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建筑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思路與要點

2020-11-28 07:37顧亞靜
裝飾裝修天地 2020年22期
關鍵詞:海綿城市規劃設計綠色建筑

顧亞靜

摘 ? ?要:綠色、生態已成為現代化城市所追求的建設標準,而海綿城市正是未來城市建設主要趨勢。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只有充分掌握城區地質、經濟、環境等因素,合理控制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等指標,制訂詳盡的海綿城市建設措施,并完成基礎設施及技術的配套工作,更好地提升雨洪水控制能力,才能實現海綿城市建設目標。

關鍵詞:綠色建筑;生態城區;海綿城市;規劃設計

1 ?引言

海綿城市理念作為一種新的城市規劃、建設理念,其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仍然處于探索階段,缺乏成熟的經驗指導。因此,在城市規劃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從海綿城市理念出發尋求規劃的新思路、新方法,借助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來提高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2 ?生態城區及海綿城市概述

2.1 ?綠色生態城區

隨著綠色建筑的興起,建筑節能降耗水平顯著提升,使得高能耗、高污染的傳統建筑得以改善,而且在城市規劃建設中,綠色環保的理念也得以貫徹,目前我國正致力于建設綠色生態城區。當然,目前綠色建筑的規?;l展仍有較大不足,建筑資源配置仍不甚合理,綠色生態城區建設也面臨較大阻力。在現代城市規劃中,既要重視城市空間布局,又要注重于綠色建筑的普及,提高城市建設資源利用率,促進城市生態更好優化。

2.2 ?海綿城市

各大城市在建設和完善的過程中會面臨許多棘手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還會沖擊到人們的正常生活。建設海綿城市,可以確保城市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無規矩不成方圓,人與自然之所以可以實現和諧相處,最重要的是需要人們對大自然的規律予以尊重,不可破壞生態平衡,不能以利己卻損害環境的方式大力建設相關設施。發展海綿城市,可以提高城市的抗風險與抗災害能力,一旦出現洪澇等自然災害時,城市就可以像海綿一樣對問題進行調節,既不影響人們正常用水,又可以對水資源質量進行改善。許多城市會面臨降雨,這些雨水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就會誘發各種問題。建設海綿城市,就可以對相關設施的性能進行改造,使其具備良好的滲透效果,可以及時吸收雨水[1]。

3 ?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方式

3.1 ?道路規劃設計

海綿城市在城市道路規劃中的應用主要包括海綿城市路網規劃和海綿城市道路設計兩個層面。其中,路網規劃主要研究的是規劃思路和規劃原則;道路設計則主要側重于城市道路設計和道路用地銜接兩個方面,道路設計主要涉及城市的機動車道、人行道、綠化帶等,道路用地銜接主要涉及與建筑的銜接、與綠地的銜接、與水系的銜接。從具體的規劃思路方面來看,海綿城市的規劃理念指導道路規劃時要在滿足城市道路交通通達和交通安全等基本功能的基礎上,結合城市總體規劃、城市排水防洪系統、城市自來水管網系統、城市綠地等專項規劃情況,按照城市一般性路網規劃方式,合理選擇路網結構模式,確定道路的功能和基礎設施規劃。相較于以往的城市道路規劃方法,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規劃表現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一方面,要實現多規合一,實現不同市政部門和專業的跨領域協同運作;另一方面,要注重區域整體規劃,強調從城市發展的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的情況進行整體性的規劃設計。

3.2 ?水系濕地規劃

在城市空間規劃利用中,應堅持生態環保理念。在城市環境中,部分區域限制建設,或者禁止建設,應標注紅線進行防護。城市環境中的綠地為天然的海綿體,在城市規劃中,如果盲目犧牲原有的綠化面積進行工程項目建設,則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要求。對此,在海綿城市規劃中,應加強對于天然海綿體的保護管理,保障其對于水資源的截留能力以及調控能力。在海綿城市規劃建設中,必須明確城市發展目標,加強生態修復管理,如果有需要,還可開展“退建還林”工程。在城市總體環境布局方面,應合理設置綠化帶以及綠色走廊,對雨水資源進行高效截留,并充分利用城市植物、河流以及水渠,規劃建設生態走廊,提升城市海綿空間的整體性[2]。

3.3 ?排水系統規劃

在城市洪澇災害防治工作中,排水系統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排水系統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建設,能夠有效提升海綿城市建設水平。由此可見,在海綿城市規劃建設中,不僅需提升城市的吸水、存水能力,同時還應加強排水設施建設,改善城市下水道系統,利用可滲透施工材料,對城市控制分布區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構建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統。

3.4 ?配套基礎設施與技術

為更好完成海綿城市建設目標,還應結合綠色、生態的規劃要求,重視基礎設施與技術的配套工作。(1)對于屋面雨水的收集與存儲,應配置相應的裝置,實現雨水再利用,如綠化、路面澆灑等;(2)高透水性地面材料的應用,較為典型的是透水瀝青路面,在防滑、排水等方面效果較好,還能緩解城市熱島效應,而且其材料源自廢渣回收,經濟和環境效益較為顯著;(3)雨水調蓄池的建設,可實現雨水的匯集存儲及再利用,對于存在較大污染的,還可使其流經市政污水處理裝置,避免環境污染。

3.5 ?建立完善的水系及綠地系統

建立城市水系生態與景觀聯系,將中心城區生態系統融入區域生態系統之中,從而提高其穩定性,形成綠脈相連的城市總體景觀風貌特色。在城市水系與綠地之間,由公共綠環與綠色廊道相互聯通,共同構成城市的綠脈,建設與道路、河道水系相結合的綠色生態廊道,使城市內外的綠地斑塊、基質有機的結合起來,成為連續的綠色景觀生態休閑走廊[3]。

4 ?海綿宜居城市的未來發展戰略方向

在我國現代化海綿城市快速發展的歷史進程下,互聯網、物聯網、傳感器和網絡、云計算等信息理念不斷深入發展,工業化管理時代也逐漸逐步轉入城市信息化管理時代,充分利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地理特征分析和信息資源整合,例如了解市民日常生活、環保技術需求、生產技術服務等,從而及時做出快速化和智能化的反應,為海綿城市更加美好的發展提供便捷高效率和智能高質量的管理方式,未來我國海綿新型城市的持續發展將充分融入這些城市信息化管理方法。具體而言,融合化和信息化的構建海綿智慧城市,其建設發展的全過程主要包括下面幾個方面。首先,采用各類智能傳感器和設備對海綿城市的各類實時信息和監測數據活動進行實時監測;其次,采用各種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各種移動通信信息技術,對各類城市監測數據實時進行無線傳輸數據分析;再則,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對管理數據分析進行實時過濾和智能分析,從而及時給出各種管理問題的實時智能化管理解決解案方法;最后,基于上述數據分析和智能評估,對管理結果分析進行實時反饋跟蹤分析并及時改進管理系統[4]。

5 ?結束語

海綿城市理念作為一種生態、環保、可持續的城市規劃理念,在現代化的城市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當前深入探索海綿城市理念應用的背景下,將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到更多的城市規劃工作中顯得十分必要。在實際的規劃中,有關建設主體要通過更新城市規劃理念、合理改造生態海綿體、注重城市水資源分布與使用的模型分析評估等策略來促進海綿城市理念的科學應用,使城市規劃更加科學、合理和有效。

參考文獻:

[1] 李杰,吳華洋.海綿城市建設在綠色生態居民區中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8(12):41+49.

[2] 劉廣忠,林旭.基于海綿城市的綠色生態城區建設規劃設計思路[J].建材與裝飾,2018(39):122~123.

[3] 呂偉婭,管益龍,張金戈.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思路探討[J].中國園林,2015(6):16~20.

猜你喜歡
海綿城市規劃設計綠色建筑
電信管線資源管理系統在規劃設計中的應用
數字化電網技術在電網規劃設計中的應用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理論研究
城市規劃設計存在的問題與解決
綠色建筑煤矸石資源化利用新技術的應用分析
綠色建筑技術節能分類探討
“海綿城市”理念下,構建低影響雨水開發系統的研究綜述
綠色建筑暖通空調設計的技術分析
中國為何要建“海綿城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