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物流品牌、提升育人質量的實踐經驗啟示

2020-11-24 23:48李燦鋒
就業與保障 2020年20期
關鍵詞:吉林市吉林實訓

文/李燦鋒

吉林市物流職業教育集團于2014 年11 月經吉林市教育局批準由吉林經濟貿易學校牽頭組建而成。目前有核心成員55 個,其中企業35 家,高職、本科院校7 所,中職學校4 所,市級行業協會2 個,科研機構2 個等單位。集團成立四年來,以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坪献鳛槠脚_,借助行業指導和各職能委員會協同的集團化辦學優勢,著力打造品牌賽事、人才培訓、實習就業等特色活動,為深度產教融合、引領吉林地區行業發展做出貢獻[1]。吉林市物流職業教育集團的牽頭學?!纸洕Q易學校,2017 年榮膺“中國職業學校物流專業競爭力排名中職院校100 強”第三名,榮獲中國物流業大獎“金飛馬獎”;2018 年榮膺“中國職業學校物流專業競爭力排名中職院校100 強”第五名[2]。

一、走進行業協會,服務地方經濟

吉林物流職業教育集團,自成立之日起特別注重與駐地物流企業開展合作。無論省內大型物流企業還是周邊小型物流公司,都能找到集團的信息。集團的規模日益壯大,為集團化辦學水平奠定基礎。例如,省內大型物流企業:長春一汽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大眾物流裝配有限公司,雖然地處長春,但成為集團內非?;钴S的成員。也正是這種大型企業的參與,讓集團在行業內有了相當的影響力。吉林市的快遞企業有了自己的教育基地和競賽的平臺,降低了企業員工的培訓成本,提升了集團企業的參與熱情。利用學校管理的吉林市物流實訓中心建設起物流博物館,把吉林市內大型物流企業的發展融入其中,讓本地物流企業更加樂于參與集團的各項活動,使集團成為吉林市物流協會和快遞協會中的定海神針。

二、啟動大賽機制,弘揚企業文化

職教集團通過技能大賽,營造企業文化氛圍,吸引企業參與大賽,把集團的作用通過大賽傳播造勢,提高社會影響力,促進產教融合。

(一)創建吉林省中職專業技能大賽基地校,開展吉林省中職物流技能大賽。集團經過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先后承辦了2016 年吉林省“長風杯”現代物流專業技能競賽;2017 年吉林省“長風杯”現代物流專業技能競賽和2018 年吉林省“金洪杯”物流技能競賽[3]。在這三屆大賽上集團牽頭學?!纸洕Q易學校囊括了全部金牌。并且多次代表吉林省參加全國中職物流大賽,其中叉車技術個人單項中獲二等獎一枚、三等獎兩枚;單證個人單項中獲三等獎三枚,物流中心作業團體項目中獲三等獎三枚。也是吉林省物流專業唯一在國賽中獲獎學校。

(二)2017 年吉林物流職教集團承辦了“物流傳奇杯”技能競賽吉林省邀請賽,全省有4 所中職學校、3 所高職院校和2 所本科院校共計600 多名選手參與活動。賽后又組織學生參加了“首屆物流傳奇巡回邀請賽總決賽”,來自國內233 所院校中的1733 名選手參加了角逐,最終吉林經濟貿易學校的李坤學同學獲得了中職組一等獎第一名,為集團贏得了榮譽,同時擴大了集團的社會影響力。

(三)與吉林市快遞協會共同承辦了2017 年和2018 年兩屆吉林市郵政行業技能大賽。通過快件分揀、易碎品包裝、派送線路設計等環節的現場競賽,10 余家快遞公司同臺競技展示了江城人民郵政行業的風采。該賽事的舉辦旨在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搭建人才交流平臺,提升從業人員職業技能。

三、本、高、中職聯動,建立銜接通道

集團充分發揮平臺作用,促進中職與高職或本科院校有效銜接,搭建學生成長“立交橋”,為學生繼續深造學習提供保障。

(一)與多校開展中高職銜接,保障辦學規模。利用集團影響力,通過本高中職聯動,建立銜接通道。先后與吉林工程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合作開展“3+4”物流管理本科。與吉林電子信息技術學?!?+2”物流管理高職、長春汽車高等??茖W?!?+2”物流專業高職、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3+2”航空物流高職等三所高職院校開展合作,穩定了生源數量,保障了辦學的穩定性。

(二)共同制定可操作性的人才培養計劃,培養學生“能文能武”。在中高職銜接過程中,通過對合作院校的調研,把雙方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作為彼此銜接的基礎。在明確中高職各自人才培養目標的前提下,高職院校、中職學校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及合作企業三方共同建立人才培養開發團隊,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在2016、2017兩年的轉段過程中,物流專業學生均以高分轉入對口高職,圓滿完成銜接目標。

四、共建實訓基地,營造成長平臺

(一)校內物流實訓基地建設

吉林市物流實訓基地的建設是以企業管理模式設計的,在倉儲、配送等方面,嚴格按企業要求進行配置,按企業要求進行信息化管理。學生的實訓過程與企業工作崗位一致?,F代物流、國際貨幣一體化實訓室、快遞實訓室、未來超市、采購模擬實訓室、航空物流、生產供應鏈一體化實訓室、冷鏈物流、物流信息技術實訓室、采購模擬實訓室等十多個先進模塊初步與北京洛捷斯特供應鏈公司進行了混合所有制試點,并在校園內進行了全真實訓,為學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還有大賽訓練室、大數據運營管理中心等內容。

(二)瑞嘉物流客服實訓中心

集團與吉林市瑞嘉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內建立瑞嘉物流客服實訓中心,將物流信息的業務搬到學校,為學生校內實習和實訓提供條件。同時也為家庭困難學生開展半工半讀提供了便利,提供了經濟保障和創業基礎。

(三)長春一汽國際物流實訓基地

長春一汽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是吉林省內最大的物流企業,是中國一汽集團進出口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依托一汽國際物流,實施全方位工學結合,形成“專業、產業、教學”良性循環的物流專業技能人才培養、培訓環境。加強與企業密切合作,建立科學的基地運行機制,校企共建頂崗實習管理規范,提高頂崗實習質量,同時使校外實習基地成為教師實踐培訓、技術創新基地。

職教集團還將在近期與北京洛捷斯特供應鏈有限公司開展混合所有制嘗試。引企入校,建設吉林地區物流供應鏈一體化服務中心,為學生全真實習、實訓、創業提供條件。

五、開展社會服務,實現多元共贏

(一)以集團為基地進行中高職教師教學能力、技能提升培訓

集團在實訓中心建設過程中,通過未來課堂的建設,開展多期中高職專業教師信息化課堂教學的培訓。除中職學校參與外,高職院校中的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商貿學院物流專業教師參與到培訓當中。同時,集團還以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為平臺全力打造高校與中職校無縫對接的學習型、創新型、專家型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二)為高職院校學生專業技能提升進行培訓

集團開放學生技能培訓與考核,為沒有場地和缺少設備的高職院校提供方便,先后承辦三期專項叉車技術培訓班。對沒有設備的學校,學生可以到吉林經濟貿易學校來進行訓練培訓;對有設備沒有教練的學校集團派教練到高校進行培訓。三期專項一共培訓學員120 多人,受到高職院校師生的歡迎。

(三)對口扶貧建立“雙特班”,開展半工半讀辦學模式

集團利用與企業合作的條件,通過教育扶貧和精準扶貧的項目開設“雙特班”,為集團輻射地區的扶貧工作做出一定的貢獻。

(四)“雙十一”外派學生頂崗,緩解快遞企業缺工

“雙十一”是一個近期發展起來的一個電商節日,也是物流快遞業的一個黃金月,對東北來說卻是一個寒冷又艱辛的一個月,但又是培養快遞企業最有信心的一個月。集團安排高年級同學參與到每年的“雙十一”會戰中來。集團根據每年調研企業情況,結合學生數量,安排到管理規范的企業中進行實習體驗,如:EMS 等。在這期間,學生們感受到電商企業的快速發展,雖然辛苦,但樂在其中。半個月的時間不長,學生們非常珍惜與社會接觸的機會,與企業指導師傅建立良好的情感,在實踐中學會了包裝、分揀、派送、客服等全部教學內容,受到學生和快遞企業的歡迎。

(五)面向社會服務,提升技能,穩定就業

利用集團在行業內的重要作用及較大影響力,面向社會開展服務。招收在家待業的高中畢業生、高職院畢業生、退轉軍人,進行三個月的叉車技術短期培訓后安置到集團內企業中的優質崗位,解決了企業和社會的“兩難”問題(一是找工作難,二是企業找技工難)。三年間,有200 多名大、中專學生通過回爐找到崗位。

(六)集團的發展帶動周邊行業發展

物流職業教育集團的發展帶動物流周邊行業的發展。2018 年,集團與吉林省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開展合作,開展人力資源服務人才培養,從而促進了物流行業與人資行業的合作,解決了大型物流企業用工難的問題,帶動了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

六、結語

根據吉林市經濟發展態勢,圍繞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產業結構調整要求和吉林市職業教育產業園區建設的需要,集團加快職業教育與經濟發展對接步伐,帶動了吉林地區物流行業向先進地區靠攏式的發展。同時,一切從企業的實際需要出發,將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結合起來,開展多類型、多渠道、多規格、多形式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養,為企業良性發展提供更為廣泛的服務體系,從而擴大職業教育市場發展的空間,為地方的經濟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猜你喜歡
吉林市吉林實訓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東路小學校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吉林卷
吉林市糧食局 推動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吉林出版集團
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產品銷售信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