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謹防垃圾短信穿上5G新馬甲

2020-11-23 01:53常寧
人民論壇 2020年29期
關鍵詞:手機用戶個人信息短信

常寧

【摘要】5G新短信的來臨,為消費者帶來更大的使用盛宴,同時消費者也將面臨體驗感下降、個人信息泄露、短信詐騙、日常生活騷擾等問題。因此,在5G短信還沒有推廣前,必須明確服務商與運營商的法定權責,落實內容監管與侵權責任,加大懲罰力度,結合大數據治理及時過濾垃圾信息。

【關鍵詞】垃圾短信 5G 消費者 【中圖分類號】G202 【文獻標識碼】A

5G新短信來了,它與傳統的短消息不同,不僅僅有圖文,還有位置、視頻等信息,甚至可以完成支付,具有顯著的交互式優勢。這對企業來說是一種經濟效益紅利,對消費者來說,也是一場全方位的新體驗。然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5G新短信同樣面臨轉化為垃圾短信的風險,與傳統垃圾短信不同的是,它具有更加新穎的表現方式,更具感官優勢。不管是傳統短信還是5G短信,如果滿屏都是垃圾短信,必然引起消費者的不滿。

垃圾短信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

在灰色與黑色產業鏈中,垃圾短信作為“長命霸王”,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群眾宅在家中依然能夠感受到。根據相關數據,2020年2月短信詐騙案件上升了35%,其中金融詐騙位居第一。在大力普及各種APP的過程中,短信逐漸成為互聯網交流的標配。在內外環境的催生下,垃圾短信逐漸風生水起。到2019年的第二季度,“12321”舉報中心受理了約166000件關于垃圾短信的投訴舉報,和上個季度相比增加了90.4%;其中約74000件投訴移動企業轉售手機號碼,和上個季度相比增加461.9%,這嚴重影響了手機用戶的使用感受。在十幾億的消費者用戶中,如果能夠倒出苦水,將逆流成海。從360手機衛士攔截的垃圾短信內容來看,被舉報的短信大部分是廣告推銷,然后是各類違法與詐騙信息。

目前,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共同推出了《5G消息白皮書》,以共同開啟5G業務。垃圾短信在5G時代延續了之前的特征,外加5G的技術烘托,看起來更加高端,對消費者帶來的危害更大。

垃圾短信升級可能造成更大危害

隨著5G信息業務啟動,手機短信將打破界面限制,融合各種新技術,迎來嶄新的未來。在發展的同時,5G短信的覆蓋面越來越大,垃圾短信很可能換個“馬甲”卷土重來,需要警惕存在的危害。

降低5G信息的使用體驗。垃圾短信由來已久,并且花樣百出、屢禁不止,不管是廣告推銷,還是商業詐騙,總給人防不勝防的感受。隨著5G技術的應用,短信業務將全面升級,若垃圾短信緊隨5G進行升級,手機用戶的使用體驗將繼續受影響,同時面臨更多翻新的詐騙方式。屏幕上廣告短信數量眾多,人們需要從垃圾短信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最終使5G用戶的使用體驗大打折扣。

用戶個人信息泄露。個人信息泄露作為當今社會的一大公害,很難通過法律予以解決。其原因是,侵權主體很難查找,被侵權人根本不知道哪個環節泄露了個人信息。例如,用手機下載一個APP,被強制要求打開定位與相機等權限,這種越界收集信息的情況非常普遍,某些商家會共享甚至賣出消費者的購買記錄與注冊信息,造成信息泄露。5G技術也將催生出新的安全需求與應用場景。對此,必須從細節上謹防個人信息泄露。

短信詐騙造成經濟損失。中獎短信詐騙、點擊“釣魚”短信后錢被盜等詐騙方式層出不窮。從2018年開始,中國通信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兜售轉碼、渠道商推銷渠道,一些平臺以“一手資源、什么都可以發”為旗號,為各種股票、教育、博彩、網貸等從業者帶來經濟“福音”,并通過“釣魚”短信與中獎短信進行后臺詐騙,給一些民眾造成經濟損失甚至人身傷害。

日常生活騷擾。不法分子通過群發器或者電腦進行漫天撒網,一兩分鐘就能發送上萬條短信息。短信內容無奇不有、五花八門,并且這類短信息并不是不看就可以的,不看會讓手機一直響個不停,對手機用戶造成了很大的精神騷擾,嚴重損害了他們的人格權益??梢?,5G技術的更新換代使垃圾短信很可能借勢禍害通信終端,從精神上給用戶帶來更多困擾。

新興技術包裝垃圾短信為何能成功

推陳出新的騙術與專業的詐騙方法,讓手機用戶應接不暇。在5G技術助推下,詐騙者會持續更新詐騙途徑與方式,通過新興技術包裝垃圾短信。

法律依據滯后。雖然目前針對垃圾短信也有不同形式的立法,如《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等,但這些立法層級相對較低,缺乏權威性。目前還缺少規范的法律,對垃圾短信的法律概念、執法主體等內容進行界定。發送垃圾短信的違法成本很低、利潤卻很高,且現存的制度缺乏可操作性,有效的集體訴訟、懲罰性賠償等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來。同時,相關法律在個體信息保護方面力度較弱,特別是沒有限制垃圾短信的發送條款及相應的懲戒措施。又由于單行法分散,不夠統一,所以很難發揮法律效力。

技術防范困難。雖然在技術上能夠設置攔截,但實際操作中可以用不同號碼再次發送信息,而手機號碼對應的用戶卻是唯一的,所以對他們而言垃圾短信防不勝防。在運營商監管上,由于其責任心不強,在利益的驅使下運營商對“一對多”的管控不夠嚴格,這些都是垃圾短信泛濫的原因。因此,運營商必須加大管控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如果發現某個賬戶大量發出垃圾短信,應立即封號,凍結賬戶余額。

廣告商利益驅使。某些廣告公司通過業務訂制、投放廣告等形式獲得利潤,然后和運營商分成。5G短信可以通過網購平臺快速掌握商家與客戶的相關信息,這也導致每到促銷日向老客戶發放廣告成為定勢。一旦移動轉售企業和商家勾結,在利潤最大化原始動力的作用下,他們很容易忽略內部道德與規范約束,向手機用戶“轟炸”垃圾信息。雖然工信部要求加大監測力度,但運營商只考慮自身利益,操作時不會嚴格按照法律執行,違法操作的情況時常存在。

未雨綢繆做好5G新短信過濾工作

5G技術如果助推垃圾短信升級,詐騙方式將推陳出新,消費者遭受的騷擾也將增加。所以,在5G短信還沒有推廣前,必須明確服務商與運營商的法定權責,落實內容監管與侵權責任,加大懲罰力度,結合大數據治理及時過濾垃圾信息,謹防垃圾短信穿上5G“新馬甲”。

整合國內外發展經驗,破除法律界限,加大對垃圾短信的懲戒力度。做好手機號碼與個人信息等相關立法保護工作??梢越Y合國外經驗,在沒有得到客戶準許的情況下,增值服務商不能發送相關信息;針對手機短信發送方的立法規制,讓發送者明白權利義務,同時注明發送地址、單位與手機號碼等信息,從立法上規定信息發送的時間段,同時提高懲罰力度??梢越Y合國內經驗傳統,在優化立法的過程中優化制度建設,將垃圾短信納入法治軌道;相關部門應整合法律要求,優化激勵細則,通過對手機用戶的特殊保護發揮法律價值。

加強大數據技術運用,舉好攔截之“手”。在規制手機垃圾短信的同時,運營商與信息平臺應當不斷創新技術監管。在手機實名制、內容健康、流量監控的要求下,增強垃圾信息攔截、識別與黑名單監管技術。在政府監管單位、電信運營商以及手機安全廠商的共同作用下,對騷擾信息、偽基站進行重點打擊,通過大數據技術準確識別垃圾短信并屏蔽。通過軟件工程、海量數據管理、云計算框架、敏捷開發法、軟件度量等實踐方法,為垃圾短信立起“圍墻”。

明確各方權責,完善監督陣地。為了理清垃圾短信,必須從源頭上處理好服務商與運營商的法定權責,通過內容監管與全鏈路識別,通過注冊保護、反作弊技術、本地審核管理與內容安全云能力,阻隔垃圾短信。建章立制,打擊灰色與黑色產業,倒逼運營商將短信使用控制在安全范圍內,形成風清氣正的短信管理和服務平臺。

責編/張忠華 美編/陳琳

猜你喜歡
手機用戶個人信息短信
保護死者個人信息 維權要不留死角
敏感個人信息保護: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的重要內容
淺論非法使用個人信息的刑法規制
主題語境九:個人信息(1)
基于藍牙技術的藍牙路況測險儀設計研究
道歉短信
代發短信
新媒體時代下手機廣告發展現狀分析
論小米和360大戰對用戶自主選擇權的侵害
數 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