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

2020-11-24 20:42金昌市第一中學
甘肅教育 2020年19期
關鍵詞:生活化作業探究

○ 金昌市第一中學

高中地理教學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人才的重要渠道,其教學的有效性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一個基本追求,學生有無進步和發展是教學有無效益的重要指標。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習對學生生活有用、增強學生生存能力的基礎性地理知識和技能。因此,教師要將教學觸角深入到學生生活和他們的經歷體驗中,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地理學科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拓展學生視野,進而達到讓生活課堂化,讓課堂生活化的目的。

一、生活化課堂環境的創設——有效課堂教學的核心

生活化高效課堂環境的創設對教師的要求較高,為此,教師要在課前做最充分的準備,包括課程標準的研讀分解、學生學情的分析把握、教材內容的挖掘整合,只有做到對課標、學生、教材心中有數,才能真正掌控課堂,實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有效教學。

1.創設問題情境,啟迪學生思維。新課導入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或常識入手,設計出與學生原有認知相吻合的問題情境,使他們覺得學習地理確實有用,從而啟發其積極思維,增強其學習注意力。

2.小組合作探究,改變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既能給學生創造學習的機會,使學生集思廣益,各抒己見,積極思考,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消極為積極,大大激發其學習興趣。小組合作使學生學會傾聽,懂得表達,課堂變成了培養學生能力的主陣地,改變了傳統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無趣的教學模式。教學在學生“想學”“愿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教學效果的提高顯而易見。

3.教師整合點撥,提高課堂效率。合作探究發揮了小組的合力,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潛能,但不是所有的內容都可以交由學生自己完成,教師的精講和點撥同樣重要。為此,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潛在的生活化資源,讓這些豐富的生活事例成為學生探究討論的具體內容,教師甚至可以鼓勵學生跳出教材所呈現的具體案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自己身邊的教學資源,如聯系德國的魯爾區,從傳統工業的興起、衰落到復興,為自己的家鄉鎳都金昌的傳統經濟可持續發展“會診把脈”“獻計獻策”。教師還應有敏感的地理嗅覺,平時應注重地理信息的搜集,關注電視新聞、廣播、期刊圖片、生活知識中的地理信息等,將地理學習融合于生活,運用于生活,這樣的生活化課堂才能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二、生活化教學方式的運用——有效課堂教學的根本

1.教學方式多樣,以學生為本。改變學習方式是新課改的顯著特征,教師應通過自己教學方式的變革來帶動和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和學習行為的改變。如,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可以由學生動手試驗:對比沙子和水升溫、降溫的差異,以此理解季風氣候的成因。

2.學生評價科學,以激勵為主。新課程要求教師轉變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當學生提出問題時,教師要隨時捕捉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閃光點,給予恰當的鼓勵和表揚,并且要對學生的學習,無論過程、方法還是探究成果做出客觀的評價,要給予學生真實的有啟發性的、激勵性評價,讓學生感覺到教師的評價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當然,教師的評價不能一味地鼓勵,也需適當指明不足,在不打擊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是非觀。

3.作業設計多樣,以層次為先。課堂達標檢測和課后作業的設計應從多角度切入,體現“個性化、多樣化”的改革與創新,作業的布置應考慮不同層次的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新課程向學生生活及社會等廣闊的時空開放,學生的作業也應由“可預見的、封閉型的”學科作業走向“以師生共同建構、開放型的”作業。例如,進行社會調查、3分鐘的課前演說、手工作業、口頭作業、網絡作業、小論文、小實驗等。多元化的作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參與活動的樂趣,使得整個課堂形成了教師善教、學生樂學的良好氛圍。

總之,新課改給身處教學一線的教師們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既然從事了教師職業,選擇了地理學科,我們就應該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新課改中,搭起課堂與生活的橋梁,將生活元素融入地理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體會到地理知識的奧妙,提高地理學習能力;讓教師在有效教學中錘煉個人素質,提高地理教學能力。

猜你喜歡
生活化作業探究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