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院財務管理的常見風險及其防范

2020-11-26 14:59徐敏鞍山市職業病防治院
新商務周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風險性財務財務管理

文/徐敏,鞍山市職業病防治院

在以往我國發展階段中,醫院長期由國家進行管控,對于市場變化的應對能力不足,其中財務管理方面的風險認知度不夠,在出現問題時難以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導致一部分醫院財務管理出現混亂,進而對醫院長期發展造成不良影響。面對新時期市場經濟相應要求,我國醫院應當加強財務方面的管理工作,并做好風險控制,使內部管理工作得到優化,以便適應國家經濟發展相應要求。

1 醫院財務管理意義

1.1 可有效提高決策水平

在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風險控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確保財務決策的科學性,使財務決策水平得到保障。同時在醫院財務工作中做好決策風險控制,可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使醫院損失減少,可促進財務管理工作轉變,以減少各種不良風氣,促進醫院決策工作效率提高。

1.2 可有效提高醫院財務水平

對于我國公立醫院而言,其本質上具有社會服務與事業單位雙重屬性,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競爭力不足情況,同時各種不規范信息也會對醫院財務工作正常運行造成影響[2]。做好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工作,可推動醫院財務管理法制化進程加快,以促進其制度化發展。采取相應防范措施,能夠達到風險控制目的,使預警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對于醫院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1.3 可有效發揮財務管理功能

在我國醫院長期發展過程中,受到國家管控的影響,許多部門僅在于履行本身職能,使財務管理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當進入新時期后,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醫院財務管理方面的功能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對于醫院財務管理風險防范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做好風險防范工作,能夠使醫院內部管理流程得到優化,面對市場經濟的適應性更強,能夠更好服務人民群眾。同時做好風險防范工作,還可使財務管理安全性提高,以促進財務資金利用率,使財務管理功能得到更好發揮。

2 財務管理風險性

2.1 外部風險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醫療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面對市場經濟的變化醫院財務管理難度逐漸增加,導致各種問題頻發,并在很大程度上使風險性提高。一部分醫院在實際財務管理過程中,無法采取針對性措施調整管理策略,難以達到與時俱進的要求,最終使風險性提高。目前我國醫療服務已經趨向于市場化,在國外醫院與民營醫院的強大競爭力下,部分醫院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目前尚未完成服務轉型,因此自身服務意識不高,服務人員的積極性也難以達到相應要求,仍然需要加快醫療服務理念與體系的完善,通過加強成本控制,使財務核算工作效率得到提高,進一步減少醫院運行過程中相應成本,已達到提高醫院經濟效益的目的。在藥品利潤降低且醫療服務價格提高的背景下,我國許多醫院會受到改革的沖擊,使財務管理風險性增加。隨著國家對醫療衛生事業關注度的提高,目前許多醫療服務單位將面臨規范性管理,對于市場融資方面的限制越來越多,在多種因素共同影響下,我國醫院持續性發展難度越來越高,一部分醫院甚至出現經營困難,導致財務管理風險性增加。在外部風險性中,醫療環境的變化也屬于其中重要內容,各種不良社會現象的頻發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醫療服務人員工作積極性,使各大醫院及相應科室人才匱乏,難以滿足社會發展需要,最終導致醫院服務水平降低。同時公開招標等相關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醫院收益,造成醫院收支結余出現問題。

2.2 內部風險性

相較于外部風險性而言,內部風險性的控制難度較低,可通過相應防范措施達到降低風險性的目的。目前我國許多醫院財務管理方法與理念過于落后,導致實際醫院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問題較多,導致風險性增加。其中部分醫院在實際財務管理過程中缺乏主動性,未能準確分析市場變化,并及時調整相應管理策略,再加上自身管理方法的落后,仍然未能建立起完善的現代化財務管理制度,導致實際財務管理工作面臨的風險性增加。在一部分醫院中,由于科室管理過于混亂,對于各項預算與投資重視度不高,未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分析,在醫療器材采購中出現問題,使醫院成本開支增加,最終增加財務管理風險性。

由于部分醫院財務工作人員對于各種風險性認知度不夠,因此難以形成較強的風險控制意識,仍然未能完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導致財務管理市場轉向困難,無法積極應對市場化發展。一部分醫院仍然自居為事業單位,在實際財務管理過程中由于自身市場化觀念尚未形成,導致財務方面風險性不足,難以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風險。在醫院財務管理中,應加強成本管理方面的關注度,目前部分醫院自身成本管路方法過于落后,其中以藥品管理精準度不足最為常見,導致醫院藥品出現積壓情況,使部分價格較高的藥品過期;同時藥品庫存管理中缺乏合理性,導致醫院資金大量占用,使資金周轉出現困難,最終導致風險性增加。在人才培養不足等相關因素的影響下,我國醫院財務管理存在嚴重問題,應當采取相應措施對內部風險性進行改善。

3 醫院財務風險防范措施

3.1 提高醫院自身風險意識

目前我國仍然處于醫療體制改革的浪潮中,面對市場化經濟的壓力,醫院財務管理人員應當加強自身風險控制力度,提高風險管理關注度,并將其納入持續性發展戰略中,使內部形成良好風險控制意識,以達到最大程度提高醫院風險性的目的。為確保財務管理風險控制能力提高,應當做好風險管理方面的宣傳工作,使醫院內工作人員能夠明確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以取得其理解與支持,進一步提高醫院工作人員的配合度。在實際財務管理工作中,應加強風險控制認知方面的重要性,并在日常財務管理中建立相應控制機制與預警機制,使醫院財務管理風險性降低,以促進醫院穩定發展。做好醫院財務管理風險控制,并理清與醫院效益之間的關系,能夠達到風險控制與發展相互促進的作用,使醫院能夠長期穩定發展。

3.2 建立醫院財務分風險預警機制

在實際財務管理工作中,需根據目前市場經濟發展情況建立相應風險預警機制,以提高風險識別能力,達到風險管理的目的。在實際工作中,應當建立風險預警方面的管理措施,并做好財務指標分析,以達到監控醫院資金情況的目的。充分結合實際情況做好風險預判,并整理出相應防范方案,使風險能夠有效隔離,并建立起財務管理防火墻,使風險預警機制得到有效建立。

3.3 提高醫院風險抵御能力

在市場經濟背景下,醫院想要謀求發展需加強風險抵御能力,使醫院財務管理風險得到控制。通過改善醫院資產狀況的方式,使經濟效益增加,并減少相應經濟成本,對于提高財務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在醫院實際發展過程中,客觀環境的影響較大且難以被改變,因此需要根據市場環境不斷調整財務管理策略,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最終達到適應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的發展要求。對于財務管理人員而言,應當提高自身財務管理水平,使醫院財務管理標準與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確保醫院財務工作風險性降低。還應當準確分析市場動向,并提出相應防范措施,使醫院內部財務管理模式得到優化。

4 小結

隨著目前我國醫療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醫院應做好財務管理工作以降低風險性,使醫院能夠長期穩定健康發展,最終提高醫院醫療服務水平,以便更好適應市場化經濟模式,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為優質的醫療服務。

猜你喜歡
風險性財務財務管理
黨建與財務工作深融合雙提升的思考
財務管理
論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實現
欲望不控制,財務不自由
強化醫院財務管理是醫改的重要環節
每天超8小時睡眠 癡呆癥概率增40%
水利財務
羅甸縣外來生物—飛機草風險性評估
論新形勢下酒店財務管理
加強村級財務管理迫在眉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