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效果

2020-11-30 08:42賴智雙林愛鋒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19期
關鍵詞:分娩方式糖化血紅蛋白二甲雙胍

賴智雙 林愛鋒

[摘要] 目的 研究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該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10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53例參照組患者采用胰島素治療,53例實驗組患者采用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分娩方式以及母嬰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FPG、2 hPG以及HbA1c指標均低于參照組,實驗組的自然分娩率為73.58%,高于參照組的49.06%,實驗組的母嬰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77%,顯著低于參照組的18.8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方案,可獲得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對促進自然分娩、預防母嬰不良事件也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 胰島素;二甲雙胍;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方式;糖化血紅蛋白

[中圖分類號] R714.256?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10(a)-007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suli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thods A total of 106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53 patients in the referenc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sulin, and 53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sulin combined metformin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control effect, delivery method,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FPG, 2 hPG and HbA1c indicator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natural delivery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73.58%,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s 49.06%. The incidence of maternal and infant adverse ev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3.7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ared with 18.87% of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comparison of the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insuli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for the treat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patients can achieve ideal blood sugar control effects, and it is also helpful to promote natural delivery and prevent adverse maternal and infant events.

[Key words] Insulin; Metformin; Gestational diabetes; Mode of delivery;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妊娠期糖尿?。℅DM)是指妊娠前糖代謝正?;蛴袧撛谔悄土繙p退現象,在進入妊娠期之后才出現糖尿病的孕婦;據統計我國的GDM發生率為1%~5%,且呈逐年上升趨勢[1]。該類患者的癥狀與普通糖尿病患者類似,會出現多飲水、多食、多尿等表現,但易伴有外陰瘙癢、反復假絲酵母菌感染等情況,這些癥狀表現在產后,隨著糖代謝會恢復正常會逐漸消失,但其會增加未來2型糖尿病的發生風險。GDM患者屬于高危性妊娠孕婦,不僅會危害性母體機體健康,還易引發巨大兒、死胎、早產、呼吸窘迫等情況[2-3]。臨床應對妊娠期內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密切監測,以減輕該病對母嬰健康的危害性。為探尋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該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0月對106例GDM患者進行分組治療,以研討胰島素與二甲雙胍聯用方案的臨床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該院收治的106例GDM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實驗組與參照組各53例。實驗組患者的最大年齡為38歲,最小年齡為22歲,平均(28.2±3.4)歲;孕周在25~39周之間不等,平均(32.5±2.1)周。參照組患者的最大年齡為37歲,最小年齡為22歲,平均(28.0±3.7)歲;孕周在24~39周之間不等,平均(32.2±2.3)周。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此次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與批準,并經患者和家屬同意。

納入標準:單胎妊娠者;符合《國際婦產科聯盟妊娠期糖尿病實用指南》診斷標準;孕前體質量在22~26 kg/m2范圍內;患者自愿參與研究。

排除標準:孕前診斷為糖尿病者;孕前糖耐量異常者;合并其他妊娠期并發癥者;伴有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者;藥物過敏者;不配合研究者;伴有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予以甘精胰島素(國藥準字S20190042)治療。皮下注射胰島素,用量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與血糖水平變化情況而進行調整,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FPG正常范圍為3.3~5.3 mmol/L,2 hPG的正常范圍為4.4~6.7 mmol/L,同時也要注意預防低血糖情況。

實驗組患者在注射胰島素基礎上加用鹽酸二甲雙胍片(國藥準字H19993559)。胰島素的使用方法及劑量與參照組相同,每日早晚為患者使用二甲雙胍片,口服,用量為500 mg/次。

1.3? 觀察指標

①血糖指標:測定并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血糖指標,包括FP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 h血糖)以及HbA1c(糖化血紅蛋白);②分娩方式;③母嬰不良事件發生率。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x±s),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水平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PG、2 hPG以及HbA1c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3項指標均顯著低于參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分娩方式

實驗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為73.58%,顯著高于參照組的49.06%,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良事件

實驗組患者的母嬰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參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與胰島素抵抗、遺傳等因素有關,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孕婦在妊娠期內,體內雌激素、孕激素等分泌速度與分泌量會增加,致使孕婦體內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進而引發糖代謝異常情況[4]。而在妊娠早、中期階段,隨之孕周的增加,胎兒會通過胎盤從母胎獲取大量葡萄糖,來滿足其發育生長需求,如果胎兒獲取葡萄糖量較多,會對胎兒健康發育造成一定影響,這需要在為患者選用降糖方案時要更加慎重。

對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單憑控制飲食,很難達到理想的降糖效果,因此臨床會利用胰島素或降糖藥物來控制血糖、調節糖代謝。胰島素是屬于大分子蛋白質,為目前治療糖尿病的首推藥物,皮下注射胰島素方式具有起效快的特點,還有助于保護胰島素內源性分泌功能,但為GDM患者使用后,容易出現低血糖情況,大量使用也不利于母嬰健康,為此該院主張在此基礎上加用降糖藥物。二甲雙胍為臨床上常用的雙胍類降糖藥物,經口服進入GDM患者機體后,可以降低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量、改變吸收方式,能夠增強孕婦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進而充分調節患者的糖耐量。該藥物的作用機制較為復雜,可抑制肝糖異生,促進肌肉對葡萄糖的攝取及利用。采用皮下注射胰島素與口服二甲雙胍聯合降糖方式,可以適當減少胰島素的用量,在控制血糖方面的效果,也好于單純使用胰島素;有助于保護細胞功能、調節糖代謝,且不會對孕婦身體產生傷害,這對確保母嬰健康具有重要意義[5-9]。

通過此次研究發現,實驗組患者的各血糖指標均低于參照組,實驗組自然分娩率對比參照組更高(P<0.05),這一結果與楊明磊[9]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也再次證實了聯合用藥方案的有效性。此外,還發現實驗組的母嬰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參照組也更低(P<0.05),這說明實驗組的降糖方案更加有助于保護母嬰健康、降低分娩風險。

綜上所述,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方案,效果理想,同時對促進自然分娩、預防母嬰不良事件也有益,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王冰,高坤.二甲雙胍聯合門冬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療效觀察[J].中國藥業,2020,29(4):84-87.

[2]? 張花蕊.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新生兒神經發育的影響[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 15(6):24-27.

[3]? 楊瑞霞,杜喜維.二甲雙胍聯合胰島素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YKL-40、Irisin、胎盤鈣化、臍動脈血流動力學及分娩結局影響[J].中國性科學,2019,28(12):41-45.

[4]? 李靜,馬曉麗.二甲雙胍聯合胰島素泵皮下注射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及血清CysC、CRP、Betatrophin水平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9,27(12):1628-1631.

[5]? 杜丹.瑞格列奈片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J].糖尿病天地·教育,2019,16(11上旬):31.

[6]? 曲昌華.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對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及其對妊娠結局的作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7):928-929.

[7]? 趙娟.鹽酸二甲雙胍聯合門冬胰島素對妊娠期糖尿病療效及妊娠結局和新生兒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29):134.

[8]? 殷正鳳.鹽酸二甲雙胍輔助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及對妊娠結局和新生兒的影響[J].臨床研究,2019,27(5):71-72.

[9]? 楊明磊.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藥學服務方式及施行效果研究[J].繼續醫學教育,2019,33(10):138-139.

(收稿日期:2020-07-08)

猜你喜歡
分娩方式糖化血紅蛋白二甲雙胍
探討二甲雙胍治療老年社區糖尿病的療效
治療性早產267例臨床分析
二甲雙胍+克羅米芬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合并不孕的效果研究
二甲雙胍治療喹硫平致精神分裂癥患者糖脂代謝紊亂的研究
心理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方式的影響研究
產前個性化心理護理對初產婦焦慮、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響
應用操作視頻指導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的效果研究
巨大胎兒發生的原因及分娩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