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五四精神在當代青年學生中的傳承

2020-11-30 09:15謝嵩嵐
青年時代 2020年26期
關鍵詞:五四精神青年學生思政教育

謝嵩嵐

摘 要:五四精神是一種重要的愛國精神,是當代青年需要具備的精神品質?;诖?,本文將從思政教育內容、教育渠道、主題活動、教育實踐、互動交流五個方面論述五四精神在當代青年學生中的傳承,從而促進五四精神在當代青年學生中的發展。

關鍵詞:五四精神;青年學生;傳承;思政教育

一、引言

五四精神具有極其重要的使命價值,能夠讓青年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在社會建設中的作用,對提高青年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在當代青年學生中傳承五四精神的重要性

五四精神對于當代青年學生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五四精神是一種愛國主義精神,能夠幫助青年學生樹立良好的愛國意識,培養青年學生的愛國情懷;第二,五四精神是一種重要的理想信念,能夠讓青年學生擁有堅定的理想,矢志不渝地投入祖國的建設;第三,五四運動是一種創新精神,能夠培養青年學生的創新意識,促進我國科研事業的發展與進步[1]。

三、在當代青年學生中傳承五四精神的歷史價值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開始的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人民群眾、工人共同參與的愛國運動,對現如今青年學生仍具有著非常重要的傳承意義。五四運動的現實價值,值得當代青年學生去學習。

(一)五四精神的愛國主旋律

五四運動主要是當時的知識階級擔心中國的未來與民族命運的選擇,細分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可分為以下三方面。首先,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我國在幾千年歷史的洪流中,已經養成一種獨一無二的民族凝聚精神,這個精神一直伴隨著國人的愛國意識,不斷地激勵著國人自強不息的動力,特別是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五四運動表明中國人不愿意遭受踐踏,比以往的革命運動更加能喚醒人民群眾的反抗意識。其次,民眾的情懷。五四運動集聚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的力量、對帝國主義的憎恨,是中國人想要獲得自由的真實反映,進一步喚起了國人對祖國的眷戀之情,將愛國主義精神逐漸轉化為現實的救亡反抗。再次,解放的愿望。五四運動表現出國人想要突破列強的束縛,渴望自由的心態,充分反映了國人想要獨立自主、解放思想的期望。

(二)五四精神所追求的核心

由于中華民族的現狀,知識分子不得不將群眾解救于水深火熱當中,而阻礙國家進步的主要原因就是部分國人的迂腐、封建。當時為了改變此種現狀,陳獨秀在《新青年》中多次向國人宣揚民主和科學,主要的目的就是幫助國人擺脫傳統封建的意識與舊道德、舊禮法的迫害,而民主和科學就是讓國人清楚的認識到現如今國家的狀況,與其被迫的接受不如主動出擊的反抗,根據時代的發展反應國人的愿望。正是因為如此,民主與科學可以有效地釋放新思想的傳播,以俄國的馬克思主義為基礎,不斷地為中華民族提供堅實的思想后盾,讓具有強烈的自由民主的氣息與科學革命的主義散布在我國的中華大地上。

(三)五四精神所體現著國人的本色

五四運動無論是愛國主義的爆發,還是思想革命進步的指導方針,都是與以往的民族運動大不相同,五四運動所展現的精神是摒棄傳統封建的阻礙,將腐朽落后的行為深埋在土里,為近代中國的解放做著不懈的斗爭。知識分子勇于沖破封建的束縛精神,很值得當今的青年學生學習,以中國民族的發展為己任,不斷地追求時代的潮流,積極的為國家做貢獻。再加上知識分子依照實際情況,準確無誤的將馬克思主義運用于歷史的革命當中,這也是為后續的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階級的結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在當代青年學生中傳承五四精神的措施

(一)優化五四精神思政教育內容

在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過程中,學生對五四精神的認知并不是很全面,對五四精神的起源也是一知半解,這將會導致學生無法正確對理解五四精神的內涵,甚至對五四精神的理解產生誤區。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全面了解五四精神的內容,教師在對青年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時,需要將五四精神的教育作為重點內容進行講解。例如:在講解五四精神之前需要事先介紹五四精神的起源,讓學生能夠了解五四精神的由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五四精神。在實際教育過程中,需要對五四精神的教育內容進行優化,讓學生對五四精神的內容能顧產生更加直觀的認識。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手段,為學生播放五四運動的歷史,讓學生對五四精神形成的過程具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從而保障五四精神能夠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傳承。

(二)培養五四精神意識途徑

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使得學生能能夠真正明白五四精神與國家主義情懷,在下意識中積極主動維護國家各方面的利益。(1)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在五四運動這個民族存亡的歷史時刻,當時的學生卻是想到的是國家的發展,不是因為自身的生命,就棄于國家不顧。而這種大無畏的愛國精神應該值得當代的青年學生去學習。教師可以尋找五四時期較為優秀的青年代表,不斷的向學生普及他們的先進精神,部分學生正處于懵懂無知的階段,教師要擺正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而培養學生的愛國奉獻精神。(2)堅定不移的意志力。教師要從學生青年的時期,就應該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精神,面對任何困難就要堅持到底,敢于和“惡”勢力做斗爭。五四時期的青年學生,不怕帝國主義、不怕生死,都是只為當時國家自由與崛起做貢獻?,F如今的大學生就不會遇到當時的年代,所以,教師要不斷的磨練學生敢于吃苦、奮斗等能力,進而為社會、為國家承擔起更多的重任。

(三)拓展五四精神教育渠道

拓展五四精神的教育渠道是保障其傳承的基礎,首先,教師可以在課上對學生進行五四精神教育。例如:在歷史課上,教師在講到五四運動時,可以結合五四精神進行講解,讓學生在學習五四運動歷史的同時能夠了解五四精神;然后,學??梢酝ㄟ^互聯網的手段建立信息化平臺,針對五四精神對學生進行教育,例如:可以讓學生在學校的網站上瀏覽五四精神相關的文字、視頻等,讓學生自學五四精神的內容。為了保證學生自學的效果,需要學生在自學后上交自己的學習心得,從而對學生的自學情況更好地掌握;最后,可以通過新媒體的手段拓展渠道,讓學生對五四精神的學習過程更加方便。例如:學??梢越ⅰ拔逅木瘛钡奈⑿殴娞?,讓全校所有學生加入到公眾號中,保障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五四精神的學習。

(四)組織五四精神主題活動

為了加深學生對五四精神的理解,學??梢越M織豐富的五四精神主題活動,學??梢詫W生進行五四精神主題講座,幫助學生全面了解五四精神的內涵,提高學生對五四精神的思想認識,如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等;學校也可以組織五四精神主題演講活動,讓學生在演講中表達自己的看法。例如:學生在演講中可以對五四精神中的愛國精神進行演講,如愛國精神的具體表現;怎樣提高學生的愛國意識等,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五四精神;最后,學??梢越M織五四精神有獎征文活動,通過豐富的獎品來吸引學生參與到征文活動。為了保證征文評選工作的公平性,需要評審教師進行匿名評審,從而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2]。

(五)引導五四精神教育實踐

在學生理解五四精神之后,學校需要引導學生將五四精神應用于實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增加對社會的認知程度,為自己將來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學??梢越M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讓每個學生到工廠進行參觀學習,并且要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能夠獨自在生產線上進行生產和加工,在實踐中更好地認識自我,讓學生體會到具備五四精神的重要性。由此可見,社會實踐過程對于學生的發展非常的重要,能夠讓學生逐漸適應學校到社會的過渡過程,有利于學生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合理的規劃,讓學生能夠明確自己的理想,從而幫助學生主動融入到社會的學習中,更好地完善自我,增加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六)增進五四精神互動交流

在教師對學生進行五四精神的教學時,通常只是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很少與學生進行思想上的互動,這導致學生在學習五四精神時容易產生錯誤的認知,并且不能讓學生在思想上與五四精神相統一,不利于五四精神的學習,即使學生理解了五四精神,也很難具備五四精神應有的情感變化,造成學生思想認識的匱乏。這主要是由于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導致的,為了讓學生能夠具備五四精神應有的情感,教師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讓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例如:教師在五四精神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增進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了解學生對五四精神的看法,并且還要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讓學生能夠在思想上對五四精神有深刻的認識,能夠真正體會到五四精神所具有的情感,從而更好地對五四精神進行傳承。

五、結語

綜上所述,五四精神對當代青年學生思想品質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讓青年學生更好地適應當代社會環境的要求,并且認識到自己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有利于促進五四精神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安諾.五四精神在當代青年學生中的傳承[J].經濟師,2019(4):35-36.

[2]段紅艷.試論“五四精神”的當代價值及其傳承發展[J].改革與開放,2019(10):60-61.

猜你喜歡
五四精神青年學生思政教育
養浩然正氣 為青春導航
論社會實踐對農業類院校青年學生的素質提升的作用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