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路徑探析

2020-11-27 08:11李妙婷
大陸橋視野·上 2020年10期
關鍵詞:教育路徑四史思政課

摘 要:近年來,高校逐漸重視對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教育,將“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中,使學生能夠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八氖贰苯逃行谌敫咝K颊碚撜n不僅是新時代的要求,更是思政課教學創新的重點。

關鍵詞:“四史”教育;思政課;有效融入;教育路徑

2020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明確指出:“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同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睂ⅰ八氖贰苯逃齽撔氯谌敫咝K颊n中,大力開展“四史”教育,引導新時代大學生讀史明智鑒往知來,符合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要求,是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創新的因時因勢之舉。

一、“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推動高校思政課全局性建設

當前,高校思政課體系設置有“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五門課程。雖沒明確設置專門“四史”教育課,但“四史”教育內容已全面融入現有的思政課教學體系,并在各門課程中都占據重要的地位。如果不把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和政黨的歷史聯系起來,就無法談理想信念。如果不接觸黨史和新中國史,就不能以愛國主義為核心談論民族精神。如果不接觸改革開放史,就不能以改革創新為核心談論時代精神。因此,“四史”是貫穿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加強“四史”教育對高校思政課建設具有新時代意義。

(二)有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高校思政課學習屬于意識形態領域,是引導學生掌握黨的創新理論的主渠道、主陣地。以黨的創新理論指導高校思政課建設,就要“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斑M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的關鍵是“進學生頭腦”。所謂“進學生頭腦”并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徹底學懂弄通其原理。深刻理解其核心精神、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努力建立一個全面的制度,深刻把握這一思想貫穿的馬克思主義立場和方法,了解其思想和原因,并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只有全面了解“四史”,才能使大學生真正了解和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諦和精髓。

(三)有利于新時代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

世界正處在前所未有的大變局中,意識形態與文明之間的沖突愈演愈烈。出現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要批判虛無主義、澄清謬誤,必須將“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向大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華優秀文化風采,使其全方位了解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歷史脈絡,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培育正確的歷史觀,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和民族文化影響力。

二、“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可行性

(一)學“四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學“四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其創新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實踐,使思政課成為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重要陣地,進一步引導新時代大學生知史愛國?!八氖贰钡膬热萦衅渲攸c,但總的表達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振興民族,謀求世界團結的實踐史。將“四史”教育與高校思政課有機結合,從歷史角度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覺承擔使命。

(二)知來路,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學好“四史”,方可弘揚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思政課教學通過走進歷史博物館、歷史文化遺址等,令學生置身其中感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弘揚追求真善美、勤勞勇敢、自力更生的中華民族美德,有利于學生加強自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更加積極健康的心態對待生活與學習。

(三)明方向,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研究“四史”必須加強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增強自我修養。新時期的大學生多數是改革開放后出生的。他們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和從站起來到致富的國家的困難和障礙。只有研究歷史,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程。將“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實踐中,鼓勵學生承擔新任務,取得新成績。要特別注意思想政治課的特點,實踐工作的整合和理論體系的建設融合。

三、“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應用路徑

(一)以學年主題活動為抓手,實現以史化人

“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要制定行之有效的運用策略。結合豐富的紅色故事、烈士事跡以及改革開放變化,據思政課的學年計劃、教學目標和不同年級大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四史”專題教育。以學年為時間軸思考擬開展“四史”教育與思政課教學實踐活動。

大一,激發新生學習興趣。取“四史”中通俗易懂的歷史故事,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進行“我講歷史故事”的教學活動,增強思政課的感染力。大二,設主題“我走長征路”等系列研學實踐活動。組織學生研學當地的革命遺址等,采集紅色歌謠、革命歷史故事,并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撰寫調研報告。大三,理論與實踐的綜合運用。設歷史文化講堂,邀請當地革命老人以及優秀老師等開展歷史文化講座,讓學生身臨其境感知革命精神。大四,學生開始實習,將實習中工作閱歷與“四史”教育融合,進一步深化對歷史文化的理解。以學年為主題“四史”教育過程中,要時刻謹記學生對課程的需求,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有效開展。通過這一過程,“四史”教育有效貫穿了思政課的每個階段,思政課的育人功能得以充分的發揮。

(二)充分利用線上資源,激發學習動力

開展“四史”教育,除有效利用課堂教學的主渠道,還應充分利用線上資源(如:學習強國、視頻紀錄片等)學習相關內容。將線上資源有效嵌入教學實踐,可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性,是新形勢下思政課創新教學模式的有效路徑之一。

建立線上學習小組,實行打卡監督學習制,要求每天學習至少一小時,讓“四史”學習日?;?。其次,將課堂教學與線上學習同步,使其能夠自主學習,提高課堂效率,更好培養同學們日常政治學習的習慣。最后,建立獎勵機制,線上學習時長前十名同學可以免費獲取相關的紀念品,激發全體同學學習熱情。

(三)配齊建強師資隊伍,加強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熱愛

部分思政課教師的知識結構和專業素養難以勝任承擔“四史”教學的任務,這是一個在各高校相當普遍性的問題。要將“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中,必須配齊建強師資隊伍,思政課教師應投入更多精力提高專業能力,積極參與相關知識培訓,更好找到“四史”教育與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融合方式,才能使學生被生動有趣的課堂吸引。

(作者簡介:李妙婷,首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01-09.

[2]田克勤,鄭自立.在歷史與理論的貫通中增強思想和行動自覺——深入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好“四史”的論述[J].思想理論教育,2020(07):11-17.

[3]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N].人民日報,2019-08-15.

猜你喜歡
教育路徑四史思政課
醫學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實施路徑研究
“互聯網+”背景下開放大學交互式教學法在思政課中的應用
新時代軍校思政課鑄魂育人的新形勢新挑戰新路徑探討
廣泛開展“四史”宣傳教育
在“四史”教育中培育新時代學生
讓“四史”教育在中小學落地生根
開展“四史”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
開展“四史”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
“小三明治式”議題中心教學法在思政課中的運用
“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文明行為養成教育路徑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