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生記道》“五宜”養生法

2020-12-04 16:45◎劉
養生月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之術浮生六記沈復

◎劉 凱

沈復(1763—1825年),字三白,號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長洲(今江蘇蘇州),清代著名文學家,著有《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名著,包括《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全書真實地描寫了普通百姓居家生活的種種際遇,其中涉及的養生妙道,有不少地方仍值得今人借鑒和學習。

養生宜早

《養生記道》中寫道:人若待老而保生,是猶貧而后蓄積,雖勤亦無補。文中主張:治有病不若治未病,療身不若療心,使人療不若先身療。講究的是“未雨綢繆”。事實證明,養生是一生的“事業”,而不是退休、晚年有充裕時間了,才想來注意的事情。

養生宜安

《養生記道》認為,人心最為靈動,不可過勞,不可過逸,惟讀書可以養之。安心之法,在于調節喜怒哀樂勞苦恐懼之事。心城緊閉,外事無以動心,外邪無以入侵。心安,則身安;心勞,則心力交瘁,對于健康是大忌。

養生宜常

《養生記道》中對日常生活中的養生之術進行了詳細的記述:晨入園林,種蔬菜,割草,灌花,種植草藥。歸來吟古詩,臨古帖,撫古琴。睡不在多,以神凝夢甜為佳。菜根粗飯,勝于珍饌。知己聚談,小飲無醉。勤練太極,寒暑不侵。長此以往,乃祛病之方??傊?,種種菜,養養花,練練書法,彈彈琴,這些生活中的瑣事看似是細節,其實對于休閑養生是大有裨益的。

養生宜樂

《養生記道》中記述,作者曾請教鄉里百歲老人長壽之術。壽星答曰:余鄉村人,無所知,但一生只要喜歡,從不知憂惱。這種自尋其樂之法讓作者茅塞頓開。人不快樂時常怨環境,實根源在身心。為何同處一境,有人樂有人不樂呢?無論何等環境,都須從苦悶之中生出希望和快樂來?,F代醫學家也認為,人若想高壽,就必須學會自己尋找快樂。開朗而快樂的生活狀態,能夠給身體帶來“正能量”的保健。

養生宜淡

《養生記道》認為:萬病之毒,皆生于濃。文中闡述道:濃于聲色,生虛祛??;濃于貨利,生貪饕??;濃于功業,生造作??;濃于名譽,生矯激病。濃之為毒,以一味可解,曰淡。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從安來?所以,不沉湎于聲色犬馬,不囿于名韁利鎖,人就活得輕松,輕松則壽自高。

【延伸閱讀】

《浮生六記》撰寫于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五月至十月,是沈復的一部自傳體回憶錄?!案∩比∫簧∈幉欢ㄖ?,典出李白詩《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浮生六記》原有六記,現存四記前四記。清道光年間,楊引傳在蘇州得到此書手稿,其時后兩記《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已亡佚。中國現代文學大師林語堂曾將《浮生六記》翻譯成英文介紹到美國,也得到如俞平伯等名家的贊譽。

作者以純樸的文筆,記敘自己大半生的經歷,歡愉愁苦兩相對,真切動人。書中以較長的篇幅記述了夫婦間的家庭生活,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實屬稀見。對山水園林、飲食起居均有獨到的評述。

猜你喜歡
之術浮生六記沈復
《浮生六記夜讀》
書蟲來襲:《浮生六記》:浮生若夢,不妨踏歌而行
浮生六記
沈復自嘲
短路學校
舌尖上的馴化和斗爭
“花癡”沈復的“蘭花劫”
浮生六記,一夢千秋
言過其實
言過其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