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鎖定問題清單,盯緊身心健康:初中體育教學改革探究

2020-11-24 13:10
少年體育訓練 2020年10期
關鍵詞:體育鍛煉體育評價

趙 琳

(呂梁學院,山西 呂梁 033000)

初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素質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受多種因素影響,男、女學生對待體育鍛煉的態度差別較大,尤其是多數女生缺乏積極鍛煉的良好習慣。為此,在當前推進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的進程中,要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分別制訂教學方案,在確保體育教學知識性和技能性的前提下,賦予體育課堂必要的趣味性和文化元素,使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參與的過程中感知體育的樂趣,養成良好習慣,收獲健康身心。

1 學生為本、立體課堂與問題導向: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導向

在傳統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由于師生存在體育教學理念認知的偏差,忽略了體育習慣和鍛煉意識的有效培養,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初中階段是學生知識技能學習和習慣培養的重要階段,在聚焦學生健康成長的理念下,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推進體育教學改革,探索全面提升初中體育教學實效的發展導向。

1.1 學生為本,聚焦健康:教學改革的科學導向

傳統初中體育教學大多實施“課堂本位”,缺乏對學生實際的充分考慮,影響了學生對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的認同。事實上,學生是體育教學的核心與根本,從選擇教學內容到設計教學方案、設置考評機制,都需要從學生的視角出發。只有充分考慮學生的體能負荷狀況、學習興趣和習慣等多種因素,才能確保教學方案與學生培養的高度匹配。因此,在全面推進初中體育教學改革時,要從學生視角出發,聚焦學生身心健康培養,豐富課堂趣味,發揮體育教學的多項優勢,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基礎保障。

1.2 立體課堂,關注創新:教學改革的關鍵導向

傳統初中體育教學模式單一,課程教學與課下鍛煉銜接不夠,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長期缺乏更新,使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不足、質量不佳,影響了體育教學的活力。為此,在推進初中體育教學改革時,要注重對體育教學課堂進行全面創新,通過發揮智能技術優勢,構建立體、形象的體育課堂,增強教學吸引力。一方面,在初中體育教學改革時,要注重創新教學模式,增添教學趣味,使學生保持參與體育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要推進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融合,確保學生整體運動量“達標”。另一方面,要注重利用現代技術對體育課堂進行全方位改造,為學生塑造趣味、生動的體育教學機制??傊?,通過制定創新性教學機制,為初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和鍛煉習慣培養提供持續動力。

1.3 問題清單,針對教學:教學改革的結果導向

在推進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的進程中,要堅持從問題出發,鎖定學生體育學習和體育教學的問題清單,針對具體問題提出相應解決對策。通過發揮教學問題的反饋作用,提升教學質量。整體上看,目前初中體育教學問題集中表現為:體育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興趣缺乏匹配,學生多以被動心態參與體育教學,缺乏主動鍛煉的積極心態;同時,體育教學內容差異化不足,缺乏對學生個性化學習興趣的有效融合,影響了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此外,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未能對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行匯總和有效整理,教學反饋評價與學生培養之間未能形成有效融合。因此,在推進初中體育教學改革創新時,要科學收集、匯總各類問題,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針對性,從而確保初中體育教學改革成效。

2 聚焦學生需求,回歸學生興趣: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2.1 以培養學生趣味為前提,創新體育教學模式

要結合初中學生的成長特性,積極創新體育教學模式,豐富教學理念。結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比賽法、游戲法等多種教學形式,按照學生身心素質狀況進行合理分組,使學生在對抗練習中感受體育學習的樂趣。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做好體育知識和動作技能的教學外,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和人文認知,通過改善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正確認知,使學生從個人思想和內在理念上認識到體育學習的積極價值,并將積極參與鍛煉融入日常學習、生活過程中,為學生身心健康打下良好基礎。針對初中學生缺乏必要的運動傷害防范意識狀況,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體能素質,確定學生的體育課堂運動負荷,為學生提供自由選擇空間,這樣既能確保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釋放,又能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運動傷害,使學生在掌握體育技能的基礎上實現個性成長。

2.2 以體育課下延伸為補充,重視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

課下體育鍛煉既是深化學生體育理論知識學習、提高學生體育技能的重要路徑,也是彌補體育課堂教學實踐性不足、參與時間不夠等“短板”的重要形式。在初中體育教學改革進程中,要重視開展課外體育鍛煉,通過豐富課外鍛煉內容,加強課外鍛煉指導,實現體育教學與學生日常生活的深度結合,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持續改善初中學生的身心素質。要從滿足學生體育鍛煉興趣出發,設置內容豐富、形式全新的課下體育鍛煉項目,突出鍛煉活動的趣味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要確保學生持續、系統化參與課下體育鍛煉,通過充分融合體育課堂教學與課下體育鍛煉優勢,為學生制訂彈性課下訓練任務和自由性指導方案,使學生既能得到系統化的課下鍛煉指導,又能積極拓展個人運動愛好,形成良好的鍛煉意識。

2.3 以全面、客觀為核心,積極創新體育教學評價機制

在推進初中體育教學改革進程中,要構建標準科學、方法嚴謹的評價機制,要利用評價體系的反饋優勢,鎖定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通過及時調整,實現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的最佳應用。首先,要對目前實施的體育教學評價機制進行持續優化和不斷更新,調整目前體育教學評價使用的具體標準,從傳統的“成績導向”轉向“習慣培養”和“興趣激發”,實現體育技能教學與人才全面培養目標的完全融合。其次,要注重發揮智能技術優勢,改變傳統的結論性評價方式,通過利用數據平臺的收集優勢和分析功能,對學生在體育課堂的學習狀況和課下鍛煉信息進行匯總,為學生提供動態、完善的評價結論,并以此為依據,為學生提供相關體育鍛煉建議和方案,使體育教學評價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最后,要豐富評價主體,打破傳統的教師單一評價模式,通過將學生互評與自評方式融入體育教學評價機制,使學生在參與評價過程中,深化對體育教學內容的認識,加深對自身問題的充分了解,學習其他學生的優點,全面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2.4 以智能技術應用為動力,構建立體化教學課堂

教師要充分認識多媒體技術和移動智能終端在初中體育教學改革創新進程中的積極作用,通過高效備課、合理分解體育教學內容,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形象優勢,降低學生對動作理解的難度和壓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教學內容,推進體育教學標準化、規范化開展。要利用相關綜藝節目,豐富學生對體育運動內涵的具體認知,通過將體育真人秀引入體育教學,引導初中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觀,使學生從思想上充分認同體育鍛煉的積極價值。要利用新媒體平臺與學生開展互動交流,及時傾聽學生心聲,向學生分享最新、最潮的體育知識和新聞信息,使學生從被動學習體育知識向內心認同體育轉型升級。

2.5 以學生差異化興趣為指引,豐富體育課堂學習選項

為實現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的最佳效果,應該樹立“學生為核心”的教學思維,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體育教學價值,使學生認識到體育教學并非刻板的技能學習或者單一鍛煉,而是一種基于健康和趣味的生活方式。要堅持學生為核心的教學理念,根據學校實際,盡可能豐富體育項目類型,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選項”,使學生自由學習、發展感興趣的體育項目。結合目前初中體育教學要求和學生培養需要,在推進初中體育教學改革時,要堅持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創新體育教學形式,針對初中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際需要,分別采用基礎體能教學、男女分班教學和選項分班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通過制定基礎體能訓練與興趣培養相結合的“一體化”體育教學機制,豐富初中體育教學內涵。

3 結 語

在傳統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認知與理解較為片面,甚至存在一些偏見,影響了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和課下鍛煉的自主性。由于缺乏積極鍛煉意識和健康的鍛煉習慣,初中學生的身心素質狀況不容樂觀。因此,在推進初中體育教學改革創新進程中,要密切把握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認真梳理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通過豐富教學形式、更新教學理念等方式,確保體育教學改革取得最佳成效。

猜你喜歡
體育鍛煉體育評價
怎樣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
我們的“體育夢”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體育一家人
體育一家人
體育一家人
體育鍛煉不能放寒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