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年國防科技工業十大創新人物(團隊)

2020-11-29 00:19
國防科技工業 2020年1期
關鍵詞:艦船燃料設計師

1.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團隊

2019 年1 月,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與地球的中繼測控通信,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與德國、瑞典、荷蘭、沙特等國合作首次開展國際合作載荷搭載和聯合探測,取得豐碩成果。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具體實踐,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體現。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團隊踐行“追逐夢想、勇于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探月精神,確保任務圓滿完成。

2.航空直升機專家鄧景輝

作為航空工業直升機所總設計師,鄧景輝具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型號立項之初,便立志打造一代精品工程。在他的帶領下,開創了多項國內直升機研制的先河,使國產直升機具備全域、全時及復雜氣候環境下的使用能力,實現了我國直升機自主創新的歷史性飛躍,使我國直升機工業達到了與歐美國家同臺競技的水平。

3.燃料元件設計制造技術科技重點專項總設計師焦擁軍

2010 年以來,作為中核集團公司燃料元件設計制造技術科技重點專項總設計師和集團公司燃料元件領域首席專家,焦擁軍率領團隊在核電燃料元件研制和材料開發等方面系統全面的開展了科研工作,創造了核燃料研發領域的國內多個“第一”。提出了輻照考驗的技術方案,解決了科研過程中的冷棒臨界等重大困難和問題;推動建立了自主原材料供應體系,基本實現原材料的國內自主供應;推動建立了組織有效的燃料組件研發體系,打造了一支技術過硬的燃料研發隊伍;從國外層層專利布局和技術壁壘的封鎖中成功突圍,解決了華龍一號走出去的瓶頸問題;實現了我國核電燃料設計技術由國外引進全面轉入自主開發,為打造我國自主核燃料品牌作出突出貢獻。

4.發動機專家劉小勇

劉小勇長期從事某發動機研究工作,現任國家某項目專家委員會委員、發動機基礎技術專家組組長、某項目副總設計師,是我國某發動機技術研究的探索者、推動者和領軍實踐者,在突破發動機系列關鍵技術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立研究體系、奠定技術基礎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

5.陸軍野戰火箭專家楊樹興

楊樹興長期從事肩負我軍陸戰遠程火力打擊主體重任的野戰火箭武器理論與工程技術研發工作,在我軍野戰火箭實現“遠”“準”“狠”的發展歷程中,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使我軍野戰火箭成功實現了從無控到有控,再到精確打擊及高效毀傷兩個里程碑的跨越。

6.水下無人航行器研制專家嚴浙平

嚴浙平教授扎根北國冰城哈爾濱30 年,潛心水下無人航行器技術研究,長期堅持自主創新、競爭合作,完成高難度優化設計、高風險水下試驗等任務,帶領團隊取得多項高水平創新成果。其研制的新型水下無人航行器通過定型設計,實現批量自主可控生產并列裝應用,為我軍新質裝備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很好地詮釋了把文章“寫在裝備里、融入海洋中”的精神。

7.中子科學研究團隊

中子科學研究團隊在國內率先建成我國首個投入運行的中子散射大科學平臺,在國防、大工程、新材料等領域完成多種國內首次實驗?,F譜儀年帶核實驗實現近200 天(24 小時連續運行),其中約45%用于對外開放合作研究。2019 年收到國內外用戶申請近百份,基于基金委大科學裝置聯合基金資助合作項目10 余項,與國內合作年產出論文40 篇,其中物理、化學和新材料等領域頂級期刊論文12 篇,最高IF 已達50。平臺已成為全國殘余應力委員會、中國物理學會中子散射專委會、中國核學會核測試與分析分會和中國晶體學會小角散射專委會等學會的主要依托裝置之一。

8.雷達與信號技術處理專家劉永坦

劉永坦院士是我國著名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帶領團隊堅持40 年自主創新,創建了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體系,研制了首部具有全天時、全天候、對海遠程探測能力的預警雷達,為實現我國對海遠程預警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劉永坦院士一生奉獻海防預警科技創新事業,是科學精神和家國情懷兼具的國防科技創新典范。

9.艦船總體主任設計專家張祥瑞

張祥瑞先后擔任某電子偵察船、某生活保障船等艦船總設計師,某綜合補給船等艦船副總設計師,遠望5 號、遠望6 號、3000 噸一級油船等艦船總體專業設計師,擔任多個重大項目型號及課題項目技術負責人。張祥瑞同志長期奮斗在科研工作一線,具有豐富的科研創新攻關及艦船總體設計能力,主持、參與研制的艦船交付部隊后,在電子情報偵察、航天測量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重大的經濟效益、軍事效益和社會效益。

10.楊小牛院士工作室

楊小牛院士工作室成立于2014 年,引領了現代人工智能技術在特種通信技術體系中的應用發展新方向;提出了深度學習驅動的電磁信號目標端到端識別技術,并獲得遠超傳統算法的效果;研制了國內首套信號目標智能識別便攜式設備,大幅度提高了電磁信號目標識別能力,在用戶單位試驗超過一年時間,經過系統的多次迭代更新,獲得用戶單位充分肯定,影響力不斷提升。該團隊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技術成果。

猜你喜歡
艦船燃料設計師
支持向量機的艦船圖像識別與分類技術
風浪干擾條件下艦船航向保持非線性控制系統
廢棄植物制造生物燃料
來自沙特的新燃料
我是小小設計師
艦船測風傳感器安裝位置數值仿真
創意設計師
If We Burne d All the Fossil Fuel in the World
天才設計師
朝鮮稱已完成8000根乏燃料棒再處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