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力風電收入、采購、成本數據異常巨額募投項目是否合理值得商榷

2020-12-06 10:35胡振明
證券市場紅周刊 2020年46期
關鍵詞:含稅招股書風電

胡振明

江蘇海力風電設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力風電”)近日發布了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擬在創業板注冊上市。報告期(2017年至2020年1~6月),公司雖然趕上風電搶裝潮“風口”,但若仔細讀其披露的招股書內容,還是能夠發現這其中是存在大量疑點的。

除了收入、采購、成本各方面數據存在的大額差異外,風電搶裝潮對于海力風電而言可謂是一把“雙刃劍”,因為風電行業2022年后就將取消補貼政策,這對于募投項目剛剛建成的海力風電來說,很可能會面臨投資收益率大幅下降的尷尬。

營業收入數據有偏差

招股書披露,海力風電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風電塔筒和樁基的生產和銷售(如表1所示),其2019年營業收入為14.48億元,考慮到這一年中增值稅率變化的影響,其2019年的含稅營業收入達到了16.47億元左右。同期,公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有15.91億元,剔除該年年末預收款項比上一年年末增加的3.87億元影響,與該年度營業收入相關的現金流入了12.05億元。

表1:營業收入相關數據(單位:億元)

將2019年含稅營業收入16.47億元跟相關現金流入12.05億元做比較,可發現海力風電在該年度含稅營業收入中還有4.43億元沒有收到現金。若用財會理論來解釋,即這部分收入仍記在了年末的賬上,并反映在應收款項的增長之中。也就是說,公司在這一年新增了高達4.43億元債權。

在合并資產負債表中,海力風電2019年年末沒有應收票據,但有0.48億元的應收款項融資和4.50億元應收賬款。此外,其2019年年末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有0.39億元。綜合起來,該年度應收款項的原值合計5.37億元,跟2018年年末的4.71億元應收款項原值相比,只增加了0.65億元。很顯然,這一數據和理論上應增加的4.43億元債權相差了3.7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海力風電2020年1~6月的13.79億元營業收入直追2019年全年收入,然而這半年的營業收入同樣存在問題。按13%增值稅率計算,2020年上半年的含稅營收達到了15.59億元。根據財務會計相關理論,在財務報表中必然有相同規模的現金流量流入或應收款項的增加,但《紅周刊》記者從海力風電的合并財務報表中并未找到能夠相互匹配的數據。

其中,17億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在沖抵合同負債(預收款項)增長額3.69億元所對應的現金流量之后,與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相關的現金流入了13.32億元,同時,這一年的應收賬款及其壞賬準備、應收款項融資合計金額也只相較期初金額增加了0.01億元。綜合起來也只與13.33億元的含稅營業收入相匹配,與現實中的15.59億元含稅營收相差了2.26億元。

相同的方法分析2018年海力風電的營業收入相關數據,其也有2.59億元的偏差。雖然招股書中提及公司有票據背書情況,即“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非流動負債分別為4637.79萬元、1434.69萬元、4520.92萬元及5686.37萬元,主要為公司在報告期各期末已背書轉讓但未到期的承兌匯票?!钡@一數據很顯然是無法解釋上述分析中發現的巨額數據差異的。

采購數據很可能不真實

海力風電的產品風電塔筒和樁基都是風力發電機的大型零部件,需要大量的鋼材料,其原材料采購中占比最大的就是鋼板,其次是法蘭,直接材料占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約80%。此外,海力風電還采購了外包勞務和外協加工。

根據招股書,2019年海力風電的原材料采購額有11.98億元(如表2所示),外協加工費和勞務外包采購金額分別有0.65億元和0.36億元。雖然海力風電沒有明確披露,但一般情況下,原材料采購、加工服務所適用的增值稅稅率跟勞務外包的稅率是不同的。根據各月份16%或13%稅率,按月均采購額來計算原材料采購、外協加工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按6%計算勞務外包的稅額,則2019年度含稅采購總額達到了14.66億元。

表2:采購相關數據(單位:億元)

在2019年的采購規模之下,海力風電該年度“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為10.84億元,剔除0.86億元預付款項增加的影響,于該年度采購相關現金流出了9.98億元。這一規模相比14.66億元含稅采購總額還差了4.68億元,理論上,這部分未付現金的采購需要形成新增債務記入資產負債表中。

合并資產負債表顯示,2019年年末海力風電有應付票據2.16億元、應付賬款2.82億元,兩項合計雖然有4.98億元,但跟上一年年末相同項目的合計金額3.28億元只多出1.70億元。很顯然,這一數據與理論上應增加的4.68億元債務相差很大,即有2.98億元含稅采購額得不到財務報表中相關數據的支持。

海力風電2020年1~6月的采購規模在整體上已經超過了2019年全年,其原材料采購額有13.35億元,勞務外包采購額有0.25億元,外協加工費有1.72億元,在考慮同期增值稅進項稅額之后,今年上半年的含稅采購總額達到17.29億元。

同期,公司“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有15.01億元,再沖抵預付款項增長額1.93億元對應的現金流出,可知上半年用于采購的付現額只有13.08億元,與17.29億元含稅采購總額相比,仍有4.21億元含稅采購未能付現,進而形成新增債務。

然而奇怪的是,雖然2020年6月末海力風電的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合計金額達6.98億元,但比期初的4.98億元也只多出2億元,與理論上應該增加的4.21億元負債相差了2.22億元。

雖然在上文中我們提到公司有票據背書支付情況,但在營業收入分析結果中,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分別出現了2.59億元、3.78億元和2.26億元的含稅營業收入沒有相關數據的支持,而同期采購活動中卻出現出1.70億元、2.97億元和2.22億元的含稅采購額得不到財務報表相關數據的支持。如果說這是背書造成的影響,那么這兩方面的差額應該大致相同才對,可結果卻是有明顯差異,這意味著,背書一說是難以完全解釋其合理性的。

此外,根據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增減情況及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分析的結果可知長期資產購建對應付款項的增長情況并無太大影響。因此可判斷,公司報告期內的采購數據有可能也是不真實的。

成本有較大疑問

結合海力風電的采購情況,《紅周刊》記者進一步分析其原材料成本情況,發現其2018年成本數據竟然也出現數千萬元異常。

2018年,海力風電的原材料采購額有7.10億元(如表3所示),而該年度主營業務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有5.80億元。也就是說,除了已經結轉到主營成本的部分,當年采購的原材料中還有1.30億元仍在存貨里面,一般情況下體現為存貨原材料及各存貨明細項目的原料成本合計增長了1.30億元。

表3:營業成本相關數據(單位:億元)

可事實上,在2018年年末存貨當中,原材料有0.64億元,比上一年年末的金額0.21億元增加了0.43億元。這也就是說,剩余的1.30億元采購的原材料已經有0.87億元被領用于生產,并且計入到在產品、庫存商品、發出商品等存貨各明細項目的原材料成本中。再考慮生產加工過程中需要人工、制造費用的分攤等因素,那么,存貨各明細項目的合計增長額肯定會高于0.87億元。

然而,招股書的存貨構成情況顯示,2018年年末除原材料之外,就是委托加工物資、在產品、庫存商品、發出商品四個存貨明細項目,合計金額1.92億元,跟上一年年末的相同項目合計金額1.43億元相比較,只增加了0.49億元而已,跟0.87億元還差很遠。若再剔除其中的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等項目的影響,差距更大。如此情況意味著,海力風電的2018年營業成本、存貨成本很可能存在巨大的差錯,其招股書所披露的數據可能不真實。

跟2018年成本情況分析結果不同的是,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海力風電的原材料采購及相關成本之間就沒有明顯的異常之處。

2019年原材料采購11.98億元比主營成本的直接材料9.10億元多2.88億元,也就意味著這些采購回來并且沒有結轉到營業成本的原材料也計入到期末的存貨當中。

而2019年年末的存貨各明細項目當中,原材料比上一年增加了0.63億元,除此之外,其余存貨各明細項目合計增加了2.46億元,綜合起來,存貨整體上比2018年年末增長了3.09億元??梢?,這個情況跟采購未結轉到營業成本的部分2.88億元在金額上是差不多的,若考慮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因為直接材料占主營成本83.45%),就不會出現明顯的金額差異等異常情況。同樣的情況也反映在2020年1~6月,偏差也不明顯。

可疑問在于,同樣的分析方法,為何2018年會出現大額差異,而其后的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又沒有明顯的異常呢?如果不是2018年采購與營業成本、存貨成本之中有異常,那么可能是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的數據存在問題了。

募投項目合理性值得商榷

招股書顯示,海力風電本次IPO擬發行不超過5434.80萬股,募集資金約13.50億元。這個募資規模若能夠順利實施,相比于2020年6月末的總資產29.87億元直接擴大近50%。

根據“募集資金運用概況”,海力風電將要擴大的這部分資產規模主要分布于資金的周轉和生產項目的建設。其中,擬使用3.2億元償還銀行貸款,4億元補充流動資金。招股書解釋的理由是,這樣做可以降低財務費用,改善公司財務結構,減少公司財務風險,提高持續經營能力。言外之意,凈資產只有8.34億元的海力風電在得到這筆7.2億元現金注入后,財務壓力將會大幅減小。

招股書披露,海力風電報告期內的資產負債率(合并)居高不下,分別為72.06%、75.83%、72.13%及72.07%,遠高于50%左右的行業平均負債率。從公司資金來源看,主要是銀行借款和股東資本金投入,融資渠道相對單一。而就在這種背景下,可以看到近兩年公司應付款項明顯增長,由2018年年末應付款項的3.28億元提升至2020年6月末的6.98億元,而庫存規模也從2018年末的2.55億元增到2020年6月末的11.52億元,這兩項數據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大量資金,使得資金使用效率下降。與此同時,報告期內的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也沒有明顯的增加,這意味著銀行貸款的機會可能已經被其利用干凈。在此背景下,如果7.2億元募投資金能夠到位,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公司資金緊張壓力。

然而問題在于,隨著2022年之后的風電搶裝潮過去,如果下游客戶風電投資進度放緩、公司技術工藝未及時更新、新獲取訂單減少,則其現金周轉將會明顯放緩,而業績也難免會有大幅下滑的風險。在資金沉淀的越來越多下,屆時公司的資金鏈又將會隨之緊繃。

除了資金問題,募投項目“海上風電場大兆瓦配套設備制造基地項目”的合理性問題也是值得探討的。根據招股書,該項目將投入6.3億元,完全達產后將為公司新增400套風電塔筒、150套樁基的生產能力,而報告期內海力風電的產能最高值為380臺,對比可知,不久的將來,募投項目將帶來翻倍擴大的產能。

然而依然面臨同樣的問題,即風電行業在2021年前迎來搶裝潮,而2022年及以后全部機組完成并網的,執行并網年份的指導價,這意味著下游企業的風電項目取消補貼進入倒計時,若海力風電募投項目在搶裝潮后才建成投產,大量產能釋放很可能恰逢下游客戶需求的大量減少情況,而這種可能性一旦成真,則公司不僅要面臨投資收益率大幅下降的尷尬,且還可能會面臨產能嚴重過剩的風險。

此外,公司還會面臨超過5億元新增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所帶來的新增折舊費用問題,而這些折舊增加顯然會相應侵蝕公司的經營利潤,進而帶來業績下滑的危險。綜合來看,其募投項目是否合理是值得商榷的。

猜你喜歡
含稅招股書風電
考慮故障相關性的風電機組維修策略
虎牙直播更新招股書
中礦環保招股書頻出低級錯誤
千億級海上風電市場加速啟動
全球海上風電發展狀況
重慶川儀招股書云里霧里矛盾重重
風電十大富豪身價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