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刷胡:成也“戰”,敗也“戰”

2020-11-19 10:54宋海博
領導文萃 2020年21期
關鍵詞:小胡子愷撒大胡子

宋海博

日前,美國駐韓國大使哈里斯前往一家韓國理發店,剃掉在韓國引發爭議的“日本式小胡子”。此前很多韓國人抨擊哈里斯,稱他的胡子與日本殖民朝鮮半島時期的朝鮮總督相似,是對韓國的侮辱。由于哈里斯是日美混血,本就敏感的身份再加上特殊的胡子造型,成為引爆韓國反感情緒的導火索。

尊嚴和便利的折中

給哈里斯惹出麻煩的胡子樣式類似“衛生胡”,英語直譯為“牙刷胡”,這個名字的來由是胡子的造型整齊,如同牙刷一般。在美國出生和成長的哈里斯可能覺得牙刷胡稀松平常,因為牙刷胡最早就出現于19世紀后期的美國。當時美國正處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中,工業生產規模急劇擴大,對工業設備操作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此前美國男性像歐洲男性一樣,留著長而濃密的大胡子以象征男性尊嚴。但大胡子難打理、易弄臟,特別容易沾到機器上的油污,掉落的胡須還可能造成機器故障,甚至可能不小心被卷進機器造成致命傷害。從19世紀后期開始,美國掀起剃須運動,一張剃得干干凈凈的臉開始成為新的時尚。

不過,很多美國男人仍堅持“胡子是男性象征”的傳統觀念,拒絕剃光自己的胡子,于是作為衛生與愛美的折中產物,牙刷胡被發明出來:在滿臉須毛被剃得干干凈凈之后,只留下鼻子下面的一小塊“領地”。它既最大限度地滿足衛生的要求,又最低限度地保留了男性的驕傲。1914年,喜劇大師卓別林在電影中首次采用戴禮帽、穿皮靴、駐拐杖,留著一撮小胡子的造型,一舉成功,這個形象在他以后的電影中被保留下來,甚至成為卓別林的個人標志。后來卓別林在一次采訪中解釋說:“之所以采取小胡子的造型,是因為它既給人以滑稽的感覺,而又足夠小,不至于遮擋住自己的面部,妨礙表演?!?/p>

而此時的歐洲,剃須和小胡子并未像在美國一樣流行開來。男性們雖然不再像19世紀那樣普遍在下頜蓄著滿臉濃密的長須,卻仍不放松對上唇的胡子進行造型。其中最流行的一種叫“愷撒胡”,即在上唇留濃須,兩邊的須角伸出唇邊,微微上翹。這種兩邊須角上翹的造型很難自然形成,當時的男士不得不用油或是蠟來固定胡子的造型。

歐洲最早流行牙刷胡的國家是同樣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獲得飛速發展的德國。1907年,德國已經有不少男人開始留這種新式胡型,以至于當年10月20日的《紐約時報》特意報道此事,還起了一個聳人聽聞的標題:德國婦女最痛恨的事——牙刷胡逼走愷撒胡!

1908年,德國傳奇賽車手漢斯·科本贏得紐約—巴黎汽車拉力賽的冠軍,一時成為德國的“民族英雄”。這名賽車手不僅高大帥氣,而且留的就是牙刷胡。隨著對他賽程持續不斷的報道和報紙上刊登的大幅照片,科本幾乎成為牙刷胡的代言人。牙刷胡開始廣受年輕人青睞,成為年輕人中的新潮流,采用牙刷胡的人群進一步擴大,并開始向歐洲其他地方蔓延。

防毒氣讓牙刷胡大流行

牙刷胡真正成為一種流行趨勢,還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毒氣戰。為打破戰場僵局,同盟國與協約國紛紛施放毒氣。據統計,1918年德軍打出的炮彈中有一半是毒氣彈,其慘烈可見一斑。

為在如此惡劣的戰場環境下生存下來,防毒面具成為必備品。然而當時各國士兵中流行的上唇大胡子卻阻擋了防毒面具密封效果。為了保命,士兵們不得不剃掉心愛的大胡子,僅在鼻下留下一撮胡須。牙刷胡就這樣“迫不得已”地在各國軍隊中流行開來,完全取代了愷撒胡的地位。1918年,就連一向堅持愷撒胡的德國皇室成員也有不少人換成了牙刷胡。正是來源于一戰戰場的體驗,讓戰前還保留著傳統大胡子的希特勒也留起標志性的小胡子。

一戰結束,但牙刷胡的流行并沒有結束。大約就是在此期間,牙刷胡傳到了日本。一時間,從西歐的德國到東歐的蘇聯再到遠東的日本,軍人們的牙刷胡造型風靡一時——軍人們心里清楚,戰爭沒有結束,他們迎來的只是休戰期,只要戰爭一爆發,噩夢般的毒氣隨時有可能卷土重來。

“小胡子”留下慘痛記憶

明治和大正時期,日本社會普遍流行模仿英法的愷撒胡造型。當時這種胡子在中國被稱為“仁丹胡”,因為日本在中國大肆張貼的仁丹廣告頭像就留著這樣的胡子。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牙刷胡迅速在日本流行開來。首先是學習德國的日本軍人采用牙刷胡,接著傳到特高課和漢口商行等日本軍事特務機構中,最后連民間也開始有樣學樣地留起牙刷胡。侵華戰爭全面爆發后,大批留著牙刷胡的日本軍人、特務以及商人蜂擁進入中國各個角落,以至于抗戰時期中國社會對日本人的記憶中,牙刷胡成為鮮明的標志。當時日本文職高官也幾乎個個都是牙刷胡。最有名的當屬三次出任首相的近衛文麿。在他任上,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因此他與希特勒并稱為發動二戰的“兩個小胡子”。

如果仔細觀察被韓國拿來與哈里斯比較的幾名日本駐朝鮮總督,也能清晰看到胡子造型的變化。首任朝鮮總督伊藤博文還是滿臉的大胡子,之后的曾禰荒助、寺內正毅就改為愷撒胡,此后的長谷川好道、齋藤實、宇垣一成、山梨半造、南次郎等均為牙刷胡。

然而正是這些日本駐朝鮮總督,讓朝鮮半島陷入水深火熱之中。1910年,日本武力脅迫朝鮮簽訂《日韓合并條約》,完全吞并朝鮮。為消滅朝鮮人的民族意識和反抗意識,日本從思想上和肉體上對朝鮮人進行殘酷鎮壓。此外,日本帝國主義者還對朝鮮的煤、鐵等各種資源進行瘋狂掠奪,朝鮮半島1/4農田和4/5的森林礦山等資源被日本強占。

而胡須造型最接近標準牙刷胡的最后兩任朝鮮總督小磯國昭和阿部信行,也是對朝鮮人民最為殘忍的。小磯國昭1936—1938年任日本駐朝鮮軍司令,后于1942—1944年出任朝鮮總督,因其殘酷鎮壓朝鮮人民的反抗運動,被稱為“朝鮮之虎”。1943年,小磯更是一力推動和組織強征朝鮮男性參加二戰,前后共有24萬朝鮮青壯年被強征入日軍充當炮灰,近800萬朝鮮民眾被征發服勞役,死者數以萬計,小磯的雙手沾滿了朝鮮人民的鮮血。日本歷任朝鮮總督所欠血債委實不少,無怪乎時過境遷70多年后,韓國民間對他們的牙刷胡仍念念不忘,一見哈里斯的胡子造型,便勾起那段慘痛的回憶。

正是由于東西方這些留著小胡子的戰爭販子的累累罪行,使得牙刷胡在二戰中成為法西斯象征的一部分,以至于二戰結束后,曾風靡一時的牙刷胡迅速銷聲匿跡,難覓其蹤。牙刷胡因戰爭而流行,又因戰爭而被唾棄,可謂成也“戰”,敗也“戰”。

(摘自《環球時報》)

工作和人生本該什么都有可能發生,但我們卻在不知不覺中規定了做法,把面包做成刺身,蘸上爛燉當做一道菜下飯吃也沒什么不可以。就算失敗摔倒,只要像不倒翁一樣,再爬起來就好了。

——《孤獨的美食家》

猜你喜歡
小胡子愷撒大胡子
愷撒:拒絕王冠的人
大胡子國王
代駕
Super Strong Beard 超級結實的大胡子
大胡子傳奇
你不知道的創可貼
做在大胡子里的鳥窩
法醫出手,愷撒瞑目
好你個拍客
愷撒應對罷戰軍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