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工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索

2020-11-27 08:11夏開成
大陸橋視野·上 2020年10期
關鍵詞:大學生思政教育

摘 要:兵工精神是我們黨偉大的精神之一,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根據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必須全面深刻認識兵工精神的時代意蘊。結合學校特色,積極探索兵工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實現兵工精神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融合,更好傳承兵工精神的紅色基因,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關鍵詞:兵工精神;大學生思政教育;路徑

“把一切獻給黨”的兵工精神是我們黨偉大的精神之一,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發展歷程中永不褪色的紅色基因。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堅定不移地把黨的偉大精神傳承下去,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跑好新時代接力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了對學生教育要在“6”個方面下功夫,其中“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愛國主義上下功夫,要在培養艱苦奮斗上下功夫”,這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好地傳承兵工精神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兵工精神的時代意蘊

兵工精神是無數兵工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前赴后繼、浴血奮戰、艱苦奮斗,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是革命時代、和平建設時代和改革開放時代千千萬萬兵工人信念信仰、精神風貌的真實寫照。2016年,中組部出版發行的《紅色基因》一書中,將“把一切獻給黨”為內核的人民兵工精神首次納入黨的偉大精神,使人民兵工精神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一起列為中國共產黨發展歷程中的偉大精神之一。該書將人民兵工精神的內涵概括為“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發奮圖強”“開拓進取,自主創新”“愛國敬業,無私奉獻”。

人民兵工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克服艱難險阻、從無到有,從弱變強的創業史。革命時期,人民兵工是“槍桿子里出政權”的忠實踐行者。建設時期,人民兵工建立了從仿制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兵工體系,有力地支援了社會主義建設。改革時期,人民兵工積極研制“高、精、尖”武器技術,使我國構建了完整的武器裝備體系,為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提供堅實的保障。進入新時代,人民兵工堅決走軍民融合發展道路,為建設強大國防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跑好接力棒。

二、兵工精神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

(一)堅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

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鈣”,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偉大成就的不竭動力。堅定的理想信念是一代又一代兵工人最鮮紅的底色,更是兵工精神最鮮明的紅色基因。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進行兵工精神教育時,要全面深入展現兵工人最鮮紅的底色,引導大學生傳承紅色基因。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必須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斷增強“四個自信”,勇于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重任。

(二)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愛國主義也是兵工精神最鮮亮的紅色基因,深深植根于兵工人的心中,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兵工人為建設強大的兵工體系而不懈奮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在大學生心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給學生用生動的兵工故事詮釋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自覺做到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

(三)堅持以培養艱苦奮斗品質為目標

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艱苦奮斗、奮發圖強是兵工人最鮮明的品質。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注重艱苦奮斗品質培養,“幸福是奮斗出來的”“青春是用來奮斗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边@為大學生培養艱苦奮斗品質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大學生應該充分領會艱苦奮斗的精髓,不斷強化個人本領,在學習和工作中,發揚艱苦奮斗和奮發圖強的優良傳統,外化為開拓進取、積極創新的行動方向。

三、兵工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

(一)以課堂為依托,將兵工精神深度融入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當中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要堅守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作用,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兵工精神作為我們黨偉大的精神之一,在思政課程中,深入挖掘兵工精神內涵、紅色基因、時代特色,用鮮活的兵工故事向學生展現震撼人心的兵工發展史,將兵工精神自然而然地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專業課教師要充分挖掘兵工精神所蘊含的“課程思政”元素,將兵工精神時代內涵、偉大成就、軍民融合戰略等與課程內容緊密結合,增強學生課程學習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覺將個人發展和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結合,為實現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二)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發揮兵工精神“文以化人”“文以育人”作用

校園文化活動是高校價值引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校園文化就是“化人”“育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將兵工精神貫穿到校園文化建設當中,營造濃厚的兵工文化氛圍,充分發揮兵工精神“文以化人”“文以育人”作用。學校應該圍繞兵工精神建設標志性人文景致或將兵工精神的紅色基因融入到校園文化當中,開展“研究性”和“教育性”相結合的校園文化活動。此外,還可以利用校園媒體對兵工文化進行大力宣傳,推動大學生對兵工精神學習和傳承。

(三)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注重兵工精神的實踐鍛煉和熏陶感染作用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開展內容鮮活、形式靈活、吸引力強的實踐活動,將兵工精神“實踐化”,使大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與教育。通過開展與兵工企業的校企合作,推動建立校外兵工實踐基地,使學生能夠深入企業切身感受兵工文化,深切體會兵工精神。建立兵工精神社會實踐活動長效機制,鼓勵大學生利用寒暑假及節假日開展以兵工特色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參觀兵工廠舊址、兵器展覽館、軍名融合企業,采訪老兵工人,宣傳兵工成就等,通過社會實踐,使學生能夠重溫兵工歷史,深切感受當前生活的來之不易,增強對兵工精神的認識,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基金項目:本文為西安工業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資助課題(編號:XGSY2019008)?!?/p>

(作者簡介:夏開成,西安工業大學助教,研究方向: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1]紅色基因[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6.

[2]西安工業大學史[M]. 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15.

[3]馮一鳴.芻議西安工業大學以兵工校園文化育人[J].新西部,2018.8.

[4]王茂元.校園兵工文化建設研究與實踐[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2.

[5]于孟晨等.傳承兵工精神,引領校園文化[J].國防科技工業,2016.6.

[6]劉左.人民兵工精神永遠激勵我們[J].中國檔案,2018.03.

猜你喜歡
大學生思政教育
大學生思政教育人文關懷背景下實踐探究
新媒體與大學生思政教育結合的對策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輔導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
淺談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如何有效發揮新媒體的作用
互聯網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政教育分析
社會主義核心體制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融入
新時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
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善用社交網絡媒體提升大學生思政教育水平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