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儀表的抗干擾和故障診斷研究

2020-11-25 16:29李奎榮
無線互聯科技 2020年12期
關鍵詞:智能儀表部件故障診斷

李奎榮

(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0091)

智能儀表的通信功能可以實現自動計表和數據傳輸,不需要人工抄表,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工作強度和成本。隨著微型計算機和集成電路的發展,在傳統儀表的基礎上進行結構改變,發展出了智能儀表,并廣泛應用于企業生產之中。智能儀表可以降低人工工作強度,提高精度和數據傳輸效率,其抗干擾和故障診斷功能可以幫助工作人員迅速排除故障,恢復儀表的正常運行。

1 智能儀表的定義、特征和功能

(1)定義:智能儀表并沒有準確的定義,主要是基于傳統儀表,通過集成電路技術和計算機處理器技術,尤其是單片機技術對傳統儀表加以改進而成的??梢詫崿F數據處理、數據顯示、數據打印以及數據記憶的自動智能化,習慣上稱基于單片機技術的新型儀表為智能儀表。

(2)特征:隨著科技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技術被應用在工業之中,智能儀表是新技術應用比較多的一種。但并不是所有高精尖的新技術都適合應用在智能儀表中,因為越高精尖的技術代表著價格越貴,因此智能儀表的選擇需要綜合考慮經濟性和適用性?,F階段,智能儀表主要依據市場的需求進行制造生產,以保證滿足市場需求的性能和功能。目前,大規模應用的智能儀表為了實現在惡劣環境中的應用,在設計中主要采取軟硬件的抗干擾措施和故障自動檢測功能相互配合的思路,以保證智能儀表的長時間穩定運行。

(3)智能儀表的功能:主要有數據處理、可編程、記憶以及計算4種功能。數據處理指的是在儀表測量裝置下實現自動處理問題以及自檢自校的功能;可編程指的是通過控制技術在計算機系統中控制軟件編程取代智能儀表的硬件邏輯功能;記憶指的是通過芯片實現存儲信息以及處理信息的功能;計算指的是利用智能儀表中融入的微型計算機提高計算精度和計算效率的功能。

2 智能儀表的抗干擾技術類型

智能儀表的抗干擾技術類型主要分為硬件抗干擾技術和軟件抗干擾技術兩大類。

2.1 智能儀表的硬件抗干擾相關措施

智能儀表的硬件抗干擾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由于工作環境復雜,智能儀表的外殼要設計有效的屏蔽機制,避免環境中電氣因素的干擾,主要包括強電壓、高電流以及大電磁輻射等。(2)智能儀表的電源要有可靠的接地系統,電源要實施穩壓、屏蔽、隔離等措施,采取內外部分別供電隔離輸入和輸出電路以及采用閃存等高級存儲元件隔離系統關聯接口,保證數據存儲,隔離區域保持相對獨立,避免造成干擾。(3)智能儀表處理的大多數是低壓信號,通常是通過長電纜連接信號源和測量系統,在過程通道的實時控制和數據收集中易受到附近強電設備的干擾,所以,需要清除過程通道中的干擾源。(4)選擇性能好、抗干擾功能更強的單片機,避免智能儀表配置不足帶來的干擾,智能儀表的穩定性與配件單元的性能息息相關,而單片機是配件單元的核心元件,并用光電隔離器隔離單片機與外圍電路。(5)特別惡劣的環境測量可以使用光纖傳感器進行非接觸測量。(6)應用看門狗(WatchDog Timer,WDT)電路式抗干擾法將遠程控制(Remote Control,RC)濾波環節加入數字電路中,利用其延時作用實現對噪聲影響的控制,通過提高輸入端的噪聲限制抑制輸入噪音,提高智能儀表的抗噪音干擾功能。(7)如果總線負載接近最大負荷,可影響智能儀表的總線信號,可以通過I/O線連接數據線,改良總線的不平衡狀態,提高智能儀表的穩定性。

2.2 智能儀表的軟件抗干擾相關措施

硬件抗干擾措施主要是在智能儀表外部增加接口電路、配件或者設備,再有就是應用新技術和新材料,但無疑增加了智能儀表的成本。智能儀表的軟件抗干擾措施主要是根據智能儀表內配備不同的微處理器,設計相應的應用軟件,實現抗干擾功能,類似WDT電路抗干擾方法,不額外增加成本。當智能儀表的PC指針因干擾失控時,可采用軟件方法將其引導回正常的運行程序中,具體操作因微處理的不同而不同,像Z-80微處理器系統有專門的一字指令,出現問題只需要在空白區域寫入指令即可解決PC指針失控的問題;而MCS-96系列單片機內部均擁有WDT抗電路干擾,只須按周期復位啟動WDT抗電路干擾即可。干擾信號最明顯的特征是信號圖呈毛刺狀,且作用時間短,因此為保證信號收集結果有效,應重復采集同一信號,若重復采集信號不夠統一,則不應繼續采集信號,且發出警報聲。

無論是智能儀表的硬件抗干擾措施,還是軟件抗干擾措施,都不能完全杜絕智能儀表的故障,只能降低故障的頻率,因此,還需要進行故障的診斷。

3 智能儀表的故障診斷機制類型

智能儀表的故障診斷分為硬件故障診斷機制和軟件故障診斷機制,硬件故障診斷機制主要是增加額外的部件和設備,軟件故障診斷機制主要是寫入新的軟件。

3.1 智能儀表的硬件故障診斷機制

智能儀表的硬件故障診斷機制按照故障結構的不同主要分為3種,即元部件級別、功能模塊級別以及設備級別,又叫作硬件容錯或冗余技術。(1)設備級別的故障診斷機制,主要應用于要求智能儀表作用絕對可靠的場合,兩臺智能儀表同時接入系統中,一臺正常工作,一臺處于隨時備用狀態,當出現工作儀表故障時,備用儀表馬上啟用并進入工作狀態。(2)模塊級別的故障診斷機制,主要是將智能儀表進行模塊化設計,將其分為不同的功能區模塊,對易出問題的功能模塊加入備用模塊,當智能儀表的某一功能模塊出現故障時,隨機啟用備用模塊保持正常工作。(3)元部件級別的故障診斷機制,是將易出故障的關鍵元部件進行冗余設計,當元部件出現故障時,備用元部件隨即投入工作。

硬件接入有并聯接入和備用接入。并聯接入使增加的元部件、功能模塊和設備一起進行工作;備用接入是在故障時進行替代工作。

智能儀表的硬件故障診斷內容:(1)智能儀表本身自帶診斷功能,每次開機或復位會進行一次自檢。(2)智能儀表進行周期性自診斷,因工作需要,一些智能儀表的工作時間長,一次開機自檢無法保證工作,因此,應該周期性地在儀表工作間隙進行自檢。(3)通過設置診斷功能鍵,利用智能儀表的自診斷功能設置提示標識代表故障部位,為檢修人員提供明確方向,判斷故障類型和部件,提高診斷效率。(4)通過外部診斷專業儀器,對智能儀表的故障部件進行故障診斷。

3.2 智能儀表的軟件故障診斷機制

智能儀表的軟件故障診斷主要是配合硬件診斷的方法進行故障的判斷。

(1)隨機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診斷與保護機制,隨機存儲器是智能儀表的數據儲存元件,里面有大量的數據信息,十分重要。在發生故障時,RAM可以實現自動斷電,以保護智能儀表的數據安全。RAM中的數據分為重要數據與一般數據,因此可將單獨接入一個存儲重要數據的存儲器,保障數據安全。盡管如此,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數據丟失的情況,在設計時應該考慮數據恢復功能。

(2)模數(Analog/Digital,A/D)轉換器,是數據存儲的關鍵元部件,十分關鍵,A/D轉換器的自診斷功能也是智能儀表自診斷功能的重要部分。

(3)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診斷功能和WDT自診斷,都是智能儀表的軟件故障診斷功能。智能儀表的軟硬件診斷通常聯合使用,而硬件診斷方法也往往基于軟件程序。

4 結語

智能儀表對企業的穩定運行和安全生產十分重要,如果受到干擾出現故障,會影響企業的生產效率。文章介紹了智能儀表硬件和軟件的抗干擾機制、智能儀表的硬件和軟件故障診斷的方法與措施,為智能儀表的設計人員提供了參考。

猜你喜歡
智能儀表部件故障診斷
智能儀表技術及工業自動化應用發展分析
基于Siemens NX和Sinumerik的銑頭部件再制造
智能儀表在動態稱重系統中的應用
智能儀表在工業自動化控制中的運用研究
部件拆分與對外漢字部件教學
水輪機過流部件改造與節能增效
因果圖定性分析法及其在故障診斷中的應用
歐盟正在制定智能計量通用標準
基于LCD和排列熵的滾動軸承故障診斷
基于WPD-HHT的滾動軸承故障診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