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消費升級為經濟發展蓄勢

2020-11-23 01:53矯立軍
人民論壇 2020年29期
關鍵詞:升級消費信息

矯立軍

【摘要】信息消費對改變供給體系質量、提高運行效率、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重大作用,尤其是對基礎性經濟增長影響顯著。在信息消費升級的同時,“新經濟業態”應運而生,不僅促進數字經濟增長,還帶來各種消費體驗。而且推動信息消費升級為經濟發展“蓄勢”,還需要在產業、設施、政策、產品、市場等多個方面發力。

【關鍵詞】信息消費升級 經濟發展 消費可持續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信息消費作為新的消費領域,不僅是消費的組成內容,而且對滿足人民群眾生活需求、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推動國內市場發展具有重大作用。信息消費是消費對象用間接或直接的信息產品達成銷售的活動,是增長最快、創新最活躍、輻射最廣的消費領域。

信息消費升級興起,“新經濟業態”應運而生

目前,中國信息消費需求強勢釋放,生態結構日漸成熟,快速增長的信息消費群,使共享付費成為常態。同時,還出現了持續進發的共享創新、提質升級的消費趨勢與新型智能硬件。

一是信息消費需求強勁釋放。在經濟社會與互聯網技術深度融合下,中國ICT(信息與通信技術)產業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根據2019年3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信息消費發展態勢及展望報告(2019年)》顯示,2018年ICT總產值達24萬億元;2018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約為5萬億元,在最終消費支出中占比超過10%。在軟件業、互聯網與電信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信息服務和信息產品供給不僅豐富,也釋放了消費潛力,到2018年年末,信息服務消費在信息消費規模中占52%。

二是信息消費創新生態形成。在信息服務上,線下線上融合儼然成為主流營銷模式。教育培訓、醫療養老、交通文化都出現了線下線上融合的消費閉環,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例如,智能零售,從萌芽到快速發展,依靠的是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物聯網技術,以促進經營模式、理念和支付模式的轉變,將人工運營升級為全數字運營。在信息產品上,智能終端成績顯著,民營企業崛起,無人機銷售全球領先。

三是信息消費支撐力度提高。對于固定寬帶網絡,隨著全光網升級,地級市已經成為光網城市。根據2020年2月27日工信部發布的《2019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國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量達到9.16億個,比上年末凈增4826萬個。其中,光纖接入端口比上年末凈增6479萬個,達到8.36億個。對于基礎設備,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的帶動下,基礎設備的服務能力大幅度升級。對于智慧物流,在數字技術的賦能下,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507.1億件,同比增長26.6%。

四是消費擴大升級速度加快。為發展信息消費,政府已經從政策上發力。2019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建設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深入開展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建設工作,此舉不僅提高了地方政府發展信息消費的積極性,也發揮了地方資源優勢。通過持續開展信息消費示范項目,信息消費環境將逐步優化,從而為其發展提供保障。在市場監管上,“放管服”改革將逐步深入,政府以包容審慎的態度,助推新模式發展,以提高信息消費活力。

五是新興消費群體快速崛起。商業化與數字化刺激消費者購買力,促使轉變消費行為模式,“80后”作為互聯網消費的主力,“90后”地迅速崛起,線上消費逐年升高,逐漸成為消費升級的驅動力?!?0后”“00后”作為新一代消費群體呈現出懶人經濟、重體驗、趣味優先等特征,影響著消費走向?!?0后”作為智能家居消費主力,智能化、網絡化極大地滿足他們對品質的要求,從而成為新一輪經濟增長點。與此同時,共享付費模式興起,信息消費進入2.0時代,大量用戶開始為教育、視頻、游戲、音樂等知識產品付費。

信息消費升級為經濟發展“蓄勢”的表現

信息消費作為輻射最廣、增長最快的消費領域,正在以突飛猛進的速度增長,未來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5G將逐步成熟,帶來全新的業態變化,為經濟發展“蓄勢”。

其一,刺激商品消費增長。信息作為消費者與企業的“黏合劑”,能夠實現供需匹配。例如,企業通過相關信息技術,精確地提煉用戶需求,并加大產品研發力度,設計出滿足用戶需求的信息產品,為不同群體提供相應產品;企業通過優化工藝流程、減少成本、改善服務與產品質量,提高消費者滿意度。

其二,突破消費增長瓶頸。集服務業與數字技術為一體的在線教育、電子商務、共享經濟以及互聯網醫療等新興業態與模式,極大地提高了服務水平和效率,打破了傳統服務業的發展瓶頸,實現了服務消費的快速增長。隨著“5G+VR”消費新模式的推廣,2020年這一模式在中國市場的規模有望達到900億元。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在我國高技術服務業中,電子商務服務投資增長39.6%,專業技術服務投資增長36.7%。

其三,支撐消費環境優化。利用數字技術優化信息消費環境,改善消費結構與供給,例如,各類電商平臺與搜索引擎既獲得了信息,又減少了不對稱信息;搭建并使用數據庫,可以在消費者與企業之間搭建信任的基石。在數字技術的帶動下,支付、交易和物流更加便利,消費規模不斷增長。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信息消費規模近4萬億元,2019年1-10月,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完成業務收入9902億元,同比增長21%。

其四,帶動新增產出與就業。面對新增的產出效應,信息消費已經全面覆蓋到各個產業。對于新增就業這個板塊,信息消費是信息產業與消費者的重要紐帶,能創造出大量就業崗位,能夠助推產業升級與改造,從而產生全新的就業模式。2020年5月14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騰訊微信團隊共同發布的《2019-2020微信就業影響力報告》顯示,2019年微信帶來的信息消費總規模約為3238億元,同比增長34.8%,拉動傳統消費5966億元。

推動信息消費升級為經濟發展“蓄勢”

第一,建設寬帶城市,打造城市信息消費產業鏈。打造集服務、研發、應用與生產“四位一體”的消費產業鏈,將數字技術作為基礎,優化信息消費機制,促進“三網融合”與產業升級。形成以用興業、民生為先的信息消費模式。對于信息消費,結合消費升級、網絡、生態、能力、環境以及市場進行信息產品和服務供給。

第二,建設基礎設施,促進農村居民信息消費可持續。提高農村居民文化水平,縮短甚至消除城鄉居民之間的“數字鴻溝”,利用信息消費券以及獎勵政策,幫助農民降低有線電視使用年費、電腦入網費等,優化農村網絡建設,結合農村居民對影視、科技、旅游的需求,提高信息服務的可獲得性,擴充消費市場與產品供給,拓寬信息傳播途徑。

第三,給予消費支持,提高信息消費者消費能力。挖掘信息消費者需求,升級信息終端,打造安全、高效、有序的消費環境;擴充信息消費試點城市范圍,通過虛擬技術,做好對信息消費者的培訓工作,提高信息消費者的風險防范與識別能力;優化信息消費結構,打好促進信息消費發展的基礎。例如,對于新增的5G用戶,北京補貼超1億元,通過終端與流量補貼,刺激群眾消費。

第四,培育消費需求,增強信息產品供給動力。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積極挖掘信息行業優勢,升級信息消費,培養新型消費熱點,擴大發展動能;以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基準,深化信息消費與5G的融合力度,培育新消費與新業態;以個人家庭與行業信息消費為依據,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與產品供給能力,從交通文旅、醫療教育、工業等角度發展信息消費;以政策扶持為背景,降本提質,助推信息消費;以監測機制為準則,建立信息消費評價體系,從國際拓展、產品孵化、消費標準上,創新信息消費模式。

第五,迎合“新零售”發展,推動信息消費環境適宜化。加快企業智能化改造與數字化轉型進度,對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產生的新模式、新業態進行總結,結合新型終端服務與物流模式,打造“無接觸新零售”的服務模式。深化“放管服”改革,創新信息消費業態,樹立詐騙防范與安全意識,擴充專項信息消費資金;搭建政府引導、多種形式的融資體系,以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通過工業互聯網分析市場變化,讓實體經濟逐步實現網絡化、數字化與智能化。加快“企業上云”,助推集群化發展,以帶動傳統產業創新性發展;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全面營造良好的信息消費環境。

責編/謝帥 美編/陳媛媛

猜你喜歡
升級消費信息
新的一年,準備消費!
字詞升級
“新青年消費”,你中了幾條
訂閱信息
消費輿情
信用消費有多爽?
第九章 升級!我的寵物
第九章升級!我的寵物
展會信息
自主閱讀,快樂升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