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絡辨證治療落枕的理論基礎

2020-12-06 21:55應彥斌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9期
關鍵詞:辨證經絡療效

摘要:落枕是以頸項部突發疼痛、活動受限為主要表現的病癥,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其病位為頸項部經筋,與督脈、手足太陽經、手足少陽經及手陽明經密切相關。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針灸、推拿、拔罐等療法治療落枕,通過刺激特定穴位,激發經氣,可以有效治療落枕。筆者根據落枕病癥及頸項部經脈循行特點,同時結合臨床體會,分析經絡辨證治療落枕的理論基礎,以期更好地指導臨床治療落枕。

關鍵詞:經絡;辨證;落枕;療效

【中圖分類號】R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9-213-02

落枕是指患者突發頸項部疼痛、活動受限的一種病癥,主要由頸項部肌肉感受寒邪或長時間過分牽拉而發生痙攣所致,又可稱“失枕”[1]。該病可見于各年齡段人群,且該病反復發作通常認為是頸椎病變的前兆。對于落枕的治療,傳統針灸治療療效快而顯著,諸多醫家采用針刺單穴即可取得較好的效果[2]。筆者通過分析近年來針刺單穴治療落枕的文獻,同時結合臨床體會,探析經絡辨證在針灸治療落枕的作用,以期更好地指導落枕的臨床治療。

1.中醫對落枕的認識

中醫通常將本病歸屬于“痹癥”范疇,認為本病多由睡姿不當,或枕頭高低不適,引起頸部氣血不和,經脈拘急而致病;也可因頸部扭傷或風寒侵襲頸項部,局部經氣不暢導致[3]。該病多發生于晨起后,患者突感一側頸項強痛,不能俯仰轉側,疼痛可向同側肩背及上肢擴散。檢查時,局部肌肉痙攣,壓痛明顯,多無紅腫,但嚴重者可伴有輕度腫痛,為頸項部肌肉重度痙攣,發生無菌性炎癥所致。其基本病機為經脈阻滯,不通則痛。落枕病位為頸項部經筋,與督脈、手足太陽經、手足少陽經以及手足陽明經均密切相關。

2.經絡辨證的理論基礎

經絡辨證是以經絡學說為指導,根據經絡循行分布、屬絡臟腑、聯系器官、生理特點以及病候特點確定疾病的經絡歸屬,從而選擇相應的經脈治療[4]。經絡循行深入淺出,分布于肢體的一定部位,聯系一定的組織器官,具有淺行體表特點,因此經絡辨證多適用于體表部位的肌肉、關節、組織、器官的病變。其主要依據為“經脈所過,主治所及”?!鹅`樞·經脈》云:“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薄鹅`樞·刺節直邪第七五》云:“凡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實虛,切而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動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庇纱丝梢?,經絡不通,則發百病,而經絡辨證也是諸多疾病治療的基礎和關鍵?!鹅`樞·周痹》曰:“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經,視其虛實,及大絡之血結而不通,及虛而脈陷空者而調之?!睆埲a《經絡考》曰:“臟腑陰陽,各有其經,四肢筋骨,各有所主。明其部,以定經,循其流,以尋源?!睂τ诼湔淼缺园Y,與經絡聯系尤為密切,因而在治療時遵循經絡辨證原則,可通其經脈,調其血氣,大大提高療效。

3.分經辨證治療落枕

落枕由于循行于頸項部的經脈不通,則筋骨失養,關節不利,不通則痛。正所謂“經脈所過,主治所及”,根據頸項部經脈循行,可以看出督脈、太陽經行于頸項后側,少陽經行于頸項兩側,陽明經行于頸項前部。落枕為頸項部淺層肌肉痙攣所致病變,而人體淺層肌肉與經絡系統中的經筋基本相一致,經筋分布與經脈循行大體一致。故而根據落枕疼痛與活動受限的部位,即可辨證為哪條經筋受損,對應至相應經脈,以此選取相應經脈的穴位治療,常常會取得事半功倍的療效。

痛在項背,頭部俯仰受限,項背部壓痛明顯者,經絡辨證為督脈、太陽經為主。督脈行于后背正中,上至風府,入絡屬腦。督脈為病,脊強反折?!鹅`樞·雜病》曰:“項痛不可以俯仰,刺足太陽;不可以顧,刺手太陽也”;又如《靈樞·經筋》云:足太陽經筋“上挾脊上項,……其直者,結于枕骨”,“其支者……上出缺盆,上結于完骨”,其病“脊反折,項筋急,肩不舉”。手太陽經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繞肩胛,循頸,出足太陽之筋前”,其病“腋后廉痛,繞肩胛引頸而痛”。對于項背疼痛者,督脈神庭穴、水溝穴、大椎穴,手太陽經少澤穴、后溪穴、養老穴、天宗穴以及足太陽經昆侖穴、承山穴等均具有效果。其中,大椎穴位于第七頸椎棘突下,正位項背部落枕的關鍵部位腧穴,針刺此穴可有效疏解周圍痙攣性肌肉,暢達督脈經氣,緩解項背部疼痛,如《針灸大成》言“大椎主頸項強不得回顧”。后溪穴為手太陽小腸經輸穴,又為八脈交會穴,通于督脈,正所謂“輸主體重節痛”,如《針灸甲乙經》云“頸項強,身寒頭不可以顧,后溪主之”,又如《針灸大成》言“后溪,主頸項強,不得回顧”,“主頭面項頸病,與申脈主客相應……腿膝背腰痛遍,項強傷寒不解”。大量臨床研究也已表明,針刺后溪單穴即可對督脈、太陽經病變所致落枕取得較好的療效[5]。此外,落枕急性期,項背部肌肉急性痙攣,疼痛明顯者,又可取養老穴,如《針灸甲乙經》云“肩痛欲折,臑如拔,手不能自上下,養老主之”。養老穴為手太陽經之郄穴,對項背部落枕急性疼痛有較好的療效[6]。

痛在頸側部,難以提肩,頭部不能左右回顧或向兩側偏斜,頸的側部壓痛明顯者,經絡辨證為少陽經病變?!鹅`樞·經筋》載:手少陽經筋“上肩,走頸,合手太陽”,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在頸部手少陽經筋行于手太陽經筋之前,循行路線基本一致。足少陽之筋“貫缺盆,出太陽之前,循耳后”,其病“上引缺盆……頸維筋急”。頸項部一側病變落枕者,臨床中最為常見,在治療取穴時可選手少陽經中渚穴與外關穴,足少陽經懸鐘穴、陽陵泉穴、風池穴及肩井穴。其中中渚穴為手少陽經輸穴,具有通絡鎮痛功效,常與治療落枕的經驗效穴外勞宮相對應,均為治療落枕偏側者的有效穴位。在此筆者認為,落枕在頸側者,常累及多條經脈,如少陽經與陽明經合并病變,外勞宮穴位于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穴與手少陽三焦經的中渚穴之間,針刺此穴可同時調達手陽明和手少陽兩條經脈經氣,因而對于單側落枕具有較好的療效。此外,足少陽經之陽陵泉穴、懸鐘穴均可有效治療落枕偏側者。陽陵泉為筋會,具有舒筋緩急之功效,如《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云“……筋急,陽陵泉主之”。懸鐘為髓會,主骨生髓,筋骨維系,《針灸大成》與《類經圖翼》中均有記載“懸鐘,主頸項強”,可有效治療落枕所致頸項強痛。研究表明,針刺懸鐘單穴即可有效治療落枕,能明顯緩解落枕疼痛及活動受限狀態[7]。同樣,也有醫者通過針刺風池穴治療落枕,同樣取得了較好的療效[8]。刺激風池穴可祛風散寒,舒筋活絡,能有效治療少陽經與太陽經病變所致落枕。

痛在頸前部,痛連臂前側者,經絡辨證為陽明經病變,然臨床單純由陽明經病變所致落枕者較少,多為與少陽經合并病變?!鹅`樞·經筋》載:手陽明經筋“其支者,繞肩胛,挾脊;其直者從肩髃上頸……直者上出于手太陽之前”,其病“當所過者支痛及轉筋,肩不舉,頸不可左右視”。經絡辨證為陽明經者,多取手陽明之合谷穴、手三里穴等治療[9]。而臨床中也不乏諸多醫者取列缺穴治療落枕[10]。列缺穴為手太陰肺經之絡穴,與手陽明大腸經相表里,可祛風通絡,又通于任脈,督任相系,能有效治療項強病癥,正如《四穴總歌》云“頭項尋列缺”。筆者認為,對于外感風寒等引起落枕,尤其頸項部偏前側疼痛明顯者,列缺穴不失為良好的選擇。

太陽、陽明、少陽、督脈既具有各自的分經主治規律,同時又在某些主治上有共同點。筆者結合臨床體會,認為落枕以項背痛為主者,為督脈與太陽經病變,后溪穴常為最佳選穴;落枕以不能轉頭回顧,單側疼痛明顯者,為陽明經與少陽經合并病變,外勞宮穴為經驗效穴;落枕以多處肌肉聯合受損,其痙攣疼痛緩解常較緩慢者,為太陽經與少陽經合并病變,可取兩條經脈多個輸穴及局部腧穴聯合治療;落枕因外感風寒所致者或兼有外感證候者,可加取風池穴、外關穴以及列缺穴,以祛風散寒。

4.小結

落枕可單經病變,也可多條經脈共同發病,但往往又有主次之分,故而在經絡辨證時應辨別主要經絡,根據經絡辨證選取最佳穴位,治療時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經絡辨證治療落枕,能夠有效優化穴位選擇,選取少量的穴位,甚至采用單穴即可有效治療落枕病癥。因而,建議臨床工作中加強對經絡辨證的應用,善于發揮人體經絡的獨特優勢,可以有效提高臨床治療落枕療效。

參考文獻:

[1]Sun Z,Yue J,Tian H,et al.Acupuncture at Houxi (SI 3) acupoint for acute neck pain caused by stiff neck:study protocol for a pilot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J].BMJ Open,2014,4(12).

[2]溫俊茂,謝平金,李婷,等.應用單穴治療落枕臨床研究進展與探討[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07):213-216.

[3]田洪昭,孫忠人,張秦宏,等.針刺治療落枕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急癥,2014(10):1882-1884.

[4]李蕙,鄭欣,張群策,等.經絡辨證在針灸臨床實踐中的指導作用[J].針刺研究,2010(02):142-145.

[5]荀文臣,耿乃志,田洪昭.針刺后溪穴治療落枕的臨床研究概況[J].針灸臨床雜志,2016(01):93-95.

[6]陳成,楊華珍.養老穴臨床運用舉隅[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6(11):45-46.

[7]房曉宇.針刺懸鐘穴治療落枕56例[J].中國針灸,2004(S1):65.

[8]杜革術.透刺風池穴治療落枕57例臨床觀察[J].中醫藥導報,2007(06):75+86.

[9]關健美.針刺手三里配合拔罐治療落枕[J].中國針灸,2011(06):566.

[10]李鴻霞.列缺穴治療落枕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1(12):843-844.

第一作者:應彥斌(1991-),男,浙江金華人,漢族,針灸推拿學專業,碩士,中醫師。

作者單位:

永康市婦幼保健院 ?浙江金華 ?321300

猜你喜歡
辨證經絡療效
中西醫結合治療腦出血的療效觀察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療效觀察
以苦參為主治療心律失常的療效觀察
補鋅在小兒腹瀉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身體出現這5個現象 說明體內的經絡不通
張琦教授臨證思維探析
文淵閣《四庫全書》明人別集卷首提要辨證
《易經》養生法
經絡養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