進行。由于高校、科研機構、企業是社會中存在著不同職能的經濟個體,分工不同,權限不同,擁有的知識也各有側重,造成了在合作過程中,知識轉移渠道不暢,各自有所保留,買賣雙方之間的不了解,也造成了知識在一定程度上的流失,造成了知識孤島現象。政府雖說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中介的角色,架起了合作的橋梁,但是由于政府是官方機構,其過多干與,反而會阻礙其發展。這時就需要一個對供需雙方都有一定的了解,能夠起到傳遞、溝通、協調,充當“媒介”作用的中介機構,為產學研合作各方互通有無,牽線搭橋,使得合作可以真正的落地開花。

(三)中介機構在產學研合作中的案例分析

青島智慧農大技術服務限公司是一所從事生物及農業領域的技術服務中介機構,擁有青島科技大學和國內眾多高校及科研機構的成果。福山區農業局正在尋找一種可以探測福山區土壤pH、有機質等的可行方法,針對福山區農業局的需求,該中介采取了兩種措施,一是對供需雙方進行摸底,一方面搞清福山區農業局的技術難題,一方面搞清院校是否能解決該難題。另一種措施則是一方面邀請該局去大學院校進行參觀、學習、交流,請院方介紹研發成果,另一方面是組織院校專家深入到該局,進行會診,推動企業與高校的實地交流。自雙方簽訂合同后,青島農業大學的科研團隊便開始著手研究該項目,在他們的研究過程中,青島智慧農大的技術經紀人多次到實驗室進行情況了解及其研究進度,并對福山區農業局進行一個反饋。最后成功研發出了適合福山區農業局土壤測面的有效方法。

對上面的案例經過分析后可以發現,中介機構在產學研合作中主要表現出來的作用有,一是充當知識傳遞者的作用,了解供需雙方需求及主要矛盾,再進行對接,二是為雙方的知識轉移充當橋梁,通過福山農業局和青島農業大學的相互參觀、學習、交流,有利于進一步的開展合作,三是充當知識轉移反饋者,對開展中的項目進行一個跟蹤、反饋,促時合作順利進行。

二、我國產學研合作中的知識轉移模式——五螺旋互動模式

(一)理論基礎:三螺旋模式

90年代左右,來自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社會學系著名教授亨利.埃茲科維茨(Etzkowitz)和荷蘭阿姆斯特丹科技發展學院的教授羅伊特.勞德斯多夫(Leydesdorff)提出了經濟學界的三螺旋模型理論。三螺旋理論模型成為分析產學研合作的基礎理論。三螺旋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三螺旋理論模型

(二)五螺旋互動模式的含義

鑒于中介機構在產學研合作知識轉移中突顯出來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三螺旋理論模型作為基礎理論,構建產學研知識轉移的五螺旋互動模式如圖2所示。五螺旋互動模式的核心內容是:企業、大學和政府、科研機構和中介機構,這五者在技術創新過程中密切合作,相互作用,五類主體的每一個都表現出另外四個的一些能力,同時每一個主體又都有著自己與眾不同的使命,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五方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代表這些主體的每條螺線都獲得了更大的能力并進一步相互作用,支持在其它螺線里產生創新,由此產生持續創新流,共同發展,共同進步。高校和科研機構是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主要來源,并且擁有最核心和最前沿的科學技術人才;企業需要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差別化的知識和人才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其對市場需求敏感,擁有強大的科研成果轉化能力,是實現技術創新主要組織。政府創造了產學研各方進行知識轉移的有利條件,起大了較強的推動作用。中介機構為知識轉移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是促進產學研合作中知識轉移的粘合劑,為政府與社會之間發揮功能傳遞作用,在企業主體之間與企業和高校之間發揮服務紐帶作用。產學研合作的順利發展,離不開這五者的有機互動,五者形成一個系統、有機的整體,共同發揮出政產學研中介合作的乘數效應。舉例來說,作為知識集聚地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核心知識及科研成果興辦屬于自己的企業,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東北大學就創辦了屬于自己的企業,早在2010 年,僅北大校辦產業收入總額就達到 626億元。作為知識消費者的企業除了進行生產贏利外,也可以投資創辦屬于自己的大學,開展技術人才培養和科學知識研究,像長虹這種大集團就有專門屬于自己的研發中心;中介機構也可以扮演著政府的角色,為各方牽線搭橋,提供知識轉移支撐平臺;甚至可以利用自身的人才、資源、技術興辦企業。政府可以通過資助項目和改善經營環境來支持企業、高校和中介機構的發展。通種這種互動,五者相互作用,通過各自的發展和合作帶來的契機,可以進一步提高各自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合作共贏最大化。

圖2 五螺旋互動模式

(三)五螺旋互動模式的各主體措施

根據五螺旋互動模式,在以知識為基礎的時代中,大學-企業-政府-中介服務機構-科研機構互動是提高知識轉移效率的一個可行方法。具體而言,加強五螺旋模型互動,促進產學研合作中的知識轉移,各方應采取以下措施。

1.政府層面

(1)制定相關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擴大對各行各業有有重大發展和應用前景項目的扶持。

(2)制訂產學研合作中的法律風險防范,對產學研合作管理需要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由專人負責管理,減少糾紛發生。

(3)鼓勵各種民間機構興辦盈利性中介機構,加大對中介機構的扶持力度,制定相關中介機構有序、穩定發展的條例。

2.高校/科研機構層面

高校/科研機構需要做到:

(1)轉變教師/科研人員思想觀念。知識轉移不是知識單向的知識輸出,而是知識的雙向傳遞,有舍才有得。在知識轉移的過程中,不管是個人還是組織都能夠通過吸收他人的知識,增加自身知識存量。

(2)隱性知識顯性化。在具體合作過程中,教師/科研人員一定要盡量將個人的隱性知識轉換為顯性知識,這可以降低知識轉移的難度,提高知識轉移的效果。

(3)構建教師/科研人員實踐社區?!皩嵺`社區”,簡稱(Community of Practice一詞是由COP)Etienne Wenger(1998)[4]首創、并定義為“關注某一主題,并對這一主題都懷有熱情的一群人,他們通過持續的相互溝通和交流增加自己在此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構建高校教師實踐社區,有利于促進教師間的知識轉移。這種互動交流產生了價值,互動交流是學習者獲取知識與進行信息反饋的中介,同時也是激發內在動力、激活自身隱性知識的方式之一[5]。為了將有價值的隱性知識快速轉換為顯性知識,需要尋找到更好的相互交流和表達我們自身知識的途徑而實踐社區無疑是這樣一種交流、表達和分享知識的理想平臺[6]。

(3)主動建立信息溝通平臺,促進其知識轉移,積極吸引企業參與產學研合作。像清華大學,四川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建立的技術轉移中心,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5)制訂高??蒲泻献髦械姆娠L險防范,像對高校的科研合作的管理需要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由專人負責管理,嚴格把關合作的簽約、履行、交付的各個環節,減少糾紛的發生[7]。

3.企業層面

企業作為產學研合作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體,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領導要充分重視,給予全面支持,高校與科研機構內的專業理論知識與企業生產、市場營銷知識的結合,將開出一朵燦爛芬芳的花。

(2)在產學研合作過程中,主動訴求其技術難題,多與高校和科研機構溝通,力求達到知識轉移方知道轉移何種知識,知識轉移接收方知道接收何種知識。

(3)提供有利于知識轉移的大環境,盡一切努力支持高校與科研機構的研發,全面協作,實現無縫的合作。

4.中介服務層面

(1)建立多方知識轉移支撐平臺,在互聯網+這個大時代背景下,利用網絡組建各種類型的線上交易、聯系平臺,建立中間渠道,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

(2)引進和培養一批有技術專長、懂經濟、會經營、具有評估技術作價能力的科技中介服務人才隊伍,為產學研合作中買賣方之間的知識轉移牽線搭橋,提供專業的意見。

(3)成立產學研合作中介服務聯盟,在更高層次上整合各類中介服務資源,通過提升服務的“專業性”“協調性”和“便利性”,做精,做實各項產學研服務工作。

(4)定期、長期開展各種類型的產學研合作實地對接活動,不但要促使沉睡中的科研成果走出去,更是要所潛在成果需求方引進來。

猜你喜歡
科研機構中介機構孤島
吉林省加快發展新型科研機構的綜合思考
不再是孤島
常州市以“成長值”管理制度探索中介機構監管模式
中介機構參與下聯盟企業知識轉移的三方利益博弈分析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2017年保險專業中介機構情況匯總表
孤島求生記
政府購買統計服務及統計中介機構建設研究
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規?;D化模式研究
企業-科研機構合作創新的演化博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