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及提升策略

2020-11-25 17:08延安市融媒體中心
現代經濟信息 2020年35期
關鍵詞:新聞節目新聞記者廣播電視

劉 珺 延安市融媒體中心

一、新聞記者編輯工作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新聞記者面臨著更多的挑戰?,F代人們對于自身形象以及隱私問題非常重視,很多人不愿意面對鏡頭和話筒,拒絕接受采訪[1]。很多群眾對新聞采訪的內容和畫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廣播電視新聞記住工作面臨的主要現狀為:首先,新聞收集困難性較高?;ヂ摼W的快速發展,使很多人都能夠在網絡中發布信息。興起的關于各種電子新聞客戶端、電子新聞廣播、電子新聞雜志等給新聞市場形成了較大的競爭。同時,也增多了各種虛假新聞。新聞記者如何在網絡中搜集到更多真實有效的信息就變得很艱難。例如,還曾有過神農架現野人等此類新聞的傳播,影響人們的認知。其次,新聞記者職能下降。近年來,涌現出大量的手機軟件可以讓群眾了解更多信息,例如微博、微信、今日頭條等,使新聞傳播不再局域于廣播電視和記者[2]。甚至很多新聞事件都會選擇在微博上首次發出來,這對新聞記者自身的工作能力有了更高的需求,需要新聞記者運用敏銳的洞察力以及高度預見性,能夠及時掌握新聞的一手資料,這是一名優秀記者的重要能力。

二、編輯意識對于新聞記者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時效性

時效性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廣播電視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新聞報道的基礎性原則,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能夠在保障傳播的新聞具有真實性和時效性方面起到關鍵性作用。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新聞記者要將事件的地點、時間、人物以及事件的發展理順清晰,并且要根據內容設計一個準確、清晰、吸引大眾眼球的標題,能夠使人們在第一時間關注到新聞的事件,增強群眾的參與度。有效加強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能讓記者在新聞報道中,優先說重要的問題、畫面,可把畫面更好的聯系在一起并講解,使緊急事件能夠被人們清晰的了解。例如,“四川九寨溝7級地震”這一事件,新聞記者用最快的速度、最少的時間到現場,同時與當地政府聯系,對于受災地區的人員傷亡情況要如實進行報道個追蹤,最大成大保障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對于受災的游客進行疏散和安排,并且不斷進行搜救,持續開展救援的工作報道[4]。再例如,2019年底爆發的超大型疫情,新聞記者到達現場后要及時掌握疫情最新的情況,對于感染人數、死亡人數、治愈人數、物資情況等數據進行詳細的統計和報道,對醫院的醫生和護士人員進行采訪調查,第一時間把各事實信息報道,讓全國的群眾能夠詳細了解到現場的情況。

(二)促進新聞節目質量的提升

新聞節目的質量離不開新聞記者信息的采集、整理、制作等環節,記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整體性,需要新聞記者對自身工作有明確的認識。每個工作環節之間都是環環相扣的,有著必然的聯系。以今年這次的新冠疫情事件來說,如果記者沒有到現場進行采訪和了解,只是通過同行記錄的畫面進行稿件撰寫,會缺乏對事件的真實感受以及信息掌握不夠全面,難以保證稿件和新聞節目的質量和效果。此外,在制作環節如果交給其他人進行編輯,很可能出現稿件與畫面內容聯系不大的情況。新聞記者自己對于事件的真實情況基于關鍵點能夠準確把握,能夠將稿件的重點呈現出來。要以新聞節目效果為出發點,以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為中心,進行稿件的撰寫和畫面拍攝,并且進行主題的確定和提煉,這樣才能保證新聞內容不脫離主題。新聞記者在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之后,要從全局出發,對節目進行構想,從開始編輯就考量出節目后期制作上面的內容以及鏡頭的安排和重點內容的設計,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新聞節目的質量。

三、新聞記者編輯意識提升方法

(一)新聞記者要端正編輯意識

端正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一方面要記者提升個人意識,一方面要政府和廣播電視媒體的支持。新聞媒體要對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定期組織記者培訓和外出學習,幫助新聞記者能夠重視自身編輯意識的增強。作為新聞記者,端正自身編輯意識不僅可以保障新聞節目的質量,而且可以將真實的事件報道出來,確保新聞內容的客觀性和時效性,讓更多受眾可用最快的時間了解社會發生的事件。社會新聞事件每天都會發生很多,在內容和性質上也會有很大的區別,所以新聞記者要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入地挖掘和分析,從多角度、多方面對事件進行播報。同時,作為新聞記者要保證新聞信息的客觀性,不能在新聞中帶入個人感情和偏見,牢記自身的崗位職責和任務,保證內容的公正性。如王峰【感動中國人物之一】,他從火海里救人,從而導致自身染上病癥,在四個月之后搶救無效而死亡。新聞記者對這一事件進行追蹤報道,能夠看到王鋒偉大的舍己救人的精神,也可以從收到社會各界兩百多萬的捐款中感受到社會是充滿愛、充滿溫暖的。事件之后,很多群眾對于王鋒救人的行為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大多數人們認為救人應該根據自身情況施救,在不能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不能貿然犯險[6]。

(二)優化采訪方式,增強攝像能力

為了可以提升新聞節目質量以及客戶滿意度,新聞記者不斷優化創新采訪方法,讓用戶可以接收更客觀、真實的內容。新聞記者要對事件現場情況進行播報,讓用戶能夠更加形象、立體、直觀的了解事件的最新消息以及全面內容,這樣更便于受眾群體對新聞進行深入了解。通常,新聞采訪分成兩個部分,分別是前期規則、采訪內容,所以在采訪之前,記者需要熟悉并了解事件,并且對采訪對象有全方面的認識,這樣才能促進新聞記者和采訪對象之間的友好交流,能夠按照預期完成采訪任務。對于采訪內容編輯,合理、科學設計,讓采訪對象更好配合,確保采訪效率。同時在攝影過程中,新聞工作者要對事件進行分析和整理,確定主次采訪順序,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新聞圖片進行內容講解,將事件的關鍵內容如實的報道出來。在拍攝的過程中,要求新聞記者保持精神集中,頭腦清醒,能夠為受眾群體帶來專業的新聞報道。因此,要提升新聞記者的新聞協奏能力,讓新聞記者在工作中注重積累經驗,提高新聞攝影的能力,才能準確還原事件的真實性。

(三)提升創作水平

廣播電視新聞記者本身的創作力、編輯意識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可有效提升新聞記者寫作能力,編輯意識也會不斷提高。在新聞事件發生時,記者需要第一時間到現場收集資料,并且進行整理,之后準確并完整描述事件,讓群體了解事件時間、地點、原因、過程等情況。需要新聞記者自身具有扎實的寫作功底,才能將新聞稿件完好地表達出來,并且能夠吸引受眾的興趣。在實際的工作中,新聞記者要注重平時的學習和積累,堅持閱讀和學習,增強自身的文筆功力和實踐經驗,能夠在網絡眾多新聞稿件中選擇有用的稿件學習,吸收精華部分[7]。為了吸引更多用戶的點擊量,很多新聞稿件也會采用“標題黨”的形式進行傳播,但是這種形式并不適用于廣播 電視平臺。例如,對嬰兒寫生的新聞標題編輯成“全裸人體模特”。這種標題奪取眼球法在短時間內確實可以吸引大眾眼球,但不能涉及低俗的內容,違背新聞播放原則及有關規定。

(四)提高政策理論水平

廣播電視新聞記者要增強自身對政策理論的學習,熟悉掌握新聞知識以及多方面的理論,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新聞工作。我國新聞媒體可以說是政府的“嘴”,也是政府政策傳播的平臺之一。要將政府、政策完整、準確傳播大眾,要求新聞記者自身具備強大的政策理論知識,這樣才能在信息收集中掌握更全面、更深入的政策內容,把握新聞制作的正確輿論方向,并對國家政策能夠有正確的認識,才能把國家政策更好傳達給大家。新聞報道的本質是傳播、宣傳黨的政策與方針,作為一名優秀的新聞記者要具備良好的思想覺悟和政治意識,為政府起到良好的宣傳作用。同時,新聞記者要注重學習理論知識,從眾多新聞中吸取經驗,了解更為全面的政策理論,避免在新聞報道中出現方針政策上面的失誤,給群眾造成輿論誤導,形成不良影響。因此,廣播電視新聞記者要具備扎實的政策理論,這樣才能更好的指導自己開展新聞工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今新媒體盛行的時代,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受到重大沖擊,要全面提高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作為光廣播電視的新聞記者,要跟進時代的步伐,由多個角度有效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和意識,在工作中,堅持新聞時效性、客觀性、完整性的原則,能夠不忘初心,嚴格要求自己。在新時期也能發揮出廣播電視媒體的重要作用,促進傳統媒體行業的發展。

猜你喜歡
新聞節目新聞記者廣播電視
如何辨別新聞記者證真偽
如何辨別新聞記者證真偽?
2019 新版新聞記者證公示
2019新版新聞記者證
新聞節目中主持人的“可為”與“不可為”
地方電視臺如何辦好新聞節目
周六廣播電視
周日廣播電視
周五廣播電視
周三廣播電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