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精準發力中增強領導機關抓建基層科學性

2020-11-29 04:41黃天信
國防 2020年6期
關鍵詞:機關精準基層

黃天信

內容提要:領導機關肩負著把黨對基層建設的領導落到實處的重要職責,必須在充分認清新時代基層建設的刷新點、全面分析當前指導抓建基層的滯后點的基礎上,堅持精準發力這一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科學指導推動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一要精準了解底數;二要精準實施抓建;三要精準跟蹤問效。

新頒發的《軍隊基層建設綱要》突出強調,要積極適應基層建設的新變化新挑戰,把握新時代基層建設特點規律,增強工作指導科學性。各級領導機關肩負著把黨對基層建設的領導落到實處的重要職責,必須堅持精準發力這一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科學指導推動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一、充分認清新時代基層建設的刷新點

當前,我軍基層建設在編制結構、任務要求、建設內涵等方面都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變化,亟須我們緊盯形勢、科學分析、準確把握,為精準抓建基層提供靶標和指向。

(一)現實思想有新動向

新形勢下,官兵思想呈現多元化、差異性特點。一是穩心履職中存有波動。新編制落定后,有的官兵落編定崗,感到進了保險箱;有的編余待崗,感到成了局外人;有的“以官頂文”感到到了“天花板”,“以兵頂文”感到下了逐客令;還有的轉改文員,感到“低人一等”。二是融入時代中衍生變化。手機已成為標配,網絡空間演繹為新的世界,網友比戰友多,網齡比軍齡長,從好動變為好靜,從運動場轉向“刷屏場”,“面對面”教導往往比不上“屏對屏”誘導。三是政策期盼中出現隱憂。對政策待遇有所期盼,有的擔憂人員基數大、編余多、崗位少、出口緊,晉升空間受壓縮;有的擔憂兩地分居、子女就學、看病就醫、隨遷隨調、駐地家屬接續保障等現實問題不好解決;有的擔憂轉改文員后,政治身份和福利待遇會有下降。

(二)體制編制有新特點

這輪國防和軍隊調整改革,無論是領導指揮體系、力量組織架構,還是部署配置形態、擔負職能任務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呈現新的特點。一是層級結構更加扁平化。淺縱深、寬幅度的結構特點凸顯,機關小了、基層大了,層級少了、類別多了,但也帶來“小機關帶大部隊”等現實問題。二是單位部署更加分散化。師旅級單位跨省部署、團級單位跨市部署的現象比較普遍,不少基層單位分布在兩三個營區,獨立分散駐守,與機關距離較遠。三是部隊編成更加集約化。單位大范圍調整合并,崗位大幅度綜合集成,一個單位涵蓋不同行業、多個專業。四是人員構成更加多元化。既有現役軍人,又有文職人員、職工、聘用人員,軍隊人員結構多元化特點日趨明顯。

(三)抓建力量有新變化

新體制下,營主官、文職人員、士官隊伍成為基層自主抓建的力量主體。一是營級主官作用凸顯。營一級從“中間層級”轉變為“中堅力量”,從“中轉站”變成“加油站”,很多營級主官承擔著原來團級單位主官的職能和風險。二是士官走向重要崗位。一些參謀、助理員、分隊長等崗位由士官擔任,士官的職責使命、發展空間和地位作用發生新的變化,他們逐步從后臺走向前臺、由被管者成為管理者。三是文職人員成為骨干。文職人員編配范圍更廣、數量更多、任務更重,成為部隊建設的重要新生力量,也給部隊教育管理帶來新的挑戰。

(四)正規抓建有新標準

新單位大都由多個單位、多個系統整合而成,既有建設基礎的強弱、職能任務的不同,也有人員類型的多樣、地域保障的差異,還有抓建基層的傳統做法、改革前后的不同變化,給規范抓建提出諸多新標準。一是需依法抓建促規范。貫徹全面從嚴治軍要求,對照條令法規細化工作標準,確保抓建基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標準統一。二是需層級抓建促規范。一級抓好一級,一級向一級負責,切實改變“保姆式”的幫帶方法,實現從“插到一線、管到一線”到“一線調研、一線解難”的轉變。三是需精準抓建促規范。針對各部隊實際,精準籌劃、精準指導、精準用力、精準落實、精準檢驗,防止和克服“大水漫灌”“概略瞄準”的粗放指導方式。

(五)正風肅紀有新考驗

隨著體制編制調整到位、正風肅紀深入推進,部隊風氣建設面臨新形勢新考驗。一是權錢物高度集中,在嚴格自律上面臨新考驗。各行業各領域在“五指成拳”、融合重構的同時,管錢管物管工程相對集約。特別是有的新組建單位包含了幾個甚至十幾個下屬單位,權利物化異化風險持續增大。二是部隊點多面廣,在監督力量上面臨新考驗。小散遠單位普遍距離機關較遠,在檢查督導上容易出現“抓大放小”的問題,尤其在違規飲酒、基層“微腐敗”等問題的查糾上難以覆蓋,容易出現部分盲點和真空。三是文職人員編配增多,在使用監管上面臨新考驗。文職人員編配增多,給部隊教育管理帶來新的情況,尤其是新招聘文職人員缺乏系統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培養,他們逐漸走上財務、保密、倉儲、檔案等關鍵崗位后,容易成為違規違紀的多發區。

(六)官兵素質有新要求

部隊重組重塑后,更加聚焦練兵備戰,給官兵帶來新的本領恐慌。一是轉型發展,對能力升級提出新要求。部隊轉型發展離不開新型人才做支撐,但新型人才的培養需要一定周期。就目前情況看,部隊人才培養從懂到會、從會到精、從精到專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知識更新、熟悉專業、精通本職還需要一定時間。二是人少事多,對一專多能提出新要求。無論機關還是基層,人少事多的問題短時間內難以有效緩解,以前是幾個人一攤事,現在是一個人幾攤事,工作中有關聯、業務上有交叉,要求官兵不僅能夠獨當一面,而且還要成為多個專業的行家里手。三是崗位變動,對人崗相適提出新要求。很多基層官兵面臨轉崗位、換裝備、改專業的考驗,特別是個別年齡比較大、文化水平低、困難比較多的官兵,勝任新的崗位需要一個鳳凰涅槃、錘煉提高的過程。

二、全面分析當前指導抓建基層的滯后點

基層情況每更新一點,機關指導就要跟進一步。調研中感到,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黨委機關在指導抓建基層中還一定程度存在跟不上時代步伐、落后于發展大勢的問題,與基層之盼、實踐之需、崗位之責還有不相適應的地方。

(一)抓建理念還有抱守殘缺的慣性思維

不少人身子已經進入了新時代,但腦子還停留在原有時代。有的還是習慣從匯報稿、呈批件、網絡信息等二手資料中了解情況,以坐在屋里“鍵對鍵”代替貼近官兵“面對面”;有的還是習慣以主觀意愿定調子,調查研究帶著框框找例證,分析問題帶著結論找依據;有的還是習慣面上感觀、籠統概括,不善于從數據中感知問題、探尋走勢,了解基層定性分析的多,定量研究的少;有的還是習慣搞形式主義、痕跡工程,下部隊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淺嘗輒止;等等。這些陳舊思維、落后觀念,嚴重影響了抓建基層的質量效益。

(二)指導方式還有機械套用的慣性做法

有的領導機關沉迷于經驗式指導,走不出對舊模式的路徑依賴和老經驗的桎梏羈絆,一事當前先看以前咋干的、其他單位咋辦的,簡單復制,生搬硬套;有的滿足“上下一般粗”的粗放式指導,對上級部署的工作習慣“滿把抓”“大呼隆”“一鍋煮”,機械性的照單執行多、點對點的量身定制少,按綱抓建方案千篇一律;有的熱衷“頻出新招式”的運動式指導,喜歡搞激情型計劃、臨時性安排、突擊式活動,一會一個新想法、一天一個新精神,甚至不考慮基層承受能力,搞脫離實際的趕進度、提標準、加責任;等等。這些不僅沒有成為基層建設的“助推劑”,反而打亂了基層工作節奏,成為部隊建設梗阻。

(三)評估手段還有根深蒂固的慣性延續

個別領導機關在抓建基層的末端問效上盯得不夠緊、落得不夠實、抓得不夠嚴,既影響了機關幫建的效果,也挫傷了基層自建的干勁。有的以隨機抽查、重點檢查代替全面督導、全程指導,習慣聽匯報、搞座談、發問卷的泛化檢查,導致壓力傳不到位、工作落不到底;有的考核評比不重平時重“評時”,不看實績看“痕跡”,往往憑印象打分、搞一錘定音,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基層官兵抓經常、打基礎、重落實的激情動力;有的獎得不夠鮮明、罰得不受觸動,評功評獎要么遷就照顧、平均分配,要么論資排輩、輪流坐莊,問責處罰不是輕描淡寫、避重就輕,就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導致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

三、準確把握精準指導抓建基層的著力點

新時代抓建基層工作的覆蓋面更廣、特殊性更強、差異性更大,必須堅持因地制宜、精準用力,徹底破除概略瞄準的思維、大水漫灌的做法、一線平推的模式、閉門造車的狀態,不斷提升工作指導的針對性實效性。

(一)精準了解底數

把準脈才能開準方。領導機關抓建基層,必須堅決克服了解基層或明或暗、若隱若現、不清不楚等問題。

一是邁開步子,把一手資料摸清。只有身到才能知道?;鶎咏ㄔO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是坐在辦公室想出來的,而是深入實際摸出來的。要定期組織“分片過旅團、蹲點幫基層”和“全員大談心”活動,班子成員帶頭俯下身子、沉到一線了解情況,通過橫向走到邊,縱向摸到底,切實把每種類型都看到、每個點位都轉到、每項任務都跟到。二是解剖麻雀,把問題癥結摸透。嚴格落實蹲連住班和基層聯系點制度,傾聽官兵呼聲、了解矛盾困難,與基層一同研究破解新情況新問題;分系統分領域開展“問題大調研、難題大幫解”活動,盯著情況研問題、透過問題找根源,真正把制約單位發展的“瓶頸”、影響抓建效果的“癥結”分析準剖析透。三是由表及里,把特點規律摸準。推開課題式調研、問題式研討,建立下部隊情況匯總和問題反饋制度,定期組織基層建設形勢分析和專題情況匯報,通過靜態與動態的觀察、橫向與縱向的對比、定性與定量的研判,集中力量把新時代的走勢走向、新體制的效力效能、新基層的特點規律研透把準。

(二)精準實施抓建

俗話說:藥對癥,一張方;不對癥,用車裝。領導機關抓建基層,必須打破慣性思維、固有套路,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做到抓到點子上、幫到關鍵處。

一是推行分類幫建變粗為精。統籌制訂幫建基層規劃計劃,區分不同類型、不同行業、不同領域,量身制定幫建目標、幫建思路、幫建方法,切實從一線平推、平均用力的面上指導轉向一類一策、一隊一案的點上幫帶;區分不同崗位職級、不同人員類別出臺教育管理規范,有針對性地加強營主官、士官、文職人員“三支隊伍”培養幫帶,采取崗前集訓、以會代訓、崗位自訓、改行培訓等形式,分層分級組織各類骨干人才培訓,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變概略瞄準為靶向發力。二是推行全員抓建壓擔為責。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全員的思路,健全完善軍級主導、師旅團級主抓、營級主干的抓建基層責任體系和師旅團機關抓建基層職責清單、工作清單,明確機關業務部門在抓基層全面建設中的職能定位,研究細化基層自主建設的權責界限,真正形成人人抓、大家做的齊抓共管局面。三是推行網絡管建拉遠為近。建立戰備值班、視頻會議、安全監控、車輛管理等系統,將可視化網絡觸角覆蓋所有單位、聯通所有點位,通過政治教育“網上教”、戰備行動“網上拉”、軍事訓練“網上考”、安全管理“網上抓”、行政例會“網上開”、心理服務“網上辦”,真正把基層聯在網上、管在網上、建在網上,全方位解決“距離感”問題。四是推行區域聯建聚散為整。建立完善“常委分片抓建、機關掛鉤幫帶”機制,常態開展區域督導,探索“收縮攤子”、集中管理模式,全面走開以教育資源互享、訓練成效互評、供應保障互通、安全防范互聯的片區協作聯建路子,最大限度地將零散資源、分散力量統一配置、互補互用。五是推行創新抓建化繁為簡。堅持向軍民融合的社會化、網絡聯通的信息化、集約高效的智能化要效益,積極運用無人機、智能化機器人、云臺監控等科技手段,緩解基層執勤壓力,全面推開營區衛生、營房維修、冬季供暖等方面的社會化保障,切實將官兵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

(三)精準跟蹤問效

井無壓力不噴油,人無壓力輕飄飄。問效是傳導壓力的最好手段,也是催生動力的重要抓手。領導機關抓建基層,必須精準運用督查、考評、獎懲“三位一體”的聯動問效機制,全過程發揮激勵鞭策效應,倒逼催生抓工作、搞建設的內在自覺。

一是優化檢查督導。圍繞規范人員構成、加強統籌管理、科學制訂計劃,健全完善領導機關抓基層檢查督導體系;采取綜合檢查與專項督導相結合、階段檢查與結果督查相融合、明察與暗訪相配合的方式,突出抓建思路、發展規劃、制度落實、人員思想、難題破解、安全管控等重點,把所有基層單位過一遍、走一遍、查一遍,切實將“上級抓”的壓力無縫隙無時差無衰減地傳導到位。二是量化考核評比。探索將干部考德、班子考績、單位考風捆在一起、融入經常的考評方式方法,最大限度發揮以考促建的綜合效能;利用年度工作總結、大項教育等時機,開展機關基層雙向講評和機關指導基層滿意度測評;著眼爭在經常、比在平常,組織按綱抓建和新“雙爭”活動先行試點,區分不同類型單位,細化按綱抓建實施細則和“雙爭”量化評比標準,走開季度初評、年終總評的方法路子,完善優先、限制、容錯認定的具體情形,切實通過評比評出新風、評出導向、評出干勁。三是硬化獎懲激勵。一方面,要獎勵抓建有為者,將末端落實情況、基層建設成效與“四鐵”先進單位、“四有”優秀個人評選掛鉤,與干部的成長進步掛鉤,優先晉職晉級、送學培訓、立功受獎,讓抓基層出力的出彩、得力的得利;另一方面,要處罰盡責不力者,板起面孔、硬起手腕,對失職懈責、懶政怠政的依法依規從嚴問責,該通報批評的通報批評、該調整崗位的調整崗位,推動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鮮明導向,不斷激發思責求進、擔責有為的生機活力。

猜你喜歡
機關精準基層
基層為何總是栽同樣的跟頭?
精準防返貧,才能穩脫貧
基層在線
在推進“兩個機關”建設中踐行新使命
強化使命擔當 建設“兩個機關”
基層治理如何避免“空轉”
把人大機關建設成為學習型機關
精準的打鐵
精準扶貧 齊奔小康
人大機關走出去的第一書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