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AHP的城市邊緣區醫療衛生設施服務評價

2020-11-28 07:50郭麗霞張新敏
小城鎮建設 2020年8期

郭麗霞 張新敏

摘要:城市邊緣區是城市與鄉村的過渡地帶,人口、經濟、用地和建成環境等均有別于城市或鄉村,公共服務環境更為復雜,設施配置不均、建設標準缺失、服務資源浪費與缺位等現象同時存在。本文以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邊緣區榆林鎮為例,將可服務于該地區的城市核心區和邊緣區醫療衛生設施作為研究對象,從居民角度出發,以實地調研、問卷調查和GIS空間分析為基礎,以層次分析法構建基礎建設、設施規模、服務能力和外部環境為指標的醫療衛生設施評價體系,解析影響其醫療衛生服務的相關要素,提出以滿足居民需求為目的的城市邊緣區醫療衛生設施差異化配置、保障機制等建議。

關鍵詞:城市邊緣區;醫療衛生設施;服務評價;AHP;榆林鎮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8.005 中圖分類號:F292

文章編號:1009-1483(2020)08-0028-07 文獻標識碼:A

Assessment on the Medical and Health Facilities Configuration in Urban Fringe Based on AHP: Taking Yulin Town in Hohhot City as an Example

GUO Lixia, ZHANG Xinmin

[Abstract] The Peri-urban area is a transitional zon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Population, economy, land use and built environment are different from urban or rural areas, and the public service environment is more complex. Unbalanced allocation, unequal supply and low service quality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re common phenomena in this area. Taking Yulin Town in Hohhot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s an example, the medical and health facilities which provides service for this area a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idents, based on field survey,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GIS spatial analysis The medical and health facilities evaluation system is constructed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ith the indicators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facility scale, service capacity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relev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is analyzed and suggestions on the differential allocation and security mechanism of medical and health facilities in the urban fringe are made to meet the residents needs.

[Keywords] urban fringe; medical and health facility; service evaluation; AHP; Yulin Town

引言

基本公共服務設施是城鄉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物質基礎,但在二元結構影響下的城鄉差異由來已久。2006年,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逐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理念,2012年的《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強調以民眾需求為導向建設公共服務體系,以及公共服務配置應考慮需方與供方匹配的思想;2017年,《“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中將城鄉區域間基本公共服務均衡確定為目標之一,提出應依據常住人口規模和服務半徑等來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因此,城市邊緣區作為城市與鄉村的交接區域,公共服務環境有別于城市或鄉村地帶,基于民眾需求的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是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基礎,也是新時期空間統籌發展研究的基礎。

1相關研究進展

1.1概念界定

“城市邊緣區”這一概念最早于1936年由德國地理學家赫伯特·路易斯(H. Luosi)正式提出,指因城市建設占用而改變土地利用類型的原先的鄉村地區,該地區雖在城市擴展中逐漸被建成區侵吞并成為市區的一部分,但仍以其獨特的景觀成為城市新區與舊區之間明顯的分界線[1]。普爾(R. J. Pryor)曾給出關于城市邊緣區較為全面的闡述,認為城市邊緣區是土地利用、社會和人口特征的過渡地帶,位于中心城的連續建成區與外圍沒有城市居民住宅的非農土地利用的純農業腹地之間[2]。20世紀80年代,顧朝林等學者將城市邊緣區的概念引入我國,認為城市邊緣區位于城市建成區的外圍,是從城市到鄉村或者是鄉村到城市的過渡地帶,也是城市經濟與鄉村經濟的漸變地帶[3]。因此,城市邊緣區作為城市與鄉村之間的過渡區域,在土地利用、社會和人口等方面兼有城市與鄉村特征。

按照國家《“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基本公共服務”是指由政府主導、保障全體公民生存和發展基本需要、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公共服務。涵蓋醫療衛生、教育、文化體育等多個領域?!盎竟卜站然眲t是指全體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獲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

1.2相關研究

國內有關城市邊緣區公共服務的研究開始于21世紀初,程文等學者開展了大城市邊緣區的公共設施配置和規劃思路的研究,提出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在城市邊緣區建設的必要性和規劃設計思路[4];尹宏玲以上海市邊緣區為例,提出邊緣區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應綜合考慮城市總體布局、設施服務半徑和居住人口規模,以及市中心和鄰里地區公共服務對邊緣區的輻射影響等[5]。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理念提出之后,學者們陸續對城市邊緣區鄉村的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開展了相關研究,研究方法中則加入了空間分析和量化分析的手段。胡畔、劉安生等分別以ArcGIS和泰森多邊形等方法輔助分析,提出了均等化布局的規劃思路和實施建議等[6-7];周凌、鈕心毅等學者以上海城市邊緣區為例,分別提出了“以人為本”“空間均等和公正”的公共服務配置思路,以服務可達性、人口空間特征和居民實際需求等要素對公共服務水平實施評價[8-9];代兵采用2SFCA方法評價基礎教育、基本醫療和養老等單項服務設施的空間可達性,建立了公共服務綜合可達性評估等級劃分方法[10];趙萬民、曹陽等學者則以大數據技術或數學建模等方式對重慶、南京等城市邊緣區公共服務設施的空間布局、可達性等開展評價,研究設施分級分類配建體系、公共服務均等化配置方法[11-12]。

因此,在進入新型城鎮化發展階段后,以城鄉統籌和公共服務均等化為背景的城市邊緣區的公共服務設施研究有著迫切的實際需求,基于空間信息技術和統計分析等量化方法進行的可達性、空間布局、服務范圍等評價性研究對于相關研究有著積極意義。本文從居民視角出發,結合田野調查和空間分析,對城市邊緣區醫療衛生設施的公共服務水平進行評價體系研究,以推進公共服務的空間均等和城鄉統籌研究。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呼和浩特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首位城市,是自治區城鎮化和經濟建設的核心地區,其城市邊緣區是區內城鄉人口流動最為活躍的地區,但公共服務設施尚處于建設階段,供需不匹配現象明顯。

本文選擇呼和浩特市邊緣區榆林鎮的醫療衛生服務設施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訪談等方法,調查可服務于榆林鎮的醫療衛生設施,包括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區(以下簡稱城市核心區)的綜合醫院等醫療衛生設施和榆林鎮(以下稱邊緣區)的衛生院和衛生所等現有服務設施,以居民需求視角評價現狀服務水平,為城市邊緣區公共資源的合理化配置、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提供研究思路。

榆林鎮為呼和浩特市市轄鎮,為城市東部邊緣區小城鎮,總面積243平方公里,鎮區距呼和浩特市區約30公里,京包鐵路、110國道穿鎮而過(見圖1)?,F轄一個居委會和21個行政村,總人口2.4萬人,老齡化現象較為嚴重,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平原地區。主導產業以農業為主,人口外流現象明顯。

2.2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本文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對服務于榆林鎮的城市核心區和邊緣區醫療衛生設施服務情況進行田野調查,收集數據及資料進行梳理分析,建立AHP評價模型,對研究對象的設施服務效應進行評價。

本文采用問卷及訪談等形式進行醫療衛生設施服務的居民需求調查。在榆林鎮鎮區及周邊行政村共隨機均勻發放問卷120份,篩選去掉不合格問卷12份,問卷合格率達90%,有效的108份問卷用作本次研究統計與分析的初始數據。

3榆林鎮醫療衛生設施特征分析

3.1 城市核心區醫療衛生設施配置及服務現狀

3.1.1 設施配置現狀

按照醫療衛生服務設施的功能、任務、設施條件等,城市核心區的綜合醫院是邊緣區獲得醫療衛生服務最為普遍的設施類型,但服務范圍和服務程度受交通條件和空間可達性影響。因此,本次研究將城市核心區的綜合醫院納入邊緣區醫療衛生服務的研究范圍。

2012年至2017年,呼和浩特核心區綜合醫院數量從41個增加至59個,可用床位數、執業醫師和護師的數量分別增加了5.42%、21.28%、46.18%;從服務情況看,各綜合醫院的診療和入院人數以11%、3%的年平均增長率呈現出穩定上升趨勢,病床使用率穩定維持在80%以上,公共服務能力正穩步遞增。

3.1.2 空間分布與服務范圍

依托城市核心區與榆林鎮的交通網絡,以GIS分析工具按照常規車速對道路進行等級設置,劃定車行時間分別為15、30、60分鐘醫療衛生設施服務區范圍,分析城市核心區對榆林鎮的醫療服務情況。呼和浩特城市核心區綜合醫院集中于市區中西部,服務范圍沿交通網絡呈圈層式向外輻射(見圖2)。而榆林鎮位于呼和浩特市東部且距離市區較遠,僅有1條國道與市區相連,臨近國道的鎮區在30分鐘輻射范圍內,周邊區域在60分鐘輻射范圍內,其他距離國道較遠的大面積地區難以接受到城市核心區醫療衛生服務。

3.2 榆林鎮醫療衛生設施配置及服務現狀

3.2.1 設施配置數量

鎮內現有標準化衛生院1所,位于鎮區北部110國道北側,占地面積約0.5公頃;標準化衛生室16所,分散于鎮域各行政村,醫療用地共計0.53公頃;此外榆林鎮政府駐地另有兩處連鎖藥店,可為居民提供基礎醫療衛生服務。

3.2.2 空間分布與服務范圍

按照常規步行速度進行道路等級設置,分別按步行時間5、15、30分鐘劃定榆林鎮的醫療衛生設施服務范圍,繪制其空間分布及服務現狀圖(見圖3)。

因衛生院和衛生所等設施相對集中分布于鎮域的中部和西南部,受設施規模與交通條件制約,服務覆蓋范圍較小,覆蓋面積不足鎮域面積的10%。鎮域西部、西南、北部的村莊既無醫療衛生設施配置,也不在現有設施的輻射服務范圍內。

3.3 榆林鎮醫療衛生設施服務人群特征分析

3.3.1自然構成特征

本次研究中調研人群在年齡構成方面整體偏向老齡化。人口的年齡16歲以下、17~28歲、29~60歲、60歲以上所占比例分別為2%、3%、29%、66%;男女性別比為52%、48%。該數據為隨機抽樣調查結果統計,對于鎮區整體人口特征有較好指示性,可看出榆林鎮的人口流失較為明顯,老齡人口占比較高,人口年齡特征更趨向于鄉村。

3.3.2社會構成特征

從戶籍構成看,調研人群的戶籍以本地居民為主,外來人口僅占6%;從就業情況看,因鎮內仍以傳統農業為主,居民的就業機會主要為務農和外出打工,農閑時打工和偶爾做散工的合計占比為73%,就業地點也以本鎮區為主;從收入看,調研人群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月均收入不足800元,遠低于呼和浩特市城鄉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從文化構成看,居民的受教育水平以初中和小學為主,合計占比為56%,高中及以上受教育占比為36%。因此,榆林鎮內居民的就業類型、就業地點、經濟收入和文化構成等仍有著明顯的鄉村特征(見圖4)。

3.3.3出行行為特征

調查發現,鎮區居民前往城區的頻率整體較低,半年甚至一年內前往城區一次的人數占比達60%,其中以看病和探親為目的的人群占73%(見圖5)。榆林鎮居民出行少的原因一方面是現有居住人口的年齡較大,出行次數和距離受年齡影響,購物等基本生活需求以鎮區為范圍;另一方面是雖有鐵路和國道在鎮域穿過,但在鎮區無站點,對交通聯系影響不明顯,且市內公共交通尚無鎮區方向的延伸,鎮區居民出行仍極為不便。

4榆林鎮醫療衛生設施服務評價

4.1 評價方法及體系構建

層次分析法(AHP)是美國運籌學家薩蒂于20世紀70年代初提出,將復雜的多目標決策問題以系統觀點進行層次分解,形成多層級多指標體系,對研究對象的性質、影響因素及內外部關系進行定量分析,得出層次單排序和總排序,優化決策。該方法已在城市發展水平評價、生態環境評價等多領域有廣泛應用。

針對目前城市邊緣區醫療衛生服務現狀,結合文獻研究、實地調研和居民反映,本文將基礎建設、設施規模、服務能力和外部環境四個要素作為評價城市邊緣區醫療衛生設施服務水平的準則層,以區位條件、建筑規模、設施等級等12個指標構建評價體系(見表1)。

本次評價中為反映居民對于醫療衛生設施的實際需求,各層次指標權重以居民打分來確定各層級權重,以反映居民視角的公共服務實際需求情況。

根據已構建的評價體系設計調查問卷和訪談大綱,以里克特量表式問卷調查、居民訪談等形式向調研人群發放,分別對城市核心區和邊緣區的醫療衛生設施服務效應進行準則層各要素、指標層各要素的評價打分,并將評價打分結果整理統計以備后續分析。

依據AHP方法,將準則層、指標層各級分別進行兩兩比較并給出相應分值,取各項的加權平均分值計算權重,計算方法如下:

其中,α為各項計算后的加權平均值;m為具體評分值;n為各評分值對應的評分人數;b為有效問卷份數,本次研究中b=108。

4.2評價過程

依據問卷調查結果可得核心區準則層對目標層的判斷矩陣A(見表2)。

在判斷矩陣A中,滿足以下基本條件:

其中,aij表示矩陣A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n表示矩陣A中行列均為n個因素。

綜合AHP分析法相關原理,利用MATLAB軟件并通過軟件編程,計算可得出各指標權重值;此外,由于評價者主觀因素影響,評價結果需進行一致性檢驗,以判斷相關權向量計算結果的準確性。整理邊緣區目標層判斷矩陣與權重(見表3)。

同理可得呼和浩特城市核心區與邊緣區醫療衛生設施各指標層判斷矩陣與權重,整理后將評價結果匯總(見表4)。

4.3評價結果

將呼和浩特市城市邊緣區醫療衛生設施服務效應評價結果與實地調研情況相結合,可發現呼和浩特市邊緣區的醫療衛生服務有以下幾點特征:各級醫療衛生設施服務現狀與居民需求存在差距;居民對于設施的服務能力、收費標準等關注度比較高;居民對于核心區和邊緣區的設施服務需求存在差異性等。

首先,服務能力不足是邊緣區醫療設施服務的主要問題。服務能力是衡量設施配置現狀與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在評價結果中的重要程度居于準則層各指標之首。從準則層評價結果來看,設施服務能力在城市核心區和邊緣區均排第一位。居民普遍認為,醫療衛生設施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提供醫療服務,衛生技術人員數量、床位數、藥品數量及醫療設備數量等服務能力是居民關注的重點。

其次,收費標準是影響邊緣區居民就醫選擇的重要要素。對于人口流失型城市邊緣區來說,居民的文化程度、經濟收入等整體落后于城市核心區,接受醫療衛生服務時的經濟負擔較重,對醫療服務費用的關注程度較高。因此上述評價結果中,收費標準成為指標層中重要程度最高的因子,是影響就醫選擇的重要因素。

在實地調研中,居民關于各設施收費標準的反饋較為統一。由于經濟來源較為單一,收入較低,居民們普遍認為現有核心區高級別醫療衛生設施收費標準高,報銷比例低;邊緣區的鎮域中心醫院則因醫療補貼下滑,收費標準較高,部分居民由于住院成本較高而選擇不接受治療;藥店藥品價格也偏高,“看不起病、吃不起藥”的情況在邊緣區依然存在。

第三,公共設施服務具有地域差異。公共服務差異性特征,一方面指城鄉區域的資源配置不均衡,城市邊緣區經濟收入水平低,公共服務設施配置不足,公共服務水平與中心城區有明顯差異;另一方面指核心區和邊緣區的居民需求不同,對公共設施的服務類型、規模和配置標準等也有明顯的差異性。

如綜合醫院因服務功能強,服務范圍大,可為邊緣區提供高級別的醫療服務,設施規模是直接影響能否就醫的重要因素;邊緣區的醫療設施因服務功能少、服務范圍小,對設施規模需求程度稍低,以購買藥品或血壓測量等基礎功能服務為主。

第四,因榆林鎮距離城市中心區較遠,交通不便,鎮衛生所新址與居民區隔110國道相望,進一步降低了服務的可達性,影響居民就醫選擇和服務評價。

5城市邊緣區醫療衛生設施服務提升建議

5.1 配置設施與人才,提升服務能力

根據目前榆林鎮醫療衛生設施配置現狀和人口規??s減的現狀,應重新整合醫療衛生資源,根據各村莊實際常住人口規模調整醫療網點,按需配置醫療衛生設施;調整城市核心區與邊緣區的藥品、醫療技術人員及醫療設備數量和種類,針對老齡人口補充相應的藥品、血壓計等;同時應注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人才的培養,改善現有的醫療環境,有效提高設施服務能力。

5.2 降低收費標準、完善醫療保障機制

榆林鎮居民將收費標準列為核心區與邊緣區醫療衛生設施重要程度最高的指標,原因是主要調查區域的居民年齡較大、經濟收入低且來源單一,對醫療服務價格較為敏感。應加大對此類地區醫療衛生機構的扶持和補貼,降低藥品及其他服務價格,完善居民健康保障機制。

5.3 明確差異化需求、優化服務配置

城市邊緣區醫療衛生設施的配置提升應考慮居民需求的差異性,明確城市邊緣區的醫療衛生設施的配置標準。大型疾病的看診與治療、非常規藥品購買、專項體檢等服務則可在完善公共交通的前提下,擴大綜合醫院和??漆t院的服務范圍以滿足城市邊緣區的居民需求;邊緣區的標準化衛生所或衛生室則以提供常規健康體檢、普通藥品購買等基本需求為主,實施差異化的服務配置,提高服務效率、公平共享資源。

6結語

城市邊緣區是介于城市和鄉村的混合區域,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水平與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質量有著密切的聯系。本研究通過對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邊緣區的醫療衛生設施的現狀調研分析發現,邊緣區的醫療衛生設施配置水平同時依托于邊緣區和核心區。邊緣區居民對公共衛生服務的評價不僅取決于該區域的設施配置和服務水平,還受城市核心區醫療衛生服務的收費標準和交通可達性等要素影響。因此,城市邊緣區的公共服務設施配置類型、規模和數量應針對該區域特殊的居民年齡結構、收入水平等特點,充分考慮居民實際需求和服務現狀,統籌考慮城鄉資源合理化布局和配置、逐步提升公共服務設施的服務能力。

參考文獻:

[1] Wehrwein George S.The Rural Urban Fringe[J]. Economic Gepgraphy,1942,18(3):217-228.

[2] Pryor Robin J.Defining the Rural Urban Fringe[J]. Social Forces,1968,47(2):202-215.

[3]顧朝林,熊江波.簡論城市邊緣區研究[J].地理研究, 1989(10):96-101.

[4]程文,趙天宇.城市邊緣區大型公共設施的規劃[J].城市問題,2003(1):29-31.

[5]尹宏玲.國際大都市邊緣區公共設施規劃初探——以高境淞南為例[J].上海城市規劃,2004(6):13-15.

[6]胡畔,謝暉,王興平.鄉村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內涵與方法——以南京市江寧區江寧街道為例[J].城市規劃, 2010,34(7):28-33.

[7]劉安生,趙義華.鄉村地區基本醫療衛生設施均等化布局規劃探索——以常州市嘉澤鎮為例[J].江蘇城市規劃,2010(10):20-24.

[8]周凌.特大城市邊緣區空間演化機制與對策的實例剖析——以上海為例[J].城市規劃學刊,2017(3):85-94.

[9]鈕心毅,陳晨.郊區城鎮基本公共服務空間均等和公正的測度[J].城市規劃,2018,42(10):42-50.

[10]代兵.大都市鄉村公共服務可達性評價及空間治理啟示——以上海市青浦區203個村居單元為例[J].上海國土資源, 2019(12):8-13.

[11]趙萬民,李雅蘭,魏曉芳,等.非均等化到均等化:基于GIS分析的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布局研究——以重慶市長壽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為例[J].西部人居環境學刊,2016,31(5):35-41.

[12]曹陽,甄峰.南京市醫療設施服務評價與規劃應對[J].規劃師,2018,34(8):93-10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