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視喉鏡引導胃管留置法在重癥昏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2020-12-06 10:33靳志宏丁然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9期
關鍵詞:應用效果

靳志宏 丁然

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癥昏迷患者中運用可視喉鏡引導胃管留置法的臨床效果。方法:本文參考隨機數字表法的形式將樣本實施分組,樣本來源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間診治的50例重癥昏迷患者實施分組,每組收入25例,參照組使用盲插法胃管留置法,實驗組使用可視喉鏡引導胃管留置法治療,比對實驗組與參照組重癥昏迷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胃管留置首次成功率、操作時間。結果:實驗組重癥昏迷患者操作時間(6.01±0.32)min短于參照組的(13.21±0.54)分鐘,P<0.05,組間數據指標之間存在統計學驗證分析意義。實驗組重癥昏迷患者胃管留置成功率96.00%、并發癥發生率8.00%對比參照組有關數值(68.00%、36.00%),P<0.05,組間數據指標之間存在統計學驗證分析意義。結論:將可視喉鏡引導胃管留置法用于重癥昏迷患者中能夠顯著縮短操作時間,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提升胃管留置成功率。

關鍵詞:可視喉鏡;胃管留置法;重癥昏迷;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3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9-002-02

臨床胃管留置中盲插法屬于常見的措施,可提升清醒患者的臨床留置成功率,但因重癥患者需要使用鎮靜劑、疾病較重,患者容易昏迷,不能積極配合操作人員,且因特殊體位姿勢、人工氣道、咽喉部損傷等影響,促使采取盲插法對昏迷患者開展胃管留置具有較低成功率,嚴重的可能導致誤入氣道[1-2]。本次闡述了將可視喉鏡引導胃管留置法用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間的50例重癥昏迷患者中的臨床使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

將本醫院診治的50例重癥昏迷患者(來源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間)作為項目收入對象,分組法即為隨機數字表法,參照組收入25例患者,男性與女性之比為12:13,年齡取值上限73歲和下限30歲,中位年齡數值(50.57±5.11)歲。實驗組收入25例患者,男性與女性之比為13:12,年齡取值上限74歲和下限31歲,中位年齡數值(51.22±4.33)歲。對參照組與實驗組重癥昏迷患者一般資料進行驗證,P>0.05,指標之間不顯示統計學驗證意義。

納入標準:(1)與重癥昏迷判斷標準相符合;(2)患者和患者家屬對知情同書充分了解之后表示自愿簽字;(4)將治療計劃提交醫學倫理會后被批準。

排除標準:(1)將存在精神異?;颊吲懦芯客?(2)將存在嚴重肝腎功能異?;颊吲懦芯客?(3)將存在手術禁忌患者排除研究外。

1.2方法

參照組開展盲插法胃管留置法,從患者鼻腔插入胃管,經后鼻道予以口咽試插,發現食管開口,在胃內對胃管進行固定,針對困難置管患者,需要通過可視喉鏡予以胃管留置。

實驗組開展可視喉鏡引導胃管留置法治療,依據胃管留置常規方法對設備進行準備,如導絲、胃管,同時準備好GlideScope可視喉鏡、吸痰管、吸引器。針對氣管插管患者,在一側口角固定氣管導管以及牙墊,及時清理患者口腔內分泌物與呼吸道分泌物,對置管置入程度進行測量,對胃管前端進行潤滑,選取患者一側鼻孔對其進行清洗消毒,如患者緊閉牙關,發生煩躁不安等現象,需要予以患者小劑量鎮靜劑進行處理,選擇經驗豐富的主管護師和主治醫師,操作人員立于患者頭側,操作人員右手拇指與食指將唇。門齒進行推開,讓患者張開嘴,之后在口腔內摻入可視喉鏡探頭,對舌體進行壓低至咽喉部,對探頭進行及時調整,確?;诳梢暫礴R下對聲門下食管開口與聲門進行觀察,助理醫師需要用紗布將胃管拖住,另外一只手通過鑷子將胃管前端夾住自另外一次插入鼻腔,操作人員能夠基于可視喉鏡下推進胃管至咽喉部,對胃管位置調整之后進入食管入口,緩慢向下螺旋推進胃管大約45至55cm,將胃管內導絲拔出,將可視喉鏡探頭退出,合理固定胃管。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計算實驗組和參照組重癥昏迷患者操作時間、并發癥發生率、胃管留置首次成功率,同時分析胃管留置失敗發生原因。

操作時間定義:參照組即為完成操作前準備工作插入胃管至固定胃管結束;實驗組即為完成操作前準備工作插入可視喉鏡探頭至固定胃管結束。

1.4 統計學方法

參照組與實驗組重癥昏迷患者胃管留置首次成功率、并發癥發生率采用百分率(n,%)表示,開展卡方檢驗,參照組與實驗組重癥昏迷患者操作時間采用均數差表示,開展t檢驗,本文參考 SPSS21.0 for windows 統計學計算軟件包對收入的50例重癥昏迷患者涉及的臨床數據進行分析,P<0.05,組間數據指標之間存在統計學驗證分析意義。

2 結果

2.1 計算分析參照組與實驗組重癥昏迷患者胃管留置成功率

數據計算研究表明,實驗組重癥昏迷患者胃管留置成功率96.00%顯著高于參照組有關數值(68.00%),P<0.05,組間數據指標之間存在統計學驗證分析意義。

2.2 計算分析參照組與實驗組重癥昏迷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數據計算研究表明,實驗組重癥昏迷患者并發癥發生率8.00%顯著低于參照組數值(36.00%),P<0.05,組間數據指標之間存在統計學驗證分析意義。

2.3 計算分析參照組與實驗組重癥昏迷患者操作時間

數據計算研究表明,實驗組重癥昏迷患者操作時間(6.01±0.32)分鐘,參照組重癥昏迷患者操作時間(13.21±0.54)分鐘,t=5.3527,P=0.0000<0.05,組間數據指標之間存在統計學驗證分析意義。

3 討論

重癥醫學科一般因使用鎮靜劑與疾病較重等因素影響[3],經常發生昏迷現象,并且昏迷患者不能及時配合留置胃管的吞咽操作,此外,因病理、生理、氣管插管的影響,盲插法胃管留置不能得到成功,即便胃管通過食管開口也十分容易發生彎折,導致不能進入患者胃內[4-5],同時因反復留置胃管導致損傷咽喉與鼻咽黏膜,嚴重的可能導致誤入氣道,導致發生嗆咳、窒息,進而將患者病情加重??梢暫礴R引導胃管留置法實際上是基于可視喉鏡屏幕獲得相對清晰的圖像,進而對食管口進行準確定位,保證一次置入成功[6]。但實際實施可視喉鏡引導胃管留置法操作過程中需要相關人員對咽喉部解剖結構進行全面了解,對食管與聲門進行正確識別,同時對于躁動不安、張口困難、牙關禁閉等患者,需要予以適當鎮靜處理,不可對其進行強行置管,此外,正式操作之前需要操作人員及時清理患者氣道分泌物與口咽分泌物,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維持氣道通暢,避免發生缺氧現象,將可視喉鏡退出的時候不可以帶出胃管[7]。

此文計算結果顯示,實驗組重癥昏迷患者操作時間(6.01±0.32)min短于參照組的(13.21±0.54)分鐘,P<0.05,組間數據指標之間存在統計學驗證分析意義。表示,可視喉鏡引導胃管留置法利于縮短操作時間,促使減輕患者痛苦。實驗組重癥昏迷患者胃管留置成功率96.00%高于參照組有關數值(68.00%),并發癥發生率8.00%低于參照組數值(36.00%),P<0.05,組間數據指標之間存在統計學驗證分析意義。表示,可視喉鏡引導胃管留置法利于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提升胃管留置成功率,是一種安全性較高的處理方法。

黃愛知,陸艷蘭,黎絢等[8]研究顯示,分析對象是78例ICU昏迷患者,實驗組(n=39例)開展可視喉鏡插胃管術,對照組(n=39例)基礎插胃管術,實驗組ICU昏迷患者插胃管時間(6.3±2.4)min短于對照組的插胃管時間,插管成功率100%、一次插管成功率89.7%對比對照組插管成功率為94.9%、一次插管成功率15.4%,P<0.05,組間數據指標之間存在統計學驗證分析意義;實驗組ICU昏迷患者術中插胃管導致的咽喉部損傷、誤插入氣管、出血等情況高于對照組數據,P<0.05,組間數據指標之間存在統計學驗證分析意義;與本文計算結果一致,表明,基于可視喉鏡直視下留置胃管術,處理ICU昏迷患者具有較少用時,具有較高成功率,較低損傷情況,是理想的一種插胃管術方法。

綜合以上結論,將可視喉鏡引導胃管留置法用于重癥昏迷患者中與盲插法胃管留置法相比較獲得更顯著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岳雪莉,閆玲,岳雪艷等.早期留置胃管對腦出血并發應激性潰瘍出血影響的觀察與護理[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8,23(1):81-84.

[2]葛春燕,趙旺淼,張萬增等.腦出血昏迷病人胃管置入方法的臨床研究[J].護理研究,2017(34):54-57.

作者單位:

1.西安市第四醫院 ?陜西西安 ?710000 ?2.西安市第三醫院 ?陜西西安 ?710000

猜你喜歡
應用效果
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C 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手術中個性化心理護理在原發性青光眼患者中的應用
健脾扶正湯在晚期胃癌治療中的應用
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卵巢癌的臨床觀察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復雜創面的臨床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