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宰相饞得在路邊買餅

2020-12-04 02:40唐婉
飲食保健 2020年13期
關鍵詞:胡餅張衡武則天

文/唐婉

讓我們來到公元8 世紀70 年代的長安城,五鼓時分,即拂曉4 點左右,街道上冷空氣彌漫,國相劉晏的車駕就上街了,他要去朝廷值班。什么香味?是街道邊的餅店飄出來的香味,那種餅,叫胡餅,西域傳過來的,“勢氣騰輝”,熱騰騰,香噴噴。

堂堂內閣總理被個街邊的胡餅吸引住了。自己是朝廷大官吏,不好意思下車去買,于是吩咐生活秘書下車去買了幾個,“使人買之”,剛剛出烤爐的餅,炙手可熱,劉晏不敢裸手拿,就用袖子包起來,就著啃,樂呵呵地對一起等著去上朝的同事們說:“美不可言,美不可言?!?/p>

這則美食故事來自唐朝韋絢寫的一部談話記錄《劉賓客嘉話錄》,據說都是詩人劉禹錫侃大山的全程記錄,作者韋絢是長安人,應該是可信的。

到底這胡餅怎么個好吃法,讓堂堂國相不顧臉面,翻閱《唐語林》,有豪華版胡餅的生動記載,請吃貨們務必忍住口水,看下面的記錄:用羊肉一斤,一層一層鋪在和好的麥粉當中,“隔中以椒、豉”,就是在餅的隔層中夾放椒和豆豉,“潤以酥”,用酥油澆灌整個巨無霸餅,然后放入火爐中烤,烤到五成熟的時候就取出來吃。麥香、羊肉香、酥油香、椒香和豆豉香,香味噴薄而出,強大得連一代國相也招架不住。

劉晏吃路邊小吃,大為失態,倒也無事,不過再上溯半個世紀到武則天時代,一位叫張衡(注:并非東漢科學家張衡)的干部就沒他幸運了。

張衡先生是朝廷的四品官員,終于熬到要升三品的地步。升官之前最緊要的是不能出事,然而,還是出事了。且說有一天,張大人退朝回來,經過長安的商業區,路旁餅店一批蒸餅剛出爐,“路旁見蒸餅新熟”,饞得實在不行,哎呀,熬不住啦,實在太香啦,不就吃一個蒸餅嗎,對我的前程又有什么影響呢?

最后,舌尖的欲望戰勝國家的約束,他下馬買了幾個香噴噴的蒸餅,美滋滋地騎在馬上啃起來,“遂市其一,馬上食之”。他好歹是個公眾人物,朝廷大員在大街上買蒸餅吃的非先進事跡傳開來了,專門負責糾風的御史在武則天面前奏了他一本。

武則天也覺得挺丟臉,馬上批示:“流外出身,不許入三品”,徹底喪失政治前途。在唐朝,宰相也才是三品,他喪失了進入最高行政管理層的機會。這個吃貨,真是舌尖上小不忍就斷送前程。不過,從人性的角度而言,好吃才是王道,什么三品官銜于我如浮云,但愿張衡先生能如是安慰自己。這則美食故事出自《朝野僉載》第四卷。

猜你喜歡
胡餅張衡武則天
講給孩子的航天發展故事(4) 張衡和地動儀的故事
論胡餅在唐代社會中的流行
“離貓為你守四方”——《大云經神皇授記義疏》中的武則天
張衡傳(節選)
張衡與地動儀
胡餅、麻餅與燒餅
為武則天守陵的61尊石像為何都沒腦袋
別讓錢卷走快樂
中秋佳節話“胡餅”
雕塑《武則天》的一點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