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文學實踐教育研究初探

2020-12-01 03:11高建英
文存閱刊 2020年23期
關鍵詞:實踐教育兒童教育兒童文學

高建英

摘要:兒童教育當中,引導幼兒閱讀很關鍵,兒童文學對于幼兒閱讀習慣養成、思維培養、語言能力培養、想象力的培養等方面具有極高價值。如何將兒童文學運用于兒童教育實踐當中,激發兒童閱讀興趣,培育兒童想象力、思維能力等值得兒童教育工作者思考。本文中對此做出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對策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兒童文學;兒童教育;實踐教育

兒童文學作品是寫給孩子們看的作品,從美學的視角來審視,兒童文學應當具有審美上的豐富內涵,通過對幼兒傳播兒童文學作品,使作品當中變化無窮的幻想、無處不在的夸張,奇妙的象征,幼稚純真的童趣,對兒童全面發展產生作用。但是,在兒童教育實踐中,兒童文學是否真正發揮出它應該發揮的效果,還值得商榷。

一、關于兒童文學

現階段各種兒童類讀物層出不窮,但是若去看能夠上暢銷書榜單的作者依然還是那么幾位,如鄭淵潔、楊紅櫻、曹文軒等等,這幾位作者一直在榜單上,如果反過來看,幾年來最具分量的作家一直是這幾位,則不得不考慮市場上是否已經存在一些問題,如作家高度集中,新作者是否有足夠的涌現空間,系列化作為一種IP運營策略,更受市場歡迎,但是否造成內容上的重疊,同時就這位作家的作品而言,也并不是沒有質疑的,而這種情況就是所謂的嚴肅的文學評論越來越少,自說自話越來越多,此處并不是在強調上述幾位兒童文學作者的作品不能被質疑,而是強調若從專業的文學批評上說,對兒童文學應當站在何種立場,何種角度去思考兒童文學的是與非,比如《淘氣包馬小跳》這是楊紅櫻的代表作,總銷量超過3000萬冊,不少批評者認為,楊紅櫻的作品在文學性上有所欠缺,人物性格卡通畫、故事結構圖像化。那么文學性是否是兒童文學應當考量的,如果考量了兒童文學的文學性,若用在幼兒教育中,幼師應當如何去引導幼兒閱讀兒童文學作品,如果較少考慮文學性,而增強兒童文學的教育價值,是否能夠滿足兒童真正的需要以及興趣,這些都是兒童文學引入幼兒園教育當中需要思考的問題。

如此兒童文學作為與兒童心靈緊密連接的大學問,基于本文主題來講,兒童文學首先是文學,不是教育資料,兒童文學應當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概念,包含兒童哲學、心理學以及教育學,作為教育者關注兒童文學首先應當關注的是兒童的心靈世界,其次才是兒童文學作品的教育意義。過于強調教育的兒童文學是不能滿足兒童需要的,也很難充實兒童心靈。所以兒童文學是兒童內心情感和思維的創造性與審美性表達。

二、幼兒園兒童文學教育實踐研究

(一)低齡段學校教育中兒童文學的地位

閱讀對于學齡前兒童很重要,現在很多幼兒園都在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向家長推薦兒童用書,這種情況值得肯定。兒童文學連接幼兒心靈,是從幼兒的角度出發,既反應真實又充滿審美情趣,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總是能夠以豐富的美感使兒童產生感情上的共鳴,獲得精神上的滿足與愉悅。不僅如此,兒童文學在小學教育低年級階段,對幼小銜接階段的孩子進行文學熏陶和寫作引導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

兒童文學具有較強的故事性,多以小動物為主角并進行擬人化,生動富有趣味,一定程度上是兒童生活體驗的溫床。兒童文學之于幼兒就相當于成人文學之于成人。在學前及小學低年級學段鼓勵引入兒童文學,是為了促使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而語言能力與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等其他方面有著密切關系。兒童文學一定程度上能夠促使幼兒發展思維、語言、情感、社會交往等能力。兒童文學以語言文字作為表現形式,語言優美、規范、豐富顯然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有所幫助,有些兒童文學作品中蘊含有一些哲理性的內容或者是做人的道理,具有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和哲學啟蒙教育的作用。當然兒童文學充滿想象和幻想的故事,能夠促使兒童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

(二)兒童文學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

兒童文學是生動的文學,是兒童的文學,是真善美的文學。幼兒教育尤其是小學教育中,我們已經對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與寫作表達能力有了一定的期待。但是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是一段很美妙也很漫長的“等花開”過程。在這種等待的過程,我們供給他們的營養就是一本本的繪本,一部部小說,一幕幕童話。等到這些兒童文學不論以繪本的形式、閱讀的形式、劇目的形式走近孩子們的心田以后,孩子說話的時候冒出的“金句”,寫作的時候涌出的“思潮”就是花開的時刻。調查表明,兒童口語表達能力與寫作水平是稱正比的,大多數寫作表達能力優秀的兒童在幼兒時期的兒童文學作品閱讀量比同齡孩子要多2-3倍。

兒童文學,雖然帶有兒童二字,但是將兒童文學引入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實際上并不容易。我們在學前教育中試圖通過系列繪本引起學生的文學興趣,但是大部分孩子對圖畫的反應比較強烈,對文字的感覺比較口語化,距離文學似乎還有一定距離,在小學教育階段兒童對寫作的理解是初步與文學建立關系的開始,想要把內心的豐盈表現出來首先要把這些美好的種子種到心里,直白講就是將真善美的語言種子播種在幼兒的心中,繪本就是兒童文學的敲門磚。

現在家庭教育存在缺失,或者說家庭教育不恰當,在家庭教育中幼兒沒有閱讀只有手機、動畫片,有相當一部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比較欠缺,英國有研究指出,每天玩1小時以上電子產品的孩子,語言發展會比同齡兒童慢63%,想象力要低56%,邏輯思維要低53%,專注力要低68%。

(三)兒童文學教育實踐的反思

現階段,不管是家長還是校方都重視早期閱讀,幼兒園在想辦法讓家長幫助孩子進行早期閱讀,幼兒園自身的教育活動中也存在閱讀活動,但實際上效果并不好?,F階段繪本閱讀基本上是幼兒閱讀活動中的主要場景,繪本是兒童文學作品的主要呈現形式之一,繪本也可稱圖話書,近十幾年來,圖話書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全國這一類書籍的增長量是非常驚人的,而在幼兒園教育當中,基于圖話書進行閱讀活動的情況非常普遍。

兒童文學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概念,它根據孩子的年齡心理階段可以劃分出幼兒文學、兒童文學和少年文學,從市面上的作品來講,幼兒文學多數是童謠、兒歌、小故事等,從閱讀上來講,這些素材可以整合為繪本,那么如果幼教帶著孩子們讀繪本,幼教讀、孩子們看,繪本就相當于語文教材。繪本引入幼兒園是否有必要,答案肯定是有必要的,筆者認為不能只是給幼兒呈現繪本。唱跳結合可能會更加有效,比如成都市第三幼兒園,紅星路幼兒園的實踐中,幼教發現孩子們特別喜歡那種貼近生活,以動物為主的童謠和兒歌,如小花貓上學校、教師講課它睡覺,左耳朵進,右耳朵冒,你說可笑不可笑。這一類屬于幼兒文學,當然也是兒童文學作品,通過唱跳結合的方式,讓孩子們感受其中的道理,顯然要比單純呈現繪本要理想。

進一步來講幼兒園一周大概有兩到三次語言活動課,除了小班基本上是兒歌之外,兒童文學的教育實踐多數都是“繪本閱讀”或者“多媒體閱讀”,對于幼兒來講,他們還不識字,他們看繪本或者多媒體看的也不是書面表達,而是現象的畫面,聽的是幼教的聲音或者專業的配音,這種情況下,所謂“閱讀”變成了幼教的自說自話的讀故事,這對于幼兒來講并沒有什么好的效果。所以兒童文學尤其是其中的幼兒文學,在幼兒園中應當如何引導幼兒徜徉在文學的海洋中,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

(四)兒童文學教育實踐建議

兒童文學既然冠以文學二字,那么它必定遵循文學的一些基本規律,若從形式上來講,兒童文學也是字、句子、段落、篇章來組成的,當然從兒童文學的創作上來講,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必定是以兒童心理發展特點為基礎來創作的,幼兒的思維天馬行空,沒有受到太多社會、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影響,對外界的認知和自身的人格也在逐步健全,對于幼兒而言,兒童文學要有文學性,也要有教育性,特別是幼兒文學,文字確實需要簡單,朗朗上口,但這種簡單實際并不是簡單,四川作協副主席徐康先生對幼兒文學的創作指出,一首好的童謠可以影響幾代人,但一首壞的童謠同樣可以影響幾代人。所以幼兒園的兒童文學教育應當如何實施值得深思。

首先當然還是一如既往地進行親子閱讀活動,現在很多幼兒園都在向家長推薦圖書,力圖從家庭教育的角度讓家長和孩子進行閱讀,這是一種值得推薦的方法,但能否有效值得商榷?,F階段來說,要使家庭成員共同發力,促使幼兒閱讀能力提升,顯然還需要走較長的路,因為很多家長并不懂得方法,也不懂得兒童心理學、教育學,做不做得到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單純的讀圖話書,對于家長來說肯定無壓力,但是要說讓這種活動來促使幼兒發展,可能就力有不逮了。如此幼兒園可基于開放性理念,在園內多開展親子閱讀活動,通過這種活動來促使家長在指導孩子閱讀方面提升能力。

其次,語言課上要創新形式,讀故事可取,但不能一直讀故事,更不能讓幼兒看著文字讀故事,這不現實,同時還會造成小學化傾向,所以應當講故事+角色扮演。幼教如果故事儲備不夠,讀故事也沒關系,但關鍵是要用心,建議故事可以創編,也可以根據兒童文學作品進行再創造,當然需要符合幼兒特點,然后盡量用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句子來表達,讓幼兒在聽的過程中想一想,至于幼兒如何想,暫時可以不管,要先讓幼兒認真傾聽,幼兒聽了,再利用多媒體呈現與故事相關的圖畫或動畫,然后讓孩子們看著動畫去表達,去交流,當孩子們對故事有了基本的認識以后,就可以進行角色扮演了,讓孩子們自己選擇要扮演的角色,讓他們自己思考和討論該如何把故事表演出來,應該說哪些話,做什么樣的動作,教師則適當地給予幼兒指導。

最后,對于幼教而言,必須要去花時間研究各種兒童讀物,如此才能真正完全走進兒童的內心世界,如此才能讓孩子對教師敞開心扉,顯然幼教需要在教學之余研究閱讀兒童文學作品,做故事積累,若能夠做到在區域游戲時間內,發現有幾個孩子靜靜坐在閱讀區,能夠脫口而出一些精彩的故事,并且吸引孩子的關注,那么在文通文學的教學上基本上可以說有基本功了。實際上在學前教育專業的教育中,兒童語言學這門課的教師通常都會強調一點,要求必須經常帶一些兒童書籍到課堂閱讀,還要求針對故事內容,站在兒童的視角,以激發兒童深層思考一些有效的開放性問題,這是一位幼教應當具備的基本功。

三、結束語

兒童學校教育中,實踐兒童文學教育最大的意義在于滿足兒童的興趣、激發兒童想象力、創造力。所以若能夠達到這一目的,不管采用什么樣的方法,選擇什么樣的呈現方式,都是好的方法,好的呈現方式,不管是將音樂、舞蹈與閱讀融合,把繪本閱讀與兒童寫作相融合,還是單純講故事,或者是角色扮演等等,只要達成目標,就是好的方法。當然選擇的兒童文學作品素材,應當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并且蘊含深刻的真善美。

參考文獻:

[1]倫鳳蘭.兒童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教育的理論爭鳴與心理學實踐建議[J].宜春學院學報,2018,40(04):117-120+124.

[2]施馨然.楊紅櫻兒童文學創作中教育理念的實踐與突破[J].中華少年,2017(03):21.

[3]“頑童母題”兒童文學作品的教育價值及其教學實踐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4]布力布力·艾克熱木.媒介融合視角下兒童文學閱讀發展策略研究[J].新閱讀,2020(09):60-61.

[5]馬貝貝.利用童謠提升早期閱讀效果[J].作家天地,2020(16):50+52.

[6]杰克·齊普斯,劉思誠,張舉文.重構:文化產業中的兒童與兒童文學[J].湖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38(05):133-144.

課題項目:

河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繪本的小學寫作教學實踐研究》(課題編號:1804206)。

猜你喜歡
實踐教育兒童教育兒童文學
刊首語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實踐教育模式
魯迅兒童教育思想背景研究
論研究學習小組在大學生成才轉型教育中的實踐意義
工科院校設計類專業實踐教育的反思與出路
什么樣的兒童文學作品才算優秀
淺析師范生中國精神培育的路徑
盧梭自然教育觀及其對兒童教育的啟迪
兒童文學更需要成人關注
矚望兒童文學高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