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染病防控與應急優先排序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

2020-11-30 08:50李文廣
中國衛生產業 2020年24期
關鍵詞:指標體系

[摘要] 目的 探究傳染病防控與應急優先排序評價指標體系。方法 選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冠縣地區的傳染病資料以及專家27名,通過Delphi法對傳染病暴發風險進行評估和量化,并經過兩輪專家評估,對指標篩選和修改,從應急及傳染病常規兩個方面進行評估確定。結果 專家積極系數方面通過評估咨詢第一輪、第二輪分別為95.34%,100.00%,權威系數區間為0.81~0.98;第一輪應急指標數一級~三級分別為4項、12項、31項,第二輪指標數一級-三級分別為4項、12項、35項,常規防控層面三級指標專家協調系數第一輪為0.34、0.15、0.25,低于第二輪0.70、0.45、0.5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第一輪應急層面三級指標專家協調系數為0.24、0.22、0.34,較第二輪低(0.50、0.46、0.5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基于Delphi法的2輪專家咨詢策略可對應急及常規防控指標進行評價指標和確定,有利于提供量化的傳染病暴發風險的判定依據,科學性較高,結構合理,值得應用。

[關鍵詞] 傳染病防控;應急優先排序;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 R18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8(c)-0007-03

Research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Emergency Priority

LI Wen-guang

Department of Disease Control, Shandong Guanxi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Liaocheng, Shandong Province, 252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emergency priority ranking. Methods The infectious disease data and 27 experts in Guanxian County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and the risk of infectious disease outbreak was assessed and quantified through the Delphi method. After two rounds of expert evaluation, the indicators were screened and modified. The two aspects of emergenc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routine are evaluated and determined. Results The experts positive coefficients were 95.34% and 100.00% in the first round and in the second round of evaluation and consultation, and the authority coefficients ranged from 0.81 to 0.98. The first-level and third-level emergency indicators in the first round were 4, 12, 31 items, the number of indicators in the second round are 4, 12, and 35 in the first to third levels, and the expert coordin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three indicators at the convention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level are 0.34, 0.15, 0.25 in the first round, which is lower than 0.70, 0.45, 0.55 in the second rou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first round of emergency level three-level indicators expert coordination coefficients are 0.24, 0.22, 0.34, lower than the second round (0.50, 0.46, 0.57),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two-round expert consulta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Delphi method can evaluate and determine the emergency and convention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dicators, which is helpful to provide a quantitative basis for determining the risk of infectious disease outbreak. It is highly scientific and has a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is worth applying.

[Keywor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Emergency priority; Index system

傳染病指的是諸多病原體在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人與人之間可以互相傳播的一類疾病,國內根據傳染病分型可分為甲乙丙三類,共計39種[1]。近年來國家相關衛生部門陸續加大開展應急監測報告,同時對于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的研究也逐漸加大重視,突發事件公共衛生風險以及傳染病暴發等屬于其中重中之重,應急中的傳染病防控側重點與常規傳染病防控兩者之間各有不同,需針對部分區域可能存在的傳染病暴發風險提供可視化的判斷依據,對傳染病流行可能性造成的后果性及脆弱性進行綜合評價,從而針對性地提出防控策略對于衛生應急資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節約起到促進作用[2]?;诖?,該文為探究傳染病防控與應急優先排序評價指標體系,選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某地區的傳染病資料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調取冠縣地區的傳染病資料以及27名有傳染病檢驗、流行病學、應急衛生檢驗和管理等相關領域專家,其中男15名,女12名,年齡為38~54歲,平均年齡為(43.25±6.55)歲;工作年限10~19年,平均工作年限為(16.33±5.16)年;高級職稱24名(88.89%)。

1.2? 方法

首先根據指標體系的擬定方法進行文獻等查閱,包括傳染病發生、防控、流行以及各類風險評估等資料的收集,同時根據傳染病風險評估四大原則以及國家級相關法律法規建立的疾病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對傳染病應急和常規防控兩個層面進行初步擬定關于傳染病防控與應急優先排序評價的相關指標體系。專家評分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指標,評分分數各有不同,一級分值1~4分,二級和三級分值1~10分,分值對應評價指標的重要程度,重要程度越高分值越高[3],專家權威程度的決定因素為對于問題的熟悉把控程度以及按照方案確立的判斷依據。

通過Delphi法對傳染病暴發風險進行評估和量化,并經過兩輪專家評估,對指標篩選和修改,從應急及傳染病常規兩個方面進行評估確定。

1.3? 統計方法

將研究數據使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①專家積極系數方面通過評估咨詢第一輪、第二輪分別為95.34%,100.0%,權威系數區間為0.81~0.98。

②第二輪指標數一級~三級分別為4項、12項、35項,常規防控層面三級指標專家協調系數第一輪為0.34、0.15、0.25,低于第二輪0.70、0.45、0.5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第一輪應急層面三級指標專家協調系數為0.24、0.22、0.34,較第二輪低(0.50、0.46、0.5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和應急傳染病防控指標體系協調程度評估見表1、表2。

3? 討論

隨著國際貿易、旅游業、學術交流活動的快速發展,國際間的來往也非常的頻繁,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傳染病防治難度,而傳染病暴發疫情,具有不可預知性、社會經濟損失大、群眾身心損傷大等特點,為了能夠將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所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值,就需要積極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有研究顯示[2],近年來我國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主要集中于丙類傳染病,如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感等,且相關病例數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這與突發事件報告意識有一定的關聯性,丙類傳染性病通常病死率較低,在疾病暴發初期,往往沒有對散發疫情予以足夠的重視,當成為爆發事件時,才得到報告,再加上報告不完整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出現丙類傳染病控制不理想等問題。當前全球所面臨的傳染病威脅主要來源于:一種是發達國家雖然已經對傳染病流行有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在發展中國家,傳染病還是極大地威脅著公民的健康,這也是潛在的全球傳染源;不僅如此,也面臨著新的傳染病已經再度出現,新發現傳染病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途徑多樣等特點,因缺乏特定的診治與預防方法,導致在流行初期具有較高的病死率。再發的傳染病有登革熱、白喉、瘧疾、黃熱病、霍亂、鼠疫、肺結核等;還有一種是生物戰爭、恐怖主義分子人為造成傳染病的流行與爆發。開展與傳染病防控與應急優先排序評價指標體系有關的研究非常必要。

Delphi專家法應用較為廣泛,它是一種根據專家意見,涵蓋了信息反饋以及咨詢從而進行決策的方法,該方法具有時間自由性、匿名性、反饋可控以及統計學特征,特別在醫療衛生領域應用較多[4]。而該文經過網上文獻資料查詢,在此基礎之上結合專家咨詢分析論證,構建了評估指標體系[5-6]。同時還對專家積極系數和權威系數進行評級,積極系數和專家對此次研究的重視程度相互對應,積極系數越高,說明重視程度越高。專家積極系數方面通過評估咨詢第一輪、第二輪分別為95.34%, 100.0%,權威系數區間為0.81~0.98;第一輪應急指標數一~三級分別為4項、12項、31項,第二輪指標數一~三級分別為4項、12項、35項,常規防控層面三級指標專家協調系數第一輪為0.34、0.15、0.25,低于第二輪0.70、0.45、0.55(P<0.05);第一輪應急層面三級指標專家協調系數為0.24、0.22、0.34,較第二輪低(0.50、0.46、0.57)(P<0.05)。

由上述結果看出,該文中經過兩輪專家咨詢問卷調查回收均超過95%,其中第2輪回收率達100%,高于社會研究方法指標介紹的有效回收率,可以將其作為有效數據實施分析,同時傳染病常規防控與應急風險的相關評價指標也具有權威性和科學性。而該文的專家權威系數經過評價發現,最低為0.81,超過了0.8,由此顯示權威程度方面可以將其作為較為可靠的咨詢結果。此外,相關研究還表明[7],協調系數方面經過兩輪專家的意見顯示出具有增大的趨勢,變異系數逐漸減小。進而也顯示出指標的評價波動范圍較為合理,專家研究集中度較高,評估可靠性,可信性得到保證,專家意見沒有較大的差異性,總體基本協調,評價指標體系可行合理。也有學者研究發現[8],應急層面的傳染病防控以及常規傳染病防控,在各層次指標上的貢獻程度有所差異,常規層面的傳染病防控在流行病學特征上具有較高的權重,其次為防控效果,疾病影響以及資源脆弱等。而防控效果在應急層面具有最高的權重其他則較低,由此看出,應該加大重視傳染病監測在常規傳染病防控,充分掌控流行病學的特征,當出現疾病暴發時,則需提高傳染病防控的關注程度,采取積極有效的應急措施,對防控效果更加注重,力求在最短時間內抑制疾病疫情暴發事件的發展,控制傳染源[9-11]。

綜上所述,通過基于Delphi法的兩輪專家咨詢策略可對應急及常規防控指標進行評價指標和確定,有利于提供量化的傳染病暴發風險的判定依據,科學性較高,結構合理,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蔡偉芹,高倩倩.我國傳染病防控體系問題與分析—基于文獻內容分析法[J].衛生經濟研究,2019,36(11):21-25.

[2]? 楊濤.學校呼吸道傳染病暴發疫情風險評估體系構建[J].中國學校衛生,2017,38(7):1107-1109.

[3]? 龔磊,許德,宋丹丹,等.基于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在洪澇災害公共衛生風險評估中的應用[J].疾病監測,2017,32(1):57-61.

[4]? 徐南南,戴瑛.2016年珠海拱北口岸傳染病監測結果及風險分析[J].中國國境衛生檢疫雜志,2018(1):8-12.

[5]? 王瑞.探究學校常見傳染病的預防與管理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35):207,211.

[6]? 紀煬,樊正偉,趙國平,等.中國輸入傳染病傳播風險評估地理信息系統的建立[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9,40(6):719-725.

[7]? 吳軍,陶沁,陳靜,等.人工智能技術在學校傳染病聚集性疫情智能早期篩查與預警中的應用[J].中國公共衛生,2019(4):516-520.

[8]? 張榮枝.傳染病防治培訓后基層機構防控能力未見提升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6):994-995.

[9]? 邴姝臻.健康教育對傳染病預防控制的應用價值探討[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7):185,188.

[10]? 張帆.傳染病疫情防控應盡快納入城市綜合防災減災規劃[J].城市規劃,2020,44(2):129.

[11]? 高妍,魏曉媛.山西省中醫醫療機構傳染病防治和感染防控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8):1376-1377.

(收稿日期:2020-05-21)

[作者簡介] 李文廣(1974-),男,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公共衛生、傳染病防控。

猜你喜歡
指標體系
特大城市貧困家庭困境維度解構與救助策略建構
2022城市商業魅力指標體系
自助圖書館選址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應用技術大學教師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
交通強國建設評價指標體系
地方國有企業集團子公司分類考核指標體系設計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