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

2020-11-23 01:44張丹梁漢英陳穎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18期
關鍵詞:早期康復護理老年患者心肌梗死

張丹 梁漢英 陳穎

[摘要] 目的 觀察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8月—2019年7月該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共64例分為研究組和基礎組,研究組實施早期康復護理措施,基礎組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對比兩組的血糖控制情況、不良血管事件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后,研究組的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 h血糖值(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均顯著低于基礎組(t=6.565、7.927、5.154,P<0.001);研究組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優于基礎組(χ2=5.143,P=0.023);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基礎組(χ2=6.335,P=0.012)。 結論 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效果顯著。

[關鍵詞] 早期康復護理;老年患者;糖尿病;心肌梗死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9(b)-0109-03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ZHANG Dan, LIANG Han-ying, CHEN Ying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Rehabilitation, 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 Fuzhou, Fujian Province, 35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64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7 to July 2019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basic group. The study group implemented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asures, and the basic group implemented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s. The group's blood glucose control status, incidence of adverse vascular event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FPG),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 level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basic group (t=6.565, 7.927, 5.154, P<0.001).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basic group (χ2=5.143, P=0.023),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asic group (χ2=6.335, P=0.012). Conclus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Key words] Early rehabilitation care; Elderly patients; Diabetes; Myocardial infarction

糖尿病是臨床發生率較高的代謝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高血糖,由胰島素分泌缺陷所引發。隨著病情的發展,極易對眼部、心臟、腎臟、血管、神經等造成慢性損害,甚至引發嚴重的功能障礙[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以及老齡化問題的持續加劇,心肌梗死的發病率明顯升高,特別是在伴發糖尿病的情況下,患者的冠脈病變程度更為嚴重,病死率也相對更高[2]。針對此類患者,臨床上主要通過介入手術以及藥物治療方式進行治療,但由于血糖不穩定,治療期間發生不良血管事件的風險相對較高[3]。因此,臨床急需探索更為全面有效的護理方案,以進一步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其生存質量。該文選取2017年8月—2019年7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6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對照研究,旨在觀察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接受治療的6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基礎組,每組均有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已確診。其中研究組包括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齡55~78歲,平均(68.37±3.82)歲;糖尿病病程3~13年,平均(7.48±1.63)年;梗死部位位于前壁的共14例,位于下壁的共8例,位于前間壁的共10例?;A組包括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齡57~75歲,平均(67.61±3.29)歲;糖尿病病程2~14年,平均(7.59±1.47)年;梗死部位位于前壁的共13例,位于下壁的共8例,位于前間壁的共11例。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已上報醫院倫理委員會,并已得到批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了解該次研究的具體內容,且自愿參與研究。

1.2? 方法

1.2.1? 常規護理措施? 基礎組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待患者進入疾病恢復期后,護理人員給予患者相應的用藥指導以及飲食干預,同時叮囑患者適當運動,并配合好醫生的其他治療工作。對于情緒不穩定的患者,需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以免對治療效果造成影響。

1.2.2? 早期康復護理措施? 研究組實施早期康復護理措施,具體內容如下:①心理支持:首先護理人員應主動了解患者的生活背景、學歷水平以及興趣愛好,并據此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方案,使患者能理解康復鍛煉對于身體恢復的重要意義。同時護理人員也應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并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待患者情緒穩定后,應指導其學會自我調節情緒的有效方法,引導其通過聽音樂、閱讀等方式放松身心。另一方面,護理人員也應做好患者家屬的溝通工作,詳細地向其介紹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鼓勵其多給予患者理解以及寬容,并幫助患者糾正不良生活行為。尤其是患者的飲食方面,應堅持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并注意細嚼慢咽、少食多餐,適當補充蛋白質,以加快身體的康復速度。

②康復鍛煉:護理人員需要嚴密監測患者的病情情況,并據此制定科學的康復鍛煉方案。在病情未得到控制前,應絕對臥床,待情況基本穩定后,可幫助患者進行關節被動運動[4]。治療后3 d,可引導患者進行床上坐起訓練,對于恢復較好的患者,可指導其進行床邊懸吊雙下肢。第5~10天可鼓勵患者進行床邊站立、室內行走以及走廊散步等鍛煉。第11~20天,這時患者已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可陪同患者進行上下樓、室外散步等活動。第21~28天,患者的體力已經有所恢復,應鼓勵患者進行力所能及的生活活動,并每日定時到室外進行散步。

1.3? 觀察指標

護理前后,詳細記錄兩組患者的FPG、2 hPG、HbA1c水平,并進行對比分析。統計兩組患者發生再發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室性心律失常、頑固性心絞痛的例數,計算不良事件發生率。通過調差問卷的方式評估兩組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分值0~100分,分數超過60分則表示對護理服務滿意,計算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指標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FPG、2 hPG、HbA1c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的FPG、2hPG、HbA1c水平均顯著低于基礎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良事件發生率與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基礎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基礎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的發生主要與遺傳、免疫、內分泌等因素有關,其病程較長,且多發于老年群體,嚴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時糖尿病也是心肌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通過相關研究證實,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更高,且病死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8~10倍[5]。因此,針對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不僅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同時也應實施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以促進患者病情的盡快恢復[6]。早期康復護理主要包括心理支持以及康復鍛煉兩個方面,在幫助患者樹立起治療信心的同時,能通過科學的功能鍛煉促進冠狀側支循環的建立,修復患者的心肌梗死病灶[7]。同時合理的身體運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胰島素抵抗,提高血糖控制效果。該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研究組的FPG、2 hPG、HbA1c水平均顯著低于基礎組(P<0.05)。同時心肌梗死患者由于臥床時間較長,因此極易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進而引發交感神經興奮異常,增加心絞痛以及心律失常的發生風險。而在早期康復護理模式下,患者的心理狀態相對穩定,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質的釋放受到抑制,患者發生冠脈痙攣的幾率相對較低。該研究的研究組,其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13%,顯著低于基礎組的21.88%(P<0.05)。在馬海燕等學者[8]所作出的研究中,研究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4.88%,對照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21.95%,與該次研究所得出的結果相接近,表明早期康復護理有助于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改善患者的預后。另一方面,早期康復護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心理、生理舒適度,能使患者充分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心與照顧,有助于護患關系的進一步優化。該研究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6.88%,顯著高于基礎組的75.00%(P<0.05)。由此可見,對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措施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早期康復護理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不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時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認可度。

[參考文獻]

[1]? 白穎,叢佳林,程淑莉,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糖尿病人群的臨床特點及隨訪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9,40(6):692-696.

[2]? 夏雪,張英武,瞿德濤,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 PCSK9 水平與冠脈病變的相關性分析[J].天津醫藥,2017,45(3):271-274.

[3]? 陳金梅.全程優質護理在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急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當代醫藥論叢,2017,15(21):22-23.

[4]? 聶玉蘭.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咝墓δ芗敖陬A后情況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8, 16(32):71-73.

[5]? 張捷.糖尿病合并心梗運用循證護理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 2019,9(13):106-107.

[6]? 曹艷,王曉紅,楊華.優質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心率變異性及不良反應情況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 38(3):398-401.

[7]? 胡杰.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14):1957-1959.

[8]? 馬海燕,譚大華.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探討[J].心理月刊,2019,14(7):91.

(收稿日期:2020-06-21)

猜你喜歡
早期康復護理老年患者心肌梗死
腹腔鏡治療老年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
病毒性腦炎患兒的早期康復護理
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死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護理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的影響
中醫藥防治心肌梗死:思考與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作用研究
自我保健在預防心肌梗死復發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