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淺探

2020-11-25 08:50楊義軍
讀與寫 2020年10期
關鍵詞:趙州橋古詩詞初中語文

楊義軍

(貴州省遵義市第二十四中學 貴州 遵義 563000)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而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由于應試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導致文化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缺失?;诖?,初中語文教師要緊密結合教學需要,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積極滲透文化教育,全面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1.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現狀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將傳統文化教育與初中語文的教學有機整合起來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然而,就實際的初中語文教學而言,傳統文化教育狀況不容樂觀:

一方面,應試化的語文教育現狀依然普遍存在。理論上,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們應當以素質教育的思想為指導,立足新課程改革的“三維”教育目標抑或核心素養的教育思想等開展教育,力求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然而,實際的教學,依然有“換湯不換藥”之感,所謂的素質教育不過是一紙空文,應試化的教育現象普遍存在。當然,關于素質教育或者是應試教育,我們不能說是教師的責任,畢竟“考試指揮棒”,才是教師教學發展的基本方向。這種應試化的語文教育現狀,導致很多語文教師只注重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而忽視“人文性”,即教師都過度關注了考試項目而忽視了對學生“德”的教育,進而導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缺失。

另一方面,部分教師文化知識功底薄弱。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優秀的傳統文化,需要教師有淵博的文化知識基礎,充分把握優秀傳統文化之精髓,并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有目的、有意識地滲透優秀文化。但實際的教學中,并非每一個語文教師都具有淵博的文化知識基礎,能夠深入解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精髓。一些語文教師,對優秀傳統文化知識一知半解,又如何將傳統文化知識與語文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呢?正是因為部分語文教師文化知識功底薄弱,導致優秀傳統文化知識與語文的教育整合缺失,最終影響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2.初中語文教學中優秀傳統文化滲透的對策

2.1 巧用語文教材,滲透優秀傳統文化。優秀傳統文化與初中語文教學的整合,不能脫離于語文的教育而獨立存在。深入解讀初中語文教材我們發現:在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教育內容。如古詩詞、文言文、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俗語等。例如,七年級上冊《論語》中的年齡、儒家思想;七年級下冊關于黃河的詩歌、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等,如《李闖王渡黃河》、《鯉魚跳龍門的傳說》、《望洋興嘆》的成語故事;七年級下冊戲曲(生旦凈丑);建筑如橋和園林,橋有趙州橋、盧溝橋,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石拱橋的特點;中國傳統節日如中秋節、端午節;二十四節氣等。由此可見,在初中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教育內容。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挖掘這些蘊含著豐富文化知識的教學模塊,有意識地給學生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例如,教師在初中語文《趙州橋》的教學中,可以緊密結合趙州橋之宏偉、堅固、美觀以及趙州橋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造橋史上的意義,充分體現中國勞動人民之智慧、才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如,在初中語文古詩詞的教育中,教師可以開展古詩詞鑒賞課程,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古詩詞蘊含的精神文化內涵。由此可見,語文教材本身蘊含的文化教育內容,是教師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滲透的主要陣地。

2.2 善用網絡資源,優化文化教育效果。21世紀是知識化、經濟化和網絡化的社會?;ヂ摼W、大數據的發展,為教師教學內容的拓展和補充提供了技術支撐。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文化教育時,要善于利用網絡資源,不斷豐富文化教育的內涵和形式,全面提高傳統文化教育質量。例如,視頻資源、圖片資源等的運用,有利于拉近優秀傳統文化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距離,提高教育質量。以前面談到的《趙州橋》的教育為例,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借助互聯網資源,搜集有關趙州橋的圖片、視頻等,在進行教學導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通過播放有關趙州橋的視頻資源,讓學生對這座古老的橋梁有更加直觀的理解。這樣,學生在理解文本內涵時,對知識的把握將會更加深刻;又如,教師在教學《古代詩歌四首》時,沒有直奔主題講解教學內容,而是首先通過有關詩歌的音頻的播放,讓學生充分體會詩歌聲調之抑揚頓挫,感受其中蘊含的文化底蘊,并引導學生跟著音頻、視頻等進行朗讀,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和節奏感,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由此可見,巧妙地借助網絡資源優勢,不斷優化文化教育的內容、形式,是實現優秀傳統文化與初中語文教學有機整合的有效途徑。初中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養,將優質的教育資源整合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構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

2.3 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將文化教育落到實處。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形式是多樣的。教師要善于創新,不拘一格,將文化教育落到實處。例如,為了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和文化生活,教師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學活動如經典誦讀活動,指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經典作品進行誦讀,并在班級中開展經典誦讀競賽活動?;顒拥拈_展,不僅有利于在班級中營造濃厚的誦讀經典的氛圍,同時還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開展活動時,教師要對學生的誦讀進行技巧和方法的指導,如語氣、語速、斷句、節奏等的把握,都需要學生積極學習,提高自身的語言感悟和理解能力。除了經典誦讀,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結合課文編話劇。如在學習《木蘭詩》時,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自主選擇片段創編話劇。這樣的活動開展,有利于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學生在創編話劇的過程中,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能夠加深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進一步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加深學生對文化內涵的理解。

綜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要深刻體會到文化教育于學生成長和發展而言的重要意義,并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促使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趙州橋古詩詞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古詩詞里的清明時節
踏青古詩詞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沉浸式教學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我愛古詩詞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以《趙州橋》一課為例談閱讀教學的實施
趙州橋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