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音樂視域下增強大學生文化自信的路徑創新研究

2020-12-06 08:56
北方音樂 2020年23期
關鍵詞:中華傳統音樂

曲 娜

(江西衛生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52)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文明建設,強調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過程之中需要構建中華文明,通過弘揚和發展強大中華文明提高國人文化自信。高校作為我國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對于建設我國全方位人才體系、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中華優秀傳統音樂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挖掘和傳播文化內涵,將有助于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

一、中華優秀傳統音樂視域下增強大學生文化自信的概述

(一)中華優秀傳統音樂

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是在中華民族5000年歷史文明中孕育出來的優秀音樂,代表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勤勞勇敢的智慧,也體現了中華民族銳意進取的思想。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是中國所特有,與其他國家的音樂并不相同,我國傳統音樂內容豐富多彩,具有世代相傳、民族特色、歷史悠久以及博大精深等各方面的特點。

(二)大學生文化自信

大學生文化自信主要包含有認同、傳承、包容、創新四大內容。認同主要是指大學生對我國文化所代表的基本價值的肯定性體認;傳承主要是指大學生在文化認同的基礎上,能夠親力親為將我國文化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包容主要是指在多元化背景之下,大學生可以包容態度對待各種不同文化,加強文化交流;創新主要是指大學生在傳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不是單一地傳承,而是能夠積極融入新時代的精神文化內涵,創造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化元素。

(三)中華傳統音樂對培育大學生文化自信的促進作用

第一,中華傳統音樂中蘊含的民族精神為培育大學生文化自信提供了堅實基礎。中華優秀音樂擁有上千年發展歷史,包含有中華民族最寶貴的思想精華以及價值取向,是中華民族智慧結晶,例如蘊含有愛國、仁愛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同時也包含有道法自然等傳統思想。例如《高山流水》,中國人喜山樂水,依山傍水不僅是大境界,更是蘊含了大智慧。

第二,音樂中所包含的審美體驗可以激發大學生文化自信,激發大學生學習興趣。審美體驗主要是建立在主體之上對客體的感性把握,其中包含有意志、情感、理解等各方面內容。音樂藝術以其獨特方式根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可以使大學生感受到美的享受,有助于激發大學生學習我國傳統文化,提高大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動力。

第三,音樂教育本身有助于大學生文化自信,提供人文關懷。我國音樂教育主要是以人作為出發點,音樂教育都是建立在關愛、和諧基礎之上所開發的教育內容。音樂教育具有喚醒人格的力量,還可以挖掘人的審美能力,通過構建審美心理來陶冶情操。中華傳統音樂文化融入到大學生教育之中有助于促進學生們健康成長,培養學生具備完善人格,為培養具有中華文化烙印的合格建設者奠定堅實基礎。

二、當代部分大學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現及原因分析

要增強當代大學生的文化自信,一方面要認知到當前我國部分大學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現象,另一方面,要了解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

(一)當代部分大學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現

第一,部分大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價值認知不夠。首先,很多大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精髓認知不到位。有部分大學生群體對西方文化趨之若鶩,在學生群體中出現了學習西方文化的浪潮,并沒有認識到我國傳統文化精髓,也沒有認識到傳統音樂中滲透的我國傳統文化,導致大學生出現傳統文化認知片面現象;其次,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知之甚少。我國傳統文化經歷了5000年發展歷史,是歷史檢驗的精髓的融合,也是我國經濟社會5000年來的結晶。在歷史上,我國出現了百家爭鳴、儒家思想、玄學思想等多種不同文化心態,這些文化形態依舊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內容,包含有我國人民對自然的理解,也包含有中華民族對于社會的認知,孕育了許多人類的文明智慧。但是,當代部分大學生并沒有認識到我國傳統文化正確地位,從而也無法認識到我國傳統文化當代價值;最后,對我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融合認識不足。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呈現出全新模樣,但是我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融合是一個漫長過程,是一個漸進過程,一些大學生并沒有正確認識到這一過程,導致對我國傳統文化認知不足,出現文化不自信的現象。

第二,對我國革命文化認知不夠深。首先,一些大學生并不了解我國革命文化內涵。每個國家以及民族都有自身發展歷史軌跡,也有屬于各自不同的基本國情,有著屬于本民族特色的發展道路。自1840年以來,我國逐步淪為了半殖民地,我黨帶領中華民族走上了民族獨立的道路。在民族獨立道路上,我黨形成了理想信念堅定、實事求是、艱苦奮斗、依靠人民群眾、不怕犧牲、堅韌不拔、克服困難、忠誠擔當等一系列文化精神,這些文化精神在我國發展歷史上具有非常獨特的地位。但是,當代大學生出生在和平環境之下,享受著充足的物質生活和安定的生活環境,對于動亂時代的認知只能從歷史書本上獲取,根本無法理解先輩在民族獨立道路上所形成的革命精神。一些大學生認為,當前社會是物質充足的社會,社會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因此不需要再學習傳統文化;其次,受到歷史虛無主義影響。歷史虛無主義主要是通過各種不同手段否認馬克思主義思想,否認歷史,極力歪曲革命,從而否認我國當前社會所取得的一切成就。由于很多大學生對我國在革命戰爭形成的傳統文化缺乏正確認知,缺乏完善的辨別能力,不能夠準確辨別錯誤思想,也不能夠有效抵制不良文化入侵,因此會影響到大學生文化自信。

(二)當代部分大學生文化自信缺失表現的原因

第一,多元文化下消極文化思想沖擊。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社會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態勢,文化也出現了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西方文化給大學生帶來了許多新鮮感,吸引了許多大學生的興趣。但是,西方文化隱藏的其真實一面,善于利用學生們好奇心理誘導學生們形成錯誤思想,使學生們只學習了西方文化的皮毛,并沒有真正理解西方文化本質內涵。與此同時,隨著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互聯網成為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互聯網也成為了學生們獲取文化內容的主要途徑。但是,互聯網信息良莠不齊,西方文化善于利用互聯網散播其錯誤價值觀,利用互聯網便捷性滲透大學生思想,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更加傾向于西方文化,摒棄了我國傳統文化,從而導致喪失文化自信。

第二,受到錯誤文化態度的影響。目前,我國社會上一直存在一些錯誤文化態度,例如文化自卑、文化自大。文化自卑主要是指學生一味貶低自己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我國在近代史上一直被人侵略,中華文化無用,這種文化思想在我國當前依舊具有一定影響。近代時期,一些學者提出了全盤西化思想,認為只有學習西方才能夠真正解救中國。文化自卑影響直到現在依舊存在,在我國依舊具有一定影響力,對于大學生心理也會產生影響,會使學生們形成消極思想認知,影響到大學生們文化自信。文化自大是一種唯我獨尊而又過度自信的文化思想,盲目排外,不接受其他任何文化,認為這些文化是糟粕。文化自大是我國封建時期的文化思想理念,這種文化理念在我國當前也具有一定影響力,隨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崛起不斷擴大。在極度自信文化自大態度之下,大學生不愿意接受其他外來文化,這種錯誤的文化理念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文化態度,最終也會影響到大學生自我成長。

三、中華優秀傳統音樂視域下增強大學生文化自信路徑

音樂是文化的一種表達形式,好的音樂不僅承載了音樂創作人的個人情感,更能夠反映出時代背景、時代文化脈絡。中華優秀傳統音樂凝聚了中華文明綿延幾千年的審美品格、民族意識,是傳統文化與音樂思想意識融合形成的結晶。

文化自信從本質上體現文化態度,文化態度又包含有情感、行為以及認知等多方面內涵。為了提升廣大大學生文化自信,我國高??梢砸晕覈鴤鹘y音樂作為載體,提高審美趣味,從而提高大學生傳統文化認知,在大學生內心樹立起優秀中華文化基因,不斷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

第一,統籌教育資源,彰顯文化價值。高校在進行教育時需要統籌校內外優秀文化資源,可以積極引入高雅藝術進校園,彌補校內傳統音樂資源匱乏現象。高??梢院彤數厮囆g協會展開合作,共同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在藝術協會支持之下,高??梢哉袭數靥厣魳肺幕Y源,構建具有本土特色的音樂文化傳承建設基地。高??梢酝ㄟ^高品質音樂文化活動來吸引學生、打動學生,彰顯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獨特魅力。為了提高大學生文化自信,高校還可以構建具有音樂特色的藝術環境,抓住美育這一育人基礎,通過實踐平臺促進中華傳統音樂對大學生影響,使廣大學生在校園就可以感受我國傳統音樂價值,從而提高學習興趣,提升文化自信。

第二,加強關于傳統音樂理論知識學習,不斷提高大學生文化認知。大學生對我國傳統音樂本質及其發展等內容的理性認知,是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前提,文化認知深淺將直接決定著大學生文化自信程度。我國傳統音樂文化博大精深,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相互融合的過程之中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或音樂風格。我國傳統音樂文化包含有非常豐富的人文精神,同時也包含有我國先賢的偉大思想,例如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在傳統音樂中就有所表現。從歷史發展規律上看,我國傳統音樂文化根植于我國傳統文化,同時會伴隨著中華民族發展而不斷發展,我國傳統音樂文化凝聚了中華民族數千年歷史思想。因此,為了通過傳統音樂文化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高??梢酝ㄟ^系列傳統音樂講座或者邀請知名藝術家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等多種不同形式,引導廣大學生感受我國傳統音樂文化中的美,使學生們可以認知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音樂元素以及表現手法,對所學習過的中華傳統音樂形成聽覺記憶和情感記憶,培養自身對于傳統音樂文化的理解,提高自身對傳統音樂文化的感悟,并在此基礎之上形成自我觀點,最終在感知音樂旋律的同時認知我國傳統文化內涵,領悟我國傳統音樂背后所包含的人文思想,提高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使大學生樹立文化自信。

第三,提高大學生審美體驗,強化大學生文化情感。文化情感是大學生對我國傳統音樂的情感認知,也是大學生對我國傳統音樂的情感取向。我國傳統音樂文化具有深刻的審美體驗,大學生通過審美體驗可以強化自身文化認知。高??梢酝ㄟ^舉辦各種不同形式藝術實踐或者展演活動引導學生們在實踐中感知中華傳統音樂,感受我國傳統音樂滲透人生境界之美,使大學生在每個音樂瞬間感受到愉悅和快樂,提高自我對文化認知,加強對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感受,提高大學生的審美境界,激發大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文化素養,增強文化自信。

第四,通過開展實踐感悟引導大學生的文化行為。文化行為是大學生對我國傳統音樂文化可能產生的某種反應性傾向,受到認知和情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是綜合素養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在心理學研究之中,一個人的日常行為會出現和態度截然相反的現象,一個人的思想未必就能夠轉變成一個人的行為。在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過程之中,高??梢猿浞滞诰騻鹘y音樂文化中的魅力,引導大學生在音樂實踐之中感悟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讓大學生對音樂傳統文化有更強的認知,從而使大學生可以重新構建對我國傳統文化認知,并將這種認知與行為統一到實踐過程之中。為此高??梢砸劳行冉虒W平臺和校外實踐平臺,邀請音樂藝術家來校,根據學生們的音樂基礎以及學習興趣,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可以不斷提高自身對傳統音樂的認知,從而熱愛中華傳統文化,提高文化自信。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華優秀傳統音樂視角下,為了加強大學生們文化自信,高校需要統籌教學資源,彰顯文化價值,同時還需要加強音樂理論文化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認知,同時加強學生的審美體驗,提升學生的文化情感,通過實踐性教育活動使大學生感悟我國傳統文化內涵,提高大學生文化自信。

猜你喜歡
中華傳統音樂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鄭國明 立足傳統 再造傳統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音樂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